三国君主投降之后,魏称王,吴称侯,蜀称公

Posted 亡国

篇首语:与其降低你的开支,不如去尝试增加你的收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君主投降之后,魏称王,吴称侯,蜀称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君主投降之后,魏称王,吴称侯,蜀称公

这还真有讲究,「 ”三国归晋、天下一统”,司马炎受魏帝曹奂禅让入承大统建立西晋王朝,曹奂被降封为陈留王是一种优待,而蜀汉后主刘禅,则是曹魏权臣晋公司马昭发起的灭蜀之战而降于曹魏,依照汉献帝被降为山阳公之事,刘禅迁居洛阳后降封安乐公也合乎礼制,至于吴主孙皓,是降于西晋,且昏聩无德,比之刘禅还不如,司马炎深恶之,仅仅给他封了个归命侯。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三家归晋,天下一统。曹魏皇帝曹奂是被逼禅让而非投降。司马炎不同于他的父祖狠辣无情,他的父亲司马昭可以指使贾充杀了魏帝曹髦,背负杀君恶名,那是因为他想效仿曹操,为子孙后代改朝换代扫清障碍。魏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长子司马炎继任相国、晋王之位,同年十一月,司马炎接受魏帝曹奂禅让建立晋朝,改元泰始。十一月,曹奂被降封陈留王,迁居金墉城。 请输入图片描述 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下场都好不到哪去,但曹奂绝对算是下场最好的亡国之君。不仅被封为陈留王,还赐食邑万户,将宫室安排在曹魏旧都邺城,准允他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都仿效魏国初期的制度,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他在封国一直活到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才寿终正寝,活了五十八岁,陈留国一直存在到十六国时期,才被后赵石勒灭国。可以说,曹奂的地位、待遇、结局在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当中算是最好的。 司马炎这样安排,一来是显示自己作为新朝皇帝的宽厚仁慈,对前朝皇帝优待,而且是大大的优待,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稳定时局,堵住天下人汹汹众口的作用,为自己承魏之正朔提供法统上的正当性,更何况当年魏文帝曹丕仅封汉献帝为山阳公,今晋武帝司马炎好歹封了曹奂陈留王,允许使用天子旌旗,两相比较,他人自明矣。 请输入图片描述 魏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三路大军兵发成都。邓艾偷渡阴平成功直逼成都,后主刘禅不战而降,蜀汉灭亡。与魏帝曹奂禅让于晋不同,刘禅降时,曹魏未亡,因此刘禅降的是魏而非后来的西晋。依照汉献帝禅让后被封山阳公之事,刘禅被封为安乐县公,在洛阳府邸安度晚年,不过他的待遇根本没法跟后面的魏帝曹奂可比。 请输入图片描述 如此安排,其实含义颇深,后主刘禅与献帝同封公爵,一是承认蜀汉是汉朝的一部分,授以与献帝一样等级的爵位,可迅速安定蜀地人心,便于顺利接管蜀地。二来,蜀汉既亡,剩下的东吴虽然已不足为虑,但好歹作为亡国之君的刘禅还能封个公爵,在洛阳还有自己的私邸,封赏恩赐该有的都有,这无疑也能给东吴上下以心理攻势,便于之后的灭吴之战可以迅速收拾人心。 天纪三年(279年)冬十一月,早已做足准备的晋武帝尽起六路大军伐吴。晋军大军压境,而东吴长年不修边备,吴军很快兵败如山倒,灭吴之战一直打到次年五月,逼入绝境的孙皓,听从胡充的建议,效仿刘禅做法,以亡国之君行臣服之礼。孙皓及家人全部被护送往洛阳,孙吴至此灭亡,三国归晋。 请输入图片描述 ​奇怪的是,投降西晋的吴后主孙皓,最后仅封了个归命侯,且各种待遇和刘禅都有差距,孙皓在洛阳生活了仅仅四年后就病故。个人分析,孙皓投降后的待遇为何如此一般,一来是孙皓比起刘禅汉室后裔的身份,显然是不够高贵,孙皓的祖上不过是汉末的一个地方割据诸侯。其次,孙皓暴虐无道,天怒人怨不得人心,晋武帝深恶之,坚决不给他封公。最后一点,是三国已经归晋,大可不必再做表面文章收买人心,孙皓随便安置下来便可。

相关参考

白起的简介又死的如何

导读:白起(?―前257年),d(今陕西宝鸡眉县)人,芈姓,白氏,名起,楚白公胜之后。春秋时期楚君僭称王,大夫、县令僭称公,白起为白公胜之后,故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号称“人屠”,为秦昭王征战

白战神起简介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怎么死的

导读:白起(?―前257年),d(今陕西宝鸡眉县)人,芈姓,白氏,名起,楚白公胜之后。春秋时期楚君僭称王,大夫、县令僭称公,白起为白公胜之后,故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号称“人屠”,为秦昭王征战

刘禅投降之后成都发生了什么

第一,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魏军报复性杀人。蜀汉与曹魏对峙数十年,相互攻伐,彼此都有仇隙。蜀汉灭亡后,魏将士借机报复,屠杀蜀汉将兵降将。庞德原是曹操手下名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水淹七军时,庞德

魏惠王长寿 魏惠王称王

  魏惠王  魏惠王登基时魏国正是鼎盛之时,然而之后的战争中国力开始衰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徐州相王”更是与齐威王互相承认对方是王。  魏惠王长寿  从《史记》的记载来看,魏

第五节 攻魏拔卫――水淹大梁魏王投降

  魏国之亡,与韩极其相似。>  魏乃三晋故地,被山戴河,沃野千里。战国初期,魏国国势强盛,一度居于首强的地位。但是,和韩、赵覆亡之由一样,由于内政、外交、军事的失策,自魏文侯、魏武侯之后,魏国便逐渐

蜀汉灭亡负责向曹魏投降

张飞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后来都成了刘禅的皇后,两个儿子,大的叫张苞,小的叫张绍。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突出了张苞,却很少提到张绍,但在正史里面对张苞的记载就只有长子苞,早夭。寥寥五个字。张飞

黄权背叛蜀汉投降曹魏为何成为刘备最愧疚的人

一部三国史数十载,英雄能人辈出,留下无数耳熟能详的故事。今人或敬其忠勇,或叹其谋略,似乎都很向往那个年代。但亦感其生不逢时,或哀其一生无奈。回首这段历史,纵然你是千里之驹,有着百般能耐,也得遇上伯乐。

三国名人之曹魏名将江夏太守文聘简介

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曹魏武将。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镇守荆北。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死后,其子刘琮继位。当时曹操起兵南征荆州,刘琮与众官商议,决定举荆州之地投降曹

荀彧一心辅佐曹操,两人合作良好,为何最后又反对曹操称王

一般的谋士,都是为了实现君主的理想而奋斗,而不在意君主是对是错。荀彧非一般谋士,他有自己的理想,合作的前提是君臣目标一致。荀彧的理想是辅佐一位英雄,一起平定天下,匡扶汉室。早年,荀彧曾寄希望于袁绍,但

历史上日本女王竟曾借助曹魏力量巩固统治

导读:在我国古代史籍中日本被称为倭国,据《后汉书》《三国志》记载,倭国距离东汉乐浪郡一万二千里,在韩国东南,是个岛屿之国。在东汉时期倭国有大小诸侯国百余个,大小诸侯均称王,最大的倭王居住在雅马台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