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百官放假三天 古人怎样过夏至?皇帝举行祭地

Posted 宋朝 夏至

篇首语:生活是活给自己看的,你有多大成色,世界才会给你多大脸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代百官放假三天 古人怎样过夏至?皇帝举行祭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代百官放假三天 古人怎样过夏至?皇帝举行祭地

在二十四节气中,“夏至”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时间节点,提醒人们一年中最炎热时刻的到来,并在长时间的流传中,形成不少颇有特色的习俗。

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夏至”曾是民间重要的节日,热闹程度不亚于端午节,那一天皇帝还会举行祭地仪式祈求丰年,“只不过随着端午节的出现,很多习俗被‘挪’过去了”。

热闹曾不亚于端午:皇帝举行祭地仪式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确立最早的节气之一。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发现这一天白昼最长,夜晚最短,最终确定了夏至,稍后又发现昼夜等长的春分与秋分,在此基础上确立二十四节气。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中国民间重要的节日,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高巍说,在我国有些地方,“夏至节”的热闹程度不亚于端午节。

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有云“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鬼,以禬国之凶荒、民之札丧”;司马迁所著《史记·封禅书》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高巍介绍,夏至提醒人们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的到来,温度达到顶点,同时也意味着随后阴气将开始逐渐上升,古人确实会在夏至举行隆重的祭祀祈福仪式,皇帝则会举行“祭地”仪式,祈求丰年。

皇帝有皇帝的讲究,民间也有民间的习俗。高巍说,在这一天,南方很多地方会称人以验肥瘦,“立夏也有此风俗,但大多是仪式性、符号性的。因为民间历来有‘苦夏’掉肉的说法,夏至当天举行这个仪式,则会正式记录体重,提醒人们在秋天到来后是否应进补”。

饮食、习俗有讲究:北京吃凉面宋代百官放假三天

夏至意味着高温天气的到来,即民间所说的“数伏”正式开始,人们在吃上也有许多讲究。据公开资料显示,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夏至尝黍,端午食粽”则是古时食俗。《吕氏春秋》载,当早黍于农历五月登场时,天子要在夏至时举行尝黍仪式。《诗经》中也有“年丰多黍”的诗句,大家一起尝食角黍被认为是一种欢庆年丰的标志。高巍说,北京地区则会选择在夏至吃凉面,因为此时新面已上市,此举既有“尝鲜”之说,也有借生冷食物降火开胃的用意,“农村地区则可能吃薄饼,夹以青菜等物,祭祖后食用或赠予亲友”。

除了各种时令小吃,高巍半开玩笑地说,古代夏至还有一个“福利”,即清代之前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人们与亲人团聚畅饮;宋朝则会给百官放假三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夏至的重视。

“不过,后来随着端午节的出现,很多‘夏至’习俗被挪到端午,比如,夏至时辽代妇女之间会互赠扇子与香囊,这一习惯延续很久,但现在已经不存在了。”高巍称。

相关参考

帝王故事 中秋节放假三天与乾隆的联系

  乾隆年间由于皇帝的生日和中秋节只相差一天,所以万寿节和中秋节是连在一起放假庆祝的,而这三天时间里行宫内更是颁赐瓜果月饼,皇宫内外一派吉祥如意——  中秋节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我国古代把农历每季的三

帝王故事 中秋节放假三天与乾隆的联系

  乾隆年间由于皇帝的生日和中秋节只相差一天,所以万寿节和中秋节是连在一起放假庆祝的,而这三天时间里行宫内更是颁赐瓜果月饼,皇宫内外一派吉祥如意——  中秋节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我国古代把农历每季的三

古人过的才叫中秋,我们顶多算放假

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

中国古人私密生活 看后简直吓人一跳

古人如何刷牙?古代也有减肥与丰胸吗?古代学生什么时候放假?……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人如何生活。1、古代如何过生日?中国讲究尊老重贤,只有老年人,才能过大寿。新生婴儿满周岁时,会举行“抓周”。以后每年

中秋节放假三天与乾隆的联系

  中秋节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我国古代把农历每季的三个月,分别称为孟、仲、季,因为农历八月正处于秋季的中间仲月,而当月的十五日又正是这个月的正中,故八月十五被称为“中秋”。《周礼》有:“中春,昼击土鼓

北宋过年时,皇帝会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吗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北宋。按照北宋的规矩,“凡国有大庆皆大宴”,春节作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皇帝自然要大宴群臣,加强与官员们的感情。春节的宴会通常在大庆殿举行,“凡监司、帅、守,悉赴正旦大宴,乡

康熙时期的历史

康熙元年(1662年 壬寅)五月 夏至,康熙帝亲祭地于方泽。八月 宗人府、礼部遵谕议王、贝勒、贝子等有愿抚养女者,奏准抚养,随养父母升降。康熙二年(1663年 癸卯)五月 诏天下钱粮统归户部,部寺应用

古代学生有放假吗? 揭秘古代学生每天都学什么

古代是农业社会,一切围绕着农业展开,学业同样如此。古人选择开学时间一般会选择农闲时间。以此让家长不用为孩子上学耽误农活。古代是农业社会,一切围绕着农业展开,学业同样如此。古人选择开学时间一般会选择农闲

纳西族人是怎样过他们传统的火把节的

纳西人按古规一连要过三天的火把节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起,纳西人按古规一连要过三天的火把节,点三个晚上的火把。每天门前要点一支柱子般又粗又大的大火把,寨子里的青年们个个拿着又细又长的小火把,沿着田埂、山路

古人的假期是什么样的,明清篇

明代假期比宋朝少了快要一半,明朝的休假轨制与宋朝比拟,天数有了显着的转变。据《古今事务考》中说:“国朝正旦节放假五日,冬至三日,元宵十日。”也就是说,元旦、元宵、中元、冬至等节日共放假18天,加上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