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九鼎,此墓竟有24个青铜大鼎,11 个藏宝壁龛,墓主究竟是谁

Posted 河口

篇首语: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天子九鼎,此墓竟有24个青铜大鼎,11 个藏宝壁龛,墓主究竟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天子九鼎,此墓竟有24个青铜大鼎,11 个藏宝壁龛,墓主究竟是谁

大河口1号墓 昨天的文章讲到,2007年5月,在山西省翼城县大河口村外的庄稼地里,发现神秘大墓,规制最大的1号墓,依据种种迹象,考古队长谢尧亭等人初步判断,这应该是一座较高规格的大墓,并且,它的周围一定还有类似的墓址! 然而,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进行,考古队长谢尧亭却说了这样一句令人脊背发凉的话,他说:「 ”做了20几年考古,挖了这么多墓,头一次像这样,越挖越怕”。因为这座大墓的复杂性,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也使谢尧亭的神经紧张到了极点。 大河口1号墓壁龛 随着墓里的填土不断被清理出,工作人员再次被眼前的发现,惊得是目瞪口呆!在墓室的二层平台上,一座巨大的藏宝库赫然出现。在墓室的墙壁上,竟然开凿了 11 个壁龛,壁龛内还放有漆木器,原始瓷器和陶器。专家认为,在一座墓葬内,发现如此多的壁龛,并且在壁龛内放置大量珍贵器物的现象,在西周考古史上还是第一次! 大河口1号墓壁龛文物 接下来的发掘,让考古队员越发兴奋,在墓室的二层平台上,考古人员又发现了漆木盾牌,以及两个一米多高的漆木佣。双足站立于漆木龟上,双手作持物状,两俑前面及侧面放置有漆木器。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埋葬了3千多年的漆木器,依然保存完好。 大河口1号墓漆木佣 在考古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只半年。”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像漆木器这样的文物,在特别干燥的环境,或者是特别湿润的环境,都可以保存下来,而唯独在这种不干不湿的环境下,是极难保存下来的。大河口墓址所在地,正是这样一种不干不湿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竟然发现出如此完整的漆木器着实令人惊奇。 墓葬出土漆木器,在春秋时期的楚墓中十分常见,但是在北方,尤其是在时代更早的西周墓葬中,出土相对完整的漆木器就十分罕见了。这是首次在中原地区墓葬中发现的,最早的漆木佣。 大河口1号墓漆木器 因为漆木器一般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下,比如说沙漠地带,或者是比较潮湿的环境下,容易保留下来,比如说南方的马王堆墓葬,那么,在我们北方地区呢,由于这个水位的忽高忽低,这样漆木器很难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此时此刻,所有工作人员的神经都紧绷起来,大家立刻意识到,这座墓葬,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随着考古人员一层层抽丝剥茧,出土的珍贵文物也越来越多。 大河口1号墓墓主人 去除棺椁遗存后,一具腐朽的人骨出现了,墓主人头顶朝西,身体向上,仰身平躺,用考古专业术语说是「 ”仰身直肢”。但是墓主人的身体四周,却堆满了豪华是的陪葬品,他的头前部放有各式各样的青铜食器、水器、酒器之类,身上还佩戴着多种串饰。那么,这个墓的主人究竟是什么人呢? 从1号墓主人的牙齿看,他死亡的年龄大概在45到50岁之间。从随葬兵器和骨骼来看,专家判断1号墓的墓主人应该是一名男性。 考古工作人员从陪葬的器皿规格判断,1号墓的墓主人应该是西周早中期的高级贵族。紧接着,当考古人员清理完棺椁里的遗存之后,突然发现,墓主人的身下,隔着棺椁底板的墓室底部,竟然还藏有一个神秘的腰坑。 大河口1号墓神秘腰坑 继续对这一腰坑进行清理时,考古工作人员发现,在腰坑内,有一具狗的尸骨,根据骨架的大小判断,是一只未成年的小狗。为什么墓主人的身下埋有一只小狗呢? 在商汤和西周早期,中国北方极为流行的腰坑殉葬仪式,这种殉葬仪式,在东周时期逐渐衰弱,战国以后消失。在大河口墓地中,还未发现人殉,相对于残暴血腥的活人殉葬,拿狗垫背而非拿人「 ”垫背”,已经是人类葬礼进步的迹象、文明的曙光了。 大河口1号墓青铜器 八个月过去了,1号墓的发掘基本结束,随之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甚至超过在附近发掘的,许多晋国国君的墓葬。60余件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车马器等,其中还有 24 座青铜大鼎,9 件青铜簋。 自人类社会进入青铜时代,鼎就被视为传国重器、它是国家实力和权力的象征,而中华文字之「 ”鼎”字也被赋予「 ”显赫”、「 ” 尊贵”、「 ”盛大”等引申意义。从青铜时代奠定的礼仪制度,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一直延续到东周战国时期。 鼎的制式和规格,一定和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息息相关。青铜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和武力资源,它象征着王权和国之重器,先秦时期,历代统治者都会以举国之力,铸造大鼎,因此,中国成语里才会有鼎鼎大名,九鼎之尊,问鼎天下。 而在大河口西周1号墓地的考古现场,光是青铜鼎就出土了24件之多。那么,拥有如此之多气派尊贵的重器,1号墓的墓主人究竟是什么来头呢? 下篇文章继续为您揭秘。 更多历史社会知识,请关注本号,欢迎转发交流,每日干货更新。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康熙在墓碑上刻15字此墓竟300年没人敢盗

清孝陵是清朝在关内修建的第一座陵墓,其主人顺治帝是第一位入关的清帝,按理来说这样的陵墓十分招人垂涎,但是这座陵墓,即使在盗墓风气最盛的民国时期,仍然保存完好,人们说这都是因为康熙秘制的15个大字。顺治

春秋战国 第26节 搬起大鼎砸自己的脚

  周赧(nǎn)王得知秦武王到了周都洛阳,急忙派使者迎到郊外,对武王说要尽宾主之礼见面谈一谈。武王说:谢了!我不敢面见天子!>>  武王不想见周赧王,却想见识见识象征天下九州的“九鼎”。到了周的太庙

涂山大会铸九鼎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涂山大会铸九鼎的故事。  一次,禹在涂山开部落首领大会,会上各部落用自己贡献出的铜铸成了九个大鼎,九个大鼎象征九州。每个鼎上铸着各州的地理出产、珍禽异兽,然后将九

二里头出土最早夏代青铜鼎,会是大禹铸造九鼎的 ”山寨版”吗

大禹雕像二里头出土的夏代「”方格纹铜鼎”「”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夏德衰,鼎迁于殷;殷德衰,鼎迁于周;周德衰,鼎迁于秦。”(《汉书・郊祀志》)中国历史上,器型沉雄厚实,饕餮纹饰神秘的青铜鼎

古代中国皇权至高无上的代表--九鼎,究竟失落在历史的何方

神话故事里,大禹在带领人们疏浚河道划分九州之后,铸造了九个青铜鼎来镇守九州,希望通过九鼎来祭祀上天,保佑黎明百姓。图为后母戊大方鼎大禹死后,九鼎就被他的儿子---也就是建立了夏朝的启收集在了一起,放在

中国历史 为什么会有“一言九鼎”这个成语?

鼎是一种用来烹煮和盛放食物的容器,它本身便是一个象形字。我们看它的字形,还保留着上似锅具、下如支架、中间像灶的样子。在远古时期,人们烧土为陶,鼎也是陶作的。到了商周时代,青铜文化发达起来,鼎也成为青铜

历史人物 周赧王,秦取九鼎 东周灭亡

人物生平最穷天子说起“天子”,人们想到的往往是黄袍加身,万众拥戴,四方叩拜,真是威风凛凛。然而却有一位天子,不但抖不起威风,镇不了四方,还被人逼得四处躲债,真给后世的皇帝丢尽了面子。这位落魄得一塌糊涂

2016年光棍节是几月几日?光棍节的由来竟有6种

每年的11月11日为光棍节。11月11日,被形象地称为光棍节,“11月11日”因有四个孤单的“1”字,和光棍们形单影只的形象很贴切,因而被富于创意地称为“光棍节”。据百度百科,光棍节是一种流传于年轻人

商代青铜器鼎是用来做什么的

语文书中,和“鼎”有关的成语、俗语我们一口气能说出一串:一言九鼎、鼎鼎大名、人声鼎沸、鼎力相助、三足鼎立、楚王问鼎、问鼎中原、春秋鼎盛等。历史书中,也出现了鼎的身影,像“世纪宝鼎”“司母戊鼎”。就连一

原创 出土于山东山顶的青铜器让人诧异,原来还存在着这种国家

2012年,沂水区域工人在工地施工时竟然发现有青铜器的残片,上报后,经由专家勘探,确定此地竟有古墓,跟着葬品的陆续出土,高规格的青铜礼器让人诧异,经由专家的揣摩,这应该是春秋时候的一座贵爵墓,可是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