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精锐阵亡,第一名将被小兵割喉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不畏过往,不惧将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7000精锐阵亡,第一名将被小兵割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7000精锐阵亡,第一名将被小兵割喉

1644年4月,睿亲王多尔衮率满清主力与吴三桂关宁兵联合,在关外一片石将李自成大军主力打残,而后挥师入关,继续追杀「 ”闯军”。接着,八旗劲旅在怀庆之战、潼关之战、西充之战等关键会战中将李自成、张献忠送上绝路,时间不到一年。接着,英亲王阿济格等率1万八旗,硬是招降了坐拥80万大军的左良玉之子左梦庚,实乃奇迹是也。至于南明其他军队,八旗更是随意吊打,先用红衣大炮轰破城墙,而后骑兵冲杀、屠城,干净利落。此时,清朝便继续自我吹嘘,「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战”,俨然就是东亚第一劲旅。然而,时移世易,220年之后,一群「 ”流浪”农民在山东菏泽高楼寨附近将八旗主力打残,7000精锐阵亡,第一名将被16岁小兵割喉。此战过后,八旗退出历史舞台,再也没出现在关键战场,直到清朝灭亡。 1853年5月,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太平军悍将率2万「 ”老兵”突破「 ”江北大营”防线,冲出浦口,开始北伐。6月,北伐军杀进河南,占领归德府,而后向西攻打怀庆,接着转向山西,杀入河北,直逼天津,北京震动。此时,僧格林沁率麾下蒙古、东山省马队出征,采取「 ”长围战术”,消灭北伐军,由此而名声大噪。1859年,僧格林沁率马队在天津大沽迎战英法联军,摧毁敌舰多艘,赢得对外开战之首胜。1860年10月,八里桥大战,蒙古马队血气十足,虽败犹荣。1864年12月,僧格林沁率马队2万余人在霍山黑石渡与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20万大军展开激战,成功阻止他们东征金陵。不久,太平军数位高级将领来投降,扶王陈得才在绝望中服毒自杀。此战获胜,僧格林沁成了满清八旗绝对之战神,时誉为「 ”南曾北僧”,将其与曾国藩并列,同为大清军事顶梁柱。 陈得才自杀,20余万将士投降,湖北、安徽太平军元气大伤,遵王赖文光只好另谋出路。此时,赖文光手头只有3000余残兵,势单力孤,难以振作。为了复兴太平天国,赖文光决定与清朝老对手张宗禹、任化邦所部「 ”捻军”联合,「 ”誓同生死,万苦不辞”,一起对付八旗劲旅。考虑到北方多平原以及「 ”捻军”缺少基地之客观现实,赖文光建议改组军队,「 ”易步为骑”,减少步兵数量,增加骑兵之比重,提高部队之机动性与灵活性。改组军队后,大伙拥戴赖文光为领袖,继续打着太平天国之旗号作战,被称为「 ”新太平军”或「 ”新捻军”。当然,后世有人不承认这支军队为「 ”新太平军”,因为赖文光所带来之股份不多,区区3000余人而已。但是,无论是「 ”新太平军”还是「 ”新捻军”,这支军队的成分绝大多数是破产的农民则是毫无疑问的。 赖文光组建「 ”新太平军”后,开始纵横中原各地,攻杀清军,掠夺粮食,增强所部实力。1865年1月,僧格林沁决定在野战中灭了赖文光,于是亲率主力向北追杀,却在邓州遭遇埋伏,被前后包抄,损失惨重。此次战败,僧格林沁恼羞成怒,继续追杀。28日,僧格林沁追杀赖文光到鲁山,太平军一路溃逃,八旗铁骑分三路包抄而来。此时,赖文光突然掉头,从侧后包抄而来,八旗马队猝不及防,营总富克精阿、精色布库率部先逃,太平军则乘势掩杀,副都统舒伦保阵亡疆场,3000精锐毙命,僧格林沁在原太平军叛将陈国瑞掩护下逃离战场,免于一死。邓州、鲁山两次惨败,僧格林沁决定整治军纪,将临阵逃脱的富克精阿、精色布库等营官斩首示众,而后继续追杀赖文光,试图一雪前耻。由此,僧格林沁丧失了应有之理智,一步步走向灭亡之路。 邓州、鲁山两次获胜,赖文光感觉很有成就感,击败八旗劲旅,这是多么值得骄傲与自豪之事。不过,此时的太平军没有固定根据地,只能靠流动作战取得必要之物资补给,时常在湖北、河南、山东、直隶、苏北等起转战就食。所以,赖文光一般不会主动与八旗劲旅交手,非要打的话,也得有十足把握才干,否则自伤元气,这对无根据地的太平军是灾难性之损失。因此,大胜过后,赖文光并没继续追击僧格林沁,而是从河南往山东方向进军,去夺取运河沿岸之粮食,取得军资补给品。僧格林沁呢,则穷追不舍,从豫西、豫中、豫东、豫南,一直追到山东,期间斩获不小,可士兵非常疲惫,本人也是「 ”寝食俱废,恒解鞍小憩道左,引火酒两巨觥,辄上马逐贼。”可知,僧格林沁已强弩之末,危机重重。对此,朝廷让僧格林沁适当休整,不要一意孤行,免得遭殃。 作为八旗最后之名将,僧格林沁身上的光环实在太多,如今被赖文光羞辱,自然是相当恼火,势必要报仇雪恨。1865年5月,僧格林沁率蒙古、东三省万余马队抵达山东菏泽高楼寨附近,与赖文光对峙,准备进行决战。此时,赖文光主动出击,用骑兵与八旗主力对冲,进行野战。交战不久,太平军佯装撤退,引诱僧格林沁前来追击,将其吸引到预定埋伏圈。下午时刻,埋伏在高楼寨以北村庄、河堰、柳林一带的骑兵、步兵一齐出击。陷入埋伏,僧格林沁毫不畏惧,直接分三路迎战。翼长诺林丕勒、副都统托伦布、总兵陈国瑞、何建鳌等率马步兵为西路;副都统成保、乌尔图那逊、总兵郭宝昌等率步骑为东路;副都统常星阿、温德勒克西率骑兵为中路军,僧本人则坐镇指挥,统一调配。至此,双方已经出动全部主力,在齐鲁大地进行搏杀,勇者取胜。 从装备上讲,八旗要强于这帮「 ”老农”,洋枪、洋炮装备之比例很高,赖文光领导的这帮家伙都是使用大刀、长矛居多。不过,如今是短兵相接,洋枪、洋炮使不上劲,而八旗长期追击没得休整,此时已经相当疲惫,体力不支。所以,大战之结果很惨烈,7000余八旗铁骑阵亡疆场;第一名将僧格林沁躲进麦田中,被16岁少年张皮绠用大刀割喉,就此毙命。此战过后,八旗不再成气候,满蒙贵族中再也无可以领兵之人,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精英则北上剿贼,将势力拓展到北方,清廷政治格局就此转变。

相关参考

和通泊之战,大清一万余精锐士兵全军覆没,14位高级将领阵亡

和通泊之战是清雍正九年(1731年),准噶尔汗国首领噶尔丹策零(GaldanTseren,1695年—1745年)与清朝在和通泊地区(今新疆阿勒泰北与蒙古国边界地区)展开的一场战争。战争中,准噶尔首领

历史军事 清朝和通泊之战1万精锐全军覆没,高级将领全数阵亡

自从努尔哈赤在东北深山老林里宣布“七大恨”反对明朝以来,八旗军队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攻明朝、降蒙古、征朝鲜,无往不胜。1618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附近的萨尔浒击败明、蒙、朝联军四万余人,夺取对明朝战

明末第一名将李定国令清朝精锐部队闻风丧胆!

李定国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张献忠发动陕北饥民起义,将少年李定国收为养子,改姓张(或云十岁时为张献忠所掠,养以为己子)。从此,他跟随张献忠转战南北。李定国成年后,勇敢善战,为

明末第一名将李定国令清朝精锐部队闻风丧胆!

李定国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张献忠发动陕北饥民起义,将少年李定国收为养子,改姓张(或云十岁时为张献忠所掠,养以为己子)。从此,他跟随张献忠转战南北。李定国成年后,勇敢善战,为

这一战太惨 东吴最精锐王牌军全军覆没

  陈武,时代东吴大将。>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有印象,这位东吴将军早年跟随孙策,后随,他为人果敢,屡立战功。最后,他与大将庞德作战,被树杈挂住,因此被杀,阵亡于江北。>  中的陈武没有太大出

东吴最精锐王牌军全军覆没 这一战太惨

陈武,三国时代东吴大将。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有印象,这位东吴将军早年跟随孙策,后随孙权,他为人果敢,屡立战功。最后,他与曹操大将庞德作战,被树杈挂住,因此被杀,阵亡于江北。小说中的陈武没有太大出

历史军事 第1比AK47優秀,第2售價7000塊

人見人愛的4把步槍:第1比AK47優秀,第2售價7000塊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導語:

太平天国小兵,后投降清军,甲午战争中自杀殉国,却被慈禧污蔑

一说起太平天国运动,很多人都会想到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人,也会想到石达开、陈玉成及李秀成著名将领。其实,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曾有一名不起眼的小卒,后投降于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与日军展开了激战,失败后

历史人物 开元名相宋璟公正贤明,为什么迫害边塞一小兵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开元名相宋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唐玄宗时期,一个被誉为公正贤明的著名宰相,面对一名边军小将,为何枉顾法制迫害他呢?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记下这样一段轶事:突厥默啜可汗常年侵

历史军事 日本最害怕的5個國家,美國蘇聯榜上有名,第一名的兇殘世界公認

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大家都知道這是人類歷史上非常慘痛的一次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將近7000萬的軍人百姓失去了性命,而造成這場災難的其中一個國家就是日本,它為了一己私利,貿然發動戰爭,將亞洲地區攪得烏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