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政权横扫四方,赵匡胤陈桥驿兵变,登上帝位
Posted 政权
篇首语: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后周政权横扫四方,赵匡胤陈桥驿兵变,登上帝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后周政权横扫四方,赵匡胤陈桥驿兵变,登上帝位
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后汉枢密使郭威发动政变,建立了后周政权。 郭威登上帝位仅仅三年,就因病去世。 郭威养子柴荣承袭帝位,改年号为显德,开始了四处戡平战乱的征战之路。 显德元年,刚刚登上帝位的柴荣野心勃勃,恰逢北汉联合辽国南下进犯,柴荣亲自统兵奔袭北汉境内,在高平打破北汉联军,兵锋直逼太原。 可是太原城池险固,柴荣的大军一时间无法攻克,只能回师汴京。 显德二年,柴荣下令让部将向训、王景带领大军西征后蜀。 后蜀统帅李延珪急忙下令在各据点防御 一部分军队驻守在马岭寨御敌 另一部分军队驻守在黄花谷 后周统帅王景渐渐逼近防御据点,他下令让部将张建雄挺兵进抵黄花谷,进攻后蜀军队。 同时派遣军队占据了唐仓镇,想要切断后蜀军队的退路。 双方在黄花谷展开大战,后蜀军队败退,当他们沿着唐仓镇撤退的时候,后周军队一拥而上,彻底击败了这股溃逃的残兵。 秦州、成州、阶州相继被收复,整个后蜀境内人心惶惶,后蜀急忙分兵驻守在剑门、白帝两地,害怕后周军队侵入成都。 后周统帅携胜利之姿进逼凤州,为了防止后蜀军队来援救凤州,他下令让韩通镇守在城固镇抵挡援军,自己则下令进攻凤州,凤州也得以顺利攻下。 后蜀政权至此退守在成都一隅之地。 显德三年,柴荣亲自统帅大军南征南唐,以犁庭扫穴之姿顺利拿下光州、蕲州、舒州、滁州、扬州、泰州六州之地。 大胜之际,恰逢雨季来临,后周军队苦于没有战船,无法渡过长江作战,柴荣只能下令撤军,回到都城后柴荣下令加紧制造战船,准备来年继续进攻南唐。 显德四年正月,已经休整大半年的后周军再一次南征南唐,顺利攻占亳州,在寿州击败四万多的唐军,大获全胜。 十一月,柴荣继续统兵进攻,连破濠州、涟水、楚州,大有吞并南唐的态势。南唐帝王急忙派遣使者请和,同时去除帝号和后周政权划江而治,永世称臣。 蔡荣三征南唐,顺利占据了长江以北之地,成为了乱世中最为强大的割据势力。 显德六年,柴荣又亲自统率军队北伐辽国,想要收回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是华北平原最为重要的军队屏障,没有这些屏障,整个华北平原根本无法抵挡骑兵的进攻,它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蔡荣带领着后周军队一路横冲直撞,顺利攻占宁州、莫州、瀛洲三州之地,兵锋直逼辽国重镇幽州,辽穆宗迫于形势,准备放弃燕云十六州,北上逃亡。 恰逢此时,周世宗柴荣在即将进攻幽州的时候身患重病,他只能下令引兵返回汴京。 后周政权在周世宗的苦心经营下,成为乱世之中最为强悍的存在,然而这个政权仅仅历经了郭威、柴荣、柴宗训三代君主,十年的时间,就宣告了彻底终结。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六月,年近七岁的柴宗训承袭大统,登上了帝位,是为周恭帝。周恭帝尚且年幼,后周政权的一切军国大军都交由他人掌控。 后周符太后垂帘听政,掌控内政,时任殿前都点检、归德节度使的赵匡胤手握大权,统帅内外军政大权。 周恭帝登上帝位的第二年,北方传来战报,北汉联合辽国统帅十万大军南下进犯,兵锋直指后周北翼军事重镇镇州和定州两地。 镇州和定州是后周在北方的重要军事重镇,也正是因为这两座重镇,后周政权能够固守一方,成为后起之秀的一个全新政权。 北汉和辽国的联手南下,无疑给后周北境之地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 刚刚上台的周恭帝举手无措,只能让身边的符太后统御全局。 可是符太后一介女流怎么会懂得军事? 听闻北境敌军来犯,她只能和宰相范质、王溥商量对策,同时下令两路大军出击防御: 先锋部队:澶州节度使慕容延钊率兵北上抵御 主力部队:归德节度使赵匡胤率兵北上御敌 慕容延钊作为先锋部队一路挺兵抵达镇州,而赵匡胤从汴京挺兵抵达陈桥驿。当时天色已晚,赵匡胤下令在陈桥驿就地安营扎寨,休整一晚,明日继续挺兵北上。 傍晚时分,赵匡胤的部下楚昭辅散步谣言说天有二日,这个消息迅速在军营中传开。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更是召集部将一起商议,大家一致同意拥立赵匡胤为帝。 赵光义便只身走进赵匡胤的营帐,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赵匡胤,赵匡胤听闻大惊,急忙走出营帐,只见营帐之外早已经密密麻麻的都是将士,江宁节度使高怀德更是突然将黄色龙袍直接披到了赵匡胤的身上,营帐外的士兵异口同声的高呼「 ”万岁”。 第二天,赵匡胤带领着大军迅速返回了汴京,周恭帝禅让帝位,赵匡胤顺利登上帝位,定国号为宋,改年号为建隆。 陈桥驿之变,从赵匡胤统率大军出发,到回师汴京,仅仅历时三天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权利的交接。 登上帝位的赵匡胤急忙下令让澶州节度使慕容延钊继续在镇定设防,防止北汉和辽国趁机侵犯。后周和宋朝的权力交接异常顺利,其他的割据势力也未能及时进攻,失去了良好的战机。 赵匡胤的上台,意味着唐末割据势力开始一步步的被瓦解,一个全新的王朝喷薄而出。他不会想到这个王朝的未来会经历怎样的屈辱,又或是经历怎样的辉煌。 戡平战乱、平定四方,这个新生的政权开始一步步的将唐末的割据势力尽数瓦解,无数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百姓也开始过上了安定祥和的日子。 曾经唐王朝所缔造的太平盛世,它的的模样仿佛再一次要出现在大宋王朝,未来有无数的岁月,我们能够见证这个政权的崛起和荣辱。 本文地图绘制于「 ”发现中国”——地图分享知识相关参考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期间没有发生惊天动地的战争,也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他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后周政权,轻松当上了皇帝。那么,当时的后周皇帝柴宗训,以及其皇族的其他势力,为什么没有起兵反抗赵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什么意思,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策划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 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病死,子柴宗训即位,年方7岁,主少国疑。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撤与石守信
赵匡胤把后周大军带出首都开封的理由是北上抵御契丹和北汉的联合入侵,刚走到陈桥就发生了兵变,转头回开封接管了后周的政权。史料中把陈桥兵变说成是意外,对北方来犯的外敌自然也要有个交待。于是,史载,赵匡胤称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陈桥兵变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的政变。960年(后周显德七年)周世宗病逝,7岁幼子宗训(即恭帝)继位不久,负责京师防务、掌握禁军大权的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其弟赵光义和赵普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个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说的是赵匡胤通过兵变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的故事。那么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说陈桥兵变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兵变?陈桥兵变的时间陈桥兵变发生在后周。
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典故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久无战事的边境忽然传来了辽国大举进犯的消息,原来是北汉联合辽
要稳固江山,兵变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除掉后周的皇族实力,那么赵匡胤有没有对自己最大的政治敌人进行残酷的政治屠杀?没有。为什么没有?我们看看这样几年事情。赵匡胤带兵攻入都城,经过一番激战之后打入皇宫
要稳固江山,兵变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除掉后周的皇族实力,那么赵匡胤有没有对自己最大的政治敌人进行残酷的政治屠杀?没有。为什么没有?我们看看这样几年事情。赵匡胤带兵攻入都城,经过一番激战之后打入皇宫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个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说的是赵匡胤通过兵变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的故事。那么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说陈桥兵变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兵变?陈桥兵变的时间陈桥兵变发生在后周。
(953年—973年),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原封为梁王。周世宗于公元959年6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午日继位,沿用周太祖年号「显德」。> 人物简介> 后周恭帝(公元953年9月14日--公元9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