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尚未开战,孙权就向刘备求和退还土地,为什么刘备拒绝

Posted 武昌

篇首语: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夷陵之战尚未开战,孙权就向刘备求和退还土地,为什么刘备拒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夷陵之战尚未开战,孙权就向刘备求和退还土地,为什么刘备拒绝

有人问:夷陵之战开战之前,孙权为什么马上示弱求和,刘备为什么不接受? 这个问题就显而易见了,两个问句,咱们一一解答。 首先所谓三国,很明显魏蜀吴是三国制衡的局面,蜀汉和东吴互咬很可能便宜了一旁虎视眈眈又无比强大的曹魏。这点道理不光孙权知道,刘备也知道,但是刘备是被逼红了眼了,荆州对于蜀国来说太重要了。 虽然双方都知道求和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刘备和孙权当时根本就没有谈拢,孙权根本就不可能把刚刚拿回来的荆州,再原原本本地送回去,因为当时蜀吴边界已经到了巫山附近了,早就超了荆州一大块了,我估计孙权顶多也就是把多出来的这块还回去。 刘备不可能答应,这点蝇头小利填不饱他的肚子,刘备起势晚,早年过着被曹操、吕布追杀的日子,犹如丧家之犬,狼狈不堪,好不容易自己坐拥荆、益二州,汉中之战又打败实力强大的曹操,蜀国之力空前强盛,说白了刘备已经不把孙权放在眼里了。 如今,关羽被吕蒙所斩,张飞被叛军所害,荆州三郡尽失,所有的衰事全和孙吴有关系,上一秒还在天上的刘备,这一秒瞬间如坠冰窟,适逢曹魏政权交替,曹丕篡汉,内部反叛不止,其实趁此机会蜀吴两国采取行动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必能形成里应外合之势,但是刘备选择利用魏国自乱的机会,讨伐东吴,刘备也自知此策为下下签,可这口气刘备咽不下去,即便再多人反对,也动摇不了刘备的复仇之心。 要说事情演变成这个局面,的确是孙权集团目光短浅造成的,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而孙权差点没把刘备给掐死,把蜀国中流砥柱关羽给宰了,又把蜀国两臂之一荆州给断了,打破了三国对峙的政治局面,刘备如果不挽回损失,基本上就可以退出角逐天下的舞台了。 话说到这咱们不如再往下分析分析,其实孙权拿下荆州大部分地区以后,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奈何孙权真的是只会守不会打,处在建业的孙权为了看住荆州着实有点拙膝见肘,因为武昌北面是魏军控制的襄樊,那个时候部队支援和运输的线路比较单一,长江沿线经常被魏军截断,荆州的将领士兵只能守城抵御和建业大本营取不到联系,孙权为了解决这种现状也曾尝试把都城迁过去,但是一来此地处于风口浪尖,兵家必争之地太危险,二来孙权内部对此争论的很厉害,反对的声音很大,导致孙权也徘徊不定,再加上合肥之争孙权三番五次吃瘪,慢慢的孙权自己主动进攻的想法就被消磨没了。 其实孙权的版图往北扩展比往西扩展要好很多,虽说长江天险其实只能被动防守,所谓天险也是和曹魏一人一半,也没占到多大的便宜,刘曹两家争夺荆州是为了进攻,而孙权争夺荆州是为了防守,可惜孙权一辈子都没打下合肥,要是从武昌逆流而上进攻更白扯,所以荆州在孙权手里远远没有在刘备手里对曹魏的威胁大。 最后咱们回到问题,孙权求和就是怕两国消耗过甚,酿成亡国的大错。刘备不答应,就是因为他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不打还好,一打还打输了。夷陵之战后蜀国国力再难和曹魏匹敌,而孙权作为三家里的最大受益者,守着如今的疆域等到死也没有再前进一步。 当然,对于刘备来讲,这一仗又不得不打,丢了荆州,注定会灭亡,等于慢死,而举全国之力争一下,还有胜的希望。 而曹丕也被孙权给迷惑了,本来这是他一举统一天下的机会,结果孙权扑通一下跪下称臣了。俗话说不打笑脸人,曹丕也就放弃了进攻东吴,可是联合东吴进攻刘备也不行,毕竟此时刘备风头正盛,与其消耗自己的兵力,不如坐山观虎斗,留着体力收拾残局。 只可惜,夷陵之战刚刚结束,吴国和蜀国就和好啦,曹丕也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而更惨的是刘备,战争之前没有答应孙权的求和,战争之后,实力大减,再求和也就已经处于下风,毫无议价能力了。

相关参考

他为刘备洗刷了夷陵之战的耻辱,为蜀汉政权画上了圆满句号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刚刚称帝三个月的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开始的时候势头很猛烈,孙权甚至一度低声下气的来求和。可是刘备不肯,这样一搞孙权很没面子了,自己连曹操都不怕,怎么能臣服

夷陵之战中东吴的统帅是何人

夷陵之战中东吴的统帅是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当时刘备为报东吴擒杀关羽之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东吴孙权还派使者求和,消极备战,不想刘备心意坚决,怒气兴盛,大感压力,果断任命当时还是新人的

孙权如果将关羽释放,刘备还会发动夷陵之战吗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公元221年七月,在刘备称帝建立蜀汉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攻打东吴孙权最后败得到底有多惨

夷陵之战是以蜀汉刘备攻打东吴孙权,最终蜀汉刘备大败的经典战例,为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之后,是一场以积极防御,以逸待劳,最后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在双方的兵力投入上,真实的历史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孙权刘备血战,曹丕为什么不偷袭蜀汉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孙权刘备血战,曹丕为什么不偷袭蜀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丕就想看热闹,他其实连孙权都不想打,就别说翻越秦岭、打刘备了。三足鼎立、三国争霸,这就是一个博弈死局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孙权算以少胜多么?孙权和刘备分别有多少兵力?

三国当中最经典的三场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可以算是以少胜多,那夷陵之战也算是以少胜多么?当时孙权和刘备的兵力各是多少呢?关羽被杀的那段时间,正是蜀国兵力最强的时候,但最后的结果几乎是全军覆没,孙权

三国历史 夷陵之战如果让诸葛亮来指挥会是啥结局呢

  夷陵之战,是刘备对东吴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战役,理由是替关羽报仇。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采用了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后在夷陵一带打败蜀

三国历史 夷陵之战如果让诸葛亮来指挥会是啥结局呢

  夷陵之战,是刘备对东吴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战役,理由是替关羽报仇。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采用了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后在夷陵一带打败蜀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真的是为了关羽报仇吗?

夷陵之战,一般指的是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之后,对东吴孙权发动的一次战役。这一次的战役,名义上起因是关羽。孙权袭取荆州,当时镇守荆州的是关羽,而关羽因腹背受敌,终究不敌,兵败被擒杀。刘备正是打着这个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的时候,为什么刘备没有带上诸葛亮?

夷陵之战,是三国历史上一次非常有名的战役,称帝之后的刘备,为了报关羽被孙权所杀的仇,起兵进攻江东,然而事与愿违,这一场战役最终还是孙权获得了胜利,刘备不仅没有讨到好,自己也病重逝世,临终前将国家大事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