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三叛,无以立足天地间的东晋北府军统军大将刘牢之
Posted 司马
篇首语:幼苗需要土壤的滋养,孩子需要教师的爱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生三叛,无以立足天地间的东晋北府军统军大将刘牢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生三叛,无以立足天地间的东晋北府军统军大将刘牢之
刘牢之出身于武将世家,勇猛善战,足智多谋,在东晋历史上风云一时。 东晋名将刘牢之 公元377年,东晋名将谢玄镇守广陵,防范前秦苻坚的进攻。谢玄扩军备战,广招天下勇武之士。刘牢之就去应募参军。 谢玄当面考试了他一番,对他非常赏识。 不久,谢玄就提拔刘牢之担任自己的参军,让他统领一支精锐部队作为前锋。刘牢之率前锋军多次出战,百战百胜。于是,刘牢之率领的这支部队令敌人望而生畏,时人称之为「 ”北府兵”。 东晋北府兵 公元383年8月,淝水之战爆发。刘牢之在淝水之战中大显身手,以5000北府兵大破前秦数万大军,威名远扬。 淝水之战 此后,前秦在淝水之战惨败,北方陷入混乱之中。东晋派刘牢之北伐,在北伐过程中,刘牢之屡立战功,官职也不断地得到提升。 后来,在与燕慕容垂的作战中,刘牢之因兵力不足,未能救援高平晋军,被朝廷撤去职务。 公元397年,东晋朝廷展开了内部的权力争斗,外戚王恭起兵讨伐执掌朝廷大权的司马道子的党羽王国宝。 王恭知道刘牢之的军事才干,就起用刘牢之,派刘牢之带兵出战。刘牢之不负王恭的重用,取得了胜利。 北府军出战 王恭虽然依仗刘牢之在权力斗争中获胜,但是,王恭自负门第高贵,看不起非门阀家族出身的刘牢之。王恭思想上只不过把刘牢之当做是供自己驱使的一介武夫而已。时间久了,刘牢之不免要心生怨恨。 公元398年,为了彻底打倒把持朝政的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王恭再次起兵。刘牢之劝说王恭不要起兵,王恭不听。 司马元显派人来联系刘牢之,劝他杀掉王恭,归附朝廷,刘牢之同意了。 刘牢之背叛了王恭,归顺了朝廷。王恭失去了刘牢之的军事力量支撑,很快兵败被杀。司马元显让刘牢之接管了王恭的所有职务。于是,刘牢之成为手操重权的东晋重臣。因为刘牢之是低级军官出身,朝廷大员们对他都不感冒,很不服气。 刘牢之打败孙恩起义军 公元399—400年,刘牢之统兵镇压了规模宏大的孙恩起义军,挽救了东晋朝廷。自此,刘牢之才算是声威大震,让众人信服了。 公元402年,东晋朝廷准备讨伐拥兵叛乱的桓玄,任命刘牢之担任前锋大将。刘牢之因为桓玄是东晋权臣桓温之子,名气很大,又据有江南富庶之地,人马众多,担心制服不了桓玄。同时,刘牢之还担心一旦自己消灭了桓玄,为朝廷剪除了腹心之患,朝廷权臣司马元显就会因为自己功劳太大,转过头来,对付自己。 所以,刘牢之犹豫不决,迟迟没有出战。 东晋枭雄桓玄 桓玄也是枭雄人物,虽然没有其父那样的才能,可也不简单。他看穿了刘牢之的心思,就派人去拉拢刘牢之,对刘牢之进行了一番「 ”狡兔死,走狗烹”的劝说,诱使刘牢之倒戈一击,保住手中的权力地位,永享荣华富贵。 刘牢之动心了。尽管他的外甥何无忌、部将刘裕极力劝阻,他都不听。 刘牢之一与桓玄勾结,朝廷就无法对付桓玄的反叛了。桓玄进入建康,掌握了东晋朝廷的大权。处死了司马元显父子,并且采取措施,开始削夺刘牢之的兵权。 刘牢之这才醒悟过来,便与属下众将领商议,准备起兵讨伐桓玄。 但是,刘牢之没有料到将领们纷纷反对,他的参军刘袭当场就说:「 ”天下最不能做的事就是造反叛乱!而将军你早年背叛王恭;前不久,你背叛司马元显;现在你又要背叛桓玄!一个人一生当中,三次反叛,怎么能够立足于天地之间呢!” 说完,刘袭就气愤地扬长而去。将领们也都离开了刘牢之,无人愿意随他反叛。 刘牢之傻眼了。正在彷徨之时,又传来了他儿子刘敬宣已经被杀的传言,于是,刘牢之彻底绝望了。他也不去证实儿子的死讯是否真实,就上吊自杀了。 一代北府兵领袖,就这样悲惨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从此,北府军落入了刘牢之的部将刘裕的手中。 南朝刘宋政权的创建人——刘裕 刘裕不像刘牢之那么愚蠢,他利用这支能够左右东晋政局的精锐部队,很快就打败桓玄,取得了东晋的朝政大权。随后,经过一段时期的经营,刘裕尽杀司马氏宗室,取代东晋,建立了刘宋政权。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刘牢之为何最终沦落到部下离散 最后自杀身亡的地步呢
还不知道:刘牢之为何自缢而死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牢之是东晋名将,崛起于前秦对东晋的战事中,也就是面对前秦的军事威胁,东晋建立了古代最为能征善战的军队之一,北府军
刘牢之www.cha138.com(?~402)东晋北府兵将领。字道坚。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太元二年(377)谢玄出镇广陵(今江苏扬州),筹组新军以抗前秦。刘氏三代以壮勇著称,牢之因骁勇应选为参军,
刘牢之(?—402),字道坚,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东晋大将。自幼生长于尚武世家,从其曾祖及其父的武功表现可看出刘氏一家世代尚武。根据《晋书·刘牢之列传》记载:曾祖羲,以善射事晋武帝,历北地、雁
刘牢之(?—402),字道坚,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东晋大将。自幼生长于尚武世家,从其曾祖及其父的武功表现可看出刘氏一家世代尚武。根据《晋书·刘牢之列传》记载:曾祖羲,以善射事晋武帝,历北地、雁
何无忌是东晋北府军名将刘牢之的外甥,也是刘裕的左膀右臂。刘牢之死后,桓玄血洗北府军高层。当时刘裕正在围剿卢循的海盗军,虽远离政坛,亦不免不寒而栗。此时,何无忌秘密来见刘裕,劝他在山阴(浙江绍兴)起兵,
(?—402),字道坚,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大将。自幼生长于尚武世家,从其曾祖及其父的武功表现可看出刘氏一家世代尚武。根据《晋书·列传》记载:曾祖羲,以善射事晋武帝,历北地、雁门太守。父建
文/减水书生图/来源网络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1.北府军内部的三股势力平定桓玄叛乱后,北府军由军事力量升级为政治力量,进入到东晋朝堂的权力系统。在刘牢之时代,北府军只是权力游
刘义隆北伐无功东晋末年,战乱频仍。拥兵自重的将军,窥测局势,见机而动。出身贫寒的刘裕,自参加刘牢之的北府军后,在剿灭孙恩、卢循的战争中屡建奇功,成为东晋的著名将领。元兴三年(公元404年),桓玄篡晋称
我国古代历史上名将辈出,他们都在军事领域有着自己突出的成就,更甚至他们领导指挥了许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东晋时期的刘牢之就是这样一个具有辉煌战绩的名将,下面是刘牢之的生平简介。说起刘牢之的生平简介,就
我国古代历史上名将辈出,他们都在军事领域有着自己突出的成就,更甚至他们领导指挥了许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东晋时期的刘牢之就是这样一个具有辉煌战绩的名将,下面是刘牢之的生平简介。说起刘牢之的生平简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