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内迁游牧民族概况

Posted 鲜卑

篇首语: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内迁游牧民族概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内迁游牧民族概况

喜欢就请关注我吧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历史特征 必须言明一点,民族的融合从来都不是温和的,它伴随着血腥的斗争与杀戮,是在剧烈的碰撞中,被动完成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公元220年至公元589年,时间跨度369年,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农耕民族与以五胡(匈奴、鲜卑、氐、羌、羯)为代表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间在这长达三百六十余年的时间里,相互对抗、相互融合,为之后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统时期隋唐时期的出现,奠定了扎实的民族基础。 在这个时期中,有一段时间是汉族与游牧民族之间对抗最为激烈,斗争最为频繁的时期--五胡十六国时期。 五胡十六国及各民族建立的政权一览表 十六国时期,从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时间长达135年。这个时期可以被看做是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初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历史特征为: 一、草原游牧民族第一次在中原地区建立自己的民族政权。 二、各游牧民族政权大多是同时存在的,虽然曾短暂出现过统一,但很快又陷于割据混乱状态。 三、汉族虽首次被游牧民族统治,但是其作为民族融合的主体地位没有丧失。 四、各个游牧民族政权的上层统治架构带有浓厚的汉化风格。 五、这一时期的汉文化出现了两个不同的文化区域,一个是以中原为代表的北方汉文化区域,一个是以江南地区为代表的的南方汉文化区域,曾经只有一个文化中心(北方中原地区)的局面被打破,汉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得到扩展。 六、经过这一时期的推动,以汉族为主体的华夏民族的民族特质和民族性格得到改变和提升。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开始 一饮一啄,皆有定数,要想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脉络,追根溯源,就要首先了解各游牧民族的基本情况。 中国各个降雨量线 这张地图中,粗红线标注出的是中国年降雨量400毫米线,这条400毫米线是是我国暖温带与中温带、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平原丘陵与荒漠草原等的一条自然分界线,在中国历史上则是农耕与游牧地区分界线。秦长城基本上就是沿着这条线修筑的。 以这条线为基准,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划定了属于自己民族的活动范围,之后双方的活动范围随着历史的改变而相互增减。两汉时期,由于汉朝的强大,农耕民族的活动范围开始向蒙古高原扩张,汉朝反击匈奴战争中,位于分割线以北的河套平原被汉朝夺取,汉武帝在此设立朔方郡、五原郡,将大量的中原汉民迁徙至此,农耕民族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分界线以北。 汉武帝时期农耕民族的生活区域向分界线以北偏移 如果严格按照这条分界线定义,只有游牧民族跨过这条分界线,进入分界线以南地区定居,才能称之为内迁。但是由于两汉时期农耕政权的强势,分界线已经北移至河套地区,因此北方游牧民族第一次大规模内迁就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南匈奴内附。 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十四年(48),匈奴内部为争王位发生动乱。二次统一的匈奴再次分裂成南北二部,南部匈奴人立日逐王比为醢落尸逐鞮单于,建庭五原塞(今内蒙古包头),依附东汉称臣,被汉光武帝安置在河套地区。南匈奴内附,开启了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活动区域迁徙定居的序幕。 匈奴的民族特点 作为与农耕政权争斗时间最久的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历史大多数人都有所了解,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对这个民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其中对于匈奴的民族生产方式、民族风俗、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特质有着简练形象的描述: 匈奴的民族生产方式: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 匈奴的民族风俗: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匈奴是秦汉时期中原王朝最大的外部危机 民族文化:「 ”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 ”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 民族特质: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毌弓,尽为甲骑。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匈奴是一个崇尚强权、实用主义至上的游牧民族,这种民族特性使它能在数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北方草原的霸主。 古羌族的民族起源 义渠戎(义渠羌)建立的义渠国给秦国西北部带来巨大的军事压力 这张战国七雄分布图中,在秦国的西北方向有一个名叫义渠的国家,这个国家与秦国相持三百多年,相互之间争斗不休。公元前430年( 秦躁公十三年),义渠国倾全国兵力攻秦,从泾北直攻到渭南,不仅收复了14年前被秦国占领的土地,而且把疆域扩大到20万平方公里。 义渠国最大疆域曾东达陕北,北到河套,西至陇西,南达渭水。如此强势的国家,它的建立者义渠戎(又称义渠羌)是古羌族的一支。 「 ”羌”,是古人对居住在中国西部地区游牧部落的泛称。古羌人的活动中心在今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殷商时期,羌为商朝「 ”方国”之一。《诗经·商颂》记载:「 ”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这反映出古羌与中原农耕政权有着密切的民族来往。 甲骨文中的羌字 南朝宋时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西羌传》中,对古羌的历史有着详细的记载,其中开篇第一段就描写了古羌的民族面貌。 (羌)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嫂,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其兵长在山谷,短于平地,不能持久,而果于触突,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堪耐寒苦。虽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性坚刚勇猛。 古代羌族武士塑像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古羌族除了拥有游牧民族一些共通点之外,还有其他不同于别族的民族特质,崇尚暴力,极为好战,带有极强的攻击性。 最早开始定居农耕的氐族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政权不是鲜卑族所建立的北魏政权,而是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 氐族政权前秦是第一个统一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政权 氐族民族的生活范围在《汉书地理志》中有所记载:广汉郡,高帝置。莽曰就都。属益州......县十三:...葭明,郪,新都,甸氐道,白水出徼外,东至葭明入汉。过郡一,行九百五十里。莽曰致治。白水,刚氐道,涪水出徼外,南至垫江入汉,过郡二,行千六十九里。蜀郡,泰置...县十五:...湔氐道,《禹贡》<山昬>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东南至江都入海,过郡七,行二千六百六十里。 唐朝初年的历史学家颜师古在为《汉书》做注时,对「 ”氐道”一词做出过解释:「 ”氐,夷种名也,氐之所居,故曰氐道”,《汉书地理志》中所提出的隶属于广汉郡的甸氐道、刚氐道、湔氐道等县级行政区域,顾名思义就是氐族居住生活的区域。 甸氐道在今四川南坪县。刚氐道在今四川平武县东。渝氐道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南坪(今九寨沟县)、平武、松潘皆在川西北(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故氐族最先活动范围在川西北地区,起源于四川松潘地区。 氐族最早生活在四川西北部的松潘县及九寨沟县 氐族作为一个民族的称谓的时间,最早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商颂·殷武》云:「 ”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逸周书·王会篇》曰:「 ”氐羌以鸾鸟”;《竹书纪年》提及:成汤十九年「 ”氐羌来宾”,武丁三十四年「 ”王师克鬼方,氐羌来宾”等。从这些记载中,可以发现氐族和羌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或许与两个民族之间的活动范围较为接近有关。 《史记·西南夷传》所云:「 ”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駹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结论,从春秋战国至秦汉,氐人活动在西起陇西,东至略阳,南达岷山以北的地区,约相当于魏晋的陇西、南安、天水、略阳、武都、阴平六郡及其南邻,即今甘肃省东南、陕西省西南、四川省西北交界处。 汉代在氐族聚居区设有武都郡、陇西郡、阴平郡等,并置十三氐道,统一管辖氐族事务。 不同于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氐族在秦汉时期就已经逐渐向农耕作业转变,到了西汉时期,氐族已经拥有了较为发达的农业经济,《后汉书·西南夷传》云:「 ”土地险阻,有麻田,出名马、牛、羊、漆、蜜。”鱼豢《魏略》亦云:氐「 ”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不仅如此,氐族的纺织水平也很高,《说文》云:「 ”絣,氐人殊缕布也”;「 ”纰,氐人也”。氐人利用麻缕,织为异色相间的「 ”殊缕布”,畅销内地。 氐族分支白马氐建立仇池国时期的金印 不同于羌族不立君臣,无相长一,氐族西汉初,氐人各部已「 ”自有君长”,有众多分支,各有称号,作为统治阶级中代表人物的「 ”王”、「 ”侯”已经形成。《魏略·西戎传》提及:「 ”氐人有王,所从来久矣。”诸部「 ”各有王侯,多受中国封拜”,「 ”今虽都统于郡国,然故自有王侯在其虚落间”。即氐人虽大量移入关中或留居原地,受郡县统辖,但仍保留了自己的部落组织,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受豪帅或小帅的支配。 氐族尚青、绛及白色。善织殊缕布,喜穿麻布衣。《魏略·西戎传》云:「 ”其妇人嫁时著衽露,其缘饰之制有似羌,衽露有似中国袍。皆编发。”《南史·武兴国传》亦提及氐人「 ”著乌串突骑帽,长身小袖袍,小口裤,皮靴”。与羌人「 ”皆衣裘褐”、「 ”披毡为上饰”,「 ”被(披)发覆面”有所不同,这些记载都可以看出氐族人的汉化程度在当时的游牧民族中是最高的。 来源成谜的羯族 图中的所示的是一种中国古代乐器,羯鼓,这种乐器在唐朝时风靡一时,唐玄宗李隆基便是其中最著名的发烧友,他将羯鼓赞为八音领袖,其它乐器不可与之相比。唐玄宗还曾亲自谱写鼓曲《秋风高》,每当秋高气爽时,即奏此曲。 中国古代民族乐器羯鼓 发明羯鼓的民族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感较弱的游牧民族羯族。羯族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不算太久,《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载:「 ”石勒字世龙。其先匈奴别部羌渠之胄。”《魏书》卷九五《羯胡石勒传》云:「 ”其先匈奴别部,分散居于上党、武乡、羯室,因号羯胡。”如果以这些记述来判定,羯族甚至不能算作一个民族。其民族的发源,由于缺乏史料依据也一直是一个谜团。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29页)中对羯族的起源有一段考证:「 ”考玄奘西域记壹飒秣建国(即康国)条云:兵强马盛,多是赭羯之人,其性猛烈,视死如归。新唐书贰贰壹下西域传康国传云:本月氏人,始居祁连北昭武城.....唐会要九九康国条云:先居祁连北昭武城,为匈奴所迫......同书同卷安国传云:募勇健者为柘羯,柘羯犹中国言战士也......据此赭羯即柘羯之异译,凡康安石中亚月氏种人。”陈寅恪先生据此推断羯族起源于月氏人。 羯族人可能是古代中亚地区的民族 专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历史学家王仲荦先生在其所著《魏晋南北朝史》一书中,考证推断羯人是石国(西域昭武九姓之一)人,白种人、崇祆教,不管是哪种考证,对于羯族的起源大多有一个共识,就是羯族是被匈奴俘虏的西域胡人发展而来,他们作为匈奴的战俘,跟随匈奴内迁至中国农耕地区定居生活。 羯人保留着部落组织,部有大、小酋帅。羯人主要从事农业,但是羯族在五胡中地位较为低下,生活贫困,不少羯族人被迫卖身为奴,成为各个农耕庄园的廉价劳动力。 匈奴之后制霸蒙古草原的鲜卑族 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一书中,描述了一位为复国大业用尽心思,最终失败疯癫的慕容复,他出身于姑苏慕容世家,是鲜卑族慕容氏后裔,而鲜卑族确实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数个民族政权,对之后的隋唐政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鲜卑族的民族起源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东胡说,《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首次提出这一说法,后来被《三国志》、《晋书》相继引用,成为主流观点。 《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记载: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贵少而贱老,其性悍塞。怒则杀父兄,而终不害其母,以母有族类,父兄无相仇报敌也。 乌桓人和鲜卑人同属一族 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推为大人,无世业相继。邑落各有小帅,数百千落自为一部。大人有所召呼,时刻木为信,虽无文字,而部众不敢违犯。氏姓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其俗妻后母,报寡嫂,死则归其故夫。计谋从用妇人,唯斗战之事乃自决之。父子男女,相对踞蹲。以髡头为轻便。妇人至嫁时乃养发,分为髻,著句决,饰以金碧...妇人能刺韦作文绣,织氀。男子能作弓矢鞍勒,锻金铁为兵器。俗贵兵死,敛尸以棺,有哭泣之哀,至葬则歌舞相送......敬鬼神,祠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及先大人有健名者。 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其言语习俗与乌桓同。唯婚姻先髡头,以季春月大会于饶乐水上,饮晏毕,然后配合。又禽盖异于中国者,野马、原羊、角端牛,以角为弓,俗谓之角端弓者。 鲜卑族兴盛的时间晚于乌桓人 这段记述表明了鲜卑与乌桓皆是被冒顿单于击败的东胡族的分支,鲜卑的民族风俗和特质与乌桓大致相同。鲜卑族在匈奴强盛时期,一直是作为匈奴的附庸存在的,鲜卑族第一次为中原王朝知晓,是在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年,《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记载:建武二十一年,鲜卑与匈奴入辽东,辽东太守祭肜击破之,斩获殆尽,由是震怖。 其后,鲜卑族首领偏何与建武二十五年归附东汉,到了公元91年,东汉窦宪率领汉军大破北匈奴,北匈奴被迫西迁,鲜卑族趁机占据了北匈奴原来的生活区域蒙古高原,吞并了残留在蒙古高原之上的十余万匈奴部众,开始逐渐强盛。 东汉桓帝时期,鲜卑族的杰出首领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并对鲜卑族进行了改革,将鲜卑族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支,三部各置大人管理,直属檀石槐。此时的鲜卑已经成为蒙古高原最强盛的游牧民族势力,与东汉政权之间摩擦不断。 檀石槐将鲜卑族带上第一个强盛时期 公元177年,东汉灵帝命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各率骑兵万余人,分别从高柳(今山西阳高)、云中郡(今内蒙托克托东北)、雁门郡(今山西代县西北)出塞,分三路进攻鲜卑。汉军出塞二千余里,鲜卑首领檀石槐命东、中、西三部大人率众分头迎战,大败汉军,鲜卑族进入第一个强盛时期。 公元181年,檀石槐去世,鲜卑族开始走向分裂,西部鲜卑叛离,中部与东部鲜卑则在三国时期分裂为三个集团:一是步度根集团,拥众数万,据有云中、雁门一带,二是轲比能集团,分布于代郡、上谷等地,三是东部其他鲜卑领导者所领属的若干小集团,散布于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 三股势力中,轲比能集团势力最强,轲比能志在统一鲜卑,所以对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采用表面归附,实际吞并其他鲜卑各部的策略。 轲比能本有机会带领鲜卑重新走向统一 公元220年,轲比能向魏文帝曹丕献马 ;公元221年,轲比能交还留居鲜卑的汉族500余家归汉;公元222年,轲比能又率部3000余骑,驱赶牛马7000余口与魏国「 ”互市”,再送归汉人千余家返回上谷等地 。在同曹魏建立和平相处的关系后,轲比能于公元228年吞并东部鲜卑各部落。公元233年吞并步度根部,除西部鲜卑外,轲比能几乎统一鲜卑各部。统一鲜卑之后的轲比能对曹魏边境形成威胁 。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派遣使者联络轲比能,意图前后夹击曹魏。轲比能率兵至石城(今甘肃皋兰),屯兵边境。为防轲比能率领鲜卑南下,公元235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遣刺客韩龙将轲比能刺死,鲜卑族「 ”部落离散,互相征伐”,至此鲜卑各部再次分裂,进入独立发展时期。 鲜卑族兴起之地--嘎仙洞(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 重新分裂的鲜卑各部,经过相互征伐,逐渐形成几个大的部族,其中东部鲜卑先后形成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占据辽西;鲜卑拓跋部南迁到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鲜卑秃发部从拓跋部中分离出来,由塞北迁居到河西地区;鲜卑乞伏部在西晋建立以前,就已经大规模迁入雍、凉二州,这几个部族在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各自建立了政权。 鲜卑族慕容部,在十六国时期相继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四个政权,而鲜卑拓跋部建立了代国及北魏政权,秃发部建立了南凉政权,乞伏部建立了西秦政权。其中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最后终结了十六国混乱状态,继前秦之后再次统一中国北方。 游牧民族汉化程度的区别 通过史料中对五胡(匈奴、鲜卑、氐、羌、羯)的记载,可以按照其民族的发展程度和汉化程度也加以区分: 民族经济及汉化程度最高:氐族 民族经济及汉化程度较高:匈奴、鲜卑 民族经济及汉化程度较低:羌族、羯族 西晋时期各游牧民族内迁定居示意图 十六国时期,北方汉民族的统治地位不复存在,相继成为五胡政权下的被统治民族,而汉民族在不同的五胡政权中所处的民族境遇,主要取决于各个游牧民族的汉化程度,五胡民族高低不等的汉化程度,使得他们再对待汉民族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相处模式。

相关参考

十六国时代的开启,简述晋朝和内迁少数民族之间的对抗性关系

在西晋末年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的战火燃烧了整个中国的北方地盘,在这个时候迁徙进入西晋内部区域的少数民族,在晋朝内部溃逃的时机动员战争意图竖立本身的国度。这在魏晋时期的汉人看来属于绝无仅有的事件,赐

宋朝把皇帝活活吓死的“蝴蝶效应”

  咱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古代人称之为“风起于青萍之末”,而现代人则称之为蝴蝶效应。  建隆二年(961年),中原大地上也爆发了一场“蝴蝶效应”事

关羽随口拒绝和孙权联姻,孙权调转枪口瞄准刘备

风起于青萍之末,孙权、刘备由于平分荆州本来已经握手言和,却因为关羽随口说的一句话又让孙权动了杀机。蜀方在荆州的一把手是关羽,孙权很想和这个邻居处好关系,联合抗曹。于是又打出了政治婚姻这张牌,派人到关羽

汉景帝醉酒后一夜风流给大汉王朝续命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历史上的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发轫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  新莽末年,民不聊生,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在一片混乱之中,一个叫刘秀的农家小伙,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

由小人物点燃导火索的三次事件,从而引发了历史的拐点

蝴蝶挥动翅膀的力量,看似微不足道,产生的威力却难以想象,最后的结果同样出乎预料。古语有云:「”风起于青萍之末”,这是典型的蝴蝶效应。回顾数千年中国历史,很多大事件是由小人物点燃了导火索,产生了连锁反应

贵州凯里概况

凯里市位于贵州东部,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东西长51.7公里,南北宽44.3公里,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市内有苗、汉、侗等民族。是一个以电子、轻纺、建材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现为国家乙类对外开放

广州沦陷前为何工厂没能内迁

当年广东省建设厅关于要求日本赔偿战时损失案的签呈图/广东省档案局提供“自明清以后广东步入了中国经济发达地区行列,但这种地位因日本的侵略而结束。日本侵华战争不仅直接破坏了广东的工业、农业、商业、交通等各

强弩之末竟打得刘备丢盔弃甲

“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率,进降江陵。”以前在《三国演义》里看到曹操的“五千铁骑”把刘皇叔追得如丧家之犬时,总一眼带过。翻《三国志》和《魏书》才明白,这支被孔明称为“强弩之末”

面对少数民族的叛乱,东晋朝廷是如何处理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东晋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在曹魏后期,对于少数民族大量内迁的情况,已经有人对此表示担忧,害怕会发生叛乱。到了西晋初年,西北少数民族族人与统治者的矛盾日益激化,先后爆发了以

偏将军竟是杂号将军之末 汉朝军事

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别部司马(军司马)-都尉(骑都尉)-校尉(但五校几乎成清贵武职,偏文)-中郎将(五官、左、右、虎贲中郎将类同五校)-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裨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