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法学家王宠惠是如何在朋友家白吃白喝的

Posted 民国 王宠惠

篇首语:知识是果树,知识的应用就是果树上结的果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国法学家王宠惠是如何在朋友家白吃白喝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民国法学家王宠惠是如何在朋友家白吃白喝的

2、民国外交家王宠惠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宠惠简介

民国法学家王宠惠是如何在朋友家白吃白喝的

著名法学家王宠惠,生性吝啬小气,并且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据他的好友罗文干表示,王宠惠即便已贵为司法总长,但家里还是不聘厨师,早餐自己随便吃一点,午、晚饭则到朋友家去,尤其晚餐更是如此。

关于王宠惠揩油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四种:

一、王下午公事忙完后,到某位朋友家中,坐到六七点还不走,主人只好留他吃饭。此时他还假客气说:“时间尚早,还是回家吃吧!”主人再三挽留,他就不客气地说:“有啤酒吗?有酒我就在这里吃。”

二、在朋友家待到用餐时刻,若朋友未开口留他吃饭,他就邀请朋友出去上馆子吃,并表示他要请客,此时主人自然会不好意思,留他在家里用餐。

三、若朋友不明就里,或者识破他的“诡计”,当真与他一同上馆子,那么当吃完要付账时,他就会走在最后面,让别人抢着掏钱出来。

四、有时朋友们上馆子不与他客气,吃完先走,留他付账。这时他也有一套应变方法,就是一拍口袋,故作意外地大喊:“你们回来,我忘记带钱了!”

王宠惠

这四种方法,屡试不爽,谁都对他没办法。

常被王宠惠“白吃白喝”的朋友,包括罗文干、黄晦闻、周诒春、顾维钧、蒋梦麟等。

王宠惠某次在欧洲参加一个宴会,一位贵妇问他:“听说你们中国人结婚,都凭媒人撮合,彼此先不认识。这怎么做夫妻呢?应该像我们这样,经恋爱而结合,才会幸福美满。”

王宠惠微笑着回答道:“我们的婚姻,像一壶冷水放火炉上,由冷而渐热,以至于沸腾。夫妻间初时冷淡,但相处日久,情就浓了,所以少见离婚。你们刚好相反,结婚时像一壶滚热的水,婚后就慢慢冷却了。你们的离婚案之所以如此多,恐怕问题正在这里。”

王宠惠(1881—1958)

字亮畴,广东东莞人,出生于香港。光绪二十六年(1900)毕业于北洋大学,并出国深造,获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继又取得英国律师资格。民国建立后,历任复旦大学副校长、外交总长、司法院长、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等职,为著名法学家。

民国外交家王宠惠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宠惠简介

如何评价王宠惠?民国外交家王宠惠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宠惠(1881年10月10日-1958年3月15日),字亮畴,广东东莞人,近现代中国法学的奠基者之一;曾任中华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代总理、国务总理。他是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政治家、外交家,曾参与起草《联合国宪章》,被聘为国立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宠惠的外交成就,基础于法学根基。它是中国近代少有的学贯中西的法学泰斗,在宪法、刑法、民法、国际法等领域都有精深的造诣,曾是联合国宪章的起草者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在海牙国际法庭担任正法官的法学家,著作有《宪法平议》、《宪法范言》、《比较宪法》等,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国法学的奠基人。

王宠惠不是一个普通人,他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曾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民国时期,在政、学两界,他的大名几乎是无人不晓。王宠惠是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的获得者,作为学者,他学贯中西,在宪法、刑法、民法、国际法等领域都有精深的造诣,是中国第一个在海牙国际法庭供职的中国法学家,并曾是联合国宪章的起草者之一,在国际法学界享有盛誉,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国法学的奠基者之一;作为政治家,他曾一度担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此后又长期身居国民政府的外交总长、司法总长等要职。王宠惠一生品德清正、学识悠长、仕途通达,如果按照中国传统,以“立德、立功、立言”来衡量一个人终生成就的大小,那么,王宠惠是近代中国在这三个方面都达到很高层次的不多的达人之一。

以中国代表身份参加关税特别会议,使列强首肯中国具有关税自主权;主持法权会议,向世界表达了强烈要求废除领事裁判权的正义呼声,使与会各国代表在法权调查报告书中指出领事裁判权在中国的客观存在,为中国条件成熟时最终废除这一外人在华特权提供了法理依据;作为条约研究会的主要负责人,以其丰富的国家法知识和实践经验,指导了中比、中法、中日、中西、中英等修约谈判;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王宠惠再度出任外长,为孤立日本、争取各国同情而结成抗日统一战线奔走呼号,最终,“在他卸任外交部长时,中美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全面的援助体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王宠惠抓住有利时机,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平心而论,在中国国力羸弱的民国时期,这些外交成果的取得十分不易。

但是,王宠惠的外交生涯,也留有遗憾,有些外交举措也值得商榷或不妥。但我们不能苛求前人。评判历史人物,我们当‘法官’是容易的,而当‘律师’为其辩解却是不容易的。”

由于独特的历史环境和个人的价值取向,王宠惠选择跟随国民党。日本战败后不久,1946年,蒋介石发动内战。王宠惠为蒋介石的反动行为,在法统上予以了论证。最终,不顾民生的国民党政权被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军队赶出了大陆,退居台湾一隅。1949年,失意的王宠惠以养病为名前往香港,1950年转赴台湾,再度出任“司法部长”,1958年3月15日,逝世于台北,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相关参考

王宠惠结局怎样? 民国法学家王宠惠的传奇人生

近代以来,西方强敌入侵,传统的以中华为中心的封贡外交体系随着大炮和洋枪的轰鸣声支离破碎,随之而来的西方先进思想冲击着中国古老的法治观念。面对国家的落后与衰弱,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国家,走上了艰辛的近代化之

王宠惠结局怎样? 民国法学家王宠惠的传奇人生

近代以来,西方强敌入侵,传统的以中华为中心的封贡外交体系随着大炮和洋枪的轰鸣声支离破碎,随之而来的西方先进思想冲击着中国古老的法治观念。面对国家的落后与衰弱,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国家,走上了艰辛的近代化之

民国第一法学家王宠惠:开罗会议捍卫中国主权

王宠惠是近代中国为数不多具有世界影响的法学大家之一,他是北京政府第一任司法总长,中国第一位国际法庭法官,南京政府第一任司法院院长,素有“民国第一法学家”之誉。留学欧美研习法学王宠惠祖籍广东东莞,188

民国第一法学家王宠惠:开罗会议捍卫中国主权

王宠惠是近代中国为数不多具有世界影响的法学大家之一,他是北京政府第一任司法总长,中国第一位国际法庭法官,南京政府第一任司法院院长,素有“民国第一法学家”之誉。留学欧美研习法学王宠惠祖籍广东东莞,188

民国外交家王宠惠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宠惠简介

如何评价王宠惠?民国外交家王宠惠是个什么样的人王宠惠(1881年10月10日-1958年3月15日),字亮畴,广东东莞人,近现代中国法学的奠基者之一;曾任中华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代总理、国务总理。他是民

民国外交家王宠惠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宠惠简介

如何评价王宠惠?民国外交家王宠惠是个什么样的人王宠惠(1881年10月10日-1958年3月15日),字亮畴,广东东莞人,近现代中国法学的奠基者之一;曾任中华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代总理、国务总理。他是民

民国最“纠结”的外交官王宠惠:列强夹缝中求生

1937年3月3日,王宠惠接任刚刚辞职的张群成为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巧合的是,就在同一日,佐藤尚武也入阁成为新任日本外务省大臣。对日外交,一直是南京外交部大楼里的官员们数年来最头疼的任务。日趋紧张的中

民国最“纠结”的外交官王宠惠:列强夹缝中求生

1937年3月3日,王宠惠接任刚刚辞职的张群成为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巧合的是,就在同一日,佐藤尚武也入阁成为新任日本外务省大臣。对日外交,一直是南京外交部大楼里的官员们数年来最头疼的任务。日趋紧张的中

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获得者 民国外交家王宠惠

北洋大学堂于1895年建立,因为是应国家急需,兴学救国刻不容缓,因此当年建立,当年招生。盛宣怀在建立北洋大学堂的请奏章程中就规定:“头等学堂,本年拟先招已通大学堂第一年功夫者,精选三十名列作末班。”又

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获得者 民国外交家王宠惠

北洋大学堂于1895年建立,因为是应国家急需,兴学救国刻不容缓,因此当年建立,当年招生。盛宣怀在建立北洋大学堂的请奏章程中就规定:“头等学堂,本年拟先招已通大学堂第一年功夫者,精选三十名列作末班。”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