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可夫担任苏联驻华武官,毛泽东为什么提醒他不要随便乱说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崔可夫担任苏联驻华武官,毛泽东为什么提醒他不要随便乱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崔可夫担任苏联驻华武官,毛泽东为什么提醒他不要随便乱说
1938年6月2日,素有「 ”三大火炉”之称的武汉暑意渐浓。徐州失守之后,位于长江中游的这座近代化城市显得无比重要,虽然国民政府早已宣布迁都重庆,然而蒋介石本人和一切重要军政机构仍在武汉。这一日,蒋介石接见了二十多位远道而来的苏联军事顾问,据当时在场的卡利亚金回忆,蒋介石非常坦率,「 ”讲自己军队的困难,讲装备不足,讲军队指挥的落后方法,讲某些将领的纪律松弛”。并且「 ”感谢苏联政府对中国的援助,相信与苏联的友谊将帮助中国取得胜利”。 抗战时期的蒋介石 摒弃前嫌,苏联顾问重返中国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 ”清党”,这场血腥杀戮快速蔓延,彻底结束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12月10日,南京政府单方面宣布对苏绝交,第二天,中共在斯大林提供资金帮助下发动广州起义,苏联驻广州副领事哈西斯因公开出面支持招来杀身之祸。1929年7月,苏联正式宣布与中国断交。 九一八事变后,尽管中苏在意识形态和现实利益面前依然矛盾重重,但日本侵入中国东北,双方都明显地感受到了一种共同的危机。毫无疑问,斯大林无法释怀国民党的反共,但他更在意蒋介石对待日本的态度。 苏联一方面多次向国民政府表达恢复两国邦交的愿望,另一方面又通过出售中东铁路和同伪满洲国建立领事关系,换取与日本的相安无事。地缘政治总是错综复杂,面对日本军事压力的日益加重,南京没有多少选项。1932年12月12日,中苏两国正式对外宣布:自本日起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 斯大林 崔可夫担任驻华武官和军事总顾问是1941年1月至1942年2月,他后来在卫国战争中的表现十分抢眼,1960年代官至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崔可夫认为陈诚是「 ”国民党最优秀的将领之一”。1941年春,他和助手们协同陈诚的第六战区制定了一份反攻宜昌计划。 宜昌为长江中上游屏障陪都的重要城市,1940年6月失守后,崔可夫的前任卡恰诺夫曾经毫不留情地批评重庆「 ”对部队作战缺乏坚强与连续一贯的领导,缺乏监督及贯彻目的之严厉要求。战区长官、集团军总司令及军长等,缺乏勇敢与主动精神,没有贯彻任务的毅力与决心”。 驻华武官、军事总顾问崔可夫 蒋介石批准实施宜昌攻势,但对配属二百多门中等口径以上火炮的设想予以否决,事实上的确很难凑齐如此大规模的炮兵。9月30日,第六战区开始进攻,大约一个多星期后,宜昌东郊的一些据点纷纷易手。防守城区的日军预感难以支撑,慌忙烧毁军旗和秘密文件,军官们甚至准备好了自尽的场地和用具。 然而一心想要夺回宜昌的陈诚最后并未取得成功,国民党军队的攻坚力量似乎还不足以担当反攻重任。崔可夫不免抱怨:「 ”虽然完全有可能在日军从长沙地区开到之前牢牢控制汉水流域和夺取宜昌,进攻却停止了。”陈诚觉得遗憾,但他说:「 ”我们这次反攻,确实是一次找敌打、与敌拼的战斗,比起以不争点线为名,见敌不战自溃者,总算替中国军队夺回一点面子。” 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 不免隔阂,苏联顾问难逾局限 总体而言,重庆对苏联军事顾问的评价比较正面,认为他们在讲授与训练课程方面「 ”教学认真”;在服务态度上「 ”性情和蔼”、「 ”工作认真”。但是,许多复杂因素也制约着苏联顾问提出的计划和建议的执行力度,第五战区高级参谋张寿龄的看法颇具典型: 「 ”战区在历次与日寇会战前,制定作战计划时,都和首席顾问巴格丹诺夫上校事前经过研究。但由于他们对我们的将领和军队素质不了解,所以他们的建议多与实际情况的需要不符,只供参考而已。” 苏联援助国民政府空军抗日的轰炸机 1939年夏天的某日,西安行营派下两位苏联顾问视察潼关国防工事,坐镇关中的第34集团军胡宗南态度消极,打电话示意驻军:「 ”让他们看看一般工事就算了,永久据点工事毋须引看。”据当时担任第109师补充团团长的彭竹林回忆,苏联顾问十分仔细,哪怕小到一个枪眼有不合实用的地方,都很耐心地剖析利害关系。从中午一直查看到下午3时,拒不接受招待,连夜返回西安。 崔可夫雕像 当然,也不是所有苏联顾问都是这样敬业,蔡仁清1942年调任军令部高级参谋,早晚经过顾问办公厅,常见他们围在一起打扑克,办公桌上的卢布显示输赢数目相当大。 此外,不懂汉语,不了解中国国情,不熟悉中国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也制约苏联顾问施展拳脚。崔可夫承认「 ”这是遗憾”,另一方面,他又不可避免地需要为国共关系发表意见。1941年1月,新四军在皖南北移途中遭到国民党军队袭击,损失惨重。崔可夫以苏联驻华武官身份再三要求公布事件真相,蒋介石佯装不知底细,推说调查完毕一定详述经过。 崔可夫回忆录《在中国的使命》 崔可夫十分气愤,质问何应钦是否在与新四军的冲突中使用过苏联提供的武器,何应钦对此否认,但强调「 ”新四军是不执行命令,因此受到最高统帅的惩处”。崔可夫说:「 ”绝不应向自己的军队开战,为了赢得民族战争,人民应该团结一致。” 进入5月份,国共又为中条山战役八路军出兵问题产生纠纷,崔可夫出面干预,引起延安不快,毛泽东指示周恩来:「 ”两年半来,国民党打日本打得很少,前年冬季攻势以来就没有打什么仗。要告诉总顾问,要他不要随便乱说。” 崔可夫在苏德战争中 1942年2月,出于卫国战争的急需,苏联决定召回大批在华顾问。崔可夫坦率地指出:「 ”和史迪威将军进行提建议比赛时不适当甚至有害的。我不愿在中国公众面前为中国精锐部队在缅甸因执行美国人和英国人的命令而遭到的失败承担责任”。 不可否认,苏联军事顾问与对华军火物资一样,为中国前期抗战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一个事实,斯大林染指新疆的想法和做法,曾经给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中国人民带来极大困惑。 参考文献: 1、崔可夫著:《在中国的使命:一个军事顾问的笔记》,新华出版社2012年版。 2、全国政协文史委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抗日战争》,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3、吕芳上主编:《蒋中正先生年谱长编》,台北「 ”国史馆”2015年版。 4、《陈诚先生回忆录:抗日战争》,台北「 ”国史馆”2005年版。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崔可夫简介 崔可夫将军生平 崔可夫将军的中国生涯 崔可夫将军守卫斯大林格勒
中文名: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 外文名:ВасилийИвановичЧуйков 别名:崔可夫 国籍:苏联 民族:俄罗斯族 出生日期:1900年2月12日 逝世日期:1982年3
...华日报第四版上,有一篇名为《斯城英勇事迹好像神话崔可夫贯彻了任务》的通讯,详细报道了时任62集团军司令崔可夫的英勇事迹。离开莫斯科当天,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之孙尼古拉·崔可夫少将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
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200万伤亡,苏联胜利离不开他的功劳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之一,苏联军民经过顽强的抵抗终于扭转了战场上的局势,从而将战场的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而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中,苏联将军崔可夫的表现着实令人敬佩,正是有了
苏联卫国战争三大悲剧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对庞大苏联的攻势基本上是碾压的。由于错误的判断了战争形势,苏联在战争初期,从战略到战术上,接连发生了许多错误,而且中的一些战役,放到整个人类战争历史上看,都堪称悲
(原标题:1958年苏联要和中国建联合舰队毛泽东很恼火)1958年7月21日,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在中南海游泳池向毛泽东转达了苏联领导的一个要求:就是希望在中国沿海建立长波电台和两国建立共同核潜艇舰队。毛
(原标题:1958年苏联要和中国建联合舰队毛泽东很恼火)1958年7月21日,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在中南海游泳池向毛泽东转达了苏联领导的一个要求:就是希望在中国沿海建立长波电台和两国建立共同核潜艇舰队。毛
抗日战争时期,苏联援华的航空志愿军。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采取了较为积极的对苏政策。1937年8月21日,苏联政府与南京政府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嗣后,苏联政府派遣了崔可夫将军为首的大批军事顾
历史人物 朱可夫简介 苏联胜利的象征朱可夫元帅生平 朱可夫元帅凄惨晚景
中文名: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外文名:GeorgyKonstantinovichZhukov 国籍苏联 民族:俄罗斯人 出生地:苏联卡卢加州斯特列尔科夫卡村 出生日期:189
1957年10月26日朱可夫被解职格·康·朱可夫(1896—1974),苏联军事活动家。1896年11月19日生于卡卢加省斯特烈耳科夫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18年参加红军,1919年加入俄共(布)。
苏联将领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什么关系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都是苏联十分著名的军事指挥家,两个人的作战习惯各有倚重,罗科索夫斯基更加擅长于精细作战,而朱可夫则更加擅长于猛烈的进攻。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