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击沙俄流尽最后一滴血

Posted 沙俄

篇首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抗击沙俄流尽最后一滴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抗击沙俄流尽最后一滴血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水之秋,无授权禁转! 提到晚清的对外战争,可以说是令中国人感到十分的屈辱。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战争,几乎每战必败,最后免不了都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但是,在这一片昏暗的历史中,也有很多为抵御外辱而慨然赴死的民族英雄,他们有如沉沉黑夜中的点点星光,让我们得以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韧劲。今天笔者要说的,就是一位鲜为人知的民族英雄——杨凤翔。 (《近代民族英雄》纪念邮票,选取了晚清的几位著名民族英雄的形象) 杨凤翔,又名锡凤,字集延。1840年生于吉林永吉。汉军镶黄旗人。按照当时旗人的习惯,他一般被称为「 ”凤翔”,而省去姓氏。他的仕途从七品笔帖式开始,在东北大地上一路打拼,最后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五十九岁时成为了瑷珲(黑龙江)副都统帮办镇边军大臣,戴上了正二品的红顶子,跨入了高级官员的行列。 (清代瑷珲古城模型,那时的瑷珲是一座非常繁华的边境商贸城市) 英雄往往都是历史所造就的,杨凤翔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如果没有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已经到了退休年纪的他肯定也就会当两年官之后退休,从此默默无闻于历史长河中了。然而,历史终究要让他名垂青史。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夏天,随着义和团运动达到顶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由此开始。而作为八国之一的沙俄,更是酝酿着要对早已垂涎的中国东北地区下手。为了独吞中国东北,沙俄大举向远东增兵,到1900年6月,俄军在黑龙江以北已集结十七万大军,准备对东北发动大规模入侵。杨凤翔面对严峻形势,毫不畏缩,下令积极备战,准备迎击沙俄的入侵。 (1900年夏天,沙俄集结重兵,准备入侵中国东北) 7月16日,俄军首先包围了黑龙北岸的江东六十四屯,大肆烧杀淫掠。杨凤翔在黑龙江南岸的瑷珲城里,看到北岸火光四起,哭声震天,立刻下令趁夜色组织船队渡江,营救难民过江,同时又下令清军过江袭击俄军。清军过江之后,同五百多俄军血战四个小时,毙敌百余人,炸毁俄军弹药库一所,然后撤回江南。 (著名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沙俄方面没有想到,在他们眼中懦弱无能的清朝军队居然敢于渡江主动进攻,这让俄军总司令库罗帕特金极为恼怒。他迅速向瑷珲方向集中兵力,到了8月初,瑷珲方向集结的俄军已经达到了一万四千余人,而此时杨凤翔手中的兵力却只有三千余人。众寡悬殊,武器装备差距更大,但是杨凤翔毫无惧色,决心拼死保卫瑷珲城。8月4日一早,俄军兵分三路,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大举攻城。杨凤翔率清军拼死抗敌,激烈的战斗从早上一直持续到午后,守城官兵寸土必争,誓死不退。每条街道、每座房屋都变成了战场,俄军的尸体铺满了大街小巷。他们每攻占一所房子,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当最后俄军攻击到副都统衙门和清军弹药库的时候,寡不敌众的清军,毅然引爆了弹药库,同敌人同归于尽。瑷珲城的激烈战斗,给参战俄军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震撼。一直以来被他们鄙视的中国人,通过这一战展现了一个古老民族未泯的血性和勇气! (瑷珲保卫战,最后清军引爆弹药库,与俄军同归于尽) 瑷珲失守之后,杨凤翔指挥残部掩护着城内百姓撤退到了瑷珲城西南四十余公里的北二龙山口。他在那里组织防线,准备继续抵抗俄军进攻。就在清军防线还没来得及布置完的时候,俄军以哥萨克骑兵组成的快速支队已经到达北二龙山口。杨凤翔立刻指挥清军猛烈开火,又指挥官兵冲上去肉搏。一番鏖战,号称凶悍的哥萨克骑兵死伤四十余人,狼狈败逃而去。8月13日,俄军后续部队大队开到,杨凤翔指挥清军后撤到北大岭山口继续抵抗。他的指挥非常冷静而有智慧,事先先把清军埋伏在北大岭山口两侧山坡的树林里,等俄军骑兵全部进入北大岭山口后,清军突然发起攻击,形成「 ”关门打狗”的态势。俄军骑兵在山谷地形中十分被动,又遭到突然袭击,顿时乱了阵脚。前来助战的鄂伦春马队勇敢地冲入敌阵进行肉搏,年已花甲的杨凤翔也亲自披挂上阵,挥舞战刀骑马突入敌阵,杀得俄军心寒胆碎,全线溃败。杨凤翔从瑷珲血战开始,数日来身上已是多处受伤。此日的血战,他亲自入阵拼杀,旧伤未愈,身上又增添了新伤,战袍都被鲜血染红了。部下劝他休息,但他看到俄军已经溃败,不肯放过战机,不顾血流不止,亲率官兵奋力追杀三十余里,最终因失血过多,从马上摔落,壮烈牺牲。老将军就这样为抵御沙俄入侵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杨凤翔塑像,位于他的家乡吉林省吉林市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 发生在1900年夏天的这场抵御沙俄入侵的战争,最终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沙俄侵吞了整个东北地区。但是,正因为有着杨凤翔这样英勇顽强、不畏牺牲的中国军民的奋勇抵抗,沙俄想把东北变成所谓「 ”黄俄罗斯”的狂妄计划最终没有得逞。杨凤翔的名字虽然今天鲜为人知,但他为中华民族抵御外辱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壮烈事迹,必将永载于我们民族的史册!参考文献:《黑河史话》、《爱国将领杨凤翔传》、《中国近代战争史》 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请支持毅品文团队的各种原创文章及实体书,独立专业有种有料)

相关参考

为大宋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人,侵略者都对他佩服不已,死后彻底亡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当中,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他们或是为了黎民百姓不顾自身安危而敢于触犯龙颜,或是居于江湖之远而心忧天下的隐士,或是为了忠君报国而毫不吝惜自己生

赵匡胤平定李筠叛乱

自古谁家无忠臣,历朝历代,都少不了为自己主公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人,哪怕是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后周故将李筠也毅然举兵叛宋,最后兵败身亡。李筠自幼善骑射,能开100斤的硬弓,连发连中。后唐时应募入军伍,隶属后

计划潜入斯卡帕湾,未成功但拿下 ”第一滴血”

U-23战史(二):计划潜入斯卡帕湾,未成功但拿下「”第一滴血”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滴血》的历史背景

《第一滴血》的历史背景是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对抗由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一场战争。发生于冷战时期的越南(主战场)、老挝、柬埔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

康熙帝抗击沙俄的故事

康熙帝抗击沙俄  中国东北版图的奠定  康熙(1654—1722年,爱新觉罗﹒玄烨)是清王朝第二个皇帝,自1662年到1722年  君临天下61年。历史上所说的康熙——乾隆「升平盛世」是这时开创的,有

清朝东北各族抗击沙俄侵略

本文摘自《与世界相遇》,周力著,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俄国哥萨克士兵与移民和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矛盾甚为尖锐,沙皇的侵华政策颇不得民心。——扎拉西 19世纪50年代,腐朽的清政府已经成为任

林则徐六次击退英军,百年前就提出警惕沙俄野心

当古老的中国走入近代的殿堂,风云突变,内忧未除,外辱又至。林则徐以天下为己任,知不可为而为之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虽没能改变中国近代历史,没有使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富国强兵,但他的努力,使古老封闭

滴血雄鹰完整版,滴血雄鹰演完是什么啊

滴血雄鹰演完是什么啊  "滴血雄鹰"一案算是<武朝迷案1>的最后一案,它穿插结合了"宫中闹鬼"案.  先说马蹄印,它之所以那么大,是因为此马是西域汗血宝马与其它优种马交配所生,纯种汗血宝马

滴血雄鹰案真相,滴血雄鹰演完是什么啊

滴血雄鹰演完是什么啊  "滴血雄鹰"一案算是<武朝迷案1>的最后一案,它穿插结合了"宫中闹鬼"案.  先说马蹄印,它之所以那么大,是因为此马是西域汗血宝马与其它优种马交配所生,纯种汗血宝马

历史上的今天1月20日演员奥黛丽·赫本逝世

 1685年1月20日(甲子年腊月十六)康熙发上谕,抗击沙俄入侵在331年前的今天,1685年1月20日(农历腊月十六),康熙发上谕,抗击沙俄入侵。1685年1月,康熙派都统公瓦山等赴黑龙江和萨布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