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英雄-赛图拉哨卡边防部队的感人故事
Posted 边防部队
篇首语: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被遗忘的英雄-赛图拉哨卡边防部队的感人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被遗忘的英雄-赛图拉哨卡边防部队的感人故事
说起赛拉图哨所,时间最早要回溯到1877年,当年的赛拉图是位于丝绸之路的南方交通线上的重要战略地点,也是英国殖民者十分渴望攻下的重要战略要地。在左宗棠收复南疆后亲自派出了一百多名清军敢死队,他们携带者粮草,骑着骆驼和马匹经过艰难险阻后来到此地,和当地民众合力运来木头和砖石,建立了这个哨卡。从此以后这里便成为了当时政府最高海拔的驻兵点。后来由于人烟罕至和气候条件极其恶劣导致被人们所渐渐遗忘。 1950年,新疆建设兵团第二军第五师第十五团部队开始向这个被遗忘了许久的哨卡跋涉,在进入哨卡后惊讶的发现一群身着破败国军军装的军人在此驻守,他们见到解放军后的第一句话就是:「 ”哎呀,你们终于来了,怎么这么多年都没人来啊!”还没待解放军回答便又问道:「 ”唉,怎么又换装了啊?”在场解放军听闻此话后无一不为之动容。 后来据他们描述后得知,原来他们是四年前被国民党派来这里驻守边关的。要知道赛图拉哨所海拔高达3800米的高山之上,距新疆皮山县城424公里,距最近的新成立的赛图拉镇也有15公里,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在这四年里,吃的最好的食物是玉米面糊糊,天冷时取暖用的是牛粪火,但是由于物资极其稀缺,所以士兵们平时都是紧紧挤在一起取暖的,很难想象他们只因一个命令便在这个地方苦苦坚守了四年,这种军人精神实在是令人无比敬佩! 其实,在赛图拉哨所还有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故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驻扎在这里的军人默默的来到这里,奉献了自己的青春过后又默默的离开,他们只有一个信念,镇守脚下的这片土地,绝不让外来侵略者踏入一分一毫!相关参考
今天,很多人都会唱《小白杨》这首歌:「”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小白杨、小白杨,它长我也长,同我一起守边防……”丢开这歌背后感人的故事,一些人可能认为这是一种人格化的比
二战结束,美国军队进驻日本本土,其军队组成却值得玩味;占领日本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政治角力?澳大利亚、英国、美国之间各有算计。占领过程中的种种情形,也能折射出各国的国力对比1945年8月,英国、澳大利
广西旧时的中心—龙州龙州位于广西崇左市,与邻国越南接壤,地理位置险要,有184公里的中越边境线,历来均为边防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1885年中法战争后,广西提督署由柳州移驻龙州。广西提督署是广西最高军
铁木尔的家住在新疆伊宁市,离俄罗斯边境很近,天气好的时候,他从自家后面的小山上都可以看到俄罗斯的边防哨卡。铁木尔到莫斯科做过皮革生意,他不光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还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个夏天,伊宁城郊
> (1600~1639)中国明朝将领。字建斗,别号九台,宜兴(今属江苏)人。少年时爱读兵书,喜习骑射。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后任大名知府。崇祯二年(1629),后金军入关,兵逼京师(今北
> (1600~1639)中国明朝将领。字建斗,别号九台,宜兴(今属江苏)人。少年时爱读兵书,喜习骑射。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后任大名知府。崇祯二年(1629),后金军入关,兵逼京师(今北
卢象升(1600~1639)中国明朝将领。字建斗,别号九台,宜兴(今属江苏)人。少年时爱读兵书,喜习骑射。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后任大名知府。崇祯二年(1629),后金军入关,兵逼京师(今北京)
卢象升(1600~1639)中国明朝将领。字建斗,别号九台,宜兴(今属江苏)人。少年时爱读兵书,喜习骑射。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后任大名知府。崇祯二年(1629),后金军入关,兵逼京师(今北京)
公元1128年,南宋建立的第二年,金人的铁骑仍在北方中原大地上驰骋,随着仍在坚持抗金的中山和大名两府的沦陷,南宋战略要地濮州失守,南方门户大开。南宋危在旦夕。此时的岳飞、韩世忠和刘琦等人在抗金前线上与
公元1128年,南宋建立的第二年,金人的铁骑仍在北方中原大地上驰骋,随着仍在坚持抗金的中山和大名两府的沦陷,南宋战略要地濮州失守,南方门户大开。南宋危在旦夕。此时的岳飞、韩世忠和刘琦等人在抗金前线上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