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伊比利亚半岛没有变成阿拉伯人,小亚细亚半岛却变成突厥人
Posted 半岛
篇首语: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伊比利亚半岛没有变成阿拉伯人,小亚细亚半岛却变成突厥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何伊比利亚半岛没有变成阿拉伯人,小亚细亚半岛却变成突厥人
公元4世纪,最后一名罗马帝国统一皇帝狄奥多西一世逝世,并立下遗嘱把帝国分给自己的两个儿子,自此罗马帝国彻底分裂成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定都梅蒂奥拉努。东罗马帝国(后称拜占庭帝国)则定都君士坦丁堡。 相比统治长达千年的拜占庭帝国而言,西罗马帝国早在476年即被日耳曼蛮族国王奥多亚克灭亡。公元8世纪初,来自北非的阿拉伯人入侵位于西罗马地区的伊比利亚半岛,并用了大约4年的时间征服了整个半岛。 此后漫长的中世纪里,伊比利亚半岛一直由阿拉伯穆斯林所统治,当地土著基督教众被迫迁移到伊比利亚半岛北部,并建立了共存的几个基督教王国。与此同时,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代表东欧基督的东正教拜占庭帝国统治却经久不衰。 然而,伊比利亚半岛的外族伊斯兰教与北方基督教的冲突并没有缓和,自阿拉伯人入侵后不愿被统治的西班牙人在北方聚集成了一些反抗中心。在反抗阿拉伯人统治的斗争中,伊比利亚半岛北方渐渐联合成几个较大的天主教国家,他们组织起十字军,开始了长达7个世纪的光复运动。 最激烈的斗争发生在11~13世纪,此后西班牙人的胜局已定,并在1492年取得光复运动的胜利。而同样在15世纪,千年的拜占庭帝国被游牧民族突厥人彻底打垮,使小亚细亚半岛彻底突厥化和伊斯兰化,这个事件同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化和基督化一起构成了地中海世界文明转型的最后篇章。 同样是两种不同文化、宗教的碰撞,为何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基督教奏起了凯歌,而小亚细亚半岛却以伊斯兰的胜利而告终呢?本文将从政治文化、民族关系两个角度来分析其原因。 一、政治文化 1、光复运动中的西班牙政治 在伊比利亚半岛被占领过后的数个世纪里,阿拉伯人以他们特有的智慧建立起了一个阿拉伯化的西班牙文明。阿拉伯人统治下的文明是伟大的,它使西班牙在两个世纪的时间里一度成为西欧的文化中心。 而北方的基督教徒并不输给阿拉伯人。面对家园被外族侵占的形势,他们立刻团结在一起,迅速产生了一些小王国,后来发展成为几个大的王国。他们有长时间积累下来的政治基础,使王国内部的政治井然有序,这也使得他们能够顺利组织起十字军反击阿拉伯穆斯林。 北方十字军与穆斯林的斗争可谓跌宕起伏。从最开始的顺利,到后来穆斯林向北非摩尔人求援从而十字军大败,再到后来在西欧各国十字军的支援下迅速颠覆形势,使得光复运动呈现一片大好局面。 而与此同时,北方基督王国内部却出现了混乱,各王国内部矛盾四起、明争暗斗,光复运动迟滞不前。但乱世造英雄,伊莎贝莎、斐迪南等杰出领导者的出现又使光复运动步入正轨。从此十字军一鼓作气,1492年1月2日攻占阿拉伯在西班牙的最后一个王国格拉纳达,长达7个世纪的光复运动宣告结束。 与其说发生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冲突是两个种族的斗争,倒不如说是两种信仰的对立。西班牙土著基督教有其根深蒂固的政治基础,又与西欧各基督国家联系在一起,这是基督教徒胜利的根源。 2、拜占庭时期的小亚社会政治 反观小亚细亚半岛上的拜占庭帝国,在千年的统治后,其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础——军区制已经开始走向衰落,随之而来的是整个帝国的政治军事秩序的土崩瓦解。军区制的创造是伟大的,但其衰落亦是必然的。 长年与游牧民族以及波斯等伊斯兰国家的战争使得拜占庭帝国每年需要支出一笔巨额的军事费用,并且军区制下的小农经济是不自然的,它依附于战争形势,因此极为不稳定。 此外,拜占庭帝国虽然是一个东正教帝国,但实际上社会并存着多种宗教信仰,同时也存在着多个民族。拜占庭与波斯战争的前线地区——安纳托利亚地区即存在着拉丁、斯拉夫等教徒。 东正教对异端的打击一直都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态度也使得东正教内部矛盾重重,这与伊比利亚地区土著的天主教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因此,早在突厥人攻占小亚之前,拜占庭自身的政治便早已走向衰落。 二、民族关系 1、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民族关系 在阿拉伯人入侵前,伊比利亚半岛一直生活着当地土著居民,例如古伊比利亚人的继承者巴斯克人,迦太基人等。占领伊比利亚半岛的是来自北非的摩尔人以及柏柏尔人。 在罗马帝国之后北非穆斯林与伊比利亚半岛居民少有贸易往来,也缺乏交流,使得两民族间的矛盾冲突没有任何调剂可言,这也是为什么在北方基督王国中所有人会一致对外,在约七百年的时间里坚决反抗外族。因为两民族间没有融合,一旦发生斗争便就水火不容。 2、小亚细亚半岛上的民族关系 拜占庭帝国虽以东正教为国教,但内部实质多种异端教派并存。对于突厥人来说,游牧民族本身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对基督教的态度也没有那么严苛,这与伊比利亚半岛上两种宗教的对立迥然不同,也为突厥人向小亚细亚半岛上的迁移提供了条件。 在公元6世纪,突厥人甚至与拜占庭帝国合击波斯,也就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早在曼西科特战役之前,突厥人已经在向小亚渗透,两种文明早已发生过碰撞。甚至在11世纪与13世纪末,突厥人曾两度向小亚地区进行大迁徙。 突厥人的迁徙对拜占庭来说已成为一股细流,润物细无声。在突厥人皈依伊斯兰教之后,在战争开始之前,实际上小亚地区已然在接受着看不见的伊斯兰化了。 政治文化与民族关系促成了伊比利亚半岛与小亚截然不同的战争结果,除此之外仍然还有其他原因,诸如经济与贸易、城市发展、人口等等。终归说来,两者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在于社会与文化:一个针锋相对,一个碰撞交融,这使得同样两个宗教之间的斗争却出现了不同的胜利方。 参考文献: 周颖. (2011). 浅谈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的影响. 文教资料(35), 77-79. 李华强. (1982). 西班牙的伊比利亚人.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杨朗. (2011). 再造帝国的尝试——拜占廷军区制意义再思考. 群文天地(24), 200-201. 张立可. (2008). 11-14世纪小亚细亚突厥化原因初探. (Doctoral dissertation, 东北师范大学). 陈前. (2017). 简析小亚细亚的突厥化和伊斯兰化.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9).相关参考
奥斯曼的遗产纠纷——波斯尼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16世纪时,包括巴尔干半岛、埃及、叙利亚、小亚细亚半岛等,整个地中海以东地区全是它的势力范围。但17世纪开始,这个帝国开始走下坡路,到了20世纪初叶,
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的国名是根据阿拉伯语的“Aljezira”(岛、半岛)而来的,因为这块地域向地中海突出,呈半岛状态,所以阿拉伯人称它为“半岛”。 坦桑尼亚:“坦桑尼亚”是“坦喀尼葛”与“桑给巴
世界第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波斯湾南面、红海东面,其南为阿拉伯海,总面积约320万平方公里。半岛上大部分地区为沙漠,其间夹杂着些可进行农耕的小绿洲。半岛西南
世界古代史··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帝国。西方史书称其为萨拉森帝国,中国古代史书称其为大食。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后,不断对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版图包括阿拉伯半岛、叙利亚、巴
世界第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波斯湾南面、红海东面,其南为阿拉伯海,总面积约320万平方公里。半岛上大部分地区为沙漠,其间夹杂着些可进行农耕的小绿洲。半岛西南
最大的半岛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北面以阿拉伯河口-亚喀巴湾顶端为界,与亚洲大陆主体相连,向东南方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半岛南靠阿拉伯海,东临波斯湾和阿曼湾,南北长
“半岛”是指陆地的一半伸入海洋或湖泊,而一半同大陆或更大的岛屿相连的地貌状态,然后其实的三个方向都被水域包围。那么在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哪里呢,总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下面不妨快来了解看看吧!世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建立地处中东的阿拉伯半岛,其面积的约83%为沙特阿拉伯王国领土。半岛东部、东南、南部,分布着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①、阿曼、南北也门诸小国。这是本世纪
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到公元前30年,古代希腊人以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为中心,在包括北非、西亚和意大利半岛南部及西西里岛的整个地中海地区建立的一系列奴隶占有制国家。公元前第2千纪和第1
世界古代史··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中国史籍中称大秦或拂菻。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马帝国的疆域开始时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外高加索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