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伊比利亚半岛没有变成阿拉伯人,小亚细亚半岛却变成突厥人

Posted 半岛

篇首语: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伊比利亚半岛没有变成阿拉伯人,小亚细亚半岛却变成突厥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何伊比利亚半岛没有变成阿拉伯人,小亚细亚半岛却变成突厥人

公元4世纪,最后一名罗马帝国统一皇帝狄奥多西一世逝世,并立下遗嘱把帝国分给自己的两个儿子,自此罗马帝国彻底分裂成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定都梅蒂奥拉努。东罗马帝国(后称拜占庭帝国)则定都君士坦丁堡。 相比统治长达千年的拜占庭帝国而言,西罗马帝国早在476年即被日耳曼蛮族国王奥多亚克灭亡。公元8世纪初,来自北非的阿拉伯人入侵位于西罗马地区的伊比利亚半岛,并用了大约4年的时间征服了整个半岛。 此后漫长的中世纪里,伊比利亚半岛一直由阿拉伯穆斯林所统治,当地土著基督教众被迫迁移到伊比利亚半岛北部,并建立了共存的几个基督教王国。与此同时,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代表东欧基督的东正教拜占庭帝国统治却经久不衰。 然而,伊比利亚半岛的外族伊斯兰教与北方基督教的冲突并没有缓和,自阿拉伯人入侵后不愿被统治的西班牙人在北方聚集成了一些反抗中心。在反抗阿拉伯人统治的斗争中,伊比利亚半岛北方渐渐联合成几个较大的天主教国家,他们组织起十字军,开始了长达7个世纪的光复运动。 最激烈的斗争发生在11~13世纪,此后西班牙人的胜局已定,并在1492年取得光复运动的胜利。而同样在15世纪,千年的拜占庭帝国被游牧民族突厥人彻底打垮,使小亚细亚半岛彻底突厥化和伊斯兰化,这个事件同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化和基督化一起构成了地中海世界文明转型的最后篇章。 同样是两种不同文化、宗教的碰撞,为何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基督教奏起了凯歌,而小亚细亚半岛却以伊斯兰的胜利而告终呢?本文将从政治文化、民族关系两个角度来分析其原因。 一、政治文化 1、光复运动中的西班牙政治 在伊比利亚半岛被占领过后的数个世纪里,阿拉伯人以他们特有的智慧建立起了一个阿拉伯化的西班牙文明。阿拉伯人统治下的文明是伟大的,它使西班牙在两个世纪的时间里一度成为西欧的文化中心。 而北方的基督教徒并不输给阿拉伯人。面对家园被外族侵占的形势,他们立刻团结在一起,迅速产生了一些小王国,后来发展成为几个大的王国。他们有长时间积累下来的政治基础,使王国内部的政治井然有序,这也使得他们能够顺利组织起十字军反击阿拉伯穆斯林。 北方十字军与穆斯林的斗争可谓跌宕起伏。从最开始的顺利,到后来穆斯林向北非摩尔人求援从而十字军大败,再到后来在西欧各国十字军的支援下迅速颠覆形势,使得光复运动呈现一片大好局面。 而与此同时,北方基督王国内部却出现了混乱,各王国内部矛盾四起、明争暗斗,光复运动迟滞不前。但乱世造英雄,伊莎贝莎、斐迪南等杰出领导者的出现又使光复运动步入正轨。从此十字军一鼓作气,1492年1月2日攻占阿拉伯在西班牙的最后一个王国格拉纳达,长达7个世纪的光复运动宣告结束。 与其说发生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冲突是两个种族的斗争,倒不如说是两种信仰的对立。西班牙土著基督教有其根深蒂固的政治基础,又与西欧各基督国家联系在一起,这是基督教徒胜利的根源。 2、拜占庭时期的小亚社会政治 反观小亚细亚半岛上的拜占庭帝国,在千年的统治后,其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础——军区制已经开始走向衰落,随之而来的是整个帝国的政治军事秩序的土崩瓦解。军区制的创造是伟大的,但其衰落亦是必然的。 长年与游牧民族以及波斯等伊斯兰国家的战争使得拜占庭帝国每年需要支出一笔巨额的军事费用,并且军区制下的小农经济是不自然的,它依附于战争形势,因此极为不稳定。 此外,拜占庭帝国虽然是一个东正教帝国,但实际上社会并存着多种宗教信仰,同时也存在着多个民族。拜占庭与波斯战争的前线地区——安纳托利亚地区即存在着拉丁、斯拉夫等教徒。 东正教对异端的打击一直都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态度也使得东正教内部矛盾重重,这与伊比利亚地区土著的天主教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因此,早在突厥人攻占小亚之前,拜占庭自身的政治便早已走向衰落。 二、民族关系 1、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民族关系 在阿拉伯人入侵前,伊比利亚半岛一直生活着当地土著居民,例如古伊比利亚人的继承者巴斯克人,迦太基人等。占领伊比利亚半岛的是来自北非的摩尔人以及柏柏尔人。 在罗马帝国之后北非穆斯林与伊比利亚半岛居民少有贸易往来,也缺乏交流,使得两民族间的矛盾冲突没有任何调剂可言,这也是为什么在北方基督王国中所有人会一致对外,在约七百年的时间里坚决反抗外族。因为两民族间没有融合,一旦发生斗争便就水火不容。 2、小亚细亚半岛上的民族关系 拜占庭帝国虽以东正教为国教,但内部实质多种异端教派并存。对于突厥人来说,游牧民族本身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对基督教的态度也没有那么严苛,这与伊比利亚半岛上两种宗教的对立迥然不同,也为突厥人向小亚细亚半岛上的迁移提供了条件。 在公元6世纪,突厥人甚至与拜占庭帝国合击波斯,也就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早在曼西科特战役之前,突厥人已经在向小亚渗透,两种文明早已发生过碰撞。甚至在11世纪与13世纪末,突厥人曾两度向小亚地区进行大迁徙。 突厥人的迁徙对拜占庭来说已成为一股细流,润物细无声。在突厥人皈依伊斯兰教之后,在战争开始之前,实际上小亚地区已然在接受着看不见的伊斯兰化了。 政治文化与民族关系促成了伊比利亚半岛与小亚截然不同的战争结果,除此之外仍然还有其他原因,诸如经济与贸易、城市发展、人口等等。终归说来,两者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在于社会与文化:一个针锋相对,一个碰撞交融,这使得同样两个宗教之间的斗争却出现了不同的胜利方。 参考文献: 周颖. (2011). 浅谈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的影响. 文教资料(35), 77-79. 李华强. (1982). 西班牙的伊比利亚人.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杨朗. (2011). 再造帝国的尝试——拜占廷军区制意义再思考. 群文天地(24), 200-201. 张立可. (2008). 11-14世纪小亚细亚突厥化原因初探. (Doctoral dissertation, 东北师范大学). 陈前. (2017). 简析小亚细亚的突厥化和伊斯兰化.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9).

相关参考

希腊历史

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到公元前30年,古代希腊人以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为中心,在包括北非、西亚和意大利半岛南部及西西里岛的整个地中海地区建立的一系列奴隶占有制国家。公元前第2千纪和第1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半岛”是指陆地的一半伸入海洋或湖泊,而一半同大陆或更大的岛屿相连的地貌状态,然后其实的三个方向都被水域包围。那么在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哪里呢,总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下面不妨快来了解看看吧!世

西学|源于古希腊的数学体系

来源:《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转自:数学与人工智能、哲学园古希腊的地理范围,除了现在的希腊半岛以外,还包括整个爱琴海区域和北面的马其顿和色雷斯、意大利半岛和小亚细亚等地。公元前五六世纪,特别是希、波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次月考的复习提纲谢谢急急急急急急

一、亚欧大陆的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欧多半岛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南欧⒈海岸线最曲折伊比利亚半岛多边缘海——爱琴海、亚得里亚海、比斯开湾、北海、波罗的海多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阿拉伯帝国横扫波斯,唐帝国克星崛起

阿拉伯帝国突然拔地而起的阿拉伯半岛,在此前几千年的地理、历史地位,远不如地中海沿岸的埃及、叙利亚等,后者向来是帝国必争之地,更不用说围绕着新月沃地的伊朗高原、伊拉克等古文明发祥地。然而公元630年,这

土耳其历史皇后

1.土耳其共和国历史介绍土耳其位于亚州西部的小亚细亚半岛,这个地区在历史上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土耳其人的祖先是华夏文明体系内的北方名族——突厥,在中国盛唐时期,突厥(土耳其)异军突起,实力十分强大

38期~瓜分世界的 ”教皇子午线”(上)——记1502年坎帝诺世界地图

欧洲大陆西南端的伊比利亚半岛上有两颗「”牙”:西班牙和葡萄牙。沿着一条大致南北方向的边境线,国土面积大一些的西班牙主要分布在伊比利亚半岛的东部、葡萄牙则在半岛的西部。五百多年前,这两个最早开启海外殖民

38期~瓜分世界的 ”教皇子午线”(上)——记1502年坎帝诺世界地图

欧洲大陆西南端的伊比利亚半岛上有两颗「”牙”:西班牙和葡萄牙。沿着一条大致南北方向的边境线,国土面积大一些的西班牙主要分布在伊比利亚半岛的东部、葡萄牙则在半岛的西部。五百多年前,这两个最早开启海外殖民

俄底修斯木马计

很久以前,住在小亚细亚半岛上的特洛亚城邦国的,拐走了的美人——强大的斯巴达墨涅拉俄斯的。这件事激起了全希腊人的公愤,于是他们组织了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亚。战争打了10年之久,可是仍然不分胜负。希腊人卡尔

古希腊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地理原因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他的地理范围大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在希腊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