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百里可能被高估了,他连参谋都做不好,更不用说带兵打仗了
Posted 百里
篇首语: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蒋百里可能被高估了,他连参谋都做不好,更不用说带兵打仗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蒋百里可能被高估了,他连参谋都做不好,更不用说带兵打仗了
国军将领中有兵权的,基本上分两种,一种是带资入股的地方军阀部队的将领,他们在归顺国民政府之前,自己本身就是有军队的,而且后面能一直保得住自己的军队,那么他们就一直有兵权;第二种就是中央军中加入国民政府比较早的保定军校毕业生,以及后来的天子门生,也就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而中央军中自立比较深的保定军校的毕业生,多数都是蒋百里的门生。 当然,除了这两种人,也有些人能够意外的得到兵权,比如黄百韬,本身并不是黄埔系学生,原本是张宗昌手下的低级军官,但是因为他后来在皖南事变时,协助顾祝同策划皖南事变,得到了顾祝同的信任,所以他也得到了国军统帅部的重用,获得了外放机会,直接带领部队,有了兵权,到淮海战役时已经是主力兵团的司令官。 蒋百里的情况跟这些人都不一样。他早年毕业于日本,又曾受袁世凯赏识,在保定军校担任过校长,所以资历很深,名气很大,保定军校的毕业生也都要尊称他一声校长。但相比之下,这些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他曾经先后担任过吴佩孚、孙传芳和唐生智的参谋长,前两位是北伐的主要对象,唐生智两次起兵反对南京政府,和中央军打仗。而唐生智在当时人的眼里,也算是他在保定军校的得意门生。 也就是说,在军阀军队里,他本身也是担任参谋工作的,并不直接掌握军队,所以他并不是那种能够带资入股的军阀部队的将领。而且,他和中央军一直都是对手,他辅佐过的几位都和中央军打过仗,所以他也不可能在中央军中得到实权。他也不可能像黄百韬一样,给中央军的八大金刚何应钦、顾祝同那些人当小弟,自然也不可能得到信任。 从能力来说,蒋百里虽然名气很大,但是他辅佐过的几位,无论是吴佩孚还是孙传芳,或者是唐生智,都被中央军打败了。所以,他或许具备某些方面的战略策划能力,但是具体到战役战术指挥层面,他显然并不擅长,因为这是需要在大量的战争中去积累的,光靠在学校接受的军事教育是不够的。所以,他在当时人眼里,也不是一个适合带兵的人,只是资历比较深,名气比较大,比较受人尊敬而已。 抗战爆发之后,因为各地开始大量扩军,军官一时不足使用,所以也有一些军校的教师或者长期担任参谋工作的军官也得到了直接担任部队主官的机会。但总体来说,多数表现不好,或者是应变能力不足,或者是对部队掌握不住,甚至有人被吓哭了的。比如宋瑞珂在枣宜会战时奉命反攻宜昌,他手下一个长期担任参谋的团长看到日军炮火猛烈,自己手下的战士死伤枕藉,就吓哭了,宋瑞珂只好反过来去安慰他。 虽然当时不少人都评价蒋百里是国内少有的几个符合军事家的标准的人之一,但其实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他的名气比他的能力要大很多。至于他推断日军将从华北开始侵华战争,以及劝国军统帅部注意对湖南的经营,将来可以在湖南与日军拉锯,其实也并不能算是什么特别重大的军事贡献,至少离军事家的标准还有一些距离。相关参考
1924年10月,习惯了政坛风云变幻的国人也不禁吃了一惊,直系将领冯玉祥趁直奉鏖战白热化,忽然率部倒戈回北京,发动政变。囚禁了总统曹锟,驱逐清朝逊帝溥儀出故宫,直奉战局由是逆转。从此更诞生了叱诧北方的一大军阀...
就在段祺瑞不辞辛劳,替袁世凯鞍前马后,东征西讨的时候,两人之间的裂痕却在不断扩大。袁、段的矛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二次革命”前,按照制度设定,国家军事大权本应由陆军部和参谋部分掌。可参谋部只是个毫无
就在段祺瑞不辞辛劳,替袁世凯鞍前马后,东征西讨的时候,两人之间的裂痕却在不断扩大。袁、段的矛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二次革命”前,按照制度设定,国家军事大权本应由陆军部和参谋部分掌。可参谋部只是个毫无
日本的军事教育分为三级,初级是成城学校,中级是士官学校,高级是陆军大学。对于中国留学生,日本政府只准上到士官学校毕业,不准进入陆军大学。成城学校是陆军士官学校的预科学校。1898年,日本参谋本部福岛安
1、蒋干> 容不下一个杨修,却容得下一个蒋干,真的是为的胸怀着急。这个蒋干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高估,高估自己一次可以原谅,高估自己两次那就是愚蠢了。第一次去东吴,盗书的结果是本家阵营损失了蔡瑁张
郭嘉一直被很多三国粉丝神话,其实郭嘉不管是在三国演义里还是在正史记载里戏份都不是很多,那我们神话郭嘉的点在哪里呢?当时郭嘉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当时的曹操正处于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当中,之后郭嘉多次屡出奇谋
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蜀国的武将为什么都很出名?这些人可能被严重高估了
大家肯定都发现了,三国演义中蜀国虽然是实力最弱的,但是蜀国里的人物绝对是最出名的,从蜀国出来的武将知名度和实力都是最高的,当然这是罗贯中个人的意愿。但是我们客观分析一下就能发现有些人的确是被高估了,可
就在薛岳即将离开武汉,准备返回前线的当儿,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竟在这里又一次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天才军事家蒋百里。蒋百里又名蒋方震,被誉为中国现代兵学泰斗,是蒋介石十分倚重的高级幕僚,同时也是国民政府对
就在薛岳即将离开武汉,准备返回前线的当儿,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竟在这里又一次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天才军事家蒋百里。蒋百里又名蒋方震,被誉为中国现代兵学泰斗,是蒋介石十分倚重的高级幕僚,同时也是国民政府对
1922年4月29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前前后后准备了一年,但是从兵戎相见到分出胜负只有短短的六天,整个战争是在北京南部的长辛店固安和马厂一线展开的,其中炮火最激烈的是在长辛店和琉璃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