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乐一农民挖出石碑,内容还原历史真相,明朝海军震撼30余国

Posted 船队

篇首语: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福建长乐一农民挖出石碑,内容还原历史真相,明朝海军震撼30余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福建长乐一农民挖出石碑,内容还原历史真相,明朝海军震撼30余国

公元1930年,福建长乐一位农民在天妃宫遗址挖土时发现一块石碑。 石碑被发现后,当时的长乐县长立即派人将碑保存起来,不过县长离任后,这块碑又被荒草乱石掩盖。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不让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文物郑和碑落入敌人手中,长乐人将郑和碑北运南平。抗战胜利后,几经辗转的「 ”天妃灵应之记”碑,重新回到长乐。 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样一个石碑,让这么多人「 ”费心”? 这个石碑就是「 ”天妃灵应之记”碑,此石碑记载了「 ”郑和七下西洋”的珍贵史料。《天妃灵应之记》碑,又称《天妃之神灵应记》碑,俗称「 ”郑和碑”,是郑和、王景弘等人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十一月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船队在长乐停泊等候季风开洋起航,在重修长乐南山的天妃行宫、三峰塔寺并新建三清宝殿后,镌刻而成,置于南山天妃宫内。碑高1.62米,宽0.78米,厚0.16米。碑文楷书31行,刻文1 177字。 此碑详细记述了郑和七次奉使船队下西洋的时间和所经诸国,是目前中国仅存的记述郑和下西洋的碑刻,是研究郑和航海史的珍贵文献碑刻。 是这样的,实际上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在明成化年间早已销毁殆尽,后来修的《明史》基本都是「 ”道听途说”,难免有错。这次郑和碑纠正了以往史书中的错误,填补了历史史料的缺漏和空白,是研究郑和下西洋最为确凿可靠的直接「 ”证据”。 该碑文还原了当年郑和下西洋真正的目的,以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往返年代和意义,一直以乾隆年间张廷玉编修的《明史》为准。《明史》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寻找流亡海外的建文帝,并展示大明的兵力。但根据《天妃之神灵应记》上的记载,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 ”若海外诸番,实为遐土良,皆捧深执蛰。重译来朝,皇上嘉其忠诚,命和等……资币资之”简单来说就是「 ”往诸番国,开读赏赐”。 所以说明成祖朱棣叫郑和下西洋的内涵是经贸文化交流、和平外交,而不是什么寻找建文帝,扬我国威。这点我们错怪了明成祖朱棣。 除此之外,《天妃之神灵应记》碑文详细记载了郑和七次下西洋,所经过的国家从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进罗国、径直穿越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而后抵达西域的鲁谟斯国,木骨都束国,大小共30余国家,航行里程高达十万里的信息。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在明永乐三至五年,也就是公元1405年到1407年。公元1405年,永乐三年,率领船队到达古里等国。当时,海盗陈祖义在三佛齐国啸聚部众,洗劫抢掠外国商人,也来侵犯我们船队。后来在当地人的协助下,一鼓作气将海盗歼灭,到永乐五年船队回国。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是在公元1407年,永乐五年,他率领船队前往爪哇、古里、柯枝、进罗等国,当地的国王分别贡献了珍宝和珍禽异兽,永乐七年船队回国。《长乐碑》上记载:「 ”永乐五年,统领舟师往爪畦古里等国,王各以珍宝,珍禽异兽贡献,至七年回还”。 郑和第三次是在永乐七年至九年。公元1409年,永乐七年,郑和率领船队去了以前到过的几个国家,途经锡兰山国时,有一个叫亚烈苦奈儿的国王,态度非常不好,还企图加害船队,识破他的阴谋后,活捉了那个国王。公元1411年,永乐九年,郑和带着俘虏的国王回国,不久之后得到皇上开恩,将他放了回去。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是在永乐十一至十三年。公元1413年,永乐十一年,郑和率领船队前往忽鲁谟斯等国。其中有个叫叫苏斡剌得人,在自己国家发动兵变,该国国王宰奴隶阿比丁,派遣使者向我朝廷求援,之后率兵剿捕伪王,活捉了苏斡剌,永乐十三年(1415年)带着俘虏的苏斡剌回国,同年,满剌加国王亲自率领妻、子等前来朝贡。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是在在永乐十五年十七年,即1417到1419年,《长乐碑》:「 ”永乐十五年,统领舟师往西域。其忽鲁漠斯国进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阿丹、木骨斯夷国……卜喇畦国……爪畦、古里国),若乃藏山隐海之灵物,泥沙栖陆之伟宝,莫不争先贡献。或遣王男,或遣王叔,王弟资捧金叶表文朝员”。 反正就是这些藏于深山、隐潜海中的灵异之物;深伏沙漠、栖息陆地的、伟岸的珍宝,郑和到的地方的国王莫不争先呈献;有的还派遣王子,有的派遣王叔、王弟、携带捧奉着金叶制成的表奏文书,前来朝见。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是在永乐十九年至二十年,即1421年到1422年。公元1421年,永乐十九年,他率领船队让忽鲁谟斯等国长期留在京城的使臣们,全部返回自己的国家。此后,这些国家比以往更加守职分、作贡献。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是在宣德六年,即1430年到1433年。永乐死后,郑和下西洋遭到反对,令郑和守备南京在至宣德五年反对派失势,郑和才准备第七次下西洋。出发前修刘家港天妃宫,立碑刻。此次有钦差太监相洪同行,有三十多艘船只。去阿丹,逼罗、爪畦、满刺加、苏门答刺、木骨都东卜喇哇、竹步八国。 从碑文的描述可以看出,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三十余国,所经过的30多个国家无不臣服,而他所凭借的力量仅仅是明朝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当然,碑文的描述生动的体现了大明水师的强大,震撼30余国。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大明海军的确堪称世界第一。在1420年,大明水师达到了鼎盛,当时的大明水师拥有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共计3800艘船,郑和船队也只是强大的明朝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可惜的是,大明水师最终落后了。但不管怎么说,郑和下西洋历史意义重大,沟通了中国与东南亚、印度洋、阿拉伯诸国及非洲的政治联系,加强了中外诸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在下西洋过程中,必然有一些士兵、水手或居民留在异国,成为最早的华侨,如随郑和下西洋的福建人留居婆罗(今天的文莱),成为最早华侨,其后裔在明万历时为文莱国王,拥有明王朝赐的金印。同时,也把外国的文化科学传到中国,这对人类是一个重大贡献。 朋友,欢迎关注!

相关参考

寧德市區環城路施工 挖出明代石碑

石碑碑額為「寧德縣奏豁陷海虛糧雜差記」。石碑出土現場。寧德網消息(記者林珺實習生李思春/文彭石森/圖)一塊距今437年的明代石碑,因市區環城路施工而「重見天日」。17日晚,寧德市文史研究員拓出碑文,經

寧德市區環城路施工 挖出明代石碑

石碑碑額為「寧德縣奏豁陷海虛糧雜差記」。石碑出土現場。寧德網消息(記者林珺實習生李思春/文彭石森/圖)一塊距今437年的明代石碑,因市區環城路施工而「重見天日」。17日晚,寧德市文史研究員拓出碑文,經

福建福清历史

福清的历史福清简称融。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析长乐东南太平、感德、崇福、山亭、孝义、万安、长乐、永乐8乡置万安县,隶于泉州(今福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福唐县,隶于长乐郡(今福州)。元和三

芈月真实容貌还原,《芈月传》还原了哪些历史真相

《芈月传》还原了哪些历史真相《芈月传》开播已经过半,收视率也是一路飙升,获得人们的交手称赞,剧中人物的颜值、演技、道具、故事情节的发展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戏剧毕竟是戏剧,和真实的历史还是有差距

北洋海军失败因为腐朽? 黄海海战疑问

...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甲午海战失败的根本原因,还原历史的真相。“腐朽说”的三大依据后人立论北洋海军军纪败

北洋海军失败因为腐朽? 黄海海战疑问

...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甲午海战失败的根本原因,还原历史的真相。“腐朽说”的三大依据后人立论北洋海军军纪败

陕西农民挖出一国宝,上面铸造33个铭文,解开武王伐纣3000年之谜

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个大事件。当时,周武王姬发与姜子牙率领数万虎贲杀到商朝首都朝歌之外。当时,商朝主力正在讨伐东夷,国都十分空虚。因此,纣王子受被迫武装17万奴隶,出城迎击周军。然而商朝

陕西农民挖出一国宝,上面铸造33个铭文,解开武王伐纣3000年之谜

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个大事件。当时,周武王姬发与姜子牙率领数万虎贲杀到商朝首都朝歌之外。当时,商朝主力正在讨伐东夷,国都十分空虚。因此,纣王子受被迫武装17万奴隶,出城迎击周军。然而商朝

新疆农民挖出历史书上的文物,全国仅存2件,最低估值2亿元

中国由于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几经更迭的历史朝代,而使得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物数不胜数,它们不仅代表了当时文化现状,同时也承载着古人智慧与思想,使得后人能够通过这一件件文物,感受到那份沉重的文化传承与演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细节及历史真相还原

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孟姜女哭长城故事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孟姜女救了一个叫范喜良的人,她们两人见面非常喜欢对方,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