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守西域五十载,城破皆是白头兵

Posted 安西

篇首语: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独守西域五十载,城破皆是白头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独守西域五十载,城破皆是白头兵

前段时间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主角张小敬的人物设定是「 ”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帅,曾为安西都护府军什长”,剧中,张小敬在与人打斗时几乎像开了挂一样所向披靡,虽然有点夸张的成分,但不难看出西域兵的战斗力,他曾经服役的安西军战斗力如何,也可见一斑了。那么,历史上,如此强悍的安西都护府,最后是如何消失的呢?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侯君集平高昌,在其地设西州都护府,治所在西州。同年9月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雅尔郭勒)设安西都护府,用以针对西突厥。 公元648年,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今库车),同时,在天山以南的焉耆、龟兹、疏勒(今喀什)和昆仑山以北的于阗(今和田),设置四座军事重镇,由安西都护兼统,是为安西四镇。 自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起,到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止,安西都护府共存在了约170年,管辖包括今新疆、哈萨克斯坦东部和东南部、吉尔吉斯斯坦全部、塔吉克斯坦东部、阿富汗大部、伊朗东北部、土库曼斯坦东半部、乌兹别克斯坦大部等地。也就是说,在古代,这些土地曾经隶属于中国,只是后来都流失了。 此时不得不提到唐朝当时的一个劲敌——吐蕃。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没错,就是那个跟文成公主和亲的松赞干布。吐蕃跟唐朝确实有过友好往来,但是,大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大唐强盛时,吐蕃就一直在小打小闹了,以至于安西都护府设立后的很长时间里,一直处于唐朝和吐蕃的战乱之中。 安西军的镇守,使得西域一直处在唐朝的掌控之中,而真正的危机在蛰伏很久之后,终于爆发。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怆惶出逃,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为了平定叛乱,唐肃宗将大部分安西军调回内地,河西、陇右的驻军也相继被调走。岂料,就在唐朝危急之时,吐蕃趁虚而入了。 吐蕃首先攻下的是陇右、河西那一块,简单地说,吐蕃相当于现在的西藏,安西都护府相当于现在的新疆及周边地区,陇右和河西相当于现在的甘肃东部,陇右、河西的失去,直接导致安西都护府成为了一片孤地,与唐王朝失去了联系。 此时的唐王朝,根本无暇顾及西域,也没有能力收复西域,甚至还一度以为,安西都护府已经沦陷。 唐朝放弃了西域,西域的军民自己却没有屈服,李元忠镇守北庭,郭昕镇守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留守军队仍坚守各镇。此后漫长的几十年里,安西都护府守军一边与吐蕃军队周旋,一边借道回鹘,不停地向大唐派遣使者,以求与大唐取得联系。 派出的使者犹如石沉大海,久久没有回音,直到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安西才与大唐取得联系。唐德宗和群臣都没有想到,他们以为早就沦陷的安西都护府,竟然仍在坚守着大唐的疆土。然而,此时的唐朝早已今非昔比,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唐朝再也没有兵力去征服西域了,唐德宗只能对安西和北庭的军民进行了口头的嘉奖,封李元忠为北庭大都护,郭昕为安西大都护。这就意味着,没有援军的他们,还是要孤军奋战。 公元790年,吐蕃攻占北庭,唐朝与安西失去联络,再也不知安西存亡,安西都护府的故事再也无人得知。人们只知道,只要安西都护府存在一天,唐旗就在西域竖立一天。他们倔强地死守,只为维护大唐的尊严! 当代学者推论,安西最后的陷落时间应该是公元808年,此时,大唐已经换了6任皇帝,而安西都护府也已经孤军奋战了半个世纪,年轻的士兵早已白头,盔甲不再闪亮,刀锋不再锋利,安西都护府只剩龟兹一镇。这一年冬天,安西都护府的守军与吐蕃展开了最后一战,全部壮烈殉国。自此以后,安西都护府彻底消失。 交河城,安西都护府最早设立点 一千多年后,当我们再度回顾这段历史,依然能被安西军民的坚守所震撼。难以想象,安西军民是如何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守如此漫长的时间,又是如何在西域的那片土地上,一次又一次地抛洒热血,守护国旗,维护大唐的荣耀和尊严。 关注我,菜菜带你了解更多历史知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为官五十载 柄国十八年 明朝内阁首辅大臣 “神童”李东阳

李东阳生于正统十二年六月九日,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447年7月21日-1516年8月17日),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李东阳八岁时

历史人物 中国最强的一支驻守军队,孤守西域50年,战败时满城皆是白发老兵

众所周知,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又一大一统中原王朝,李唐王朝作为封建最鼎盛的时期,曾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荣耀。伴随着唐太宗、唐高宗等明君的出现,唐朝在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迎来空前的发展。对外唐朝平定了辽东

历史人物 班超,一生平定西域五十多个国

人物生平少有大志班超为史学家班彪的幼子。他虽然为人有大志,不拘小节,但却孝顺恭谨,居家操持很勤苦,但他不以此为耻。班超口才很好,广泛的阅读典籍,常拿着《公羊春秋》阅读。永平五年(62年),班超的哥哥班

西域高车国,它是第一个维吾尔族汗国,但存世仅五十四年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高车在成为一个汗国之前,是一个北方游牧民族的名字。之所以称为高车,据《新唐书回鹘传》中记载,是因为其部族「”俗多乘高轮车「”所以”元魏(北魏)时号高车部”。西域地区族群部落众多

此人割据称雄数十载,与马腾曹操都交过手,一直奋战至古稀之年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发生在关中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马超、韩遂和杨阜。原文如下:正在危急,忽西北角上一彪军杀来,乃庞德、马岱也。二人救了马超,

汉朝时西域历史

西汉时期的西域各国西汉初年,西域有36国,后来分裂为五十余国。各国的社会情况各不相同。在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南缘,蒲昌海(今新疆罗布泊)附近有楼兰(后称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带),自此往西,有且末(今新疆

独守打散关的抗金名将——吴玠

吴玠(1093—1139)南宋抗金名将。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后移居水洛(今甘肃庄浪)。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因功官至四

独守打散关的抗金名将——吴玠

吴玠(1093—1139)南宋抗金名将。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后移居水洛(今甘肃庄浪)。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因功官至四

宋朝历史 北宋枭雄吴玠独守大散关的抗金名将

吴玠简介:北宋枭雄吴玠独守大散关的抗金名将  吴玠(1093—1139)南宋抗金名将。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后移居水洛(今甘肃庄浪)。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

北宋枭雄吴玠独守大散关的抗金名将 吴玠简介

吴玠(1093—1139)南宋抗金名将。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后移居水洛(今甘肃庄浪)。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因功官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