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虽贵为皇亲,为何却没有孙权忠心

Posted 年号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备虽贵为皇亲,为何却没有孙权忠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备虽贵为皇亲,为何却没有孙权忠心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天下大势因东汉朝廷的颓废而发生巨大之转变。天下诸侯为了争夺到更多的土地,发动了一场场战争,最后在长达几十年的战争中,天下被分割成三大势力,它们分别为曹魏政权、刘蜀政权和孙吴政权。其中,曹魏最为强盛,刘蜀次之,孙吴最弱。 在这三个政权中,曹操虽然是魏国的建立者,但实际称帝的却不是他,而是他的儿子曹丕。蜀国的开国皇帝自然是刘备,吴国的开国皇帝则是孙权。但是综合来看的话,这三个政权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首先就其「 ”正统性”来说,就有很大的差别。为何呢? 刘备——剧照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叫做「 ”正统性”。在古代,正统就代表着「 ”天命”,代表民心所向。而在三国之中,只要谁有资格继承大汉王朝的王统,那么谁就是真正的正统。而我们也知道了,这无非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魏国,一个是蜀国。 如果以魏国为正统的话,那是因为,曹丕建立的魏国,来自汉献帝的禅让,这从程序上来说是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汉朝的接力棒的的确确是落到了魏国的手上。以蜀国为正统的话,主要是因为,刘备姓刘,自诩是刘邦的后裔,汉献帝刘协还得叫他一声「 ”皇叔”(当然如果从辈分上考证,汉献帝反而是刘备的叔叔辈);此外,从血统上来说,刘备更具有资格说是汉朝的合法继承者。为何呢?因为在这些年来,他始终是以兴复汉室为主要的政治旗帜,在川蜀建国,其国号还是「 ”汉”,也就是我们熟悉的「 ”蜀汉政权”。所以,他说自己才是正统,也并非没有道理! 曹丕——剧照 公元220年的时候,汉献帝被迫退位,曹丕称帝。有趣的是,当时曹丕还搞了一个小把戏,因为汉室是尧的后裔,于是他就宣称曹姓氏舜的子孙。而我们也知道,尧曾经禅位给舜,所以此时的汉献帝让位给曹丕,正好符合中国政治的优良传统。当然了,这其实就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刘备在听说曹丕篡汉之后,其做法更绝。公元221年他在成都称帝,国号「 ”汉”,年号「 ”章武”,其时间仅比曹丕晚一年。而且,当时还有一个谣言说,汉献帝此时已经被曹丕处死了,所以刘备才称帝的。但其实,这并不准确,刘备心里也是心知肚明,他深知这不是真的,但依然把它当真的来宣传和利用,迅速召集群臣为汉献帝服孝,追谥他为孝愍皇帝。当然了,毕竟这有这样做,他才能顺理成章地称帝。 孙权——剧照 但其实,在三国之中,最应该令人感怀的应该是孙权。相比于刘备来说,孙权更加忠心,为何这么说呢?有史学家说了,只要从他们的年号就能看出来。我们都知道,在孙权称帝之前,一度都臣服于曹魏,还被册封为吴王。所以按道理来说,在孙吴政权中,应该要使用魏国的年号,然而,无果只是对外使用魏国的年号「 ”黄初”,在其国内依然使用汉朝的年号「 ”建安”。 这件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在1996年的时候,从湖南长沙走马楼木简,就曾发现「 ”建安二十七年”等字样。如果你熟悉三国历史的话就应该知道,建安到了二十五年就已经结束了,所谓的建安二十七年,实际上就是曹丕执政的黄初三年。所以我们也能看到,刘备虽然贵为皇亲,但实际上却没有孙权更忠于汉室。 终于,在曹丕即位称帝九年之后,孙权正式称帝,号称为「 ”吴大帝”,在这个时候,三个皇帝才全部就位。所以,我们所说的三国时代,应该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参考文献: 陈寿-《三国志》 ​[韩裔]金文京-《三国志的世界:后汉、三国时代》

相关参考

为何曹操孙权都有族人跟随,而刘备却没有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由于刘辩年幼,何太后临朝听政,何太后的哥哥何进为了夺取大权,他计划诛杀十常侍,由于何进的想法没有得到何太后的同意,因此他只能召并州牧董卓进京。只可惜董卓还没到京

历史人物 辉发那拉氏虽贵为皇后,儿子到死都不被乾隆重视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辉发那拉氏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古代很多后妃都想要做皇后,后位代表着女人的最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后宫中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现象并不鲜见,爬到皇后之位,风险也一样很大,因为

历史人物 蜀汉三杰关羽简介 孙权为何要杀关羽

  关羽的人物生平简介  关羽(约162-220年),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的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国,关羽镇守荆州

把曹操刘备都熬死了,孙权却不能统一天下,孙策临死前说得很明白

三国时期孙权可以说在那个年代少有的高寿之人,活了71岁,他“熬死”了不知多少同时代的人,那么在曹操刘备后的三国时代,孙权为何没有什么建树,东吴似乎连统一天下的意愿都没有。其实从孙权一生的所作所为来看就

潘浚为何没有被刘备重用却在东吴发展顺利

他在刘备手下默默无名,而跳槽到孙权手下后,却屡立奇功,威名赫赫,最终官阶至吴国高官「太常」,他就是潘浚。在《三国演义》中第七十三回,王甫如此评价他:「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三国演义》中「多

潘浚为何没有被刘备重用却在东吴发展顺利

他在刘备手下默默无名,而跳槽到孙权手下后,却屡立奇功,威名赫赫,最终官阶至吴国高官「太常」,他就是潘浚。在《三国演义》中第七十三回,王甫如此评价他:「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三国演义》中「多

历史人物 蜀汉三杰关羽的简介 孙权为何要杀关羽历史名人

  关羽的人物生平简介  关羽(约162-220年),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的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国,关羽镇守荆州

历史人物 蜀汉三杰关羽的简介 孙权为何要杀关羽历史名人

  关羽的人物生平简介  关羽(约162-220年),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的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国,关羽镇守荆州

刘备的能力究竟有多强

导读:刘备,汉末三国最知名的人物之一,虽贵为汉室后裔,但到他这一代时,早已经享受不到皇室的待遇。因父亲去世的太早,刘备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过得相当艰辛。但是,他从小就胸怀大志,发誓

曹操孙权都比刘备势力大,诸葛亮那么聪明,为何最后却投靠刘备?

曹操孙权都比刘备势力大,诸葛亮那么聪明,为何最后却投靠刘备?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恭请卧龙先生,诸葛亮感其诚心,最终相见,在茅庐中与刘备谈三国局势,最后选择跟随刘备,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