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杀兄弑弟,穷兵黩武,为什么没有成为 ”唐炀帝”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要须心地收汗马,孔孟行世目杲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世民,杀兄弑弟,穷兵黩武,为什么没有成为 ”唐炀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世民,杀兄弑弟,穷兵黩武,为什么没有成为 ”唐炀帝”

李世民,我们都熟悉。 「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唐宗说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早年跟随父亲,太原起兵,然后东征西讨,招揽了一大批文臣宿将,为唐朝的建立和完成大一统,建立了赫赫战功。 正是因为这样,他的父亲李渊才给他创立了一个官职,天策上将,地位仅次于太子李建成。李渊的意思还是希望李世民能够辅佐李建成,永葆唐帝国的兴盛。 但是在给李世民官职的同时,还允许他开府,所以之前跟随他的谋臣战将,还是在他手下办公,这一点对于李世民后来能够发动玄武门之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渊这么想,李世民可不这样想,他觉得自己功劳最大,老爹不让自己接班,自己心里都是怨气和不满。 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穿一条裤子,父亲还偏向他们。哼,荣华富贵要自己争取。 杀死哥哥弟弟,逼迫老爹退位。 然后软禁老爹。 哥哥弟弟的媳妇也不错,自己也喜欢。 李世民最后成功当上了皇帝,可能因为他太缺德了。自己的儿子也争权夺利,最后惨死。 继位人李治,还收纳了自己的女人武则天。 这也算是天理循环,报应吗? 历史书上说,李世民即位后,没有像刘邦那样对功臣宿将展开清洗。政治开明,虚怀纳谏,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连少数民族也尊称「 ”天可汗”,开创了「 ”贞观之治”。 事实上呢?我们看历史记载,唐朝完成一统后,就应该与民休息,休养生息。 公元628年,唐朝完成一般意义上的一统。649年李世民死了。 唐朝疆域图 这21年的时间中,该少动武力,奉行「 ”黄老”与民休息,毕竟人民刚刚经历了隋末战乱,需要弥补战争创伤,看看李世民咋干的呢? 公元630年,攻打东突厥,并灭国。 公元634年,攻打吐谷浑。 公元639年,攻打高昌。 公元645年开始,多次攻打高句丽。 公元645年,和薛延陀作战。 打了这么多次仗,谁去砍敌人脑袋?李世民才不去呢,当然是老百姓,唐朝还实行的是府兵制,不像北宋用的是职业军人,人家就是专门打仗的。 府兵,战时打仗。平常时候要务农种地,这么打仗谁去种地? 大家可以用十二指肠好好想想,李世民这样和汉武帝刘彻比较一下。 汉武帝刘彻发动大规模对匈奴的战争,那是建立在前辈多少代人,休养生息积累的财富基础上发动作战的。汉武帝时候铜钱太多,太久没用,导致串连铜钱的绳子都断了,可以想象汉朝政府积累了多少财富!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嘛?即便有这么大的物质基础,汉武帝晚期,百姓不满意了。汉武帝多次下「 ”罪己诏”,开始与民休息,不再打仗了。 唐太宗李世民呢?他有汉武帝那么多的财富吗?他刚刚经历了战乱,可以想象,即便这样,他还是多次发动战争,当然有的是被动的,但主动居多。 他这不叫穷兵黩武,叫什么? 他好大喜功,隋炀帝亡国之照,他这都有,他确实「 ”明君”,这不是个笑话吗? 他就差没有亡国了,如果他亡国了,他就是「 ”唐炀帝”了。 为什么他没有亡国?那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精英,都是他的人,都支持他。这也正是隋炀帝灭亡的原因,众叛亲离。 可见社会上,如果大部分精英都支持他,他就一定会成功。反之,哪怕人数再多,也最后只剩失败,比如朱元璋和陈友谅,当时社会精英,徐达、常遇春两个「 ”万人敌”都是朱元璋的。 还有刘备,开始时候他只有关羽张飞,十八路诸侯哪个不比他强,最后他却能三分天下,就因为他有两个「 ”万人敌”,这就够了。 李世民手下也是那么多精英,即便有起义,也是乌合之众,哪个是李靖、尉迟恭的对手?只要对这些功臣战将好,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也是李世民的幸运。

相关参考

世界历史 唐高祖李渊退位后的凄凉生活,整天战战兢兢,害怕被儿子谋害

唐高祖李渊是大唐的开国皇帝,其在位期间稳定中原,进取天下,任用贤臣猛将,逐步统一江山,正在奋发图强,君临天下,做一个好皇帝之时,却发生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弑弟,表现出对骨肉亲情的无视,而刚刚从隋朝

历史人物 开国功臣徐茂公,最后为什么会被流放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徐茂公的故事大家听过吗?>盛唐的开国君主李世民,为了一统山河造福百姓而诛兄弑弟,杀人无数,手上血债累累,刀下冤魂千万。然而这样一位犹如冰山般强大、冷酷的帝王,也有温情的一面。贞

囚禁父亲、杀兄杀弟、杀子娶嫂,这样的人为什么会成为千古一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自唐朝以来,政治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渊次子,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自己的亲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逼迫唐高祖李渊禅让给自己

唐朝历史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与李渊脱不了干系

随着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李渊的思想开始松懈下来,安于享乐,不再对政治事务像以前那么关心了,这直接导致了皇储问题的产生。他作为父亲,想让几个儿子和睦相处,但又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反复,没有明确的主意,使得

历史人物 玄武门唐太宗李世民杀兄与李渊脱不了干系

  导读:随着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的思想开始松懈下来,安于享乐,不再对政治事务像以前那么关心了,这直接导致了皇储问题的产生。>  他作为父亲,想让几个儿子和睦相处,但又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反复,没有明确

唐朝历史 秦王李世民为何要杀兄弑父?

秦王李世民为何要杀兄弑父?  关于玄武门事变,比较正确的认识就是,在灭隋平乱的战争中,李渊、李世民和李建成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其中以李世民做的贡献最大。虽然有可能因为李世民的原因篡改了历史,不过武牢

唐朝历史 玄武门李世民杀兄与李渊脱不了干系

   李世民回来之后,李渊又反悔,听信后妃们的求情,保留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这直接导致了兄弟之间的不和,成了激烈争夺太子的导火线,可以说,玄武门之变李渊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皇储问题引祸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世民怎样一步步走上杀兄之路

唐朝多政变,这是一开国就定下的底色。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历史上最令人不堪回首的事件之一。那么千年风云散去,穿透历史的迷雾,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事变的核心主角李世民呢?李世民与大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本系同胞

李世民杀兄逼父,李渊留下1句狠话,16年后毒誓竟然成真了

李世民登位之后,对史籍会若何记实很是不安心,希望亲自过目。但纪实糊弄不得,大唐山河是老李家父子齐心打下来的。嫡宗子就位理所固然,秦王李世民常年交战在外历下不少功劳。李建成知道自己论才权论势力都比不上自

历史人物 高季辅手刃杀兄仇人 针砭时弊被李世民赞为“药石之言”

高季辅高季辅本名高冯,出身名门之家渤海高氏,是唐朝官员,官至宰相、中书令兼吏部尚书、侍中等职,封爵蓚县公。高季辅年少时就武艺超群又以孝悌闻名,曾参加过隋末农民起义,后投降唐朝出任官职,多次谏言时政、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