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山四路|一张长800米的胶卷记录着抗战年代的血与泪
Posted 国民政府
篇首语: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重庆中山四路|一张长800米的胶卷记录着抗战年代的血与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重庆中山四路|一张长800米的胶卷记录着抗战年代的血与泪
中山四路,被评为重庆最美一条街。起于上清寺转盘,止于周恩来纪念铜像广场,全场约800米。走在这条路上,犹如走过重庆作为战时陪都的抗战史。 1937至1946年间,国民政府行政院等机关设立,中山四路成为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指挥中心,指挥着全国人民以不屈之势顽强抗击日本法西斯统治,并协同太平洋战场取得了重要胜利。自1937年以后的5年里,日本帝国主义对重庆经行无区别轰炸。在这里的中国军民以不屈不挠的姿态指挥全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这条短短800米的街却记录了泱泱大国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傲然挺立的姿态,把中华民族从风雨飘摇的困境中拯救出来。以它独一无二的城市地位代言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的历史。 中山四路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包括不可移动文物1~0处,历史建筑1处及众多风貌建筑,除了中国民主党派博物馆的特园外,还有桂园、周公馆、戴公馆、张骧公馆、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等。无数豪门衙府聚集于此,无不镌刻着那个年代的沧桑往事。0处,历史建筑1处及众多风貌建筑,除了中国民主党派博物馆的特园外,还有桂园、周公馆、戴公馆、张骧公馆、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等。无数豪门衙府聚集于此,无不镌刻着那个年代的沧桑往事。 中山四路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包括不可移动文物10处,历史建筑1处及众多风貌建筑,除了中国民主党派博物馆的特园外,还有桂园、周公馆、戴公馆、张骧公馆、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等。无数豪门衙府聚集于此,无不镌刻着那个年代的沧桑往事。 这些建筑风貌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建筑风格为主,为青砖带瓦、拱窗拱廊的中西合璧风格,给人以整齐、古朴、大气、静美的美感。整个街区保持着较多抗战陪都时期的独特风貌。 周公馆 在公馆门前就是周恩来总理的铜像,公馆两侧分别是国民党军统局戴笠的公馆,和国民党警察局。面对着周总理挺立的姿态,仿佛能感受到他在这大地环伺的环境中工作时,散发出的凛然正气 戴笠公馆 距离周公馆几步之遥,就是陪都时期国民党军统领袖戴笠的居住办公之地,也是来监视周恩来行动的。它是一座典型的中西结合,砖木结构的民国建筑风格,背靠着嘉陵江而建。解放后,人去楼空的戴笠公馆已经破旧不堪,人们便将其改造成了巴渝文化公馆。 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 在曾家岩的小山之巅,矗立着一栋别具一格的仿巴洛克式小楼,站到楼顶可眺望两江,一览渝中半岛。这栋小楼在抗战期间,曾是国民政府西迁来渝后的最高行政机构——国民政府行政院的办公地点。蒋介石、孔祥熙、宋子文先后在此任职行政院院长。现在已经是重庆市委8号办公楼。解放后,邓小平、刘伯承、贺龙也在此办过公。 桂园 这个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青砖小院,砖木二层小楼映入眼帘。院中两株桂花树,因而此地得名「 ”桂园”。桂园占地700平方米。主楼为砖木结构。楼下左侧会客厅,是右侧餐厅里,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同志曾宴请过各国驻华团体负责人和中外各界友好人士。二楼是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办公、休息的地方。最终这里也成为双十协定签订园的地方。 特园 在中山四路的尽头便是特园。特园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鲜英的公馆,位于重庆市上清寺西南角,始建于1931年,因鲜英字「 ”特生”,故名其宅为特园。特园坐北朝南,为两栋砖木结构两楼一底中西式建筑。每栋两个楼梯间,平面布局一致,面阔四间,进深两间,蓝灰色外墙,小青瓦屋面,板条天棚,实木楼梯地板,杂木花格门窗,第二层有露台、罗马柱等。布局典雅,结构严谨,居室宽敞,错落有致,庭院幽静。主人鲜英为国开放私宅,为民主党派和中共提供联系场所。故这里被冯玉祥称为「 ”民主之家” 回顾中国近代史,随着不断变化的中国起起伏伏,在中山四路,抗战年代的阳刚精神仿佛在冥冥中预见着未来,重庆人民将在这里用自己的阳刚之气建立起朝阳下阳刚的城市。历史的厚重遇上当代的清新,中山四路:你来重庆必不可错过的风景。相关参考
抗战时期,一位住在重庆的美国记者如此看待重庆人:「1931年至1941年,重庆的脉搏里跳动着战时全民族的力量。」这个记者叫白修德,这句话出自他的书籍《中国的惊雷》。 大约70年后,一位中国媒体人
【看苏州专稿文/晨熹】每一座城都有自己的记忆,而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公交车,则是城市记忆最忠实的记录者。老式公交、车票、站台......在苏州公交企业文化展厅内,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记录着苏州公交
在西充,至今流传“800壮士”打日本鬼子的传奇故事。壮士们英勇杀敌,打不倒,攻不垮,嗷嗷叫的战斗激情令日本鬼子闻风丧胆。800西充川军将士中唯一的幸存者、西充县占山乡人李宏毅,
一;新塘战斗:消灭日军40余人。二;句容战斗:消灭日军40余人。三:棋盘岭战斗:第一次消灭日军70余人。(补充:第二次击毙日军联队长、中队长等军官4人、士兵80余人,伤6人)四:繁昌保卫战:被歼日军1
汉代牛耕图这是1971年在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牛耕图的上端系一行谷物,下部为农民正驱赶二牛耕地,这就是所谓的“耦耕”,也就是“二牛抬杠”,即一人扶犁,驱赶两头牛抬着犁衡,挽拉一张长辕犁。这种
70多年前的抗战期间,重庆经历了一场场惨绝人寰的大轰炸,这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关于重庆大轰炸的伤痛记忆如今已经被逐渐淡忘,为了回溯当时的这段历史,很多人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值此70
从欧洲历史来看,曾经盛极一时,横扫欧洲的拿破仑,在滑铁卢之后一蹶不振。二战德国进攻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城下,敲响了失败的警钟。而在东方战场,日军的滑铁卢就是重庆,14年抗战,日军始终攻不进重庆,而关键在
抗战时期的1943年,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受英中文化协会的委托,前往中国,为中国科学家提供实验设备、科技书籍和期刊。他于1943年2月24日到达中国西南,不久他便获准在陪都重庆建立中英科学合作馆(又名中
为什么数码相机不使用胶卷?数码相机的感光仪器是电子影像感测器。电子影像感测器能够直接把景物反射的光线转变为数码信号,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存储。所以数码相机不用胶卷,而是使用闪存卡。数码相机的像素表示
重庆现恐龙化石群是真的吗?重庆为何恐龙密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我国重庆市发现恐龙化石群,这长达150米的恐龙化石墙让不少学者惊喜。这是次恐龙化石群的发现是重庆最近的一起重大发现。据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