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吃的每顿饭,都有内务府赚差价,吃鸡蛋都得省着点

Posted 皇帝

篇首语: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皇帝吃的每顿饭,都有内务府赚差价,吃鸡蛋都得省着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皇帝吃的每顿饭,都有内务府赚差价,吃鸡蛋都得省着点

「 ”内务府”这三个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清朝初期,皇太极建立了「 ”内务府”这个机构。 顺治时期,内务府被改为十三衙门。康熙继位后,又重新折腾出内务府。 从此,内务府在制霸宫廷的路上越走越远,到最后连皇帝都不敢惹这个机构。 1.高级保姆 为了处理好宫廷内大大小小的事情,内务府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内务府衙门主要包括七司、三院等,还有一些附属机构,如三织造处等等,皇帝家的衣、食、住、行问题通通由内务府解决。 再苦不能苦皇室,再累不能累天子。内务府算是清朝规模最大的机关,职官人数多达3000,比户部还要多十倍以上。 就拿内务部下面的「 ”御膳茶房”来说,它分为膳房、茶房、干肉房等等。 但皇帝又不是永远待在一个地方,所以御膳房又包括「 ”外膳房”、「 ”养心殿御膳房”、「 ”园庭膳房”、「 ”行在御膳房”等等,保证皇帝宅在家、日常工作、外出旅游时都能吃好喝好。 此外,各宫各院都自带膳房,根据妃嫔等级有大小之分。 仅仅在养心殿御膳房这一处,就有几百人专为皇帝服务。 庖长2人,副庖长2人,庖人27人,领班拜唐阿2人,拜唐阿20人,承应长20人,承应人44人,催长2人,领催6人,三旗厨役57人,招募厨役10人,夫役30人……这仅仅是「 ”承应膳差人”。另还有大量「 ”司膳太监”,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 这又仅仅是正常编制内的,另又还有大量「 ”额外招募厨役”。 可能皇帝看上某位大臣家的一道菜了,那个大臣的厨子就会直接调到御膳房,皇帝什么时候想吃这道菜了,他就什么时候做。不管是一年想起一次,还是一辈子都不被想起,这个厨子就这样被御膳房养着了。 但这不是全部,还有一批专门研究皇帝饮食的御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私人营养师。为了让皇帝吃得健康,这群御医会到处搜寻稀奇古怪的食谱。 所以,御膳房乃至整个内务府,就是皇帝家的保姆。 这么多人围着几个主子打转,可以想象皇帝们的生活有多精彩。 2.圈钱利器 内务府不仅负责宫廷的后勤工作,还负责给皇帝管钱。 皇帝所有的田庄、牧场、赋税等各种赚钱的项目都由内务府专人打理。 所以,内务府总管大臣一般由皇帝非常信任的满族王公大臣来担任。乾隆年间,内务府总管被升为正二品,和各省总督是一个级别的。 一般来说,皇帝想用钱了,就从内务府拿。因为户部管的是国库,是留给国家大事用的,皇帝要钱只会被拒绝。 傅恒曾担任总管大臣 为了增加收入,乾隆时期内务府牢牢把握了三条赚钱渠道:内务府官庄、关税盈余、议罪银。 什么是官庄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内务府通过圈地、查抄罪犯田产等方式,得到了大片土地,也就是官庄,从而获得巨大的收益。乾隆为了承包更多田地,就频繁查抄犯罪官吏的财产,一抄一个准,多抄多得。 乾隆五十五年,派驻伊犁的大臣承安被革职抄家,其罪名仅仅是「 ”玩偈性成,复耽曲蘖”。也就是说,承安因为不务正业,耽误工作,直接被连根端了。乾隆对于他家的财产觊觎已久,连这么站不住脚的罪名都敢用。 关税盈余也有很大的操作空间。清朝的关税政策一直在变,到了乾隆时期,只开放了广州这一个通商口岸。当时,广州设立了专门的海关单位,海关关税正课之外盈余部分全部归内务府。 为了最大限度地给皇帝捞钱,内务府派去收钱的人就想尽办法,增加各种苛捐杂税。 「 ”议罪银”是和珅提出的一项制度,具体操作就是:犯罪官员向内务府交一笔钱,可以减轻或者免除罪行。 乾隆觉得很棒棒,将这个办法写进了当时的公务员管理条例,也就是《钦定吏部处分则例》。内容是这样的:「 ”官员承问引律不当,将应拟‘斩’、‘绞’人犯错拟‘凌迟’,及应拟‘监候处决’人犯错拟‘立决’者,承审官降一级调用,审转官降一级留任,臬司罚俸一年,督抚罚俸六个月。” 于是,官员们纷纷往内务府送钱。送得越多,处罚越轻。 说白了,不就是向皇帝贿赂吗?难怪和珅能当上内务府总管,被乾隆罩那么多年! 据估算,乾隆皇帝在位60年,内务府总收入在8000万两银子以上。 为什么乾隆皇帝那么烧钱?因为他赚得多呀! 为什么他的子孙浪不起来?因为乾隆赚的是快钱,扰乱了大环境呀! 3.黑心中介 内务府有这么大的能量,里面的工作人员自然也想捞点好处。捞着捞着胃口就养大了,差点把皇帝都给吞了。 就拿吃饭这件小事来说,奇葩操作就一大堆。 雍正皇帝是一个崇尚节俭的人,他曾叮嘱膳房:「 ”凡粥饭及肴馔等类,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则晒干以饲禽鸟。” 主子吃不完的饭菜,要留给下人吃。人不吃的剩菜,就拿来喂猫狗。如果实在不能吃了,就晒干之后用来喂鸟。 嗯,仿佛回到了故乡的老屋,听老奶奶讲述生活的大智慧…… 到了乾隆时期,这一套根本行不通,光是乾隆帝一个人就不知道要消耗多少食材。 在乾隆二十五年,他去承德避暑山庄住了53天,总共用掉羊1445只,平均每天27只。 宫中平时用的羊,都是庆丰司饲养的。先由西华门外的内羊圈供应,不过不够用就到丰台、南苑外圈捉羊,还不够就到张家口牧场去。养羊的地方那么多,绝对管够。 死掉的羊和御膳房用过的羊皮,都交给广储司处理。死羊的羊肉交给奉宸苑拿去喂老虎、老鹰这些动物。如果不需要喂食,就拿到外面去卖钱。 像庆丰司、广储司、奉宸苑这些,都和御膳房一样,是内务府下面的分支。它们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让皇室生活无忧。 但有时候,下面的人就喜欢搞事情。 某年,御膳房很久没有用鲜嫩的羊肉做菜,乾隆帝就派人去问原因。御膳房的人表示:「 ”羊肉以肥者为佳,今庆丰司所进皆瘦羊,故不敢用羊肉。” 乾隆帝不信,命人去检查庆丰司放的羊,发现都是肥羊,于是做菜的负责人就暴露了。 乾隆这里对于御膳房的小心思,还能应付过去。到他的子孙后代,情况就大大不同了。 之前我在道光那篇文里说过,道光皇帝想吃个片儿汤都要被御膳房敲一笔,气得道光帝从此再也不提片儿汤的事了。 做一个皇帝,好难!连外卖都吃不上! 但这不是最惨的,光绪皇帝才是皇帝中的弟弟。 他从小爱吃鸡蛋,每天早上要吃四颗。按照当时的物价,四颗鸡蛋也就需要十二三个铜钱而已,但是御膳房开价三十四两银子。 于是,光绪帝就以为鸡蛋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有一天,他和老师翁同龢聊天,问道:鸡蛋真好吃,可这东西这么贵,翁师傅你能吃得起吗? 翁同龢很无语,但他又不敢说实话得罪内务府,就说:回皇上,臣家中或遇祭祀大典,偶一用之。否则不敢也。 于是,光绪帝就这么一直被骗下去了。 做一个皇帝,好难!连茶叶蛋都吃不起! 在采购食材方面,内务府非常精通虚报数据。 如果每天需要20颗鸡蛋,就会报备成采购500颗鸡蛋。如果皇帝突然想加菜,需要3只羊,就会被报备成购买300只羊。 买是不可能多买的,多出来的钱就都被相关人员瓜分了。 慈禧太后对这种事情有所耳闻,但内侍近臣小心翼翼地说:「 ”老祖宗吃用,奴才们跟着也得吃点!”这个事就翻篇了。 以上这些操作都还只是小case,内务府还有更能体现商业头脑的捞钱手段——倒卖剩菜。 宫中的贵人每顿饭都要吃一百多道菜,不可能吃完。为了人身安全,还有一道菜不超过三筷子的规矩。所以,每天都有大量剩菜。 一般情况下,皇帝吃剩的菜肴,会赏给后宫妃嫔、皇子公主、王公大臣。还剩下一大部分,都被内务府的人拿到宫外倒卖了。 剩菜中品相较好的,五折卖给饭馆。饭馆随便加工一下,打着御膳的名头卖给有钱人吃。 品相不好的,就直接卖给宫外的倒卖分子。他们再加米注水熬成各种粥,到街头巷尾零售,价格便宜,穷人也吃得起。 这么看,雍正帝物尽其用的思想倒是被实现了,只不过他们是为了捞钱,而不是为了节约。 皇帝一顿饭,养活了无数人。 有两夏子最新推出的专栏——『古代皇帝的智慧』,就为大家精心挑选了15位皇帝。 他们并不都是「 ”圣君”,而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听听他们的故事,相信你会得到不一样的启发。 听故事肯定比听道理更精彩。我们不擅长说教,如果你不喜欢听大道理,这个专栏一定适合你!

相关参考

一顿饭能吃五十个馒头,五十颗鸡蛋,被人称为 ”饭桶”

现在这世界上特别不缺能吃的人。而在古代,能吃这么多的并记载下来的人也算是奇葩了吧。而他因为太能吃了,还被人称为"饭桶"。不要以为他是专职"饭桶",人家有才着呢!这位饭桶是清朝康熙年间人,是个尚书,名叫

慈禧生平最爱吃的3道菜,奢侈至极,预示着大清必将灭亡

慈禧生平最爱吃的3道菜,奢侈至极,预示着大清必将灭亡  众所周知,太后是大清朝晚期的实际掌权者,其不仅目光短浅,专权弄政,而且日子过的还相当奢靡,每顿饭动辄数百个菜肴,根据坊间传闻来看,太后终其一生最

光绪吃的鸡蛋每个三十四两银

  清朝光绪皇帝每日要食四枚鸡蛋,自幼长于深宫的他一直以为鸡蛋是价格不菲的奢侈品,吃得起鸡蛋的人非富即贵,宫外的平民百姓人家一定吃它不起,因为御膳房报上来的账目明细上清清楚楚写着:鸡蛋采购价是“每个三

欺上瞒下内务府:道光帝的鸡蛋到底多少钱?

01、十两银子一个的鸡蛋赵尔巽主编《清史稿》,谈到清宣宗道光皇帝旻宁时用了这样一句话评价他:「”宣宗恭俭之德,宽仁之量,守成之令辟也。”这里的「”恭俭”二字所描述的即是道光皇帝人尽皆知的「”勤俭节约”

满族特色 注重安全

  一提起清朝皇帝的饮食,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气势宏大的“满汉全席”了。但是满汉全席是清朝鼎盛时期才开始出现的,而且皇帝不可能每顿饭都吃满汉全席,那么,皇帝平时的饮食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众所周知,

光绪皇帝为什么会问老师翁同龢“吃得起鸡蛋吗”

...都由内务府掌管,其最高官员为总管内务府大臣,直属于皇帝,而出任此职务者多为皇帝亲自简任之亲信,亦或为八旗贵族与宗室。能进内务府的人,大多出自正黄、镶黄、正红三个满军旗系皇室。因此,除了个别大臣,内务府...

光绪皇帝问老师翁同��“吃得起鸡蛋吗”?

  清朝掌管“宫禁”事务的机关,叫做“总管内务府衙门”,又称“后门衙门”,与其他衙门不同的是,它不管国家大事,只管皇上的私事,内务府是个油水特别多的部门,因为紫禁城内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由内务府掌管,

光绪皇帝问老师翁同龢“你能吃得起鸡蛋吗”? 轶事

清朝掌管“宫禁”事务的机关,叫做“总管内务府衙门”,又称“后门衙门”,与其他衙门不同的是,它不管国家大事,只管皇上的私事,内务府是个油水特别多的部门,因为紫禁城内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由内务府掌管,其最

光绪皇帝为什么会问老师翁同“吃得起鸡蛋吗”

清朝掌管“宫禁”事务的机关,叫做“总管内务府衙门”,又称“后门衙门”,与其他衙门不同的是,它不管国家大事,只管皇上的私事,内务府是个油水特别多的部门,因为紫禁城内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由内务府掌管,其最

盘点:中国人春节吃年夜饭有什么风俗禁忌?

年夜饭,中国人格外看重,别的饭可以不吃,但年夜饭是一定要吃的。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是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中国人全年吃的最长的一顿饭,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合家欢”,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