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前,支持慈禧开战的总督都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Posted 总督

篇首语:莫问天涯路几重,轻衫侧帽且从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八国联军侵华前,支持慈禧开战的总督都是谁,他们结局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八国联军侵华前,支持慈禧开战的总督都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在战争爆发前,慈禧曾打算直接向列强宣战。不过,诏书还未正式对外发布,就遭到诸多大臣反对。 这些反对声音中,地方督抚最有分量。就连慈禧的心腹亲信荣禄,也将反对宣战的希望放在督抚身上。 当时清朝八大总督中,五大总督反对宣战,地方巡抚亦有不少响应。他们共同签下东南互保协议,避免战火延绵。当然,慈禧敢于宣战,并非完全无人支持,至少没有公开反对。直隶总督裕禄便是其中之一。 裕禄是满洲正白旗出身,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前两年,以礼部尚书身份接替荣禄,担任直隶总督。 直隶总督是晚清封疆大吏之首,这个职位宁可空缺,也不该所用非人,否则流害甚广。跟前任李鸿章、荣禄相比,抑或跟后来袁世凯相比,裕禄无论能力、魄力,均有很大不足。 自晚清推行洋务以后,历任直隶总督对洋务或练兵,大多有一些成绩,而裕禄却在这方面没有什么作为。他较为保守,对西洋器物非常排斥。 光绪十三年,朝廷商议从卢汉到汉口修建铁路。如果修成铁路,无论战时运兵,平时运输,都有很大帮助。裕禄坚决反对。又因为其他因素影响,导致这条铁路到光绪二十三年才开工修建。 义和团爆发时,裕禄的态度也非常值得玩味。起初他主剿,后来又主抚。 这种政策的转变,一定程度上导致义和团扩张。 他们不仅攻打各国在北京的使馆,在列强兵舰集中时,又跑到总督衙门闹事,索取官府枪械,裕禄同意让他们到军械所自行挑选兵器。八国联军上岸后,向裕禄索要大沽炮台的控制权。 甲午以后,北洋海军覆灭,京畿地区的海上防御,主要依靠炮台。裕禄听闻此消息后,没有立刻做出决定,反而给京城上疏,询问意见,并奏请调军相助。这种先请旨后办事的做法,放在平时,不算错误。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绝对是重大失误。 裕禄再次给朝廷上了一道奏疏,表示天津义和团跟外国军队打得不错。实际是打不过,大沽炮台已经被八国联军占领。慈禧等人接受到这个错误信息,以为可以继续打,宣战诏书出炉。 裕禄没有纠正失误,又继续上报打胜仗的消息。纸终究包不住火。直隶跟北京本来就离得近,战事一败涂地。眼看瞒不住,裕禄很快给朝廷上了一道新奏折,表示自己革除官职。 当时京城已经乱得一塌糊涂,连直隶总督的任免也顾不上,只能让他以革职身份留任,继续抵抗。可裕禄实在挡不住,实在没办法,只好自杀谢罪。 除了裕禄,时任陕甘总督魏光焘也没有反对慈禧宣战。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时候,魏光焘选择率兵勤王。这并非因为陕甘总督辖区靠近京城缘故所致,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离北京也不远,麾下也有可以调动的军队。 袁世凯还是选择加入东南互保协议,按兵不动。魏光焘本事不差,他是湘军将领,甲午时曾赴辽东参战。跟日军交战时,魏光焘亲自到前线督战,极为勇猛。 但没过多久,魏光焘被调到云贵地区担任总督。西南边陲,远离京城是非。光绪三十一年时,魏光焘被军机大臣铁良拔去羽翼,在云贵总督上所任用将领,都被罢免。 朝廷让他担任闽浙总督,不久后就被铁良弹劾免职。直到清朝覆灭前,朝廷忧惧如焚,把魏光焘重新提拔到湖广总督的位置,想让他保大清江山。可还没上任,魏光焘就去世了。 魏光焘调任云贵总督后,崧蕃继任陕甘总督。崧蕃满族镶蓝旗出身,能力不差,曾在官员中获得「 ”一等”「 ”卓异”的评价。他原本是以云贵总督的身份,到北京谒见。 义和团闹起来后,崧蕃留在京城协助处理防卫工作。魏光焘等人勤王北京后,慈禧、光绪一行人西逃,崧蕃一直跟到太原。本来他是打算回到云贵地区继续担任总督。 作为总督,有守土封疆之责,慈禧等人情况已经稍微好一些,将来形势还不知如何。战乱会不会蔓延到哪里,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心里都没有数。 辜鸿铭曾对张之洞说过:「 ”我们好乘机尽快整军备战,并唤起举国人民同仇敌忾,和敌人作长期战斗,保家卫国。”但在上任前,慈禧又让崧蕃留下担任陕甘总督,魏光焘调任云贵总督,两人换防。 崧蕃继任陕甘总督后,兴修水利、学堂、开垦荒地,扩张机器局,组织生产,做了不少实事。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做实事,不尚虚名,确实不易。 崧蕃在光绪三十一年时调任闽浙总督,不过,上任途中去世,朝廷追赠「 ”太子少保”,以示尊崇。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相关参考

八国联军是哪八国,侵华的真正原因是慈禧愚蠢的作为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八国联军是哪八国,侵华的真正原因是慈禧愚蠢的作为”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事件,那么八国联军是哪八国呢?当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国家

八国联军侵华结束后 慈禧、光绪“两宫回銮”

1902年1月8日,两宫回銮。这是护送的马玉崖将军及其部下。福建教育出版社是国内影像史料出版的重镇。其代表作是《莫理循眼中的近代中国》丛书。该书责编林冠珍老师是我非常敬仰的前辈。季我努学社特地整理出莫

八国联军侵华时如果慈禧不跑死磕的话,有两大受益人你想到了吗

1900年慈禧太后霸气的向西方列强宣战,想依依仗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来与西方列强硬碰硬,打出大清的威风来。结果是没想到的是换来了八国联军侵华,这八国军队一路上是势如破竹,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更是没有起到什么作

八国联军侵华的15个真相

第一,八国联军侵华祸起义和团之乱。义和拳民焚烧教堂,杀害外国传教士、华人基督徒和家人,扒铁路。慈禧想利用义和拳打洋人,义和拳顺势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义和团口号)。慈禧为何要打击洋人,除了对列强瓜分

如果秦始皇的秦军出现在清末时期,能抵挡八国联军的进攻吗

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一方的全面失败并不是来自于实力上的一种不对等导致的,所谓说外强中干不过如是,慈禧老佛爷那浩然响亮振奋人心的向全世界开战的口号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而她自己却已经弃城出逃了,数万人的八国

八国联军睡了慈禧凤床竟还刻上外语

八国联军侵华是一次对中国人极为耻辱意义的侵略行为,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讲讲八国联军侵华时的一些事吧。八国联军进了北京。慈禧太后真是天老爷抓蚂蚱——慌了大神了,她领着光绪皇帝一口气蹽到了西安。剩在京城的老

北洋海军的两大总兵都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光绪元年,朝廷与地方督抚协议,共同出资,由李鸿章主持,筹建北洋水师。李鸿章曾言,当时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句话部分含义在于,过去中国外患主要集中在西北陆地,自列强以舰炮攻入国门后,万里海疆

左宗棠审理,慈禧过问,涉案的将军啥结局

呼格吉勒图案,是一起引起当代国人广泛关注的冤杀案。案件的重查和纠正,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1878年,甘肃张掖也曾发生过相似案件。当时,陕甘总督左宗棠,驻节肃州,就近厘清了案件的来龙去脉……陕甘总督任

云南总督犯了死罪,行刑前被慈禧赦免,可这让他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光绪九年(1883年),云南总督唐炯因在中法战争中擅自下令退兵,致使法军长驱直入,一路攻入山西、北宁。慈禧盛怒之下,下旨将唐炯收监,判为斩监候。唐炯的亲友看到他不在本年度勾决之列,便想办法积极营救他。

如果当时慈禧太后没有跑,八国联军敢不敢杀慈禧太后

若是当时慈禧没有跑,八国联军肯定是敢杀慈禧太后的,除非慈禧太后给他们更多的利益。要知道八国联军来中国,他们就是寻求利益的。既然慈禧太后,是阻止他们发财的人,他们当然敢下手了。而且他们还是八个国家一起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