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妄图坐收渔人之利,挑唆明朝斩尽杀绝,却被朱棣识破了
Posted 王朝
篇首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瓦剌妄图坐收渔人之利,挑唆明朝斩尽杀绝,却被朱棣识破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瓦剌妄图坐收渔人之利,挑唆明朝斩尽杀绝,却被朱棣识破了
上一篇谈到,朱棣首次征蒙古,最大的士兵减员不是因为战斗。 永乐八年(1410)朱棣亲征蒙古,虽然将本雅失里政权瓦解,然而真正在这场战争中得益的却是瓦剌一方。明军虽然获得了胜利,但也只是解决了北方边境上的麻烦,却在经济上付出了很大代价。瓦剌则是毫发未损,而且还一个劲怂恿朱棣乘胜追击,彻底打垮阿鲁台。 明成祖朱棣 就在明军大胜之后的永乐九年(1411),瓦剌权相马哈木派使者对朱棣表示,本雅失里与阿鲁台之败,实为天意。然而阿鲁台尚未得到应有惩罚,此人对辽东北部及兀良哈三卫仍有影响,如果将他们轻易放过,则蒙古本部的实力犹存,西北各国仍然畏惧蒙古,不能够服从于明朝,希望明朝及早对阿鲁台用兵,不要错过时机。 朱棣何等精明,知道这是瓦刺妄图坐收渔人之利,故此不受瓦剌挑拨,仍然将阿鲁台保留下来,只要他对明朝维持形式上的和平,就不再对他施以武力压迫。 对于明王朝的北边防御,朱棣有着比朱元璋更为现实的构想。朱元璋以北元为明王朝的主要假想敌,故此采取的态度是将农垦区向北扩张,同时对边境重镇要塞化,进行军事管理。这样做固然方便对北进行军事活动,但是也给国家经济带来了很大负担。毕竟北方边境进行农垦,其投入和产出比较内地而言,有很大差距,故此一般农户不会主动想要来这些地区进行开发,只有依靠国家的半强制政策来实现。但是国家强制推动的话,又会在民间产生比较严重的反感情绪,最后会造成不稳定的局面,而且对国家的赋税收入也会有负面影响。 鞑靼、瓦剌形势图 朱棣的基本态度要更为务实一些,他在永乐初年安排大宁都司南迁,将军事区向内地转移,将边防逐渐收缩,减轻了国家财政上的压力。当然朱元璋的步步为营、层层推进的做法能够给塞北政权以极大压力,朱棣之收缩政策虽然务实,能够保证国内经济的充分发展,但是却无法给予蒙古与瓦刺足够的压力,让他们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足够的恢复余地。 朱棣之所以要这样调整,很大程度上跟他在洪武年间长期参与对北元的一线作战有关。在几次出征北元之后,朱棣明白了一点,也就是说,因为大漠南北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即使中原王朝的军队打了胜仗,完全歼灭了蒙古一方的有生力量,但这并不代表中原王朝就可以一劳永逸地完全控制这一地区。由于这里的环境不适于中原人的农耕生活,导致中原王朝的中央政府不可能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等到大军退走,这里就会出现一个政权真空地带,然后就会迅速被另一个游牧部落占据,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再次威胁中原王朝的北部边疆。所以与其投入大量的人力兵力和财力来巩固边防,还不如最大限度地对蒙古进行分化和削弱。 实际上,明代后来的北边防御体系,也基本是按照朱棣的这一构想构筑起来的,也就是屯重兵于北边的几大要冲,进行有针对性的防御,而非全面向北推进。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朱棣一直主张不要对阿鲁台赶尽杀绝,而是尽可能将他保留下来,让阿鲁台、瓦剌和中国三者形成一个互相牵制的关系,使得中国在三者之间能够居于优势。 下一篇谈瓦剌对朱棣的挑衅以及再次亲征的决策。相关参考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我们在这个时代是能够看到很多人才的出现的,甚至他们出道的时候都是很年轻的,无论是谋臣和武将都是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
核心提示:乾隆是个强人,强人的特点是他替别人做主,而绝不接受别人替他做主。鄂尔泰比乾隆长34岁,张廷玉比乾隆长38岁,对这两位等于父辈的前朝老臣,乾隆非得接受不可,难怪他会恼火窝心!在荧屏上播出的本站
历史人物 朱元璋视解缙如亲儿子,最后却被朱棣埋到雪地里活活冻死了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解缙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解缙最大的问题就是自恃才高,有点拎不清。解缙绝对是有明最聪明的才子,书读得非常多,才华横溢。但是书没读透,他和方孝儒不一样,他没什么气节。>>
历史人物 朱元璋视解缙如亲儿子,最后却被朱棣埋到雪地里活活冻死了
今天全榜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解缙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解缙最大的问题就是自恃才高,有点拎不清。解缙绝对是有明最聪明的才子,书读得非常多,才华横溢。但是书没读透,他和方孝儒不一样,他没什么气节。>
且说曹操见云长斩了颜良,倍加钦敬,表奏朝廷,封云长为汉寿亭侯,铸印送关公。忽报袁绍又使大将文丑渡黄河,已据延津之上。操乃先使人移徙居民于西河,然后自领兵迎之,传下将令:以后军为前军,以前军为后军;粮草
且说曹操见云长斩了颜良,倍加钦敬,表奏朝廷,封云长为汉寿亭侯,铸印送关公。忽报袁绍又使大将文丑渡黄河,已据延津之上。操乃先使人移徙居民于西河,然后自领兵迎之,传下将令:以后军为前军,以前军为后军;粮草
在历史长河中,司马越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八王之乱持续时间长达七年,直接把强盛的西晋王朝拖垮了,而东海王司马越能成为最后的赢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有多强,而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纪纲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老魏自称九千九百岁,只比皇帝的“万岁”少了一百岁。可见他的权势已经达到了不把皇帝放到眼里的地步。实际上,明朝还有一个人,可以称得上是魏忠贤这些
尽管明帝国在永乐八年第一次远征蒙古之役中大获全胜,但由此得益的却是瓦剌。瓦剌趁明帝国与鞑靼两强相争,坐收渔翁之利,本就处于势力上升期的它更加强大。本来一分为三的瓦剌,被最好战、实力最强的绰罗斯部首领马
历史人物 明朝时不姓朱就不能封王,却有一人连汉人都不是被朱棣封王
刘邦和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国皇帝,都实行分封制,封王。在封王的问题上,刘邦大封功臣为异姓王,而朱元璋却做得很绝。>当年,因为异姓王的问题,刘邦吃了不少苦头;而今,朱元璋汲取刘邦的教训,异姓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