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崇祯不择手段迫害,只因为他发的一句牢骚话

Posted 皇帝

篇首语: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此人被崇祯不择手段迫害,只因为他发的一句牢骚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人被崇祯不择手段迫害,只因为他发的一句牢骚话

天启7年(1627年)8月11日,因为意外落水,而重病在床不起的天启皇帝朱由校终于撒手人寰,时年23岁。 年轻皇帝去世的太过突然,并没有留下儿子可以接任他的皇位。于是,他的弟弟,受封大明信王17岁的朱由检被众人推上帝国最高的权力位置——大明皇帝。 兄终弟及 让一个17岁的青少年掌握帝国最高权力,就是以比较早熟的古代社会眼光来看也是令人感到惶恐与不安的。 但是,3个月后魏忠贤整个阉党被连根拔起后,世人纷纷开始对这个少年天子刮目相看。 基于此事,《五人墓碑记》中写道:「 ””大阉(魏忠贤)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崇祯)之出而投缳道路。「 ”” 魏忠贤影视形象 「 ””圣人「 ””二字,除了些许马屁意味外,更是世人对崇祯雷厉风行处理魏忠贤事件的一种褒赞。 朝堂之上,凡是和魏忠贤阉党有过关联的官员基本上被崇祯与东林党们扫除权利中心。至于空缺位置的人选,自然是东林党们和之前受魏忠贤集团排斥且没有丧命的旧官员们。 至此,主角刘鸿训登场。 64岁的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刘鸿训,是崇祯铲除阉党召回旧官中最初收到崇祯信任和喜爱的人之一。在面对魏忠贤集团余孽时,老人家旺盛的战斗力和高效的工作效率让崇祯眼前一亮,朝堂之上接连斗败杨维垣、李恒茂、杨所修、田景新、孙之獬、阮大铖、徐绍吉、张讷、李蕃、贾继春、霍维华等阉党。 刘鸿训 可是这一场君明丞贤共击魏党力保大明河山的战斗友谊,却因为山海关外宁远、锦州军事哗变而留下裂痕。 明朝后期,军官对于下层士兵的欠饷、拖饷时有发生。从中央朝堂发下的军饷,经过层层克扣、冒领真正落到基层士兵手上的已是寥寥无几,可就是这「 ””寥寥无几「 ””也是断断续续,不能保证。 当代农民工们被包工头欠薪还时不时爆出一些极端暴力事件,跟何况古代那些基本毫无法律意识以砍人为业的大头兵们? 明与后金 当哗变的消息传到朝廷之上,青年的崇祯皇帝大怒不已。朝廷该出的钱一分没少,可都叫那些贪官污吏们中饱私囊了,现在部队哗变的问题还要让朝廷来解决。真是一点好处没捞到,棘手的问题倒平白无故多出一堆。 从户部开始清查,一级级一层层都不要放过,一定要让这些国家蛀虫全部把银子吐出来,送回到边防将士的手上。 这是青年皇帝对此事的处理方式,不能说不对只能说流于形式没有效果。查账这个事情牵扯面太广,尤其是这种从中央一路查到地方的情况,需要多少时间、多少人力、多少经费统统都是未知之数。 满洲人影视形象 就算为国家防守边疆的兵士们愿意等待皇帝公正的判决,可一旦受到风声的建虏呢?难道期待身为野蛮人的他们学习宋襄公不会「 ””半渡击敌「 ””?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之前和皇帝铲除阉党处处想法一致,同时也是深知官场的老油条刘鸿训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案。 当务之急是马上再拨出哪怕并不足额的军饷赶紧发到前线兵士手中平息哗变。由户部再次筹措军饷发放实在太费时间,不如请皇帝由自己的私人金库中先拿出30万两以皇帝自己的名义发到兵士手里,一来可以迅速解决哗变,二来边疆兵士也必将感谢皇帝的恩情。之后再由户部补上差额,最后再由之前被贪污银两中补回皇帝与户部的缺款。 崇祯影视形象 平心而论,刘鸿训的提议有一定和稀泥的嫌疑,但却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案。 少年天子崇祯面对之前处处附和自己想法,而这次并没有附和的刘鸿训感到一阵诧愕,再听说要由自己私人金库中出钱时更是不自觉感到无比厌恶。 凭什么其他人的错,要牺牲我个人的利息去弥补呢?按照之前自己提出的方案难道不完美吗?刘鸿训为什么完全不会为皇帝本人考虑呢? 伴随着脑中疑问,崇祯大声训斥和反对刘鸿训提案,并坚定下令命众人按自己的原有计划执行。 青年的崇祯皇帝显然是将「 ””家「 ””「 ””国「 ””二字分的太开了。 崇祯影视形象 君臣经过此事,结束了政治合作上的蜜月期。 之后,在崇祯派人来询问刘鸿训,关于他那略带有青少年叛逆意味的各种政令意见时,刘鸿训私下说了几句:「 ””皇帝毕竟还是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啊(主上毕竟是冲主)「 ””的牢骚话不幸被人传到崇祯耳中。 由此,崇祯越发对这个看轻自己的老头子怨恨起来。一股杀之而后快的情绪时时刻刻围绕在这个青年人的脑袋里。 终于,在张庆臻改敕事件中,崇祯对刘鸿训开始痛下杀手。 张庆臻是朱由检嫂子的哥哥,他在请封的时候,贿赂承行中书田佳壁,在敕书加了「 ”兼辖捕营”的字句,相当多了一个当地治安管理的权力。 这件事被人捅漏到崇祯面前,查实确有此事,从张庆臻到兵部尚书和相关责任官员均受到责罚。 崇祯影视形象 本来事情如此处理也就结束了,但是有人突然揭发内阁官员刘鸿训就是幕后主使。 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纯属巧合,总之崇祯把此事与刘鸿训挂在一起,并亲自下令要治刘鸿训死罪。 这就非常过分了,直接负责人兵部尚书不过被撤职查办,与本事件没有直接关联的朝廷内阁大臣,且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要判处死刑?实在是说不过去。 发配 最后,平时做人还可以的刘鸿训在满朝同僚的求情下,被崇祯开恩发配边疆充军。 七年后,70多岁的刘鸿训死在发配地。不知临死前他有没有为自己当年那句「 ”主上毕竟是冲主。”而后悔。 不过,作为后人来看,就算刘鸿训当年谨言慎行,他也很难在崇祯一朝活的安安稳稳。

相关参考

因为一句牢骚而被杀的东汉皇帝 汉质帝刘缵

古代时候地位最高的是皇帝,权力最大的是皇帝,他主宰着天下臣民的生死。俗话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又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见,在那样的年代里,想做皇帝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不过

历史人物 马超临死前的一句什么话 竟然会让刘禅吃了大亏

汉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有名的英明之君。刘秀最为出众之处,在于他知人善任,其识别人才的眼光,驾驭人才的手段,丝毫不逊于擅长用人的李世民。刘秀的手下,也几乎把当时天下的英贤之士一网打尽,他创立东汉也因此而

历史人物 马超临死前的一句什么话 竟然会让刘禅吃了大亏

汉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有名的英明之君。刘秀最为出众之处,在于他知人善任,其识别人才的眼光,驾驭人才的手段,丝毫不逊于擅长用人的李世民。刘秀的手下,也几乎把当时天下的英贤之士一网打尽,他创立东汉也因此而

皇帝宴请嫔妃,皇后问道:陛下开心吗

皇后是古代皇帝正妻的称号,母仪天下,尊贵无比。但历史上有许多皇后的下场却非常凄惨,比如今天要讲的这位皇后,她只不过因为说了一句牢骚话,竟然就招来了杀身之祸,被自己的皇帝丈夫无情赐死。这位皇后就是魏明帝

历史秘闻 他发签证拯救6千犹太人,却承受污名半世纪、到死后才被平反

历史新知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他发签证拯救6千犹太人,却承受污名半世纪、到死后才被平反!【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二战期间,受到纳粹迫害的犹太人纷纷为自己寻求生路,无奈德苏的战线紧逼,很快

刘伯温的一句什么话 使他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

刘伯温,朱元璋夺天下的“第一谋士”,早年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后来为何失去信任,最后究竟怎么死的?刘伯温一直被认为是很有能力的人,可惜下场实在太惨。淮西派与浙东派相互争斗朱元璋在解决了北元后,致力于发展民

此人本是富豪,算命先生说他诸葛亮再世,还真当回事,结果被枪毙

常言说,贪财之人,没有节操,谓之无德;好色之徒,难正其身,谓之无才;沽名钓誉,不择手段,谓之无耻;倘若一个人贪财、贪色、贪图功名利禄,那足以铸成大奸大恶之人。要是用上面的话,来总结梁鸿志,那可真的是最

商朝历史纣王无道只是因为姬发的一种谣言

我们普遍知道的封神榜的故事,在故事中,纣王昏庸无道,宠奸妃妲己,设炮烙之刑,建酒池肉林,以及高百尺的摘星楼,而事实是否真的是这样呢?到底是否真的如史记上面所说?但是,在后来出土的甲骨上面,我们得知历史

商朝历史纣王无道只是因为姬发的一种谣言

我们普遍知道的封神榜的故事,在故事中,纣王昏庸无道,宠奸妃妲己,设炮烙之刑,建酒池肉林,以及高百尺的摘星楼,而事实是否真的是这样呢?到底是否真的如史记上面所说?但是,在后来出土的甲骨上面,我们得知历史

此人曾被刘备鄙视,却因为法正的一句话,地位变得比诸葛亮还高

盘点汉末三国历史上,最憋屈的名将,大约要当属马超,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马超,字孟起,是西凉割据军阀马腾之子。他骁勇善战,在西凉有“健勇”之称;他谋略过人,潼关之战时,让曹操后怕不已。可是他投靠刘备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