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

Posted 牛郎织女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 ,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逝世,年六十八。累赠少师、崇国公,谥号「 ”文穆”,后世遂称其为「 ”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 ”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 ”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四时田园杂兴》(题意:四个时节田园的各种兴致)共60首,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共五个篇章,其中春日田园杂兴12首、晚春田园杂兴12首、夏日田园杂兴12首、秋日田园杂兴12首、冬日田园杂兴12首。描写了4个季节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一幅田园农作动态图。 春日田园杂兴(12首)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必。风伍欢丑乐悦风。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碡边。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种园得果廑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桃。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晚春田园杂兴(12首)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百花飘尽桑麻小,夹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藟甘酸半染红。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荻芽抽笋河鲀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夏日田园杂兴(12首)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秋日田园杂兴(12首) 杞菊垂珠滴露红,两蛩相应语莎丛。虫丝罥尽黄葵叶,寂历高花侧晚风。 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 橘蠹如蚕入化机,枝间垂茧似蓑衣。忽然蜕作多花蝶,翅粉才干便学飞。 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蜻蜒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 垂成穑事苦艰难,忌雨嫌风更怯寒。笺诉天公休掠剩,半偿私债半输官。 秋来只怕雨垂垂,甲子无云万事宜。获稻毕工随晒谷,直须晴到入仓时。 中秋全景属潜夫,棹入空明看太湖。身外水天银一色,城中有此月明无。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覈饱儿郎。 菽粟瓶罂贮满家,天教将醉作生涯。不知新滴堪篘未?今岁重阳有菊花。 细捣枨虀买鲙鱼,西风吹上四腮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新霜彻晓报秋深,染尽青林作缬林。惟有橘园风景异,碧丛丛里万黄金。 冬日田园杂兴(12首)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绕江郊。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响玉箫。 松节然膏当烛笼,凝烟如墨暗房栊。晚来拭净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 干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牯牸无瘟犊儿长,明年添种越城东。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莫嗔老妇无盘饤,笑指灰中芋栗香。 煮酒春前腊后蒸,一年长飨瓮头清。廛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柴荆。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首句「 ”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绩”是搓的意思。「 ”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 ”村庄儿女各当家”,「 ”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 ”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 ”童孙未解供耕织”,「 ”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 ”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后催租行》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 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 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 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 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岐两分首。 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南宋「 ”中兴四大诗人”中,范成大在反映农村生活方面的成就是比较显著的。除了在诗中记叙四时农事和描写村景乡俗外,他还继承了中唐白居易、王建等人的现实主义精神,学习他们的「 ”新乐府”风格,即事名篇,反映民生疾苦,揭露封建官府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欺压。《后催租行》就是在这方面较为典型的一篇。范成大早先作有《催租行》所以,此篇称《后催租行》。 全诗是围绕着缴租展开的。诗的前四句,交代因遭灾而无力缴租。第一句说,秋雨淹田,颗粒无收;第二句写江洪泛滥,灾难深重,重,难以恢复家园;第三句写不得不放弃家园,外出作佣,而佣耕又难以糊口。这样一层意思进逼一层意思,逼出了第四句;「 ”的知无力输租米。”从上面陈述的诸般景况中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无力缴租。对这一事实的坚定叙述,为下面描写纳租者的痛苦,批判官府的横征暴敛创造了前提。天灾与人祸古来是不单行的,而且天灾之年更能见出封建统治者的惨无人道,诗歌的后十句就分两步具体描写了缴租者的悲惨遭遇和凄苦心情。第一步,卖衣完租;第二步,衣服已尽,卖及人口。在写第二步时,诗人并没有粘着于今年,而是从跟前即将被卖的二女儿,联想到去年被卖的大女儿,又推知明年的三女儿。这种连年卖衣卖口的现实,就是对封建剥削的有力揭露。从去年、今年、明年,大女儿、二女儿、三女儿的诉说顺序中我们又可以感受到诗人更深刻的言外之意。试想一下,明年卖了三女儿,后来呢?是否还有第四个女儿?诗歌戛然而止,留下一个顺势即可补足的想象空间,我们不难想象这位老农的悲惨结局。而这,也正是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的共同命运。 这首诗内容上的特点就在于揭露的深刻。诗人写出了封建剥削的残酷和农民生活的悲惨,还揭露了在征敛问题上「 ”黄纸放尽白纸催”的丑恶现象,这种现象在宋代是普遍的。租税问题是中唐以来尤其是宋代农村题材诗歌的重要主题,但是,像范成大这样揭露得深刻的诗作不是很多,这是范成大这一类诗歌的思想价值所在。 作为一篇揭露和讽谕的文字,诗人并没有像自居易新乐府「 ”首章标目,卒章显志”那样直接点揭自己的观点,而是采用老农自我诉说的方式展开内容。诗人极力不露声色,在一种平静的、客观的叙述中表现沉痛的揭露。开头四句,用极平静而又是丝毫不容置疑的语气诉述一个确凿的事实,对事实的认定就是对官府的有力指责。第二三两层次更是如此,卖衣卖口的事实就是最深刻的批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平静的叙述中寄寓了反语的讥讽,诗人不渲染缴租的艰难,而是表现完租后的庆幸,把一个痛苦的经历以平静而略带庆幸的语气诉说出来,这是凄彻骨髓,痛入肺腑的表现。这种冷峻的嘲讽在更广泛的背景上揭露了官府催租的残暴。人们宁可忍饥挨冻,宁愿忍痛割爱,也不愿忍受催租的苦难,由此可以想知催租时的种种暴力和农民的诸般惨状。这种把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寓于客观叙述之中的方法使批判具有更沉重的力量,反映了诗人严峻的批判态度。 诗中的叙述语言比较平实朴素,但也时见细致之处。如「 ”病骨虽寒聊免缚”,不经意中交代了老农的疾病。大女、二女同是被卖,写来情况也见不同。虽然哪一个被卖都是惨痛的事,但大女儿年岁大一点,终能体察家境父情,在一诀别之泪后默默地走上了牺牲的路,而二女儿年岁稍小,又有婚约,在生活中多了一份留恋和牵连,只是在父母的驱遣下才接受了被卖的现实。一种况味,两种情样在这些地方,从平淡的叙述之中都可以见出用笔的细致和练达。 《鹊桥仙 七夕》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两千多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感动过多少中国人的心灵。在吟咏牛郎织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这首《鹊桥仙》别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义的佳作。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起笔三句点明七夕,并以侧笔渲染。「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岁华纪丽》卷三「 ”七夕”引《风俗通》),与牛郎相会,故又称双星节。此时银河两岸,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亦无心纺绩,就连天上的众仙女也忌妒了。起笔透过对主角与配角心情之描写,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围,扣人心弦。下韵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写出,笔墨从牛女宕开,笔意隽永。「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紧了蛾眉,风姨竟然兴风吹雨骚骚然(风姨为青年女性风神,见《博异》)。这些仙女,都妒忌着织女呢。织女一年才得一会,有何可妒?则嫦娥悔恨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风姨之风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难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织女爱情之难能可贵更可知。不仅如此。有众仙女之妒这一喜剧式情节,虽然引出他们悲剧性爱情。 词情营造,匠心独运。「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下片,将「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相会情景一笔带过,更不写「 ”忍顾鹊桥归路”的泪别场面,而是一步到位着力刻画牛郎织女的心态。七夕相会,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错见!见了又只是重新撩乱万千离愁别绪罢了。词人运笔处处不凡,但其所写,是将神话性质进一步人间化。显然,只有深味人间别久之悲人,才能对牛郎织女心态,作如此同情之理解。「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结笔三句紧承上句意脉,再进一层刻画。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之别离,相逢仅只七夕之一刻,旧愁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有限。不仅如此。旧愁未销,反载了难以负荷的新恨归去。年年岁岁,七夕似乎相同。可谁知道,岁岁年年,其情其实不同。在人们心目中,牛郎织女似乎总是「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已。然而从词人心灵之体会,则牛郎织女的悲愤,乃是无限生长的,牛郎织女之悲剧,乃是一部生生不灭的悲剧,是一部亘古不改的悲剧。牛郎织女悲剧的这一深刻层面,这一可怕性质,终于在词中告诉人们。显然,词中牛郎织女之悲剧,有其真实的人间生活依据,即恩爱夫妻被迫长期分居。此可断言。天也,你不识好歹何为天?地也,你错勘贤愚做地! 此词在艺术造诣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郎织女爱情悲剧之生生不已,实为人砖能堪。以嫦娥风姨之相妒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现代黑色幽默庶几近之)全词辞无丽藻,语不惊人,正所谓绚烂于归平淡。 范成大之诗,如其著名的田园诗,颇具泥土气息,从这里可以印证之。最后,应略说此词在同一题材的宋词发展中之特殊意义。宋词描写牛郎织女故事。多用《鹊桥仙》之词牌,不失「 ”唐词多缘题”(《花庵词选》)之古意。其中佼佼者,前有欧阳修,中有秦少游,后有范成大。欧词主旨在「 ”多应天意不教长”,秦词主旨在「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大此词则旨在「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可见,欧词所写,本是人之常情。秦词所写,乃「 ”破格之谈”(《草堂诗余隽》),是对欧词的翻新、异化,亦可说是指出向上一路。而成大此词则是对欧词的复归、深化。牛郎织女的爱情,纵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总是人心,无限漫长之别离,生生无已之悲剧,决非人心所能堪受,亦比高致来得更为广大。故成大此词,也是对秦词的补充与发展。从揭橥悲剧深层的美学意义上说,还是是对秦词之一计算。欧、秦、范三家《鹊桥仙》词,呈现一否定之否定路向,显示了宋代词人对传统对人生之深切体味,亦体现出宋代词人艺术创造上不甘逐随他人独创精神,当称作宋代词史上富于启示性之一特色。 《南柯子·怅望梅花驿》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 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 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 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这是一首抒发离情别绪的作品。 上阕从男主人公起笔,下阕则落在女主人公身上,两阕遥相呼应,如倾如诉。上阕描绘了男主人公的惆怅先是从描摹情态入手的,怅望梅花驿,是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的典故,说欲得伊人所寄之梅(代指信息)而久盼不至,因而满怀惆怅:凝情杜若洲,取《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之意,欲采杜若(香草,也指信息)以寄伊人,却也无从寄去,徒然凝情而望。来鸿不见,去雁也难,终于,他从深思回到了现实:距离阻隔了一对情人,难以相聚。四个长短不一的句子,恰如一组逐渐推近的镜头,在令人失望的结局上定了格。 如果说男主人公的愁绪是悠长而缠绵的话,那么,女主人公的思念则显得炽热急切,字里行间,流露出思妇坐卧不宁百般无奈矛盾心理。缄素、题红两句用的是书信往来的典故,远、秋二字,巧妙地点出了她与情人之间音讯断绝的愁绪。最后,焦虑而痛苦的姑娘把唯一的希望寄托于伴着情人远行的江水,但愿它能带去她的思念,然而,那不肯回头的流水和着姑娘的失望、抱怨,最终使这段爱情以悲剧作结。不过留在读者记忆中的,不是悲悲切切的叙事,而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恋歌。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认为: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无论是表述两人不能相见的痛苦,还是诉说那无边的思念,作者都写得含蓄蕴藉。如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高楼指女子居处,木兰舟代喻出游男子:高楼与木兰舟的距离点出了他们无法相见的残酷现实,不近一词用在这里,给人一种语尽意不尽的境界觉。全词没有一处用过思字,但字字句句却充满了思念之情,这表明作者遣词造句的艺术工底十分深厚,既恰如其份地表现了主旨,又保持了词的特点清远空灵。 作者善于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作品避免了平泛单调。如梅花驿、杜若洲都是虚指,但又与双方远隔,托物寄情密切相关,写女主人公无人传递书信所选用的双鱼远、片叶秋以及江已东流也都属虚拟,但却和她盼望与情人通信的现实十分吻合,这些虚实的统一,不仅有助于表达男女双方的真切情意,而且拓实了作品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运用典故也有创新,词中所用大多为常见的典故,但在作者笔下,别有一番情趣。如双鱼、题红两典的原意都形容书信传情,平安抵达对方手中,而作者却以远、秋二字平添了悲剧的韵味,颇有新意。 词中虽有典故,但却一样明白,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两句,借鉴了白居易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和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却如同已出,毫无牵强附会之感,很妥贴地体现了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 《秦楼月·楼阴缺》 楼阴缺,栏干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范成大词集中共有五首《秦楼月》,都是写春闺少妇怀人之情的。前四首分写一天中朝、昼、暮、夜四时的心绪,后一首写惊蛰日的情思,为前四首的补充和发展。看来这五首词是经过周密构思的一个整体,绝非文字游戏,亦非实写闺情,而是别有寄托的作品。 所谓寄托,即托词中少妇的怀人之情寄作者本人的爱君之意。这在宋词中也是很常见的。据周必大撰《范公成大神道碑》记载,成大于淳熙三年(1176)春在四川制置使任上辞官归家养病(四年五月成行),病中还为国操劳,上书言兵民十五事,使宋孝宗赵深受感动。所以这组词可能有此寄托,并可能作于此次居家养病时。这里提到寄托,只是为了说明作者的原意。 至于这组词的价值,则主要在于表现情景的艺术技巧,因此还是可以把它们当作真实的闺情词来欣赏。 这里选的是上述组词的第四首。此词描写闺中少妇春夜怀人的情景十分真切,是组词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篇。词的结构是上阕描绘园林景色,下阕刻画人物心情。初拍写环境的幽静。楼阴之间,皓月悬空,栏干的疏影静卧于东厢之下。一派清幽之景更显露寂寞之情。次拍写环境的清雅。先重叠东厢月一语,强调月光的皎洁,然后展示新的景象,天清如水,风淡露落一片盛开的杏花,在月光照映下明洁如同白雪。 满园素淡之香,隐寓空虚之感。以上纯用白描,不饰华采,但一座花月楼台交相辉映的幽雅园林却清晰可见。写景是为了写人。下阕要写到的那位怀人念远的闺中少妇,深藏在这座幽雅的园林之中,其风姿的秀美、心性的柔静和心情的惆怅,也就可想而知了。给人一种见其景感其人的感觉。所以,上下阕之间看似互不相属,实际上还是非常一致的。 换拍写少妇的愁思。她独卧罗帏之中,心怀远人,久不能寐。此时燃膏将尽,灯芯结花,室内光线越来越暗淡,室外则夜露已落,一切都这么沉寂,只有漏壶上的铜龙透过烟雾送来点点滴滴的漏声。在愁人听来,竟似声声哽咽。这里并不直接写人的神态,而是更深一层,借暗淡的灯光和哽咽的漏声造成一种幽怨的意境,把人的愁苦表现得十分真切。隔烟催漏金虬咽一句,尤见移情想象的奇思。歇拍写少妇的幽梦,又重叠前句末三字,突出灯光的昏暗,然后化用岑参《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二语,表现少妇的迷离惝恍之情。人倦灯昏,始得暂眠片刻,梦魂忽到江南,境界顿觉开阔。然而所怀之人又在何处?梦中得相见否?作者却不写出来,让读者自去想象。这样写,比韦庄《木兰花》歇拍直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意思更含蓄,更意味深长。 春闺怀远是词的传统题材,前人所写极多,但往往采滥忽真(《文心雕龙·情采》),过于浓华而缺少新意。此词却纯任自然,不假锤炼(《蕙风词话》),显得淡朴清雅,没有陈腐的富贵气和脂粉气。 写环境不事镂金错银的雕绘,只把花月楼台的清淡景色自然地写出来;写人物不事愁红惨绿的夸饰,只把长夜难眠的凄苦心情真实地写出来。一切都不隔,不做作(张《丛碧词话》),从而创造出一种天然的美。在情感的表现上,词人亦能突破常规,独辟蹊径,即不作斜倚银屏无语,闲愁上翠眉《定西番》一类的正面描写,也不作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一类的直接抒情,更不作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三字令》一类的多余解说,却借月幽花素的园林景色暗示她情怀的寂寞孤独,借漏咽灯昏的环境气氛烘托她心绪的凄凉愁苦,侧出其言,旁通其情,触类以感,充类以尽《复堂词录叙》,既新颖,又厚重。 《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 休舞银貂小契丹,满堂宾客尽关山。 从今嫋嫋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 模泪易,写愁难。 潇湘江上竹枝斑。 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 此词为别筵而作,当作于淳熙二年正月离桂林赴成都就任之时。两年前,作者以广西经略安抚使来此兼任知府,与僚属、幕士关系甚洽,离别时,他们一再为之饯行,一直送到湖南地界。《鹧鸪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 筵席前歌舞正欢,又奏起了番乐,跳起了番舞。小契丹是少数民族的歌舞。作者另有《次韵宗伟阅番乐》诗是这样描写的:绣靴画鼓留花住,剩舞春风小契丹。跳这种舞大概是着胡装的,银貂,白色的貂裘,与绣靴皆为异族装束。应当说,这样歌舞是很能助兴的,但是,对于别意缠绵的人又往往会起相反的作用。所以此词起句即是:休舞银貂小契丹。如此起笔,我们可以想见:宴会上的歌舞已进行较长一段时间了,作者一直在克制自己,此时实在忍受不住了,央求休舞。不仅自己,大家都忍受不了:满堂宾客尽关山。宾客,指送别的僚属、幕士。尽关山,即为尽是他乡之客的意思(《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据孔凡礼《范成大年谱》考证,这些幕士、官佐大都不是本地人,不少又是江浙一带的。他们之间的离愁别绪更加深了。 这个别筵真是太叫人惆怅了啊。从今嫋嫋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嫋嫋盈盈,形容舞姿、舞容的摇曳美好。这两句意思是:从今以后,谁还能认真欣赏这美妙的舞姿呢。这进一步写出了他们的惆怅,也写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朋友分别,也大有柳七郎那种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的感喟。细体会这两句,还可以体会出作者对歌女也是怀着深深惜别之意的:目前的轻歌曼舞,以后谁还能看到呢。这样的情意在下阕表现得更明显。 模泪易,写愁难,潇湘江上竹枝斑。模、写互文义同。这里意思是:表现流泪是容易的,把愁充分地表现出来就很难了;潇湘江上的斑竹枝,人们容易看到上面斑斑泪痕,这泪痕所表示的内心无比痛苦,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了。刘禹锡的《潇湘神》写道: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这里用湘妃泪洒斑竹典故,表现了离别时难以言状的痛苦。用这个典故,也切合将来的行程,暗示舟行潇湘时也会有这样的相思之苦。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这是写别后的相思。碧云日暮化用江淹《拟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这两句是说,日后我在寂寞的旅途中想念你们而得不到你们的书信时,大概只能空对那横空的孤雁了。最后一句亦兴亦比,很有意境;途中景况的苍茫、清寒,正映见心境的迷惘、冷寂:一雁既表示来书的渺茫,又比喻自己的形影相单。真是横泪易,写愁难,作者下片写愁并不直写愁的具体情况如何如何,而是通过典故、景象去暗示、去渲染,启发读者的想象力,这个愁就变得更具体可感了。这不是避难从易,而是因难见巧。 离别的愁绪,从歌舞场面的感触和旅途景况的拟想中可见出很耐人寻味。与宾客分别的怅惘中又揉和了对歌女的柔情,文字精美,音节谐婉,体现了这首词的婉约风格。这些,是阅读此词的应该注意的地方。 《鹧鸪天·嫩绿重重看得成》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 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 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这是一首歌咏春天的词,但不是一般对春天的赞歌,词人在歌咏阳春烟景的同时,还流露出了作客他乡的飘零之感,在较深层次上,还含有对青春老去的喟叹春老去的喟叹。 上阕四句七言,很象是一首仄起首句入韵的七言绝句,不仅平仄相合,后两句的对仗也极为工整。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写的绝句《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见《宋诗选》中范成大简介)。这首《鹧鸪天》的上阕,就很象是《田园杂兴》中的绝句,也带有意境深刻,不重词采,自然活泼,清新明快的特点。不同的是,这首词的上阕舍弃了作者在《田园杂兴》中融风景画与风俗画于一体的笔法,而侧重于描绘庭园中的自然风光,成为独具特色的一幅风景画。 既然是画,就必然要敷色构图。起句嫩绿重重看得成,就以嫩绿为全画敷下了基本色调。它可以增强春天的意象,唤醒读者对春天的情感。重重,指枝上的嫩叶重重叠叠,已有绿渐成阴的感觉。 看得成(得一作渐),即指此而言。当然只有这第一句,还不成其为画,因为它只不过涂了底色而记。当第二句曲阑幽槛小红英出现时,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这一句,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构成了整个风景画的框架;二是有了色彩的鲜明映衬;三是有了一定的景深和层次感。曲阑幽槛,把画面展开,打破嫩绿的单调,增添了曲折回环、花木幽深的立体感。小红英三字极端重要。这三个字,不仅增强色彩的对比和反差,重要的是,它照亮了全篇,照亮了画面的每个角落。画面,变活了;春天的气氛变浓了。正可谓一字妥贴,全篇增色。小字在全词中有大的作用。浓绿万枝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咏石榴花》)范成大此句正合王诗所说。 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是对仗工整的两句,它把读者的注意力从嫩绿、红英之中引开,放在蜂闹燕忙的热闹场景。如果说,一、二句两句是静止的画面,那么,有了三、四两句,整个画面就动静结合酴醿,又作荼,俗称佛儿草,落叶灌木。蜂儿闹,说明酴醿已临开花季节,春色将尽,蜜蜂儿争抢着来采新蜜。杨柳行间燕子轻极富动感。蜂儿闹,是点上的特写:燕子轻,是线上的追踪。说明燕子在成行的杨柳间飞来飞去,忙于捕食,哺育乳燕,上阕四句,有画面,有构图,有色彩,是蜂忙燕舞的活生生的风景画。毫无疑问,词人对这一画面肯定注入了很深的情感,也反映了他的审美情趣与创作思维。但是,盛时不再,好景不长。春天已经结束,词人又怎能不由此引起伤春而自伤之情呢? 下阕,笔锋一转,开始抒写伤春自伤之情。换头用了两个短句,充分勾勒出感情的变化。春婉娩,春日天气温暖然而也近春暮,这是从春天本身讲起的;而客飘零,是从词人主体上讲的。由于长年作客在外,融和的春日固然可以怡情散闷,而花事渐阑、萍踪无定,则又欢娱少而愁思多了。为了消除伤春自伤之情,词人面对残花,借酒浇愁,时间已经很久,故曰残酒。醉中或可忘记作客他乡,但醉意过后,忧愁还是无法排遣。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面对此情此景词人感到无可奈何,只好又继续饮酒,企盼着在醉梦之中,打发掉这恼人的花月良宵,迎接新的一天,以忘却伤春之情与飘零之感。送了斜阳月又生,结尾以日落月升、写时间流逝,春色难留,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本篇虽写伤春自伤之情,抒发客居飘零之感,但有情景交融的画面,有沉着豁达的性情,读起来仍使人感到清新明快,与一般伤春之作不同。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石湖词音节最婉转,读稼轩词后读石湖词,令人心平气和。这首词,正体现了这一特点。 《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 眼儿媚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作者:范成大】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 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 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此词作于作者调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赴桂林上任途中。据作者《骖鸾录》,乾道九年(1173)闰正月末过萍乡(今江西萍乡市),时雨方晴,乘轿困乏,歇息于柳塘畔。柳条新抽,春塘水满,这样的环境既便小憩,又易引发诗兴。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日脚,云缝斜射到地面的日光。紫烟,映照日光的地表上升腾的水气。酣酣,其色调之深。这一句是写初春乍晴景色,抓住了主要特征:云彩、地气都显得特别活跃,云脚低垂,地气浮腾;日光也显得强烈了,日脚给人夺目的光亮;天气也暖和了,酣酣、紫的色调就给人以暖感。妍暖,和暖、轻暖。轻裘,薄袄。这时的温度也不是一下子升得很高,并不是带给人热的感觉,这种暖意首先是包裹在轻裘里的躯体感觉到了,它一阵阵地传了过来。这一句是写感觉。总之,这天气给人的是暖乎乎的感觉。 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天色即天气。这天气叫人感到舒服,因而容易使人陶醉,加上暖乎乎的花香沁人心脾,更使人精神恍惚了。暖香与冷香对人的刺激确乎不同。扶头,本是指一种易使人醉的酒,也状醉态。午梦扶头就是午梦昏昏沉沉的样子。 上阕是写乘舆道中的困乏,下阕写小憩柳塘。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这片春慵紧接困字醉字来,意脉很细。这里即景作比。縠纹,绉纱的细纹比喻水的波纹。这两句说:春慵就象春塘中那细小的波纹一样,叫人感到那么微妙,只觉得那丝丝的麻麻痒痒、阵阵的软软绵绵。这个愁字的味道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下面又进一步进行描写:溶溶泄泄(yy),东风无力,欲皱还休。溶溶泄泄,水缓缓掠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已《谒金门》),墉水皱了;可你认真去看,又风静縠纹平(苏轼《临江仙》)了。这里写水波就是这种情形。这是比喻春慵的不可捉摸,又似曾可见恍恍惚惚,浮浮沉沉的状态。这几句都是用比喻写春慵,把难以言状的困乏形容得如此具体、形象,作者的写作技巧真令人叹服。同时还要体会,这春水形象的本身又给人以美感。它那么温柔熨贴,它那么充溢、富于生命力,它那么细腻、明净,真叫人喜爱。春慵就是它,享受春慵真是人生的快乐。春慵,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感觉,虽然在前人诗词里经常出现这字眼,但具体描写很少,苏轼(《水龙吟。杨花词》)借杨花写了女子的慵态,但没有这首词写得生动、细腻、充盈。此词用了许多贴切的词语天气给人的困乏感觉,又用了一系列比拟写感觉中的春慵,使人刻画如沐其中;感觉到了春天的温暖,闻到了醉人的花香,感受到了柳塘小憩的恬美。 沈际飞评道:字字软温,着其气息即醉。(《草堂诗余别集》引)确实不错。如此写生理现象,写感觉,应当说是文学描写的进步。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春涨一篙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这首写苏州附近田园风光的词是作者退居江湖期间作的。此词当是作者退居石湖期间作,写的是苏州附近田园风光。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一篙,是指水的深度,温庭筠《洞户二十二韵》:池涨一篙深。添水面,有两重意思,一是水面上涨二是水满后面积也大了。鹅儿,小鹅,黄中透绿,与嫩草色相似。绿,就是绿柳才黄半未匀那样的色调。春水涨满,一直浸润到岸边的芳草;芳草、鹅儿在微风中活泼泼地抖动、游动,那嫩嫩、和谐的色调,透出了生命的温馨与活力;微风轻轻地吹,吹绿了河岸,吹绿了河水。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画舫,彩船。夷犹,犹豫迟疑,这里是指船行迟缓。横塘,在苏州西南,是个大塘。江南水乡河渠纵横,湾道也多。作者乘彩船往横塘方向游去,河道曲折多湾画舫缓慢行进。看着前方的塔近了,其实还远。这就象俗语所说望山走倒马,又象《诗经。蒹葭》所写: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惟其如此,才有吸引力。那水面上的小鹅,其实,作者并不急于到塔边,所以对远近并不在意,此时更使他欣悦的倒是一路好景致。便很令人疼爱留连。杜甫当年春游就遇到这样的小鹅,他是这样描写舟前小鹅儿: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舟前小鹅儿》)多活泼,多可爱!成大所遇,当亦如此。这两句写船行,也带出了沿途风光,更带出了自己盎然兴趣。全词欢快气氛也由此而兴。 词的下片写到农事,视野更加开阔了。如此写,既与上片紧密相联,又避免了重复。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江国,水乡。寒指水冷。旱地早已种植或翻耕了,水田要晚些,江南农谚曰:清明浸种(稻种),谷雨下秧。所以耕遍正是时候。着一才字,这不紧不慢的节奏见出农事的轻松,农作的井然有序。村北村南耕过的水田,一片连着一片,真是村南村北皆春水、绿遍山原白满川,一派水乡风光现于读者面前,虽然农事紧张或更可说繁重,但农民们各得其乐,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秀麦,出穗扬花的麦子。面当为炒面,将已熟未割的麦穗摘取下来,揉下麦粒炒干研碎,取以尝新,苏轼所谓捋青捣?少软饥肠(《浣溪沙》),目前农村仍有此俗。这两句是写高地上景象,虽然水稻刚刚下种,但漫冈遍野的麦子拔穗了,蚕眠,桑叶也便宜了,雉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王维《渭川田家》),农桑丰收在望。所以下面写道:看看尝面收新茧。看看,即将之意,透着津津乐道、喜迎丰收的神情。下片写田园,写农事,流露出对农家生活的认同感、满足感。 这是一首田园词,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自始至终有流露出乡村景色人情淳朴、宁静、合皆,读了令人心醉。田园词在两宋很少,苏轼、辛弃疾各写了几首,范成大写了三两首,这些作品可以说是宋词里的珍品,尤可宝贵。范成大是田园诗名家,其《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最有名。他以田园诗笔法来写田园词,像此篇一样,很有特色,只可惜太少了。 秦楼月·楼阴缺 宋代:范成大 楼阴缺,栏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 宋代:范成大 休舞银貂小契丹,满堂宾客尽关山。从今嫋嫋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 模泪易,写愁难。潇湘江上竹枝斑。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 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 宋代:范成大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鹧鸪天·嫩绿重重看得成 宋代: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一杯且贾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后催租行 宋代:范成大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 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 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 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 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 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 宋代:范成大 携箩驱出敢偷闲,雪胫冰须惯忍寒。 岂是不能扃户坐,忍寒犹可忍饥难。 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 劳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块果何心。 满江红·清江风帆甚快作此与客剧饮歌之 宋代:范成大 千古东流,声卷地,云涛如屋。横浩渺、樯竿十丈,不胜帆腹。夜雨翻江春浦涨,船头鼓急风初熟。似当年、呼禹乱黄川,飞梭速。 击楫誓、空警俗。休拊髀,都生肉。任炎天冰海,一杯相属。荻笋蒌芽新入馔,弦凤吹能翻曲。笑人间、何处似尊前,添银烛。 秦楼月·浮云集 宋代: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满江红(冬至) 宋代: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清昼永,佳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栾同社,笑歌相属。着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朝中措·长年心事寄林扃 宋代:范成大 长年心事寄林扃,尘鬓已星星。芳意不如水远,归心欲与云平。 留连一醉,花残日永,雨后山明。从此量船载酒,莫教闲却春情。 满江红(冬至) 宋代: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清昼永,佳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栾同社,笑歌相属。着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菩萨蛮·湘东驿 宋代:范成大 客行忽到湘东驿。明朝真是潇湘客。晴碧万重云。几时逢故人。 江南如塞北。别后书难得。先自雁来稀。那堪春半时。 满江红 宋代:范成大 罨画溪山,行欲遍、风蒲还举。天渐远、水云初静,柁楼人语。月色波光看不定,玉虹横卧金鳞舞。算五湖、今夜只扁舟,追千古。 怀往事,渔樵侣。曾共醉,松江渚。算今年依旧,一杯沧浦。宇宙此身元是客,不须怅望家何许。但中秋、时节好溪山,皆吾土。 西江月 宋代:范成大 十月谁云春小,一年两见风娇。云英此夕度蓝桥。人意花枝都好。 百媚朝天淡粉,六铢步月生绡。人间霜叶满庭皋,别有东风不老。 朝中措 宋代:范成大 天容云意写秋光。木叶半青黄。珍重西风祛暑,轻衫早怯新凉。 故人情分,留连病客,孤负清觞。陌上千愁易散,尊前一笑难忘。 南柯子 宋代:范成大 槁项诗余瘦,愁肠酒后柔。晚凉团扇欲知秋。卧看明河银影、界天流。 鹤警人初静,虫吟夜更幽。佳辰只合算花筹。除了一天风月、更何求。 菩萨蛮(木芙蓉) 宋代:范成大 冰明玉润天然色。凄凉拼作西风客。不肯嫁东风。殷勤霜露中。 绿窗梳洗晚。笑把玻璃盏。斜日上妆台。酒红和困来。 田舍 宋代: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碧瓦 宋代:范成大 碧瓦楼头绣幙遮,赤栏桥外绿溪斜。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咏河市歌者 宋代:范成大 岂是从容唱渭城,个中当有不平鸣。 可怜日晏忍饥面,强作春深求友声。 霜天晓角 宋代:范成大 少年豪纵。袍锦团花凤。曾是京城游子,驰宝马、飞金鞚。 旧游浑似梦。鬓点吴霜重。多少燕情莺意,都泻入、玻璃瓮。 水调歌头 宋代:范成大 万里筹边处,形胜压坤维。恍然旧观重见,鸳瓦拂参旗。夜夜东山衔月,日日西山横雪,白羽弄空晖。人语半霄碧,惊倒路傍儿。分弓了,看剑罢,倚兰时。苍茫平楚无际,千古锁烟霏。野旷岷嶓江动,天阔崤函云拥,太白暝中低。老矣汉都护,却望玉关归。 如梦令 宋代:范成大 两两莺啼何许。寻遍绿阴浓处。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 浣溪沙 宋代:范成大 催下珠帘护绮丛。花枝红里烛枝红。烛光花影夜葱茏。 锦地绣天香雾里,珠星璧月彩云中。人间别有几春风。 水调歌头·又燕山九日作 宋代:范成大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秦楼月 宋代:范成大 珠帘狭。卷帘春院花围合。花围合。昼长人静,双双胡蝶。 花前苦殢金蕉叶。瞢腾午睡扶头怯。扶头怯。闲愁无限,远山斜叠。 梦玉人引 宋代:范成大 送行人去,犹追路、再相觅。天末交情,长是合堂同席。从此尊前,便顿然少个,江南羁客。不忍匆匆,少驻船梅驿。 酒斟虽满,尚少如、别泪万千滴。欲语吞声,结心相对呜咽。灯火凄清,笙歌无颜色。从别后,尽相忘,算也难忘今夕。 鹧鸪天(雪梅) 宋代:范成大 压蕊拈须粉作团。疏香辛苦颤朝寒。须知风月寻常见,不似层层带雪看。 春警重,晓眉弯。一枝斜井缕金德。酒红不解东风冻,惊怪钗头五燕干。 四时田园杂兴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晚春田园杂兴 宋代:范成大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会同馆 宋代:范成大 万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上沤浮! 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不? 立秋二绝 宋代: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十月二十六日三偈 宋代:范成大 窗外尘尘事,窗中梦梦身。 既知身是梦,一任事如尘。 如梦令 宋代:范成大 罨画屏中客住。水色山光无数。斜日满江声,何处撑来小渡。休去。休去。惊散一洲鸥鹭。 卜算子 宋代:范成大 云压小桥深,月到重门静。冷蕊疏枝半不禁,更著横窗影。 回首故园春,往事难重省。半夜清香入梦来,从此熏炉冷。 临江仙 宋代:范成大 羽扇纶巾风袅袅,东厢月到蔷薇。新声谁唤出罗帏。龙须将笛绕,雁字入筝飞。 陶写中年须个里,留连月扇云衣。周郎去后赏音稀。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自横塘桥过黄山 宋代:范成大 阵阵轻寒细马骄,竹林茅店小帘招。 东风已绿南溪水,更染溪南万柳条。 题城山晚对轩壁 宋代:范成大 一枕清风梦绿萝,人间随处是南柯。 也知睡足当归去,不奈溪山留客何! 续长恨歌 宋代:范成大 闻道蓬壶重见时,瘦来全不耐风吹。 无端郤作尘间念,已被仙官圣得知。 续长恨歌 宋代:范成大 金杯潋灩晓妆寒,国色天香胜牡丹。 白凤诏书来已暮,六宫铅粉半春阑。 梦玉人引 宋代:范成大 共登临处,飘风袂、倚空碧。雨卷云飞,长有桂娥看客。箫喜生春,遍锦城如画,雪山无色。一梦才成,怳天涯南北。 舞余歌罢,料宣华、回首尽陈迹。万里秦吴,有情应问消息。我欲归耕,如何重来得。故人若望江南,且折梅花花相忆。 念奴娇(和徐尉游口湖) 宋代:范成大 湖山如画,系孤篷柳岸,莫惊鱼鸟。料峭春寒花未遍,先共疏梅索笑。一梦三年,松风依旧,萝月何曾老。邻家相问,这回真个归到。 绿鬓新点吴霜,尊前强健,不怕衰翁号。赖有风流车马客,来觅香云花岛。似我粗豪,不通姓字,只要银瓶倒。奔名逐利,乱帆谁在天表。 菩萨蛮(元夕立春) 宋代:范成大 雪林一夜收寒了。东风恰向灯前到。今夕是何年。新春新月圆。 绮丛香雾隔。犹记疏狂客。留取缕金德。夜蛾相并看。 卜算子 宋代:范成大 凉夜竹堂虚,小睡匆匆醒。银漏无声月上阶,满地阑干影。 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不惜骖鸾弄玉箫,露湿衣裳冷。 浣溪沙 宋代:范成大 白玉堂前绿绮疏。烛残歌罢困相扶。问人春思肯浓无。 梦里粉香浮枕簟,觉来烟月满琴书。个侬情分更何如。 西江月 宋代:范成大 樱笋园林绿暗,槐榆院落清和,年年高会引笙歌,戏彩人随燕贺。 一笑难逢身健,十分休惜颜酡。还将瓜枣送金荷,遍照金章满座。

相关参考

第二章 突发难,丰岛炮声_三、成欢驿之战

>  战事一起就没有休止,无论是海上还是陆地上。在北洋海军护航舰队于丰岛海面遭到日本舰队袭击的同时,清朝政府驻扎在朝鲜牙山的陆军部队,也遭到了日军少将大岛义昌指挥下的陆军混成旅团的攻击。叶志超、聂士成

梅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梅花的象征意义:1、勇于拼搏,不畏艰险的精神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即是歌咏了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更是在鼓励人们要敢于拼搏,不畏艰险,不管受了怎样的磨难或

超神预言家——《梅花诗》(邵雍)

《梅花诗》又叫《邵雍谶语》、《梅花易数之梅花诗》,是北宋的易学家、哲学家、道士邵雍所做十首预言诗。少年时期的邵雍酷爱读书,几乎无书不读,对自我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并且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寒不炉,

梅花譜

《梅花譜》中國象棋古譜,棋譜成書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著者王再越。爲中國象棋史上影響最大的兩大全局名譜之一,與《橘中祕》並列稱爲“橘梅”。梅花譜以研究後手屏風馬聞名,在清代沒有刻印過,

梅花象征着什么样的人

梅花为什么叫梅花?在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被誉为花魁。“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象征我们龙的

四字梅花诗历史查询

全年正版四字《梅花诗》《梅花诗》全文前七节历史部分,后三首当今和未来的部分。1.第一节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2.第二节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

宋朝一位才子,一生不婚娶不做官,以梅花做妻子,将生活过成诗

林逋是北宋著名诗人,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那首《山园小梅》。林逋一生最爱梅花,在他看来,梅花「”眼波含情”就如同倾世美女一般。林逋终生未娶,他把梅花当做自己的毕生挚爱,称梅花是自己的妻子。林逋从小就是个神

梅花象征着什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象征着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梅(学名:Armeniacamume Sieb.):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

梅花象征什么样的人莲花呢

梅花象征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的人,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莲花象征“中通外直,

梅花盛開千年,賞梅也有講究,你都知道嗎

中國人從古到今都非常喜歡梅花,並建造了許多梅園,而且把欣賞作爲一種文化。在欣賞標準上,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人羣也有着不同的標準。古代文人普遍喜歡梅花的冷逸美,現代人多推崇梅花的熱烈美,這是受一定的社會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