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尽美的后人来济祭奠爷爷 亲述革命先烈背后的一段往事

Posted 祖父

篇首语: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王尽美的后人来济祭奠爷爷 亲述革命先烈背后的一段往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尽美的后人来济祭奠爷爷 亲述革命先烈背后的一段往事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8月24日讯(记者 孙杰)8月24日上午,王尽美烈士的孙子王明华、孙女王爱华来到济南革命烈士陵园,在陵园副主任邹德真、刘慧和部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烈士墓区,向王尽美烈士墓、邓恩铭烈士墓敬献了鲜花,表达了对爷爷王尽美等革命先烈的追思与敬意。 在王尽美烈士墓前,王明华和王爱华挺身肃立,面向爷爷的墓碑鞠躬行礼。看到爷爷的墓碑干净整洁,整个墓区环境优美,王老先生兄妹表示非常欣慰。看到墓碑左上角王尽美烈士的照片时,王明华向大家讲述了这张来之不易的照片的故事。 1921年7月,王尽美出席中共一大后返回济南,全身心投入到山东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中。鲜有时间陪伴家人的他,在北京的廊坊照相馆拍下了这张意气风发的标准像,托人带给母亲,照片的背后是他的手迹:二三年九月摄影于北京——瑞俊。 王明华说,「 ”这个标准像是比较好的,外面有一个纸壳子,照片贴在上面,背后是我祖父亲笔写的字,那时候的名字,因为家乡的人不知道(王尽美这个名字),就还是签名叫王瑞俊,这张照片由我的曾祖母保管,这张标准像就留在家里。” 「 ”1925年8月我祖父过世。”1930年,军阀混战,地方土匪趁机对北杏村进行了疯狂掠夺、抄家,那是家里遭遇第一次洗劫。 第二次洗劫,则是在抗日战争期间。「 ”七七事变以后,鬼子打进来了,这里就变成兵荒马乱。这个时候我们家的目标就比较大。比较大的原因不是我的祖父,我的祖父知道的人并不多,是我伯父伯母、我父母亲都参加八路军了。我曾祖母就变成了军属了,有什么行动、扫荡,我们家是重点目标。我的祖母把我祖父用过的一些东西藏到水缸里面,小水缸不大,两个小水缸就放在地上,结果鬼子还是汉奸,连水缸都抬走了。所以我祖父就没有留下别的任何东西。我曾祖母一看事情不对,祖父就留下了唯一这张照片。她就把照片用纸包了起来,那个土墙有个洞嘛,塞到里面,然后外面就糊住了。”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亲自指示收集王尽美同志遗物的时候,这张藏了20多年的照片才被取出来。 「 ”毛主席知道我的曾祖母还活着,就讲到王尽美的娘还活着,你们一定要把她找到,看看王尽美还有什么遗物。来人就找到我的曾祖母一问,看看还有东西没,这怎么也想不起来,再想想,才想着墙里还有一张照片,这才把那个照片从墙里面挖出来,时间比较长了,黏住了。黏住以后就没有动,送到济南照相馆,把它全部修好,送到北京。主席给董老一看,就是他(王尽美)。” 此后这张照片就由王明华的伯父、王尽美长子王乃征保存。 「 ”后来朝鲜战争爆发了,我伯父是管军务的,他怕自己什么时候在朝鲜牺牲。这照片赶快转给我的父亲,那时我父亲在浙江义乌当县委书记。再后来我父亲把照片转给我,在我这存了11年,1979年,我准备出国学习,这张照片我们就赠送给山东省委,省委就委托民政局保管。之后就到你们纪念馆里了,只有你们馆里才有照片的原件。墓碑上这张照片就是那张照片的复制件了。” 之后,在工作人员陪同下,王老先生兄妹来到济南战役纪念馆存放王尽美烈士照片原件的展柜前,久久凝望、感慨良多。 王明华说,这么多年她一直没有见过这张照片的原件,今天终于见到了,非常激动,了却了这么多年的心愿。看到那么多的观众尤其是中小学生一批批地前来参观,听讲解员们讲述着爷爷的故事,他们既觉得欣慰更觉得自豪。随后两人瞻仰了馆内英烈厅,并在电子留言台上留言「 ”献给为新中国奋斗的英雄们 与山河同在 与日月同辉-王尽美孙 王明华 王爱华 二〇一九年八月二十四”。

相关参考

缅怀先烈,追忆历史100字左右

又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来到了墓前,祭奠长眠在这里的先烈的英灵.站在烈士墓前,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

清明节时祭奠先烈先贤的方式

最常用的方式:扫墓祭祖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

春秋战国 介之推,割股啖君 阳虎教育师生清明前夕祭扫汪峰陵园缅怀革命先辈

清明时节到来,阳虎教育学校组织师生30余人到蓝田九间房“汪峰故居纪念馆”进行清明节祭奠先烈,这是该校三月文明礼仪节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一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践活动。活动中我们悼念革命先烈,

历史人物 马汉三为戴笠之死真凶 听戴笠亲述对马汉三评价

  马汉三:戴笠之死就是马汉三一手制造。当时已经是抗战胜利前夕,戴笠讲了很长的一段话,是对马汉三的评价。戴笠是这样说的:  “马汉三嘛,我是把他当“字典”来'查',同时也是为了培植北方干部。因本局百分

历史人物 来济简介 来济的父亲 来济子女

来济出生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是隋朝大将来护儿之子,唐朝名臣。他进士出身,担任过中书舍人、太子宾客、中书令、庭州刺史、同中书门下三品、检校吏部尚书等职,封爵南阳县侯。来济的子女后人都有谁呢?来济简介

历史人物 来济简介 来济的父亲 来济子女

来济出生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是隋朝大将来护儿之子,唐朝名臣。他进士出身,担任过中书舍人、太子宾客、中书令、庭州刺史、同中书门下三品、检校吏部尚书等职,封爵南阳县侯。来济的子女后人都有谁呢?来济简介

缅怀先烈的诗歌短一些

清明节怀念革命先烈的诗歌(一)伫立墓前我仿佛听到隐约的军号声在召唤一排排烈士墓如同一队队威武的士兵整装待发墓碑上寥寥的文字浓缩了一段烽火岁月红色的墓凝固了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伫立墓前高贵和贫贱都变得渺小生

缅怀革命先烈诗歌

1、《临淄革命烈士纪念塔》烈士忠魂贯苍穹,白云轻抚伴从容。天公低首邀上客,清茶一杯问苍生。2、《临淄革命史纪念馆》玉石花环表心灵,烈士芳名高墙涌。铁拳砸碎旧世界,铮骨擎起黄河龙。3、《烈士墓区》苍松翠

新中国的诞生,到底牺牲了多少革命先烈

  改革开放前出生的人,对于这样的话语一定耳熟能详:“曾几何时,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共和国的红色江山。”我们更忘不了毛泽东同志那段充满深情而又壮志凌云的号召:“成

新中国的诞生,到底牺牲了多少革命先烈

  改革开放前出生的人,对于这样的话语一定耳熟能详:“曾几何时,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共和国的红色江山。”我们更忘不了毛泽东同志那段充满深情而又壮志凌云的号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