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仗来后勤有多重要,看看二战时期两国后勤都是什么样的
Posted 士兵
篇首语:生活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打起仗来后勤有多重要,看看二战时期两国后勤都是什么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打起仗来后勤有多重要,看看二战时期两国后勤都是什么样的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偷袭袁绍后方,烧毁了袁绍的粮食补给,士兵不得不饿着肚子去上战场,最后袁绍被曹操打败,曹操统一北方。而在古时候后勤补给就如此重要,近代更是如此。而且在二战中,后勤并不只是管士兵吃喝,还需要将各种不同口径的弹药精确分发到每一个班组、士兵手中。一名士兵饿着肚子、枪里没有弹药自然是不能打仗的,因此后勤在二战中是至关重要的。 在二战中忽视后勤而白白送命人数最多的国家,当数日本。日本在二战前就有著名的陆海军冲突,两军发展方向完全不一致,陆军虎视眈眈的盯着中国地区,而海军则拼了命的扩充,等待在未来的一日同英、美海军实施海上决战。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日本陆军的情况还算好,在中国战场上的后勤还算较为有序。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则傻了眼,如何将陆军运上岛与美军展开争夺战就是一大问题,而比陆军士兵数量更多的补给应该怎么运? 这些问题可愁坏了当时的陆军高层,没办法,只能找海军合作,谁知海军也傻眼了。海军也没有猜想到居然要在战争中要承担运输任务,因此只能挪出日本海军雷击战术的主力——高速驱逐舰们来承担运送陆军上岛的任务。人是上去了,补给呢?自然是没有,甚至连饭都没得吃,陆军本身并没有海上高速运输能力,如果用普通的运输船则很容易被美国海军抓个正着。于是有这样一位"绝顶聪明"的海军将领发明了"东京快车",承担运输任务的还是高速驱逐舰,在夜晚中偷偷的给岛上的士兵送给养,而在制空权、制海权都没有的海域,这样的想法简直是异想天开,这种战术在实施的早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而在后来则被叫停。 补给中断之后的守岛士兵要么玉碎、要么饿死,投降者甚少,因此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在岛屿争夺战上几乎都是以惨败的结局告终,并且损失了几十万人。而同样远离本土,遭遇后勤问题的不止日本,还有德国。隆美尔在北非战局失利的时候赶到了北非,力挽狂澜,而原离本土也使得隆美尔在后勤上吃了不少苦。首先就是运输问题,德国在地中海几乎没有海上运输能力,因此只能借助意大利的舰艇来回调动。 而德军后勤部也不知道这些士兵要去的是一个多么恶劣的环境,先是给他们配发了烧柴火的炉子,要知道沙漠里寸草不生,上哪里去找木头?而除了炉子外,士兵的装备也不尽人意,士兵在初期还穿着长筒靴去作战,而防晒的工具也没有充分的准备好,并且因为这些原因削弱了大量士兵的战斗力。在饮食方面,也无法保证,隆美尔的非洲军团除了本土带来的食物外,在非洲战场上主要靠意大利对其进行补给。 而非洲军队对他们提供的食物则颇有微词,因为这些食物味淡,并且有时候还量少,最惨的时候一名士兵一天的饮食也就是一块面包和一点肉干。最重点的是,意大利提供的水果少之又少,加上食物中本身含有的维生素就不多,因此很多德国士兵营养不良,更有人因此得了败血症。而隆美尔本人也是深受其害,在北非战局后期,隆美尔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不得不住进医院进行调理,而最终德军还是撤出了非洲,以失败告终。这两个事例也告诉了后人,后勤硬才是硬道理!相关参考
在我们抗战时期,有无数先烈为之失去生命而来铺垫现在的和平年代,许许多多的战士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虽然有许多烈士们英勇就义,可是他们肉体虽死,但是精神永远活在人间,活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读书时期应该也是学
还不知道:韩信打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贫民出身,早期生活艰苦,经常要向周围的人乞讨而得以生存。秦末参加反秦斗争而加入项羽的行列,然而却不受项羽的重用,多次进谏不被
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咱们古代有句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确实是这样,打仗战争表面上这是军队在碰撞,实际上打仗打得是后勤,打仗打的是综合国力。前线有一个士兵在打仗,后方至少要有超过十个人给这个士兵服务
北宋仁宗时期,欧阳修与狄青同朝为官。欧阳修才华横溢,文章冠绝天下,狄青骁勇善战,打起仗来所向披靡。这一文一武,表面看,好像没什么相同之处,但那一份忠君爱国的情结,爱民如子的情怀,却都是一样的。也正是因
秦朝的后勤到底有多强?六十万大军出征两年,竟然没有断过军粮! 224年秦国的戎行开端从陕西动身,实行攻伐楚国。此次大战一共有两年的时光,两边都动用了大规模的军力,光秦国雄师就有六十万的人马。
打仗,绝对的苦差事,惨烈的战场环境,血肉横飞的恐怖场面,随时面对死亡伤痛的折磨,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等等,种种的压力都在考验着士兵的极限,极限靠什么支撑?当然是身体,那身体又靠什么呢?毫无疑问的是食物(
北宋仁宗时期,欧阳修与狄青同朝为官。欧阳修才华横溢,文章冠绝天下,狄青骁勇善战,打起仗来所向披靡。这一文一武,表面看,好像没什么相同之处,但那一份忠君爱国的情结,爱民如子的情怀,却都是一样的。也正是因
核心提示:一旦打起仗来,许世友勇猛无畏,身先士卒。他常说:“人死如吹灯,杀头不过碗大的疤。”许世友曾7次参加敢死队,5次担任敢死队长。他曾7次负伤,每次都是自己硬用指头把伤口里的子弹抠出来,糊点南瓜瓤
苏波战争中的骑兵第1集团军1920年8月,所向披靡的红军在华沙城下惨败。关于失败的原因,最直接的当然是协同不力、后勤支援不足以及兵力缺乏等,然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苏俄对外战略指导思想。在历史上,两国一直
王近山将军,是开国中将,人称“王疯子”。说他是“疯子”,是因为他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善打硬仗、恶仗,打起仗来像疯了一样!伯承元帅曾说:“近山是‘战将’,他那不叫疯!一人投命,足惧万夫。打仗时,狭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