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蜀国的功臣,其实也可以说他是蜀国的罪臣
Posted 武将
篇首语: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葛亮是蜀国的功臣,其实也可以说他是蜀国的罪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诸葛亮是蜀国的功臣,其实也可以说他是蜀国的罪臣
说到蜀国的最大功臣,大概没有人不会想到诸葛亮。但如果说他是蜀国的罪臣,大概就会有很多人站出来反对。说功臣的理由当然大家都能找出,比如他为刘备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思想,可以说他是蜀国的总设计师。而且他既做军师,又做丞相,把蜀国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手里,他既致力于管理蜀国,又东征西讨,为蜀国的建立和政权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遍寻蜀国上下,包括刘备和关、张谁也没有他的功劳大。 说诸葛亮是蜀国的罪臣,有如下两个个理由: 其一,他把蜀国后主刘禅培养成了傻瓜。人们都知道,刘禅是一个无能的皇帝。但是刘禅的无能不是天生的,而是诸葛亮造成的。何以言之?因为诸葛亮接受刘备托孤之后,他可以说是拼尽全力「 ”辅佐”后主,生怕有什么闪失,而对不住先帝刘备。这种愿望当然没什么问题,但问题是,诸葛亮太尽力了,尽力到什么事都替刘禅想到做到,刘禅这个皇上基本上就成了摆设。诸葛亮这样做,当然并没有篡权夺位的嫌疑,关键是他什么事都替刘禅做了,刘禅也就没有了历练的机会,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做皇帝的,皇帝也需要锻炼,但是诸葛亮以勤政报答刘备,客观上剥夺了刘禅的锻炼机会。刘禅之成为庸主,诸葛亮难辞其咎。 其二诸葛亮把蜀国的文官武将都变成了傻瓜。诸葛亮太能干了,他不光把皇上的事情给代办了,连手下的文武百官的事情也给代办了。《三国演义》中写他让手下做事,总喜欢弄一个锦囊,里面装着妙计,连打开锦囊的时间地点都事先给手下安排好,连委派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做事,他也授以锦囊。这虽然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但是诸葛亮确实太能操心了,他确实做了很多手下该做的事。 人们都知道马谡的故事。马谡原是诸葛亮的参军,经常跟诸葛亮谈论军事,当然他的实战经验很少。马谡因为不听诸葛亮的安排,丢失街亭,致使整个北伐失败。其实马谡的失败,诸葛亮也有责任,因为诸葛亮太英明了,他哪儿用得着马谡这个参谋啊。马谡在诸葛亮这棵大树下,没有经受过风雨的锻炼,一旦派到前线,他就会暴露出自己的无能。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说:「 ”政事无巨细咸于亮。”而「 ”事无巨细”这个成语也正产生于此。好一个「 ”事无巨细”,可以说概况得太准确了。在军中,他不仅要调兵遣将,指挥千军万马,连后勤补给他也要过问。而他的过问,不是一般的问一下,而是连一下些作战物质的大小规格都要设计好。他还发明了诸葛亮连弩,据说这种弓弩能够连续发射十只箭,大大提高了射箭的效率。他还发明木牛流马,用于在艰险的蜀道上运输粮草。但是做这些工作都需要花费精力,他哪有那么多精力!再说了,这些事,他都代办了,手下的人也就不用做事了。 所以后来在跟司马懿对阵的时候,司马懿面对蜀国派来的使者,只问了诸葛亮的起居饮食,使者照实回答说,丞相晚睡早起,早餐吃得很少,连惩打士兵军棍这样的小事他都要过问。司马懿据此判断说:「 ”亮将死矣!” 可以说诸葛亮是累死的,但他却让很多文官武将闲死。闲死倒是小事,关键是这些人没有锻炼的机会。所以到了后期,出现了「 ”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尴尬局面。当然蜀国缺少武将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诸葛亮不注重培养武将,至少是一个方面的因素,要知道,古代的将领不光能打,还要会智谋。智谋都出自诸葛亮,将领们还用动脑子吗? 诸葛亮智慧太高了,但他却把蜀国上下都变成了弱智。所以他死后不久,蜀国就被魏国灭掉了。 作者:土老帽相关参考
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奏章中,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绩评价极高,认为诸葛亮治理蜀国时:“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达到
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奏章中,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绩评价极高,认为诸葛亮治理蜀国时:“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达到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有时候是一种缘分,而这种缘分就注定了二人密不可分的关系,三国中的诸葛亮和马谡就是如此。二者可以说是一见如故,其实诸葛亮对马谡有好感也不是毫无缘由,虽然马谡曾犯下重罪,死于诸葛亮的手中,
马谡临死前大喊10个字,诸葛亮听后悔不当初,蜀中大将泣不成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马谡因街亭之战,成为了蜀国的罪臣,故没有被武侯祠文官廊收录,
刘备给人的感觉一直都很一般,打仗远不及曹操和孙策,内政也全部倚靠诸葛亮等人,除了哭似乎一无是处;但刘备如果真的这么差,会被曹操如此忌惮吗?会被心高气傲的诸葛亮奉为主公吗?显然,刘备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历史人物 诸葛亮对蜀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我们可能都看错诸葛亮了
诸葛亮对于蜀国来说不仅是丞相,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刘备死后,诸葛亮也算是为蜀国鞠躬尽瘁了,而且这期间也没想自己称帝。按照当时诸葛亮的地位和资历,完全可以废除刘禅,不过诸葛亮可能也是看到了蜀国的未来,就算
三国时期,三个国家当中,蜀国是最先灭亡的,而灭亡蜀国的大功臣,其中一个就是三国后期的名将钟会。钟会不仅是一位将领,还是一个谋士,可以说是智勇双全,当时人都将他比作是张良。在灭蜀的过程当中,钟会算作是一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杨洪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诸葛亮堪称那个时期的最强谋士。他辅佐刘备建立了蜀国,能力超群,似乎没人能跟诸葛亮的智谋并肩。但是其实在三国时代,有一个
司马懿不攻击蜀国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诸葛亮的身上的。分天下,不单单是权谋的争斗,更多的为心理战。他一生不打蜀国,是由于诸葛亮在蜀国,即便刘备去世,诸葛亮也可以使蜀国平安无事。自古就是弱肉强食的,司马懿
刘备手下可以称得上名字的文臣便只有诸葛亮,庞统,法正三位,诸葛亮在以往的形象中是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而庞统也是一般,只是死得较早,没有诸葛亮那么出彩,而法正其人,一般人的印象可能不深,但是在蜀国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