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的刘禅在魏国过得怎样

Posted 司马

篇首语:知识给世界带来光明,知识给人类增长财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乐不思蜀的刘禅在魏国过得怎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乐不思蜀的刘禅在魏国过得怎样

诗享书局原创文章 在「 ”三国”的故事里,刘备的儿子刘禅最为出名的事估计就是他投降魏国后,说的那句「 ”乐不思蜀”了。 但这毕竟只是一句话,又没有详细交代他在魏国的生活状况,那么作为亡国之君,「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投降后的生活到底是如何的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 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带领曹魏军队直捣成都,刘禅没有过多的抵抗,开门投降。 本来投降至少可以求个安稳,但带兵在外的姜维见大势已去,便假意投降了曹魏,私下串通钟会想要谋反,以求「 ”曲线救国”。结果没想到事情败露,钟会部下发动动乱,将姜维钟会全部杀死,这期间蜀汉不少大臣遭受池鱼之灾,如蜀汉前太子刘璇、汉寿亭侯关彝也被乱军所杀。 虽然刘禅没有受到波及,却也受到了惊吓,昔日一同降魏的旧臣也少了许多。 再后来刘禅带着少数几个旧臣前往洛阳,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在中国古代爵位等级里,公爵是最高等的,看起来似乎待遇还不错。 但司马昭显然不是那么好的人。一次宴请刘禅的时候,奏完魏乐奏蜀乐,显然想故意试探或羞辱刘禅。 这时在场的一些蜀国旧臣纷纷哀伤流泪,刘禅则表现的喜不自禁。于是「 ”乐不思蜀”的由来便发生了。 王问禅曰:「 ”颇思蜀否?”禅曰:「 ”此间乐,不思蜀。” 显然,这是司马昭的一种试探,也是羞辱,刘禅若回答不好会有何结果都不一定,极有可能会引来司马昭的猜疑,甚至连累自己家人和其蜀汉旧臣。 而他直面羞辱说出这样的话,或许心里也不会好受。 后来在吴国的末帝孙皓投降时,对司马炎就十分不服,没有像刘禅一样「 ”乐不思蜀”,司马炎给他封的爵位和待遇就比刘禅差了一些,而且正值壮年的他降魏后四年就去世了,这或许便是司马炎做了什么手脚。 在司马昭去世没多久,司马炎就改朝换代建立了晋,同时还封原来的魏元帝曹奂为陈留王,要知道汉献帝登基前的称号就是陈留王,司马炎这么做显然又是一次对失败者的羞辱。 所以综合来看,刘禅作为被羞辱的第一人,能有那种反应保自己平安,已经颇为不错了。 在司马炎称帝后,刘禅更加谨言慎行,十分低调,司马家也就再没有为难他什么了。最后刘禅活到了64岁安然去世,余生也算安稳。 只不过刘禅去世后没多久,西晋就发生了永嘉之乱,西晋灭亡,继承了刘禅爵位的刘恂及刘禅子孙大多遭到波及,几乎被屠杀殆尽。 只有刘禅之弟刘永的孙子刘玄逃往了成汉。成汉李雄封刘玄为安乐公,直到公元347年,东晋桓温攻入成都,灭成汉,顺便灭了安乐公国。安乐公国历三世84年。 所以说刘禅的「 ”乐不思蜀”确实保了自己的平安,只可惜后事难料,不然子孙亲戚们也一定能安稳更久。 近期热文:如果没有偏安一隅和杀岳飞,宋高宗赵构是不是个好皇帝? 武松当了都头后,为什么不找关系帮武大郎换份工作? 建国后实行一夫一妻制,那民国的姨太太们怎么处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蜀汉灭亡以后,刘禅是怎样度过自己的余生的?

三国后期魏国攻打蜀国,刘禅选择投降,并没有拼死抵抗。蜀汉灭亡以后,作为亡国之君的刘禅,被司马昭养在魏国,想必生活条件不会很差,著名的“乐不思蜀”的典故也由此而来。但是毕竟是在司马昭眼皮底下,司马昭的为

“乐不思蜀”,三国史上的刘禅真的是愚钝不堪吗

作者:和李齐慧,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关于蜀后主刘禅此人,一直争议颇多,在刘备死后,他继承父位,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后来诸葛亮死,蜀被灭,他也被俘离乡。围绕刘禅有一句著名的歇后语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关于刘

乐不思蜀的刘禅,墓地有多寒酸

东汉末年,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刘备,因为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家族已经沦落为普通百姓,靠织席贩履为生。恰逢天下大乱,刘备认为大丈夫应该干一番大事,扔掉手中正在编制的草席,抄起家伙就走上了

历史秘闻 乐不思蜀的刘禅,墓地有多寒酸

东汉末年,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刘备,因为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家族已经沦落为普通百姓,靠织席贩履为生。恰逢天下大乱,刘备认为大丈夫应该干一番大事,扔掉手中正在编制的草席,抄起家伙就走上了

亡国的刘禅被俘之后真的乐不思蜀?恰恰相反,遭遇让人忍不住落泪!

亡国的刘禅被俘之后真的乐不思蜀?恰恰相反,遭遇让人忍不住落泪!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热热闹闹的三国真的应了《三国演义》开篇的那句话,“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际已经暗示东汉末年

历史秘闻 亡国的刘禅被俘之后真的乐不思蜀?恰恰相反,遭遇让人忍不住落泪!

亡国的刘禅被俘之后真的乐不思蜀?恰恰相反,遭遇让人忍不住落泪!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热热闹闹的三国真的应了《三国演义》开篇的那句话,“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际已经暗示东汉末年

历史人物 正史上的刘禅是个庸才吗? 乐不思蜀是因为什么

《三国演义》一部流芳百世的名著,在我国历史上,因为一部小说出名的人并不多,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就是一位,但是《三国演义》中虚构出来的人物极多。对于“刘阿斗”这个名字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三国时期蜀

三国里的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大家都知道,刘备的儿子,蜀国后来的君主,“乐不思蜀”也是由他引出来的。后世都觉得他是个昏庸无能之辈,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上都把他写成了一个昏庸的亡国之君。后来还有一句话叫:“扶不起的阿

三国历史 三国里的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大家都知道,刘备的儿子,蜀国后来的君主,“乐不思蜀”也是由他引出来的。后世都觉得他是个昏庸无能之辈,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上都把他写成了一个昏庸的亡国之君。后来还有一句话叫:“扶不起的阿

刘禅不存在复国的可能 刘禅乐不思蜀并非是掩饰

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邓艾率军在绵竹打败了蜀国的卫将军诸葛瞻,刘禅投降。第二年,刘禅全家来到洛阳,魏国皇帝曹奂封他为安乐公。这时候,魏国皇帝已经没有实权,大权掌握在司马昭手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