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战役,一日本兵躲在大钟内射击,被我军枪炮声震死
Posted 大钟
篇首语:知识的奇特就在于:谁真心渴求它,谁就往往能够得到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腾冲战役,一日本兵躲在大钟内射击,被我军枪炮声震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腾冲战役,一日本兵躲在大钟内射击,被我军枪炮声震死
腾冲老城是一个正方形,大概一平方公里。不是正南正北的规制,而是侧向西 南对准来凤山。城墙厚有一丈八,高有二丈五。炮弹根本打不透,靠盟军飞机炸了十几个缺口,远征军才突破入城。图为腾冲历史博物馆。 城市四座门,四条主街交汇到中心。十字路口的核心位置,留给了掌管教育和考试的「 ”文星楼”。它又名魁星楼,高20建成后,一直是腾冲的象征,直到战争中被彻底毁掉。米,下层为石块砌成,上层为宽敞的阁廊,飞檐上翘,楼内挂有巨钟。图为腾冲历史博物馆,导游在馆内讲解。 明代腾冲军民指挥使司霜禁钟,铸造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钟高1.75米,口径1.4米,壁厚9.5厘米,重1820千克,青铜铸造。 文星楼这座大钟被保留了下来,上面被击穿了一个大洞,曾经成为日军的射击掩体。后来在腾冲历史博物馆找到了那口弹痕累累的钟,侧面有个碗口大的洞,正好可以当作射击口。 禁钟造型凝重宏伟,纹饰图案厚重古朴,钟钮为双龙尾汇,分头咬住钟顶。顶 下饰莲瓣纹一周,其下饰卷纹一周。腰部凸起一道宽6厘米的箍状弧形环,将钟分 成匀称的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各有4组对称的「 ”回”字形图案,其中三个图案内铸 有阳纹楷书铭文。 钟体下部饰云雷纹一周,近钟口处,分布在4个对称的由莲瓣纹组成的突起圆形撞击点。轻击钟声深沉圆润,重击浑厚雄壮,音波起状,宏亮悦耳,声波传送距离可达数里之遥。铭文概述了明代「 ”三征麓川”战役与建腾冲军民指挥使司城的重要史实。 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占领腾冲,1944年9月,中国远征第二十集团军对腾反攻,腾冲战役进入到白热化阶段,远征军在进攻文庙时,日军利用铜钟构筑防御工事,在钟体中下部开一直径6厘米的圆孔做射击孔,一名日本士兵竟然躲在这口大钟里朝远征军射击,我军士兵拿他没办法,最后枪炮齐射,才将这个日本兵震死在大钟里。 钟体以射击孔为中心,周围留下累累弹痕,钟身铭文损毁十余字。腾冲焦土抗战的这 段辉煌历史,永远铭刻在这座古代的铜钟之上。相关参考
张羽富,男,六十六岁,原国营陇川农场二分场场长,离休干部。张场长身材瘦弱,精神尚好,对于退下来没有意见,却经常感到寂寞。因此很高兴有人从省城大老远来同他聊聊往事,尤其是扯扯那些不好写进档案又始终让人耿
如果你去过伦敦,甚至看过一张伦敦的照片,你可能会看到威斯敏斯特宫拐角处的巨大钟楼。这座钟楼是伦敦的主要标志之一,上面有红色的双层巴士、伦敦眼和9号站台。与人们的普遍看法相反,钟楼本身并没有被命名为“大
·郑大钟郑大钟,自动控制理论专家。他的《线性系统理论》一书被认为是国内线性系统理论领域内最具权威性的著作。他在线性系统理论研究中的有关结果,在国际权威期刊的权威综述论文中被国际控制理论界著名学者引用和
1979年我军对越南发动反击战,不到一个月,就攻克了越南的北部重镇谅山,兵锋直指河内。但是随后,我们又迅速撤军,这是为了表达我们发动这场战争的的目的:惩戒和威慑,而不是攻占。但是我们的撤军只是代表战争
解放军大炮上刺刀,152加榴炮轰炮楼,越军不是被炸死就是被震死
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广州军区陆军第55军第165师第495团,奉命担任师的第一梯队团,于528高地至15号界碑一线占领进攻出发阵地,在549高地南北一线突破越军防御,尔后向敌人
2014年12月22日,中国首支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在山东莱阳举行出征誓师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我军首次公开展示了我军新一代猛士装甲车车族,让人眼前一亮,那么我军为什么要装备这种装甲车呢?猛士装甲车和猛士越
1942年5月10日,腾冲沦陷。1942年5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切断了滇缅公路,占领了怒江以西包括腾冲在内的大片国土。1938年竣工的滇缅公路曾是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运输通道,直到1944年中印公
核心提示:14日凌晨,太田率日军一部发起“自杀式攻击”,被我歼灭于腾冲城东北角一处院落(原腾冲富商李佩宅);一部从东南城墙的一处豁口突出城外,后面跟着二三十名慰安妇,却遭到饮马水河残余日军的射击,两股
越军防御纵深体系被我军西线突击部队摧毁,胜利攻占老街、谷柳地区后,越军总部对第二军区下令死守柑塘地区。其步兵第345师仓皇调整部署,将其在红河地区的一个118团一个营西调,连同121团在谷萨、典那、容
武昌起义当晚,清军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1864—1928),潜往黄土坡参谋刘文吉家,改穿便服,再由刘家至黄土坡四十一标第三营管带谢国超家。此时的黎元洪,仍恭膺帝命,效忠清室,起义的枪炮声震得他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