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发现史前人体骷髅尸骨,死因揭示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杀人兵器

Posted 弓箭

篇首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江苏发现史前人体骷髅尸骨,死因揭示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杀人兵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江苏发现史前人体骷髅尸骨,死因揭示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杀人兵器

公元1966年春天,南京博物馆的考古学家在江苏邳县一个叫大墩子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了一座编号为第316号的墓穴,穴内埋葬的一具男性骷髅尸骨引起了发掘者们的极大兴趣。骨骼情况显示,死者是一位中年男性,身高1.64米,他的右手手骨处握着一把骨质匕首,左肱骨处放置一柄石斧,由此可见,死者身前应该是一名武士。 不过最让专家吃惊的是,死者的左股骨上完好地地保留着一枚骨质的三角形箭镞,也就是箭头的意思。锋利的箭首骨镞至今还深深地嵌在他的遗骨之中。专家通过鉴定,认为死者的致命伤就是这箭镞,他是中箭之后不久死亡的。 由于原始社会的医疗水平较低,无法有效地处理这种较深的外伤,死因很有可能便是中箭造成的伤口感染。如果不是意外的话,很可能是在和其他部族的战斗中中箭而死的。 邳县大墩子遗址,经过碳十四的检测显示,公元前4500年历史,也就是说距今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六千多年前古人已经懂得使用弓箭。大墩子史前遗址死者尸骨内的箭镞足以表面当年弓箭已经被用作杀伤人类的武器。而且杀伤力相当强大,能够透过肌肉射入人体骨头。 弓箭由此也成为所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杀人兵器。 元谋大墩子遗址测定的数据为公元前1260年左右,距今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此时的中原已经是商王朝时期。这个说明在原始社会晚期,弓箭已经成为普遍使用的武器,用来杀人。 实际上,我国史前的兵器都是与远古人的狩猎工具和生活、生产工具息息相关的。在新石器晚期,最早由狩猎工具转化为兵器的就是远射的弓箭。 弓箭是古代一项重要发明,也是人类懂得利用机械储存起来能量的最早实例。 弓箭出现的时间,也许可以上溯到遥远的神话时代。我想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后羿射日的故事。 此事在多个典籍中均有记载。《山海经·海外南经》载:「 ”笄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墟东。笄持弓失,齿持盾。一曰戈。” 《管子•形势解》载:「 ”羿,古之善射者也,调和其弓矢而坚守之。其操弓也,审其高下,有必中之道,故能多发而多中。” 《墨子•非儒下》载:「 ”古者羿作弓”,《吕氏春秋•勿躬》亦云:「 ”夷羿作弓”,以上记载表明后羿不仅是一位绝技的射手,同时也是弓箭射术的发明者。 弓箭最原始的形态,即所谓「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说文》:「 ”弧,木弓也。”弦木,用韦、丝加于木上。剡木, 将木削尖。最原始的弓,就是用单片木材或者竹片弯曲制成的,箭则是削尖的木棍或者竹竿。后来为了增强弓体的弹力,由单体弓发展为了复合弓。 弓箭商代甲骨文中「 ”弓”字的原型,明显地是一个「 ”反弓”的形象。这就引出了一个直接的结论,即这是一张复合弓。复合弓在保持弓身短小的情况下增大了力量,而在狭小的环境中,例如马车或马背上,弓身必须短小。戈也是马车上使用的专门武器。 箭的发展,是随弓弩的不断改进而发展的,强弓大弩的出现,要求箭具有良好的贯穿力,所以对箭镞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春秋战国之际的《考工记》中专有「 ”弓人为弓”一篇,对制弓技术作了详细的总结。《考工记》对于弓的材料采择、加工的方法、部件的性能及其组合,都有较详的要求和规定,对工艺上应防止的弊病,也进行了分析。在此后的两千年内,中国,或者说亚洲的复合弓制造技术制弓术与考工记相比,实际上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弓、弦、箭已经是很复杂的工具,发明这些工具需要有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较发达的智力,因而也要同时熟悉其他许多发明。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器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通过弓箭,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有效地改变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也是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走向成熟的标志。 朋友,欢迎关注!

相关参考

高中历史 针灸铜人──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人体模型

 针灸铜人──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人体模型  针灸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神奇、独特的医疗技术。它不用服药,只用针刺或灸灼病人身体某一个或几个部位,就可以达到除病疗疾的目的。  针灸萌芽于史前新

皇太极死因揭示:为什么会存在病死和毒死两说

沈阳是清朝留都(陪都),沈阳故宫是“大故宫”姻系中最北边的一座皇家宫殿。清初在山海关外,有三组宫殿,就是兴京汗王宫殿、东京后金宫殿和盛京清初宫殿,依次展现清初历史演进中的三个时代坐标。第一,兴京汗王宫

春秋战国 江西靖安掘出先秦人体遗骸 埋葬了47座棺木

  江西靖安一座春秋时期的大墓发掘日前结束,在发掘清理中,获得多项重要发现。>  这座埋葬了47座棺木的春秋时期大墓,位于江西靖安,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坑多棺墓葬。工作者已经从墓葬中发掘清

揭秘金缕玉衣真的能够保持尸骨不朽吗?

玉衣也称“玉匣”、“玉押”,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

因易在人体内产异味气体 中国潜艇兵不敢吃萝卜

在海军蓝色长城的方阵中,有一支神秘的兵种——潜艇兵。特殊的战斗环境使潜艇兵的生活充满了传奇色彩。今天,我们为您揭开潜艇神秘“最生活”的面纱,看完你醉了没有?最“挑食”:黄豆、萝卜不受欢迎潜艇兵每天要消

中国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石峁遗址

文化陕西【中国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石峁遗址】位于神木市高家堡镇的石峁遗址,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黄河一级支流秃尾河及其支流洞川沟交汇的台塬梁峁之上。初步判断其文化类型属于龙山文化,

体长近三米 揭秘科学家发现史前生物化石

汤嘎斯国家森林的低潮位海岸边,科学家们发现了一条罕见的史前海生爬行动物化石。这一完整化石属于海生爬行动物海龙科下的一种,被称为thalattosaur。这是一种生活在恐龙时代初期浅海中的捕食者,拥有一

体长近三米 揭秘科学家发现史前生物化石

汤嘎斯国家森林的低潮位海岸边,科学家们发现了一条罕见的史前海生爬行动物化石。这一完整化石属于海生爬行动物海龙科下的一种,被称为thalattosaur。这是一种生活在恐龙时代初期浅海中的捕食者,拥有一

发现大量女尸骨竟是活人殉葬 秦始皇陵殉葬坑

考古发现地下皇城仿照秦国都城咸阳建造,大体呈回字型,有内外两道城墙。很多重要的遗迹分布在两条轴线上,总共9座城门都在南北抽线上,虽然城门并不是在城墙的正中间,但是其连接线交汇的地方直指帝陵封土堆的核心

有的戴脚镣有的被腰斩 陵刑徒墓发现万具尸骨

《史记》记载,秦始皇征发70万刑徒参与修建秦陵,这在后来的考古中也得到证实——发现了刑徒墓。后来,西汉也继承了这一“传统”。昨日,在“汉阳陵与汉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上,首次公布了汉阳陵刑徒墓的发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