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和武则天都有不错的决策能力,所以朝臣们将他们称两为二圣

Posted 长孙

篇首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治和武则天都有不错的决策能力,所以朝臣们将他们称两为二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治和武则天都有不错的决策能力,所以朝臣们将他们称两为二圣

本文由吉语蓉谈娱乐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政治的一大特点是皇权的加强。修改《族志》为《姓氏录》只是一个起步,皇族地位大大提高,压制着其他士族,传统的名流格局受到一次又一次地冲击。李治和武则天都想把自己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容许任何人凌驾于自己之上,他们说服天下也说服自己相信,自己的权力是不容置疑、不会更改的,这恰恰也是李治最重视的—李治好不容易抓到了政权,最害怕的莫过于政权旁落。李治对宰相心怀警惕。长孙无忌、褚遂良、来济、韩瑷这些人都是宰相,他们可以监督皇权,可以执掌行政,全国的事务都在他们的号令之下。如果宰相集团联合起来反对皇帝,皇帝也会缚手缚脚。当年李世民一心想要建立明君的美名,而且为人有雅量,不但希望幸相们德行兼备,对纳谏的大臣也常常给以嘉奖。 《姓氏录》 到了李治一朝,情况却不是如此,即使李治想当明君,也不希望自己的权力被干涉,而武则天又最怕被人说三道四,于是二人都希望能架空宰相集团。一是宰相由自己人担任,保证他们不会出逆耳之言方法有两个。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思执行。许敬宗和李义府无疑是两个好人选。此外,没有与他们为敌过的官员杜正伦、卢承庆、许圉师、任雅相等人也担任过宰相。但是,杜正伦没多久就与李义府有争执,被撤职;卢承庆后来被调职到地方;任雅相死在战场;许圉师也因事被李义府逼迫离职。宰相的数目一直在减少,最后只有许敬宗、李义府和文士出身的上官仪仍旧担任这项工作。少了能言善辩、倚老卖老的宰相在朝堂上指指点点,李治顿时觉得清静不少,武则天也暗自得意。 许敬宗剧照 李治对外戚严加防范。他知道长孙无忌能有那么大的资本,就是因为父亲的信任和支持。李世民在世之时,经常有人提醒李世民小心外戚,也就是长孙无忌,李世民把这些书信全都交给长孙无忌过目以示信任。甚至长孙皇后临终时不断嘱托,也没能让李世民削一削长孙无忌的地位,最后终于造成李治的烦恼和长孙无忌本人的悲剧。外顾不得不防,不论是长孙无忌还是王皇后的舅舅柳奭,都是前车之鉴。好在,皇后本人并不提拔外戚(也没什么可以提拔的人选),这点倒是让李治大大地放了心。唯一的漏洞就是他身边的皇后,他一直依赖这位贤内助,并没有真正想过武则天会篡了他的位置。只是国无二君,两个人一起共事,难免分出主次,武则天又处于强势位置,李治在初期自然会觉得事事省力,日子一久却难免觉得憋屈。 长孙无忌剧照 他发现自己的妻子越来越喜欢在朝堂上安插人手,且不允许自己撼动她的心腹。他们的矛盾,从李义府身上就能体现。对李义府这个人,李治不是没有意见。尽管当初他是第一个支持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的大臣,李治对他不是没有感谢之意。可是,被人们称为「 ”李猫”,总是笑里藏刀,动不动就咬人一口的李义府,实在有大多让李治不满,甚至不齿的地方。武则天刚刚立为皇后那一年,李义府速然登上高位,得意扬扬地摆起了高官架子,不但在同僚间颐指气使,对国家法律也不那么放在心上。有一天,他去视察监狱,突然看到一个女犯人长得漂亮,便命大理寺丞将女犯人放了,收为自家的小妾。大理寺的长官发现少了个犯人,自然要责问经手的大理寺丞。李义府害怕事情败露,逼大理寺丞自杀。这一次,刚刚胜利的李治念在他的功绩,不予计较。 李治剧照 有了皇帝的宠爱,李义府更加不知收敛,就连他的儿子也仗着父亲的权势,卖官鬻爵。李家每天都热闹得像菜市场,李家的公子、女婿也如卖菜大妈一样称斤称两,收钱交货。宰相杜正伦是老臣,再也看不惯李义府的猖狂,不但平日骂不绝口,有一次在朝堂上和李义府公然大吵,吵得李治头疼不已,将他们一同贬出长安城。李义府有武则天撑腰,很快,在武则天的劝说下,李义府又被调回京城,依然位居高官。而杜正伦呢,还没有等李治想到把他也调回来,他就老死在任地。「 ”凯旋”的李义府不知汲取教训,贪欲和脾气反而一发不可收拾。有了武则天的支持,他连皇帝的劝诫都不大放在眼里。回到天子脚下,他先逼死一个五品官员,然后大肆修建自家祖坟。 李义府剧照 李义府希望自己的祖坟修得豪华气派,这自然需要不少工匠,当地县令只好到处抓劳工,最后亲自上阵累死在工地上。李义府的名声越来越臭,李治的忍耐力越来越差。终于,在李义府从事新一轮卖官爵活动时,李治找来李义府进行谈话。李治只想批评一下李义府,他尽量以诚恳、温和的语气说:「 ”这次爱卿主持选官,但很多人报告说,爱卿的儿子和女婿中饱私囊,任意买卖官职,我为爱卿的面子着想,压下了这件事,希望爱卿你教育一下后辈。话说得委婉,但李义府一听就变了脸色,质问李治:「 ”这些话是谁说的?李治一时没缓过神来,随即怒火中烧。他板起脸对李义府说:我说的都是事实,你何须问我从哪里听的!”皇帝已经发了脾气,李义府视若无睹,仍然在生他自己的气,也不理会端坐着的皇帝,大袖一拂,气哼哼地走了。 在李义府从事新一轮卖官爵活动绘图 李治坐在那里气也不是,怒也不是,好一阵子才反应过来:一个臣子竟然敢对皇上耍脾气!就算是当年的长孙无忌这群人,对着皇帝也是毕恭毕敬,这李义府竟然轻狂放肆到这个程度!李治他已经不能再纵容李义府如此无视他的存在。他冷静下来,开始思索如何发落李义府。李义府毫无被厌弃的自觉,依旧骄奢。一日,他听说有一术士ト 卦准,就请术士来相面看掌望风水。术在李府走了一圈,随即长吁短叹,说李府盘旋着一股不祥之气,需要20万缗钱财镇宅,才能压得下这股邪气。李义府一听,连忙加快了敛财的脚步。 长孙无忌剧照 可是,20万缗不是小数目,一铜钱是1000文,20万足足要堆几间屋子,李义府不知该去何处弄这么多的钱。他思前想后,突然想到那些被自己弄倒的高官,他们家里一定还积攒着不少银两,如今都在他们的子孙手里。他首先想到了长孙无忌的后代。当年长孙无忌身为皇亲国戚,又是李世民最信的大臣,家里金玉满堂。如今长孙无忌死了,儿子们也死了,还有一个叫长孙延的孙子在长安李义府派儿子去找没有官职的长孙延,说只要他拿出700,李就能帮他弄到一个大字位。这件事被右金吾仓参军杨行顾知,一本奏折与李,李自冷笑一声,命李自审理,没多久,李义府的行露出来这一次,武则天没有帮助李义府,她明白李义府对她已经有了芥蒂而她还没有牢地握住朝政,不能一再再而三地文夫。 李自绘图 于是失去庇佑的李义府被抄家,流放到四川,他的几个把买现当业的儿子、女婿,也都被流放到穷乡壤,普日荣耀成了货觉一梦,到李治封禅泰山,大天下之时,还不忘告诉下旨的官员:「 ”天下大,李义府不算什么。”李义府知道这件事后气得大病一场,不久就死了直到武则天当上皇帝,才重新追封李义府为扬州大都督,还活着的李义府妻子去了东都洛阳,安享晚年这个时期,武则天也显露了她从政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是个性使然,也让她被后世话病:武则天特别喜欢听吉利话,看吉利事,信「 ”祥瑞”。有人说在河里看到一条鳄鱼,以为是龙,喜溢地上报她就以为这是真龙现世,把那一年的年号改为龙;又有人在厨房发现一段鹿的脚趾,奏明说捡到了麟趾,她也深信不疑,于是年号变成了德。诸如此类的事,在高宗一朝屡见不鲜。 武则天绘图 武则天更喜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总做一些旁人看起来异想天开的事。小说《镜花缘》中,写这位女皇见冬日百花凋零,觉得凄凉就命百花必须在冬日开放。这正是武则天的个性,她就是喜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别人不敢想的事。别人说:「 ”胡闹。”她反而更有兴致,非做不可。她觉得官员们的官衔老旧,就多做改动,如把上书省改为中台、中书省改为西台、门下省改为东台;她觉得皇帝的年号应该改改,就可以一年改三次,总之,她随心所欲,让人无所适从,又毫无办加尊号也是武则天的一大喜好,她喜欢给自己和丈夫的名字前加上各种各样华不实的称号,每次他们要加尊号,唐朝历代皇帝皇后,武家的列列宗的封号也要跟着加长。这个习惯也感染了李治,他也开始热加尊号,连春秋时的老子,李家自的老祖宗李,也被他为「 ”大上玄元皇帝”,在这方面,这对夫妻志同道合。 《镜花缘》 比起气势恢宏的长安,武则天显然更喜欢新兴城市洛阳,她怂丈夫把洛阳定为大唐的第二个首都,这个充满商业气息的繁华城市令武则天念念不忘,她要求丈夫一次又一次带她去洛阳居住。每一次去东都,都要带着文武百官,皇亲国,洛阳也设立了帝国各机构的分支中央政府一次次整体转移到洛阳去办公。这浩浩汤汤的队伍耗费巨费,几乎要引起国家财政危机好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力不断上升,武则天的心血来潮,并不影国家大事。而在这个阶段,李治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患上了头风病,经常头晕目不能理事,于是,武则天经常在朝堂上垂着珠和李一起听取朝臣们的汇报。所以,这一时期取得的成绩也是李治与则天共同研讨的结果,总的来说,李治和武则天都有不错的决策能力,才保证了前方战场能够胜利。朝臣们也将他们称为「 ”二圣”。这个段的决策者依然是李治,武则天是丈夫李治的辅者,他们的确这个国家治理得更好这个难得的机会也让武则天得到了宝贵的致经验,激了她更大的野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参考

高宗李治懦弱

自古以来,虽有诸如吕后、冯太后等权后,但唯有武媚娘有能力有魄力称帝。后世之人因为武媚娘的上位而贬低了其夫唐高宗李治的才能,而实际上,李治在世之时武则天不过是一枚权斗的棋子,之所以能成为千古第一女帝,恰

高宗李治懦弱

自古以来,虽有诸如吕后、冯太后等权后,但唯有武媚娘有能力有魄力称帝。后世之人因为武媚娘的上位而贬低了其夫唐高宗李治的才能,而实际上,李治在世之时武则天不过是一枚权斗的棋子,之所以能成为千古第一女帝,恰

李治懦弱,武则天霸气威猛,但他们俩却是真爱

李治懦弱,武则天霸气威猛,但他们俩却是真爱?电视剧里的李治总是看起来很窝囊,武则天仿佛专门去弥补他不足一样,非常威猛霸气。这当然不是导演编造,但也不是事实,而是欧阳修在《新唐书》中捏造,硬是把武则天写

女皇武则天最怕谁

武则天的父亲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加上她姿色过人,十几岁时就成为唐太宗后宫里的一员。起初,唐太宗对武则天很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唐太宗认为她性格太过刚烈,所以武则天就失宠了。唐高宗李治坐上皇位后,把武则

李世民耗费12年,武则天仍未能生育,为什么李治却一次就中

  在封建制度中,女士的影响力是较为低的,武侧天即位以后,很多人都十分的钦佩,做为1个女士,她却有工作能力能够让家兴盛。武侧天可以即位都是十分不易的,她的一生还是挺艰辛的,她的父亲去世以后,她和妈妈就

乾陵是唯一合葬两位皇帝的陵寝 唐高宗李治和谁合葬

  乾陵  帝王都有自己的陵寝,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寝中,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一座埋葬了一对夫妻两代帝王的陵墓。  乾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位皇帝——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也是目前已知保存最

薛元超是李治发小,为什么还倒向武则天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薛元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薛元超是初唐时期著名才子,因为父亲去世的早,由他的姑姑照顾长大,而当时他的姑姑是在宫里教导李治,所以薛元超也基本上是在宫里长大,和李治从小就在一起

李治和武则天的关系 李治和武则天是真爱吗

严格来说,武则天最初应该是唐高宗李治的庶母。贞观十一年,十四岁的豆蔻少女被唐太宗召选入宫,封为五品才人,伴驾唐太宗左右。当时的李治不过是十岁的青葱少年。在长达十二年的岁月里,李治每每出入太宗书房,总忍

武则天和李治在一起犯了什么罪 李治触犯了哪三条十恶不赦的大罪

  武则天李治  武则天和李治在一起本来就是件令人难以接受的事,他俩的结合,虽然你情我愿,但也是犯了不少罪。  李治第一恶,大不敬。庶子爬到庶母肚皮上面去乱搞,就是对长辈的轻视。李治第二恶,不孝。李世

李治决意封庶母武则天为皇后,绝非儿女情长,而是一场高明的阴谋

文/蓝梦岛主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唐高宗李治是一位被严重低估的帝王。由于老爸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孙子唐玄宗李隆基,都是开挂一般的人物,所以,唐高宗李治被莫名其妙地塑造成一个懦弱无能的傀儡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