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修武三名人(县北三荣)

Posted 三名

篇首语: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国修武三名人(县北三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国修武三名人(县北三荣)

民国时期,修武县北有三个出了名的大户,即李固村的常树荣家、马坊村的岳世荣家和西水寨村的都麟荣家,因为三个大户的当家主事人的名字里都带有「 ”荣”字,因而被称为县北「 ”三荣”。特意走访了「 ”三荣”的后人及知情人,基本弄清了「 ”三荣”的兴衰家史。 李固村常树荣 常树荣约生于1871年。小时候家里贫穷,地是租种五里源马大户家的,住房则是四处窜房檐。他成家后,不甘心这么继续穷下去,就凭自己的苦干巧干加俭吝,硬是积累了巨大的家业。 常树荣有一技能,就是他会看牲口牙口,经他一看,便知牲口的年龄和价值。他凭着这一技能,常在集会上的牲口交易市场为买卖双方「 ”说行”,抽取佣金,日积月累收获颇丰。他家原本租种了18亩地,打下粮食要交一半给地主,剩下的一半也仅仅够全家人糊口。他很精明,认为同样是租地,租种的越多,自然是获利越多。于是他就把租种的地从18亩扩大到一百多亩。那时候种地都是靠天种地,平时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尤其是小麦和谷子,主要是种与收。农事关键时,自家忙不过来,就雇用短工。这样巧法租种,让家底逐渐厚实起来。虽然家里已经由穷变富了,但常树荣仍然生活俭朴,处处节省,甚至到了吝啬的地步。冷天时,常树荣身穿烂棉袄,腰束稻草绳。暖天时,则穿的是自家的粗布衣。那时候,人们多穿黑粗布,他家把白粗布染黑,也不舍买煮黑的钱,而是用椿树叶、锅底烟等土法自染。春节除夕五更饭,再穷的人家也要吃顿饺子,他家是富户,吃的却是小米粥。 粒米凑成箩,滴水汇成河。常树荣就是这样,由穷变富,富而更富,有了外人称羨的大家业。当时,常家在李固村有柿树园一顷整版地,外村也有三顷地,分别在辉县王景屯、修武常庄、卧龙岗。常树荣还在李固村中心略偏东之处,盖起了前后六院的大宅院,有客厅、厨房、仓库、马房等百余间房屋。后来,土匪猖獗,为防匪害,马家既有家丁巡边,各个院落还装设天罗地网的机关,各处土匪奈何不得。 1944年,常树荣亡故。他的坟地曾三次被盗挖。头两次,盗墓贼都发了财。常家再也不敢往坟里放陪葬财物,结果第三次被盗,盗墓贼一无所获后,就不再来光顾他的坟了。 1957年,外逃八年的常树荣的二儿子常凤周向修武县公安局投案自首,为了减轻刑罚,上交罗马表一块、貂皮帽两顶,金笔两支。近年,李固村规划街道拆迁,传闻有人在一座老屋下盗走常树荣埋藏于地下七个石槽里的古董、首饰和金银元宝。 马坊村岳世荣 岳世荣本就出身富家,他的父亲叫岳鹏仁。清代同治年间,岳鹏仁与其兄岳鹏举分家,岳鹏仁分得二十多亩水田,一顷多旱田。 1880年,17岁的岳世荣当家主事。他经过考察,在山门河外的马界村开办了一处做粮食销售跟借贷生意的粮栈,两年即获丰厚利润。遂又在五里源、南庄、水寨购置80亩水田、一顷多旱田。之后,他在修武县城北门里办起了名为「 ”义和封”的粮栈和一个杂货铺。从此,每年过罢农历二月二到打下新麦,几乎是不隔天地轮流用太平车往马界和县城运送小麦;八月到十一月则是运送稻谷。人们都怀疑他们家哪有那么多粮食,甚至传闻他家有神秘的「 ”猫鬼神”暗助,其实最大的可能是他从别处籴来平价粮再运往自己的粮栈。几年下来,岳世荣把原来的两处宅院扩建到四处宅院,而且家中食油成缸,骡马成群,金银满籯,佣仆满院。 人怕出名猪怕壮。岳世荣在县城以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他也成为匪人暗中绑架勒索的目标。海蟾宫有个道士叫高吉明(解放后在县城被公开枪决),此人明为道士,却在暗中为辉县的「 ”天明会”(具有土匪性质的帮会组织)搜集马坊一带富户们的情报。1927年冬天,他将岳世荣家的情况报告给了「 ”天明会”,认为岳世荣常年住在县城,不好绑架,但他的两个儿子岳凌霄、岳凌汉在老家居住。于是,在高吉明的引导下,「 ”天明会”把岳世荣的两个儿子绑架到了辉县薄壁的山里面,向岳世荣索要3000块银元。岳世荣本要给赎银,他的管家说,年关将近,可拖一拖时间,这样急用钱的绑匪会降低索银。岳世荣略一迟疑,就传来了他很有才华的大儿子岳凌霄被撕票的消息。绑匪捎话说,3000块银元一块都不能少,否则马上再杀了岳凌汉。吓得岳世荣赶紧派人送去了赎银,才保住了二儿子的命。 1935年,岳世荣辞世。岳凌汉把其父的丧事办得十分铺张。杀了十几头猪,两三头牛,大开七天门,天天摆筵席,马坊村老老少少,甚至外来的叫花子,都可以随便入席。因为被绑架险些丧命,岳凌汉认为财富是惹祸的根由,所以葬埋父亲后,没人约束的他就大肆挥霍家财,他吸大烟,卖房田,挑家园。1948年秋天修武县解放时,他家只剩下几十亩地和半个院两座房。 西水寨村都麟荣 早些年,豫晋交界的老人们常说:山西好住楼,河南爱穿绸。都麟荣的出名,是因为他盖了气派的楼房。 都麟荣,约生于1870年。都家在都麟荣之前就已经是大富之家了。只因在其父都履祥时,其家财半自愿半强迫地被外埠和当地有联系的大规模民间组织,以支援抗击外敌入侵之名运走拍卖了。都履祥为此心灰意冷,便让都麟荣当家主事。 都麟荣要比其父心胸开阔。他认为没有国就没有家,舍财抗敌并非憾事。更何况家财虽然失去了,但那两顷水旱田还在,只要勤劳实干,生活节俭,再振家业也非难事。 农忙时节,都麟荣都要带着都勖德、都勖廉两个还没有成家的儿子和佣工们一起,起早贪黑,同干同吃。他只要一有空,就到马房给牲口挑水、垫圈。弄得饲养员都很不好意思,每次自己挑过水,就把水担藏起来。都麟荣找不着水担,就用手拎桶运水。都家的佣工工资待遇都很高,但也不是随便谁都能进他的门的。要想留下来给他干活,要过两关。第一关是吃饭关,不能吃的不要,饭量很大的才要。饭量大,身体才好,才有力气,才能干好活。第二关是锄地关。都麟荣把应试的带到他家地头,两个人一起锄地,锄不好锄不过都麟荣的不要。别看都麟荣是个地主,他也是做农活能手,所以应试佣工的锄地关并不好过。在都麟荣家,不论主人还是佣工,个个能吃能干,兵强将勇,做起活来生龙活虎。在吃食上,都麟荣以吃饱为主,决不铺张浪费。过年过节和农忙时,顿顿净米细面。平时则是粗粮和细粮对半。都家衣着也很朴素,和村里人没有多大区别,只要干净整洁就行。 勤劳田里长黄金,节俭家有聚宝盆。都麟荣当家几年,农田扩一掊,家财复了原,而且还盖起了平原一带少有的楼房,一时名声大振。1947年,都麟荣病故。但他盖建的两座楼房,至今还矗立着西水寨主街路北的一处宅院里。

相关参考

三国时期名人的墓找到几个了都在哪里

据说曹操的墓找到了,结果是假的。吕布墓在河南省修武县郇封乡(huaifengxiang)郇封村赵云墓在大邑县城东1公里银屏山下典韦墓据说是在河南安阳关羽墓关羽死后头葬在河南洛阳,身子葬在湖北当阳。现在

焦作市修武县有多少个村分别是什么村

修武县辖3个镇、5个乡:城关镇、方庄镇、郇封镇、高村乡、周庄乡、五里源乡、岸上乡、西村乡;小营工贸区。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为民路。城关镇 面积:25.1平方千米 人口:58124人 邮编:454350 

民国历史 16位名人对鲁迅的评价

16位名人对鲁迅的评价  前不久,人民教育出版社新出的语文教材中,删减了一些鲁迅的文章,引起了不少争议。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社新版)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药》和《为了忘却的纪念》不见了,只保留其

历史人物 民国时期四大美女土匪的人生结局历史名人

  民国时期是个横行霸道的年代,有势力的都当起了土匪。可能大家对女土匪更是闻所未闻。而你知道在民国时期女土匪是有谁么?她们的人生结局是怎么样的?带着疑问,下面就跟随历史网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1

历史人物 盘点中国民国时期的四大高富帅历史名人

  每个时代总有风流人物出现,他们演绎的故事也大致相同,总离不开美女、权利、欲望等,在民国时期也有四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背景雄厚的公子:张学良、张伯驹、袁克文和爱新觉罗溥侗。  一、儒雅少帅张学良 

历史人物 民国第一杀手是谁 王亚樵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民国是个乱世,没有战争的年数极少。乱世多奇人。今天我写的,就是其中一位:他曾是个读书人,曾是个革命党,曾带过兵,在上海滩成立过自己的帮派:斧头帮。很多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他是个瘟神。他靠杀人为生

河南焦作有那些个县城每个县城有个乡镇

截至2019年6月,河南焦作有修武县、武陟县、温县、博爱县这四个县。修武县有3个镇和5个乡,武陟县有4个镇和7个乡,温县有7个镇和3个乡,博爱县有6个镇和2个乡。焦作市辖沁阳市、孟州市两市,修武县、武

历史人物 民国才女林微因的惊人魅力 林微因与三个男人的爱情传奇历史名人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说的就是民国才女林微因。林微因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与诗意,这不仅仅是来源于她的才貌俱全,更是来源于她生命中的三个男人。这三个男人都是众多女性心中的精品和理想对象,但

历史上有哪些好看的名人

当然,民国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民国的老帅哥们自然也多,下面就跟着小编来看看民国的老帅哥们都有谁吧!1.周恩来第一位是咱们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作为新中国外交天团的扛把子,以强大的个人魅力向全世界展现新中

12月20日去世的名人大全

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12月20日去世的名人约有54位,年代最早的是中国施佩璋逝于民国35年12月20日,如有谬误,敬请包涵。12月20日去世的名人(一)1、民国35年12月20日——中国施佩璋去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