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属于中等贵族,他给子孙留下多少祖业
Posted 庄园
篇首语: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范文程属于中等贵族,他给子孙留下多少祖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范文程属于中等贵族,他给子孙留下多少祖业
清代的宗室贵族拥有铁杆庄稼,只要大清朝不亡,他们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亲王、郡王、贝勒这一级别暂且不说,就是一些中等的贵族也是如此。再退一步,即便不是满洲亲贵,只要有了世职,子孙后代同样也是衣食无忧,我们以范文程家族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范文程从天命三年降金,到康熙五年去世,四十多年中,随军征战,参与机密,确定典章制度,为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重大的功勋。清帝因其「 ”任事多年,忠诚练达”,特加优赏,晋封一等子世职,授议政大臣,晋太傅兼太子太师。 有了范文程打下的这个基础,他的子孙后代自然是享用不尽。范文程的第二子范承谟,于顺治九年中进士,康熙七年任浙江巡抚,九年擢福建总督,十五年死于三藩之乱,康熙帝追赠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范文程的第三子范承勋,因是「 ”盛京旧人”,「 ”父兄累朝效力”,「 ”兄又为国尽节”,蒙受康熙帝厚遇,历任御史、内阁学士、广西巡抚、都察院左都御史、江南及江西总督和兵部尚书。其子范时铎由佐领迁总兵,署两江总督,兼任都统、户部尚书等职。 范文程之子时捷、时绶、时纪,曾孙建中、宜恒、宜清等,皆分任总兵、提督、都统、将军、布政使、巡抚、侍郎、尚书、都御史等职。 以上所说还只是他们在官场上享有的特权,从经济角度来看,受到的利益更大。因范文程封授子爵,为清帝信任,所以领有大量人丁、土地,建立众多庄园,分布关内关外。在《关东地亩人丁册》和道光九年编写的《范宅老地账》中详细记载了范府庄园、人丁及租赋的情况。 从记载的情况来看,范府有人丁一百三十七户,家奴(壮丁)大约为六七百人之多,这些人都是为他们家种地和经营庄园的。而且这还只是关东种地的包衣,如果加上关内耕种庄园的壮丁和京城侍奉范府老爷、夫人的包衣,总数又会增加许多。 范府《关东地亩人丁册》中记载,范家十余处共有土地二万八千一百八十五亩半,这个数字是很庞大的。但是根据道光九年造写的《范家老地账》推测,还要远远高于上面的数字。其中分布在沈阳、辽阳、牛庄、海城等州县,就多出了三千六百九十七亩半,又有开河马厂地一千零三十三亩八分,如果全部加上则范府的地亩多达四万七千三百零九亩四分。 众所周知,范文程虽曾从军征战,但他任职主要还是文官,参与机密,运筹帷幄,不是统兵征战的武将。其子范承谟、范承勋等,也主要是担任巡抚、总督、侍郎、尚书等职,孙子辈才有任提督、总兵的。这样一个文官世家,居然有如此众多的土地,这是无法想象的。 《范府老地账》还载明,范府设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机制,辖有壮丁的头目包衣达、领催,以及专门负责「 ”承办地下事”的人员共二十五人,以及十六名承领庄地的庄头。 两分册薄表明,范府的收入是十分可观的,计算起来数字惊人。仅就关外庄园的收入来看,承领四万七千余亩庄地的十六名庄头,每年交地租银二千零三十四钱二分,盛京城内所有铺面房间八十五间,共收租银五百四十二两五钱。庄丁二百十四名及坟丁,应交差银三百七十五两六钱,本西湖地面交银二十两,四项合计共收银二千九百七十二两三钱一分。 范府每年的这些固定收入,比范文程大学士所领的俸禄多出十余倍。另外,庄头还要交杂差鸡、鸭、鹅、猪等差折银,相当于正额租的三分之一,数字也是不小的。 范家的收入情况,有力地说明了八旗贵族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只要清王朝继续存在,只要他们没有被淹没在政治斗争的狂风巨浪之中,没有问罪处斩,抄家籍没,他们就能世袭爵位,保有大量的庄园,过着一呼百应的达官贵人的豪华富贵生活。即使官职有所降低,家业有所亏损,也是根深蒂固,经久不倒。 范文程不过是一个中等贵族,他们占有相当多的田地,征收大量的租银粮谷,就可以锦衣玉食,安居享乐,遇有急事,典当一点庄地,就能获银成千上万两。只要不是败家子孙,有了这样的祖产,便可永世无忧。相关参考
范文程是清朝四朝重臣,对清朝贡献颇丰,在清初之时有“文臣之首”的美誉。就是这样一个为清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之人,在后世却留下了不少令人诟病的地方。 其一就是他作为一位汉族人,却在国家还没有
本名:范文程字号:字宪斗,号辉岳所处时代:清朝出生地:辽东沈阳主要成就:清朝开国重臣,完善清朝制度,帮助清朝统一全国www.cha138.com谥号:文肃参考资料:《清史稿·列传十九》《范文程:一个书
每一个朝代都有它的开国元勋存在,清朝当然也不例外。范文程就是其中的一位。范文程是清朝的一大重臣,他在朝的时候得到了多位皇帝的重用,那么这位忠心的大臣范文程的一生是如何的,范文程是怎么死的?在他死后又获
要说起大清文臣之首,非范文程莫属。他在努尔哈赤时期,拖家带口投了后金,又辅佐皇太极建立大清帝国。后来接连辅佐顺治帝、康熙帝,为四朝重臣。 如果仅仅是历仕四朝,范文程自然难当大清“文臣
范文程,清朝初年四朝大臣,生于公元1597年,去世于公元1666面,为辽东沈阳人,字宪斗,号辉岳。 范文程原本是明朝万历年间秀才,后来于万历四十六年,投靠努尔哈赤,此后帮助清朝建国,进攻明朝,成
范文程,是清朝重臣,字宪斗,号辉岳。范文程原本是明朝万历年间秀才,但是因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朝政纲纪败坏,范文程认为没有前途,所以便想找其他的出路。恰逢当时金国八旗军攻下抚顺,于是范文程
清宫戏中,有一人物,叫范浩正,印象深刻。不过,这个人物是虚构的。其原型,则是清初名臣范文程。也有说法,称范浩正是范文程和洪承畴两人的历史“合影”,且不论。著名清史专家戴逸先生曾著《范文程大传》,则称其
范文程,清朝初年四朝大臣,生于公元1597年,去世于公元1666面,为辽东沈阳人,字宪斗,号辉岳。 范文程原本是明朝万历年间秀才,后来于万历四十六年,投靠努尔哈赤,此后帮助清朝建国,进攻明朝,成
范文程是辽宁沈阳人,历仕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朝,官至大学士、太傅兼太子太师,在建立和巩固清王朝中屡出奇谋良策,是一位颇有远见的政治谋略家。>>>范文程 蒙族统一东北后,接着要入主中原。范文
有“文臣之首”称号的范文程为什么不谥“文正”?他为什么投降清朝?
范文程,是清朝重臣,字宪斗,号辉岳。范文程原本是明朝万历年间秀才,但是因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朝政纲纪败坏,范文程认为没有前途,所以便想找其他的出路。恰逢当时金国八旗军攻下抚顺,于是范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