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利国之法,如何渐渐害民

Posted 官方

篇首语: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本是利国之法,如何渐渐害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是利国之法,如何渐渐害民

在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中(秦朝、汉朝、西晋、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强敌压境,边境压力最大的应数宋朝。当年汉唐两朝,尽管也要面对边境少数民族政权的武力威胁,但汉朝、唐朝均有强大的军队,从上到下,重视武备,社会上以建立军功为荣,而宋代的「 ”重文轻武”的国策,使得人人以「 ”当兵为耻”,良将奇缺,战力不足,加之宋王朝「 ”先天不足”:缺少优良的军事基地,综合因素,致使宋朝在军事上颇为疲软,连近在咫尺的西夏打不过,对大辽更是无可奈何。 为换取所谓「 ”和平”,宋朝在和平年代就年年向西夏、辽进贡,银绢合计每年消耗近百万。并且为了防止两个「 ”以怨报德”的家伙进攻,宋代在北方边境驻扎大量军队,数量巨大的给养成为严峻问题,也使中央财政吃紧。 如何解决财政问题 面临财政危机,宋朝君臣集思广议,想出专卖制度。 若单纯论专卖制度,其实并不新鲜,西周末年的周厉王就是搞资源专营,引发了国人愤怒,被赶下台。秦、汉、隋、唐皆将盐类商品纳入官方专营。 而宋代的专营范围进一步扩大,盐、茶、酒、香料,这些日常消费量多的大宗商品,都被纳入官方专营,获利十分丰厚,也是宋代社会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取专卖制度有着极大的经济意义。 宋朝官方专营方式有两种: 官鬻法 即官方直接控制商品的产、运、销全部商业活动。 通商法 即官方把产品通过商人运输到指定区域销售,也就是间接专卖。 这两种办法,在宋代时有侧重,亦有变革,但一直沿用不绝。 (盐) (茶) 「 ”官鬻法”专营制度 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就决定把天下盐利都归府库,无论是官制盐或者民制盐(盐场分官民两种),总以官收、官运、官销获利。 茶酒经营基本上也是这样,禁止私贩,实行统购统销。 官方设立了「 ”食茶务”的机构,对官营与民间的茶场产品,进行垄断收购,再把茶运往需要地区卖给百姓。专卖之利亦是「 ”以实府库”的。如果发现违反中央制定的政策,敢于藏匿、私贩的,不仅茶要被没收,参与其中的人员也要被治罪。 (酿酒) 酒产品,宋朝则设置「 ”酿酒务”的机构管理。在城市中,严禁私人自行酿酒,各地方政府,都有官营大酿酒作坊,令民众把酿酒的米拿到作坊里去酿造,官方以此进行征税。 而南宋时期,国土缩小近一半,税收人口也锐减。为了将酒类专营的文章做足,政府设立酒库,还会官营酒店。而酒店为了招徕顾客,会令酒女骑着马,披红戴绿到大街上去拉生意。店里还雇佣女招待陪酒,乐班在一旁吹拉弹唱,演奏音乐,整个店内,充满着舒适的氛围。 「 ”通商法”专营制度 即把官营,或是官府购来的盐茶酒以及粮草批给商人们,让他们运往专卖区外进行销售。 这里就必须要说说「 ”钞盐制度”。宋朝边患多,军费开支巨大。当时的交通运输条件无法和现代比,加之秦朝当年修的四通八达的驰道,主要在关中,并且年久失修,宋朝政府每年向边境部队提供后勤给养,耗费繁多。官府为了减轻这个沉重负担,就采取招募商人,命其作中介,让他们将物资送到边境地区后,官方会根据运送物资的多少、质量,以及路途远近,折成钱、物,开具一种票据作为凭证,而商人们可以拿这张票据,到指定地方再换取等值的盐茶酒、粮食等物资,由于盐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商品,因此这种异地换取物资的方式被称为「 ”钞盐制度”。 可是,中国人一向善于「 ”改造”,钞盐制度实施数十年后,中央政府发现,地方官吏常与商人相互勾结,作价过高,经手官吏从中渔利,输送物资却符合边境需求,物资质量也很低劣。 (宋仁宗) 为解决这个问题,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兵部侍郎范祥制定出「 ”见钱法”,开始时以解盐作试点:不论商人要输送何种物资,到沿边地区,当地官方不收实物,只收现钱,见到现钱后,官方才会开具准许商人贩卖「 ”盐类”的许可证。商人们每缴纳钱6贯,可得专营盐116.5斤。获得盐钞的商人便以此作为凭证,赴盐场换领食盐,再运往别处售货。 后来,宋朝政府将「 ”见钱法”推行到其他物资,而贩卖这些物资的许可证,被称为「 ”交引”。 「 ”见钱法”,完成了原来由地方政府得益的「 ”盐茶酒”专卖权,向着减轻中央政府财政负担的专卖权的转变:以前官方直接专卖物资,利润归地方政府,「 ”天下盐酒之利皆归县官”,而改革后,经商人的专卖,利润则更集中于中央政府。 (影视剧中的蔡京)) 「 ”专卖之法”的演变后果 宋徽宗崇宁年间,蔡京任宰相,他又在专卖上做文章:把原本主要为解决边关军事给养、减轻中央财政负担的应急性措施,改为成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向全国铺展,而就在内地征收的「 ”蚕盐钱”、「 ”丁盐钱”、「 ”两税盐钱”等仍然不变,无疑是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而商人们,也常常有因当局滥发「 ”交引”,却领不到实物而破产。曾经贵重的「 ”交引”,慢慢成为一堆堆废纸。「 ”朝为豪商,夕为流丐”,「 ”家财荡尽,赴水自缢,客死异乡,孤儿寡妇,号泣吁天者,不知其几千万人”,宋朝的社会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了,王朝危机更加严重。 本是利国的政策,就这样沦为害民之法。 参考资料: 1.《宋史》 2.《宋会要.食货》

相关参考

朱元璋为反腐竟然允许民间百姓拿获害民官吏

提起反腐,现代人常会把“制度建设”四字放在嘴边。有人撰文,为了让文章更有说服力,又喜欢拿古代的事来做例证,动辄说中国传统社会只讲人治,所以,在反腐问题上,“制度建设”云云仿佛是一个极度稀缺的东西。其实

朱元璋为反腐竟然允许民间百姓拿获害民官吏

提起反腐,现代人常会把“制度建设”四字放在嘴边。有人撰文,为了让文章更有说服力,又喜欢拿古代的事来做例证,动辄说中国传统社会只讲人治,所以,在反腐问题上,“制度建设”云云仿佛是一个极度稀缺的东西。其实

北魏皇帝拓跋宏,不但大器早成,还厉行改革利国利民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天安二年(公元467年)八月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皇兴二年(公元469年)六月被立为皇太子。拓跋宏的母亲李夫人在他被立为太子时被赐死。拓跋宏由祖母冯太后抚养。皇兴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清朝雍正皇帝?他做了哪些利国利民的事?

雍正皇帝在清朝的历史上很有名,雍正所处的时代刚好处于“康乾盛世”中间,可以说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整个清朝具有杰出的政治贡献。在位期间,雍正皇帝大力发展民生和经济,努力学习汉文化的先进之处。经过一

南北朝历史 北魏皇帝拓跋宏,不但大器早成,还厉行改革利国利民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天安二年(公元467年)八月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皇兴二年(公元469年)六月被立为皇太子。拓跋宏的母亲李夫人在他被立为太子时被赐死。拓跋宏由祖母冯太后抚养。皇兴

历史秘闻 此人本是状元,却因慈禧嫌他名字难听而落榜,没想最后成了主席

大家都知道我国有八大菜系,其中湘菜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种,而提到湘菜的缘起,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谭延闿,谭延闿在湖南任职期间,家里有许多潮州厨师,谭延闿作为一个湖南人,又特别喜欢吃湖南菜,所以渐渐的,

法家之法实现了法制社会

原标题:法家之法实现了法制社会?敢不敢再搞笑一点|文史宴文/陈思在网上经常看见把法家之法跟现代法治混为一谈的搞笑言论。法家之法跟现代法治基本上背道而驰:法家之法王在法上,现代法治王在法下;法家之法是游

历史百科 读《孟子》之法

读《孟子》之法梁启超曰:“读《孟子》之法:(一)宜视其砥砺廉隅,崇尚名节,进退辞受取与之间,峻立防闲,如此然后可以自守而不至堕落。(二)宜观其气象博大,独往独来,光明俊伟,绝无藏闪,能常常诵习体会,人

历史百科 文学改良之法如何

文学改良之法如何近人胡适主张改良文学,曾撰文一篇,曰《文学改良刍议》。其改良之法,约分八事:(一)须言之有物,(二)不慕仿古人,(三)须讲求文法,(四)不作无病之呻吟,(五)务去烂调套语,(六)不用典

历史秘闻 宋代的"祖宗之法"是什么

宋代的"祖宗之法"是什么?祖宗之法的开始和深化解析!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今天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