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武贤认为赵充国死不让他出头,便怀恨于心,准备回击赵充国

Posted 将军

篇首语: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辛武贤认为赵充国死不让他出头,便怀恨于心,准备回击赵充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辛武贤认为赵充国死不让他出头,便怀恨于心,准备回击赵充国

在汉宣帝时代里,其实武人亦相轻,比如辛武贤,他对名将赵充国总是恨得牙齿咬得咯咯响。 辛武贤恨赵充国不是一天两天。排除政治分歧的因素,仅就能耐而言,辛武贤在山西名将里,也是叫得出名号的。然而多年来,辛武贤一直不能冒头,原因之一,就是赵充国这老家伙不肯退休,在他头上罩得死死的,想抢这老家伙的风头,门儿都没有。 羌人造反,五十年等一回。辛武贤认为,该是他出头的时候了。于是,他借机上书,力求出兵,强势压境,将羌人一锅端了去。没想到,此方案一出,就遭赵充国反对。到了最后,尽管说战功也抢到了,可是啥好处也没捞到,全被赵充国搞砸了。 说真的,我很能理解辛武贤心中的痛苦与抑塞。在汉朝,如果你是文官,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当然是当丞相。如果你是个武将,最大的野心,无非就是觅侯封将。想要封侯,就得有武功,想得武功,就得拼命杀敌。可是赵充国力求撤兵,想和平解决羌人造反问题,严重地阻住了辛武贤的武功之路,那不等于斩了他的封侯之梦吗? 赵充国为的是国家,辛武贤为的是封侯。两者之间的矛盾,在赵充国班师回朝时,就人看出来了。 看出其中奥妙的人,是赵充国的一个朋友,名唤浩星赐。浩星赐,来路不明,大约也是在长安跑动的。浩星赐半路迎赵充国回朝时,提了一个建议。 他的意思大约是,长安多数高官都认为,先零部落迅速被摆平,都是破羌兵团将军辛武贤等人出兵的功劳,只有很少人认为,如果汉朝不出兵,先零部落也会在后将军的逼迫下投降。反正您也老了,不必跟年轻人较劲。回去跟皇上汇报情况时,不如替辛武贤美言几句,让出战功。这样,对你也没啥损失。 如果用心推敲浩星赐这话,微妙异常。好朋友半路迎归,不见恭维,反而来当了说客,这到底算啥事呢?有问题,这里肯定有问题。 的确有问题。但千万别想歪了,浩星赐不是被辛武贤收买了,不过是替一个人探个风罢了。那个人,当然是刘病已。 刘病已为什么要派浩星赐去游说赵充国让功? 很简单,赵充国使离间计,瓦解羌人部落联盟,有功。然而,刘病已下攻击令,辛武贤等人杀敌数千,也算有功。前后比较,谁的功劳大?当然是赵充国。 有功,就得论功行赏。问题是,赵充国已经七十七岁了,将军也做了,侯爵也有了,可谓功成名就,啥都不缺了。封或不封,似乎都无关紧要。可是,对辛武贤等人就不同了,人家的路还长,离人生顶点还远着呢。 终于看出点门道了吧。出兵的方案是辛武贤提的,攻击令是刘病已下的,现在羌人问题解决了,刘病已就是想对辛武贤等人论功行赏。可是对辛武贤行赏,就必须给赵充国也加上一大份。 可刘病已认为,给赵充国一大份封赏,没那个必要。最好的办法就是,建议赵充国让功。那样的话,刘病已好,赵充国好,辛武贤也好。平羌之战,就成了汉朝团结对外的一战,多好啊。 赵充国已经听出了他那朋友的话外之音。但是,老将军不但打仗厉害,脾气也挺厉害,他立马就顶了浩星赐,打破了刘病已的如意计划。 赵充国是这样说的:我凭什么要让功?让功等于歪曲了事实。事实是什么,我当初说得很清楚。听我的话,几个月内,不动用汉朝多少兵马,即可解决羌人问题。现在好了,问题解决了,就有人想争战功。我告诉你,我回去后,不是想替自己争功,向世人标榜,而是想为后世立个榜样,敢说真话。 果然,赵充国回到长安,把刘病已战前对他的不信任,以及战中被骂而生的那些气,哗啦啦地出了一通,结果弄得刘病已都不好意思。 现在看来,赵充国那厉害人,连刘病已都要让他三分,辛武贤要拿赵充国开刀解恨,那不等于拿鸡蛋砸石头,找死吗? 辛武贤还没活够,还没想着早死。对付赵充国这般厉害人,没有十二分把握是不行的。,辛武贤不是有十二分把握,而是二十分的胜券。 曾记否,刘病已摆平霍氏集团后,张安世如坐危卵。那时,张安世饭都吃不好,觉都睡不香,整天整夜地都怕刘病已的人来敲门。然而最后,张安世低调避世,终于躲过一刀,安享天年。 如果说,张安世能活到自然死,只是归于他个人装孙子低调,那就错了。现在,秘密终于可以公开了。刘病已不杀张安世,有两大因素:一是,张安世和张贺是同胞兄弟,张贺是刘病已的知已恩人。刘病已是看在张贺面子上,放过张安世。这是其一。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有人力保张安世。那个人,就是厉害人赵充国。这是其二。 可是,赵充国力保张安世,绝对是个人隐私,宫廷绝密,但是还是有人知道了。谁知道?辛武贤。辛武贤怎么知道的?是赵充国的儿子赵昂,有一次和辛武贤喝酒的时候,不小心透露出去的。 赵昂还有板有眼地告诉辛武贤:皇上挺讨厌张安世的,如果不是我父亲罩着他,张安世早下地报到去了。 一句酒后真话,辛武贤今天却拿来派上用场了。于是,辛武贤上书,告发赵昂,说他泄露宫廷绝密。告完以后,辛武贤就在家里静候佳音。 不久,赵昂被捕;又不久,有一消息传了出来,赵昂在狱中自杀了。 辛武贤终于笑了。你做得了初一,我就做得了十五。你让我全家不舒服,我就让你晚年丧子,不得好活。这应该是辛武贤想对赵充国说的话。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赵充国是个怎样的人

赵充国是个怎样的人?赵充国的历史评价如何?  西汉汉宣帝在位时期,匈奴勾结羌族各个部落一起侵犯西汉边境,宣帝为此苦恼不已,派军镇压却损失惨重。  这时,朝中出现了两种声音,辛武贤等人认为应该派军武力镇

历史人物 辛武贤的主要事迹 辛武贤的人物生平 辛武贤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辛武贤  所处时代:汉朝  民族:汉  出生地:陇西郡狄道(今甘肃临洮)  主要成就:征乌孙至敦煌  官职:破羌将军www.cha138.com  人物生平  神爵元年(前61年),汉宣帝

历史人物 赵充国的故事 赵充国后人 赵充国的儿子

赵充国赵充国是西汉时期著名将领,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他熟悉匈奴和氐羌各族情况,善于解决少数民族问题,威震匈奴、平定西羌、施行屯田等,为解决“四夷”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赵充国的故事>百闻不如一见

历史人物 赵充国是个怎样的人 如何评价赵充国

赵充国赵充国曾任蒲类将军、后将军、少府等职,拥立汉宣帝登基功不可没,被封为营平侯。赵充国去世后得到朝廷厚葬,且身为后人赞颂,扬雄称其“在汉中兴,充国作武”以赞颂他在西汉中兴中所做的贡献。赵充国是个怎样

中国历史 《名将赵充国》的历史故事

名将赵充国赵充国是骑兵出身,补选为羽林卫士,他从小就学习兵法,并通晓四方少数民族的事情。后来他跟随李广利攻打匈奴,大军被匈奴人包围,汉军因为缺少粮食,死伤很多。赵充国带领100多个人拼死杀开一条血路,

历史人物 赵充国简介 赵充国是谁 赵充国与汉宣帝关系 赵充国屯田

  本名:赵充国  字号:翁孙  国籍:西汉  出生地: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  出生时间:公元前137www.cha138.com  职业:后将军、卫尉  主要成就:威震匈奴,平定西羌  “麒麟阁十

麒麟阁十一功臣之赵充国简介 赵充国有何功绩?

  在西汉麒麟阁十一功臣中,后将军赵充国位居第四,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将领,一生戎马四方,晚年时期更是提出一项影响后世数千年的军事政策。  赵充国是六郡的良家子弟出身,他精通兵法,通晓四方蛮夷之事,最初

历史人物 该怎么评价汉朝赵充国

赵充国最初担任骑士,后来作为六郡的良家子弟、善于骑马射箭而补任羽林卫士。他为人沉着勇敢,有很深的谋略,年轻时喜好将帅的气节,就去学习兵法,通晓四方蛮夷的事情。>>赵充国是继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名帅

历史人物 该怎么评价汉朝赵充国

赵充国最初担任骑士,后来作为六郡的良家子弟、善于骑马射箭而补任羽林卫士。他为人沉着勇敢,有很深的谋略,年轻时喜好将帅的气节,就去学习兵法,通晓四方蛮夷的事情。>>赵充国是继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名帅

西汉军事家赵充国生平简介 他有多厉害?

  “百闻不如一见”这词就是赵充国说的,当时汉宣帝问他该如何应对战事,他称自己要实地考察过后才能回答。历史上的赵充国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如何有胆量这样跟皇帝说话呢?  赵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