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维尔纽斯事件加速苏联解体

Posted 维尔纽斯

篇首语: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说维尔纽斯事件加速苏联解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何说维尔纽斯事件加速苏联解体

从苏联解前戈尔巴乔夫一系列动作来看,表面上戈尔巴乔夫巩固了自身权力,但戈尔巴乔夫却在处理一些事件中,既优柔寡断,而且还宽容大度,导致一系列问题失误,其中有一起事件,加速了苏联加盟国的离心力。 妥协 戈尔巴乔夫「 ”新思维”推进过程中,他所提出的「 ”公开性”、「 ”民主化”等说辞,给了各加盟国反对派机会,他们打着戈尔巴乔夫的旗号开始了夺权战斗,特别是格鲁吉亚第比利斯事件发生后,戈乐巴乔夫不仅没有意识到事件的危害性,也没有采取强制措施,反而鼓励其他加盟国继续「 ”民主”,这就给民族分裂势力壮了胆。 对于戈尔巴乔夫做法,雷日科夫看得最深刻,他曾说:「 ”事情总是这样,只要一出现民族土壤上的尖锐冲突,他一般总是会置身国外。当第比利斯事件眼看就要爆发的时候,他是在英国。当人们在费尔干纳为民族屠杀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他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当巴库开始闹事的时候,他也不知在什么地方。那些认为一切麻烦都是领导层里的保守分子,而不是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和梅德韦杰夫惹出来的人,于是他们就利用了这种局势,因为那些经常陪戈尔巴乔夫到国外访问。那些相信戈尔巴乔夫身边人的人实在是太天真了! ” 戈尔巴乔夫的「 ”新思维”也导致离心作用最强的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动荡。针对此问题,苏共于1989年5月11日召开会议讨论波罗的海局势。会后当然由戈尔巴乔夫拍板,他说:「 ”……我们并没有丧失一切,便对此事评价时要慎重,不能陷入绝望和决裂之中,不能将加盟共和国90%的民众与激进势力等同。应该善于与他们对话,相信他们的所说都是正常的,也要不怕各国经济改革,也不要怕各加盟运用自主权方面有差别的情况……。要实实在在思考我国的联邦制……不能动用武力,我们对外政策中都放弃使用武力了,对待本国人民就不能容许。要加强分析,对于各种‘扣帽子’”绝对化结论要小心,因为这是民族问题。”一番官场上结论讲话,表面上戈尔巴乔夫对各加盟国的事件表态,却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只要求小心行事。 不久,苏联召开代表大会,戈尔巴乔夫对军队在第比利斯事件中的作为提出了批评:「 ”军队应干自己份内的事。”这句话就是让军队不要参与各加盟国的事件。 1989年9月20日,苏共出台了《当前条件下党的民族政策》。此文件主要是改革苏共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完善联邦制,给各共和国更大的自主权。此文件还有一个观点挺耐人寻味:「 ”民族自决不意味脱离,而是自我管理,保持民族特色”。戈尔巴乔夫这种做法,实际让苏共权力在逐步消失。 1990年1月29日,苏共还审议了处理民族问题的法律草案和相关的宪法修正案。但这种做法是在苏联各加盟国离心力强的情况下,在分裂势力逼迫下而为。此时可以看出戈尔巴乔夫一系列政策就是「 ”和稀泥”,只是妥协,并没有管用的招数。 由于戈尔巴乔夫不用强制措施解决分裂问题,他不得不再采取一项改革,那就是实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认为总统制或许能借鉴西方经验,解决苏联面临的问题。 1990年3月15日,苏联诞生了首位总统,戈尔巴乔夫召开记者招待会,他说:「 ”苏联实行总统制,能够克服权力无组织性和分散性,要实现总统的权力,不只是要选举总统,还需要一套完整的体制”。 戈尔巴乔夫实行总统制后,表面上他的权力更大了。但各加盟国也纷纷要求实行总统制,于是苏联国内一夜间诞生了很多总统。戈尔巴乔夫不得不承认:「 ”人代大会设立的总统制,立即受到了各加盟共和国同样实行总统制的削弱。这不是我的计划,后来事件已经表明,此举是苏联反对者削弱和推毁国家的制度。”戈尔巴乔夫正是在这种妥协中,做了很多错误的事情。 退让 除了妥协,戈尔巴乔夫还不断退让,实行总统制后,并没有让戈尔巴乔夫摆脱困境,反而让戈尔巴乔夫不得忙于处理协调一些工作。戈尔巴乔夫当总统后,还专门成立一个总统顾问委员会,主要协调与各加盟国的关系。当然戈尔巴乔夫还不忘打着列宁的旗号。 总统当了,接下来就要完善联邦体制问题。1990年6月12日,戈尔巴乔夫召开苏联联邦委员会会议,就是研究苏维埃国家联邦体制的问题。这次会议提出:「 ”联邦委员会主张成立主权国家联盟,尽最大可能实现联邦制和共同体元素。” 既然要成立「 ”主权国家联盟”,就要制定一个条约,然后保证各加盟国主权,及各国的合作。不久此条约出台,指出应根据各国民族历史和经济、文化等特点而实施主权。 但戈尔巴乔夫认为,这种主权国家自由,并不意味苏联瓦解及苏联体制消失,因为目标是向市场过渡。戈尔巴乔夫的构想是莫斯科与各加盟国签订协议,划分各项权限,苏联只负责外交、国防、财政等方面工作。 主权联盟既然建立了,也要一个退出机制。1990年4月3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 ”脱离联盟”法。要求:脱离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必须得到公民投票2/3的多数票支持,并且要有5年的过渡时期。而且还详细规定,脱离苏联前要清算财政问题,过渡期结束前,还要进行公民投票,如果没有2/3支持,10年内不准再投票决定此事。虽然戈尔巴乔夫想通过法律把各加盟共和国捏在一起,但已经晚了,离心力进一步增强。 离心 对于「 ”脱离联盟法”,美国曾经驻苏大使马特洛克说:「 ”尽管理论上允许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但戈尔巴乔夫规定的脱离程序太复杂,并且充满‘陷阱’,实际上要遵守这些规定是不可能的。全民公决要求有2/3多数赞成,达到要求后才能开始谈判程序,但谈判过程中,需要有总统、苏维埃等确定过渡时间,到了5年也不一定能结束,虽然有脱离权,但实际上难以实现,这就是为什么波罗的海拒绝遵守这个新法律的原因。” 新法律制定了,居然没有加盟国愿意遵守,接下来一系列事件发生了。 1990年3月10-11日,立陶宛首次进行自由选举新的最高苏维埃。但这个苏维埃并非是苏共控制,随即立陶宛议会表决通过改国名、改国旗,宣布独立。 1990年3月30日,爱沙尼亚共和国进行投票,最高苏维以65票赞成、4票反对和5票弃权,但30名俄罗斯议员未参加投票,也通过爱沙尼亚向独立过渡的宣言。 1990年5月4日,拉脱维亚共和国议会颁布独立宣言,宣布拉脱维亚独立。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以903票对13票正式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独立宣言。标志着苏联最大的加盟国向独立迈出一大步。 失误 戈尔巴乔夫并没有想到,他通过「 ”联盟脱离法”,不仅没有阻止各加盟国独立,反而加剧了各加盟国独立速度。1991年1月11日,苏联内务部队一支分队,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占领了立陶宛首府维尔纽斯苏共出版大楼。立陶宛局势突然加剧,两天后发生了流血事件。 此次事件发生后,苏共曾发表声明:「 ”立陶宛最高苏维埃和国家机关通过了许多法令和决议,但这些法令粗暴限制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苏共认为,拉脱维亚、立陶宛、俄罗斯联邦和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主席,给联合国秘书长写的联合呼吁书是「 ”对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联盟主权的公开蔑视,是公开呼吁外国干涉我国内政,这一切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全世界都会引起严重的麻烦”。 立陶宛也不示弱,1月16日,立陶宛领导人「 ”公开号召对苏共及其家属进行肉体上的迫害,与苏联军队进行公开对抗”。这就使局势进一步加剧。 到1月22日,戈尔巴乔夫出面发表讲话:「 ”维尔纽斯事件,绝对不能表达总统当局的路线,苏联正是为了实现这一路线才实行总统制。我坚决驳斥针对此事件的所有投机、所有怀疑和诽谤。” 戈尔巴乔夫在声明中明确表示:「 ”任何社会团体、委员会等组织,只能以宪法途径获取政权,不得使用暴力。在政治斗争中任何诉诸武力的尝试都是不允许的。军方不得有任何恣意的行为。”这句话实际上就是让苏共内务部和立陶宛都不能使用暴力,这显然是天真的想法。 结局 立陶宛发生维尔纽斯事件带来恶劣的影响,武力并没有阻止立陶宛的独立,虽然联盟中央有使用武力的权力和能力,但就让人想到之前发生的事件。支持叶利钦的人借机说事了,认为此事件是戈尔巴乔夫违宪。但让叶利钦的人看到希望,要想独立,就要建立自己的军队,但这使俄罗斯与联盟中央矛盾越来越大。 戈尔巴乔夫也承认,维尔纽斯事件实际上加速了苏联解体。此时各加盟共和国的民族独立浪潮已经很难控制,即使建立主权国家联盟,这只是一种冠冕堂皇的做法,戈尔巴乔夫施行总统制,就已经让局势发生不可逆转的作用。戈尔巴乔夫的矛盾心理是最大败笔。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相关参考

切尔诺贝利事件对苏联解体有着什么影响

在世界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核事故,像我们熟知的三哩岛核事故、福岛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时间等等。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于1986年4月26日,虽说已经过去了30多年了,但是现在再想想事件经过,仍然会让人心有余悸

1956年的两次军事行动 让苏联错失改革契机导致解体

「”匈牙利十月事件”又称「”匈牙利事件”或「”1956年匈牙利革命”,是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发生在匈牙利的由群众和平游行而引发的武装暴动。在苏联的两次军事干预下,事件被平息。事件共造成约

苏联解体正式生效取决于3人,其中叶利钦已逝,东道主去哪了

他签署苏联解体正式协议,救过叶利钦,为何现在默默无闻?1991年,苏联解体前发生过四件大事:戈尔巴乔夫当总统、「”8.19事件”、别洛韦日协议、戈尔巴乔夫下台。其中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签署别洛韦日协议

苏联为何解体

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末任领导人,也是首末任总统。他在苏联历史占有一个重要地位。该地位很尴尬,那就是戈尔巴乔夫导致苏联解体。当然苏联解体原因很多,全怪在戈尔巴乔夫身上也不现实,但与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

前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 腐败 经济下滑 体制僵化

前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腐败经济下滑体制僵化  苏联解体后成立了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解体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的事件作为标志,为立国69年的苏联划上句号

1991年,苏联为何选择主动解体

苏联最强大的时候,军事力量是跟美国旗鼓相当的。就算在1991年的时候,苏联的军事力量依然在世界上排名第二,甚至于解体之后,俄罗斯跟乌克兰将他的核武器瓜分,分别成为世界上第一核大国和第三核大国。那么当时

叶利钦为何要让苏联解体,而不愿当苏联领导人

苏联成立于1922年,它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曾几何时,苏联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广的国家,也是唯一能和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国内由于体制僵

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何继续将俄罗斯当作潜在对手

其实叶尔钦当总统的时候俄罗斯走向民主化,美国如果像二战后搞马希尔计划扶植欧洲那样扶植俄罗斯或许会更符合美国利益,一方面俄罗斯在民主化之后经济得以很快的成长可以更好证明资本主义优越性,而且俄罗斯解体后美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还给我国多少侵占的领土

以史为镜,以史观人,史以长知识,欢迎来到台台说历史。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还给我国多少侵占的领土?讲出别不信说起二战时期的苏联,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当时唯一跟美国叫板的也就是这个在北方极寒地域的“战斗民族

揭秘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成几个国家(15个)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揭秘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成几个国家(15个)”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在上个世纪,美国和苏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两个国家,彼此的竞争非常激烈,可在1991年苏联宣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