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一词人太过优秀,写出一句千古名句,竟引起皇帝不满

Posted 春水

篇首语:生命是不能被略过的,一定有人敢选最难的那条路,一定有人把生命排在利益前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唐一词人太过优秀,写出一句千古名句,竟引起皇帝不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唐一词人太过优秀,写出一句千古名句,竟引起皇帝不满

俗话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太过优秀,就容易受到嫉妒、指责。冯延巳,便是南唐的一位优秀词人。宋初《钓矶立谈》评价他「 ”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王国维在他《人间词话》中则评价他「 ”开北宋一代风气。中、后二主皆未逮其精诣”。 正因为冯延巳的优秀,他得到了南唐中主(南唐第二位皇帝)李璟的信任,曾官至宰相。但是当冯延巳写出经典词作《谒金门·风乍起》后,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其中一句「 ”吹皱一池春水”,竟引起了皇帝的不满。据马令《南唐书》记载,李璟责问冯延巳:「 ”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吓得冯延巳只好涎着脸皮说不如陛下的「 ”小楼吹砌玉笙寒”。 虽然不知这位皇帝是真得因为冯延巳太过优秀而去责问他,还是纯粹只是调侃的意味,这句千古名句倒是有着它的惊艳之处。《谒金门·风乍起》是冯延巳的一首以怀人为题材的词作。这首词主要抒写了贵族女子在春天里愁苦无法排遣和希望心上人到来的情景,反映了她的苦闷心情。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冯延巳的这首词《谒金门·风乍起》: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首先,词的开篇两句「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意思是说,春风忽然吹起,吹皱了一池塘的碧水。乍一看,这只是对特定环境中的春天景色的描写。实际上却是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心情,就如同被风吹过的碧水一样,有了波动不安的感觉。这是因为她的心上人不在身旁,加上春天本就极易引起春愁。其实它和李璟的「 ”小楼吹砌玉笙寒”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紧接着两句「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便是她百无聊赖的表现。只见她在芳香的花间小路上,手挼着红杏花蕊,逗着鸳鸯来消遣时光。似乎此刻的女子忘却了对心上人的相思。但鸳鸯本就成双成对,红杏花也是朵朵相聚,而此刻的她独身一人,所以这里难免会触发她更深的愁苦和相思。可见冯延巳写情的含蓄委婉。 下片前两句「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则紧承上片中的愁苦心情,写春天的美好景物勾不起她的兴致,只好靠在斗鸭栏杆旁,看鸭子相斗。插在松散的发髻上的碧玉簪则仿佛要坠落下来似的。从碧玉簪这个细节描写,可见她没有认真看鸭子相斗。依旧反映了她内心的愁苦和相思。 最后两句「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则是以欢乐的气氛结束该词。意思是说,正当她思念心上人,却不见他来的时候,忽然听到了喜鹊的叫声。众所周知,喜鹊自古便有报喜的意思。冯延巳以喜鹊结尾,无疑是给了这位女子希望。其喜悦之情可想而知。但又不得不在这里丧一下,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综观冯延巳的这首词,它的取胜之处,在于对事物的细致刻画上,包括景物、女子的心理,委婉、简练、生动。总的来说,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千古名作。尤其是「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历来为人所称道。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参考

逼得温柔词人痛下杀手 他坑苦了南唐后主李煜

公元975年,宋太祖派遣大将曹彬率水陆大军10万南下,开始了征讨南唐的战争。那么南唐是怎样一种局面呢,此时的南唐国主就是那位善写诗词的李煜,不过此时距离那首他写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名句还

堪称最 ”烂俗”的一首诗,比打油诗还通俗,却写出最雅的千古名句

​在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当中,其中要是论诗歌的话,真的是数不胜数。每朝代每个诗人,都有着各自的风采和写诗的手法,可是不得不说的是,都有涌现出不少的千古名句。一般而言,很多诗要么深奥要么通俗易懂。而说到「

历史人物 大老粗为何能写出千古名篇

  古往今来,多少饱读诗书之人,日夜吟咏,拈断无数胡须。但是,最终却难得有半首一句流传后世。在我们这个有着悠久文明史的诗歌国度,要想写出能够流传千古的诗歌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优秀诗人和作品

千古名句“一树梨花压海棠”,前一句更有意思,你听过吗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诵读现代诗歌作品时,总感觉少了些许韵味,跟古诗压根不在一个档次上。以文会友、以诗取乐,乃古代文人经常做的事情,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看似只是一句玩笑话,其实有时

千古名句“欲速则不达”,后面的一句话更经典,你听说过吗

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一直在进步,但古人留下的很多道理和智慧仍然不过时,若能较好理解和掌握它们,即使达不到大富大贵的地步,至少可以少走弯路,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俗话说,不怕不理解,就怕一知半解,有些人在汲

婉约派十大词人,后主、易安、纳兰、小晏哪家强

南唐后主:李煜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

揭秘南唐灭亡后小周后周女英结局是怎样的

南唐后主李煜,历史上有名的词人,他一生写下不少名篇流传至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千古名句至今犹在传唱。李煜文采风流,谦谦君子,赢得了当时世间两位极品美女的芳心,两人更是同胞姐妹

揭秘南唐灭亡后小周后周女英结局是怎样的

南唐后主李煜,历史上有名的词人,他一生写下不少名篇流传至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千古名句至今犹在传唱。李煜文采风流,谦谦君子,赢得了当时世间两位极品美女的芳心,两人更是同胞姐妹

竟然引起万人亡! 揭秘大明悍将蓝玉的一句话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密报朱元璋说蓝玉准备谋反,将要在大明皇帝朱元璋出巡时行刺于他,蓝玉因此被赐死,灭了他三族,被株连的人数总计一万五千人,史称蓝狱。蓝玉一案,朱元璋施刑太过,滥杀无辜,蓝玉肆意妄为,破

竟然引起万人亡! 揭秘大明悍将蓝玉的一句话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密报朱元璋说蓝玉准备谋反,将要在大明皇帝朱元璋出巡时行刺于他,蓝玉因此被赐死,灭了他三族,被株连的人数总计一万五千人,史称蓝狱。蓝玉一案,朱元璋施刑太过,滥杀无辜,蓝玉肆意妄为,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