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朝存在感最弱的皇帝之一,评价却极高

Posted 太子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是明朝存在感最弱的皇帝之一,评价却极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他是明朝存在感最弱的皇帝之一,评价却极高

说起明朝的皇帝,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都是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靖难成功并开创了永乐盛世的成祖朱棣,还有反面典型木匠皇帝熹宗朱由校、三十年不上朝的神宗皇帝朱翊钧等等。明朝还有这样一位皇帝,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故事,很少有人谈到他,在明朝皇帝中属于存在感最弱的皇帝之一。他在位不到一年,但却赢得了极高的评价,明史称其「 ”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在位时间不足一年,用人行政皆可圈可点。假使老天能让他多活几年,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绝对可以与汉朝「 ”文景”之治相媲美。获得如此高赞誉的这位皇帝就是明仁宗朱高炽。 得来不易的太子之位 朱棣有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朱棣本人是一位雄才伟略的皇帝,能征善战,而朱高炽天性沉稳,好学寡言,且身体肥胖,不善弓马,有足疾,也没有上过战场,上了年纪以后走路都有些不便。与之相反,次子朱高煦则能征善战,与朱棣本人有诸多相似,且在靖难之役中多次挽救朱棣于危难之中,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朱高煦,朱棣在靖难之役中早就被活捉或战死了。因此,朱棣自然而然对朱高煦有更多偏爱。在靖难过程中,朱棣也确实对朱高煦说过「 ”勉之,世子多疾”的话,这也给了朱高煦无尽的想象。 朱棣登基为帝后,按照明朝祖制,理应立世子朱高炽为太子,但朱棣迟迟未有行动,这更加引起了太子人选的猜测,也为朝中众多支持朱高煦的武将以及投机派的人提供了机会,他们上书建议立朱高煦为太子,而文臣则大多支持儒雅的朱高炽。在众多上书的催促下,朱棣仍然不为所动,迟迟未有立太子,由此可见,朱棣当时确实非常的犹豫。 朱棣最终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与解缙有关。青年解缙才华横溢,与后来的杨慎、徐渭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朱棣即位后,他与杨士奇、杨荣等7人同为内阁成员。解缙作为文臣,他也是支持朱高炽的,当朱棣询问他太子人选问题时,他说「 ”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朱棣仍不为所动,解缙接着又说了3个字:「 ”好圣孙”。据说就是这三个字真正打动了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 尽管当上太子,但朱高煦、朱高燧并未死心,他们监视太子一举一动,一有机会就极尽中伤,挑唆太子与朱棣的关系,再加之朱棣本身也有对朱高炽的猜忌和帝王自古就有的多疑,因此朱高炽二十年的太子生涯极为曲折和艰辛,他不得不处处小心、事事留意。期间,朱棣多次对太子的权利进行了限制,太子身边的近臣和亲近人员也多有被构陷治罪。朱棣后来甚至专程派胡濙调查太子的一些行为,好在朱高炽本身始终恪守太子本分,尽职尽责,未有任何不轨行为,最终获得朱棣认可。 仁慈宽厚的一代英主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棣病逝于出征归途中,47岁的朱高炽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47岁以太子身份登基,不仅在明朝是年龄最大,纵观整个历史,都属于「 ”高龄”了。 朱高炽即位后,改元洪熙,开始了他一系列的改革,他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采办珠宝;他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爱民如子,他下令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这一切都使得洪熙朝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也是史称「 ”仁宣之治”的开端。 在思想上,他崇尚儒学,褒奖忠孝,他统治期间儒家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儒的冤案,永乐朝解缙的冤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平反。朱元璋与朱棣称得上是明君,但也是不折不扣的暴君,「 ”洪武三大案”牵连数十万人,朱棣靖难成功后,对反对自己的建文旧臣也是绝不含糊,手段残暴。仁宗一改其祖父和父亲当政时的乾纲独断、粗暴和武断,任用贤臣,虚心纳谏,得到了众多朝臣的拥戴。仁宗非常善于纳谏,曾经给杨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励他们进谏,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见,皇帝可以择善而行。 仁宗的仁慈宽厚还体现在对他的两个弟弟身上。早在仁宗为太子期间,朱棣发现朱高煦的诸多不法行为,将其囚禁并打算将其废为庶人,就是仁宗不计前嫌,为弟求情,才保住了爵位。朱棣驾崩后,直到仁宗登基前最后一刻,朱高煦仍在伺机而动,图谋不轨,以朱高煦及朱高燧的所作所为,仁宗即位后有一万个理由可以将其罢官削爵,甚至处死,但仁宗并未有任何处罚他们的意思。他将朱高煦召回京城,增加其俸禄,赏赐宝物无数,仍命他返回原封地,还将他的长子封为世子,其余儿子均封为郡王。 然而,遗憾的是他在位仅仅一年,便匆匆撒手西归了,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受后人景仰的一代英主。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朝军队中最弱的一个环节,却能大败丰成秀吉,击败葡萄牙

明朝的水军是明朝最弱的一支军队,却打得日本人三个世纪不敢来犯!>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在世界上最有地位的三个时期一个是汉代,一个是唐代,一个是明朝。其中更是以明朝军事力量之强大,经济实力之富有而闻名于

清朝是中国最弱的时代

  的状况更是急速跌落谷底。不过,事实上,在甲午以前,并没有大家想像中那么积弱不振,1888年成立北洋舰队,根据《美国年鉴》排名,舰队实力曾是东亚第一,世界第九,实力远远超过。>  清朝海军曾排名世界

战斗力不到五的渣子 解析西游记最弱的妖王

《西游记》中出现了许多强大的魔头,却也有不少不堪一击妖王。在诸多BOSS中,实力堪称最弱,战斗力不到五的渣子,当属唐僧取经于双叉岭遭遇的寅将军(虎精)、熊山君(熊精)、特处士(牛精)三怪。唐僧九月十二

历史人物 汉末实力最弱的刘备是凭什么建立蜀汉的

汉末实力最弱的刘备是凭什么建立蜀汉的?正史上的刘备是个怎么样的人?本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撼动了汉室的根基,造就了前所未有的大乱世,开启了一个群雄割据,英雄辈出的时代。所

战国初期最强的魏国,为何不灭掉最弱的秦国,占据最佳地缘优势?

战国初期最强的魏国,为何不灭掉最弱的秦国,占据最佳地缘优势?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战国初年,从晋国分裂出去的魏国,是天下无可争议的绝对霸主。在魏国第一任君主魏文侯时代,一场史无前例的法家变

战斗力不到五的渣子 解析西游记最弱的妖王

《西游记》中出现了许多强大的魔头,却也有不少不堪一击妖王。在诸多BOSS中,实力堪称最弱,战斗力不到五的渣子,当属唐僧取经于双叉岭遭遇的寅将军(虎精)、熊山君(熊精)、特处士(牛精)三怪。唐僧九月十二

中国最弱开国皇帝是谁

中国历史历经诸多朝代更迭,其中能够开创自身朝代的君主在文功武略上多半有其过人之处,不过近来就有网友好奇,「开国皇帝」中最弱的是哪一个,话题也引起热烈讨论。中国自秦始皇嬴政开启「皇帝」一称后,包括割据政

三大战役,东吴参与的两场全胜,为何却还是三国中最弱的

说起来,东吴其实是很厉害的。三国时期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曹魏打了两场,一胜一负;蜀汉打了两场,一胜一负;东吴打了两场,两场都胜。东吴的胜率,远远高于曹魏和蜀汉。除此外的其它战役,东

历史秘闻 中国最弱开国皇帝是谁

中国历史历经诸多朝代更迭,其中能够开创自身朝代的君主在文功武略上多半有其过人之处,不过近来就有网友好奇,「开国皇帝」中最弱的是哪一个,话题也引起热烈讨论。中国自秦始皇嬴政开启「皇帝」一称后,包括割据政

历史人物 诸葛亮的亲戚都是些什么人?诸葛亮为什么偏要选择最弱的刘备?

按照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展现的才华来看,应该是曹操和孙权等人热力追捧才对,为什么诸葛亮却选择了一位最弱的刘备呢?可能诸葛亮是不想和自己的兄弟们同效一主吧。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三兄弟分别效力了不同的三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