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出土东汉时的一块瓦片,上面有4个字,汉武帝不愧千古一帝

Posted 单于

篇首语:莫问天涯路几重,轻衫侧帽且从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内蒙古出土东汉时的一块瓦片,上面有4个字,汉武帝不愧千古一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内蒙古出土东汉时的一块瓦片,上面有4个字,汉武帝不愧千古一帝

公元1954年,考古学家在内蒙古包头市召湾汉墓群中发现一个刻有「 ”单于天降”四个字的瓦当。 瓦当属于泥质灰色,瓦当头为圆形,轮廓凸起,内有隆起的十字线条四分圆面,其上阳刻隶书「 ”单于天降”四字,表面施朱彩。目前被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收藏。 此瓦的出土意义重大,铭文隶意浓厚,书体规整严谨,为研究汉与匈奴文化交流提供了实物资料,当然,要说明此文物的重要性,我们还是要解释一下什么是「 ”瓦当”? 瓦当其实就是瓦片的头,也叫「 ”瓦头”,是古代中国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部分。 古人认为「 ”当”为「 ”底”,因为陶瓦一块压一块,从屋脊一直排列到檐端,而带头的瓦正处在众瓦之底。瓦当的下面是椽头,「 ”当”可以抵挡风吹、日晒、雨淋,保护椽头免受侵蚀,延长建筑寿命。 除此之外,中国人还喜欢在瓦当地方雕刻一些东西,或是文字,或是图案等等,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正因为如此,这些瓦当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同时也是考古学年代判断的重要实物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而内蒙古出土的这块汉宣帝时上面刻有「 ”单于天降”四个字的瓦当对于研究汉匈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为这块瓦当的证明汉武帝的伟大。 怎么讲呢? 「 ”单于天降”要拆开来解读,「 ”单于”我们很清楚,意思是广漠辽阔的样子,反正就是匈奴的最高首领。而「 ”天”就是上天,天命,一种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不过「 ”降”有争议,因为「 ”降”字本身是个多音字。 「 ”降”有两个含义:读jianq,诞生,降生;读xiang,降服,使驯服。有专家考证,在汉代以前上百种古籍数千万字中近百个「 ”天降”连用的语句里,「 ”降”只读作「 ”jiang”。「 ”单于天降jiang”,是匈奴天神信仰的表达。 但这个「 ”降”应该读作xiang,不是降生、诞生的意思,而是降服、臣服的意思。 所以「 ”单于天降”四个字连起来的意思就是上天的神秘力量让单于降服归顺。那么,问题来了,归顺谁呢? 这就要考虑到这块瓦当的历史,据专家考据,这块瓦当出土的年代在东汉的时候。但瓦当的文字反映的却是汉宣帝时期的匈奴呼韩邪单于内附的历史。当时的西汉王朝本来出动一兵一卒,匈奴单于便来归附。受够了汉匈战争的老百姓高兴无比,于是修建了这个有「 ”单于天降”的瓦当建筑,来纪念这个事件。 据研究,召湾是匈奴呼韩邪单于南下觐见汉宣帝时的必经之地,带有「 ”单于天降”瓦当的建筑就是在此时兴建的。 还有一个证据可以佐证,这个「 ”降”就是归顺的意思,那就是该汉墓群众同时出土的还有「 ”四夷尽服”、「 ”单于和亲”、「 ”千秋万岁”等瓦当。其中「 ”四夷尽服”和「 ”单于天降”的意思差不多,匈奴向来被认为是「 ”四夷”之长,匈奴都归附了,还有谁不归附呢? 单于和亲应该是指的王昭君出塞这件事实。其实,汉元帝王昭君出塞跟汉初和亲并不是一回事,汉初是被动的,是屈辱的表现。但王昭君出塞其实是主动的,是大汉王朝的主动和亲,汉匈一家的表现。 因此,综合来看,「 ”单于天降”就是对当时汉军击退匈奴贵族侵扰的一种颂扬。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到了这个时候,匈奴要归附汉朝?当然,这得感谢英明神武的汉武帝。 众所周知,匈奴是秦汉时期,崛起于中国北方草原的凶悍部落,他们技术先进,战争实力极其强悍。 汉初建国的时候,刘邦很像消灭他们,结果碰了钉子,自己被搞得差点小命不保,从此之后,刘邦以及之后的吕雉、汉文帝和汉景帝都不敢提打匈奴的时候,只能屈辱的将美女送过去和亲。 直到汉武帝的时候,汉武帝在前人的基础上,决定不在卑躬屈膝,而是主动出击,给匈奴送去了卫青和霍去病军团。 公元前127年,汉帝国大将卫青夺回被匈奴占领的今天河套一带,汉武帝设置五原、朔方郡。公元前121年,汉帝国大将霍去病率军出塞,进五王国,过焉支山(在河西走廊),杀折兰王,斩庐侯王,擒浑邪王子,又一口气攻到祁连山,逼得浑邪王和休屠王向大汉投降。 经此一役,大汉王朝彻底收回了河西之地,汉武帝设置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汉武帝决定对匈奴来最后一击。这次汉武帝集合大将卫青和霍去病,一共十几万大军,东西两路并进,杀向匈奴,远征漠北。东路的霍去病直接与匈奴左贤王对决,封狼居胥。这次战役之后,匈奴基本瓦解。 到西汉中后期,匈奴势力逐渐衰弱,领地缩小,匈奴单于王庭不得不向西北迁徙。汉宣帝的时候,打完再次出兵匈奴。而匈奴刚好内乱和大饥荒,人畜半数以上饿死。天灾人祸加上匈奴集团内部分裂,几乎已经到了灭亡的关键时刻。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投降,公元前52年,呼韩邪单于于五原要塞叩关请降。自请为婿,娶王昭君。此后,汉匈多年无事。 而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此事,所以修建了「 ”单于天降”的瓦当来纪念,这就是瓦当的来历。再次印证了汉武帝的伟大,要不是汉武帝当年出击匈奴,打的匈奴元气大伤,不会有以后的匈奴臣服。所以,汉武帝果然伟大,不愧是千古一帝, 朋友,欢迎关注!

相关参考

古墓中刻有4个字,千年无人敢盗,出土200多件文物,其中有一瓶香水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梁家庄附近的农民发现了一座古墓,立马把此事上报给文物部门,考古学家很快就赶到现场,对墓地进行保护性挖掘。因为墓地的规模不大,专家以为只是一座普通古墓,但当得知墓主人的身份,以及看到那

历史秘闻 古墓中刻有4个字,千年无人敢盗,出土200多件文物,其中有一瓶香水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梁家庄附近的农民发现了一座古墓,立马把此事上报给文物部门,考古学家很快就赶到现场,对墓地进行保护性挖掘。因为墓地的规模不大,专家以为只是一座普通古墓,但当得知墓主人的身份,以及看到那

汉朝历史 东汉农具的改进

东汉时期的农业生产较西汉更有发展,这和铁农具、耕牛更加广泛的使用有密切关系。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各个省份的考古工作中,都有大量的属于这一时期的铁农具出土。在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甘肃、内蒙古、宁夏

世界历史 努尔哈赤挖出块石碑,上面刻了6个字,大清果然亡在这个女人手中

在古代,国家部落之间战争不断,有国家兴起,必然就有国家灭亡,而每当国家,部落灭亡,总会说“倘若我族还剩下一人,必要报仇”。如秦国灭掉楚国,就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豪言,最后,灭亡秦国的果然是楚国大

朱元璋想增加人口,刘伯温说了4个字,非常管用但难以启齿

朱元璋所处的时代,相对于秦朝末年,略有不同。秦朝虽然用暴政统治,但本质上文化有认同感,元朝末年统治者是蒙古人,和汉文化有较大的区别,所以中原百姓除了要忍受苛政意外,还要受种族压迫。当韩山童和刘福通在开

2000多年前的一件文物,上面刻的这5个字,令国人热血沸腾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华夏先祖创造出无数辉煌灿烂的文明。有些记载在浩如烟海的史书资料中,也有一些,因为机缘巧合,以实物的形式,通过各种方式完整保存下来,成为研究历史极为

世界历史 偏远山村一块墓碑,上面文字看不懂,专家赶到一致认定是陈圆圆墓

在明末清初,有一个女人的名字,可谓是关乎国家命运,决定谁主沉浮。那就是陈圆圆,至今还留下了吴三桂“冲冠一发为红颜”的千古绝唱。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使得大明彻底灭亡,开启了满清误我中华300年的进程,中华

1976年,臨潼出土青銅簋,上面一行文字,竟破解京城建城時間之謎

眾所周知,我們的首都北京有3000多年的歷史,但不過專家們難以確定它具體是多少年,因此在學界內也引起了諸多的爭議。在在上世紀70年代,隨著一件青銅簋的出土,這一難題竟然迎刃而解了。究竟專家們是如何通過

杜甫最落魄时的一首诗,身处困境却乐观向上,其中7个字流传千古

性格决定命运,听起来有些略显武断,却也十分有道理。李白和杜甫,同为唐代超一流诗人,才华不分伯仲,对后世的影响和名气平分秋色,命运却迥然不同,究其根本原因,与二人性格密不可分。李白豁达洒脱、我行我素,不

汉朝历史 东汉时期有哪些重要文化发展及史事

汉武帝的巫蛊(ㄍㄨˇ)之祸是段满有意思的故事,汉武帝感于家庭的惨变,对外战争失利,深为痛悔。内容如下:所谓巫蛊,就是人们制作木头人,在上面刻上冤家的姓名,然后再放到地下或者放在房子里,日夜诅咒。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