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德川幕府的最后抵达

Posted 幕府

篇首语:春衣少年当酒歌,起舞四顾以笑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本德川幕府的最后抵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本德川幕府的最后抵达

北海道是目前的旅游热门地区。当大部分人在只关注于牛肉和海鲜,而对北海道政府力推的箱馆战争遗址却兴趣寥寥。但熟悉日本历史的爱好者,却不能忽视的地方。在德川时代末期,最后一批幕府拥护者在这里坚持抗争。阴差阳错之中,获得了虾夷共和国的诡异名称。 幕府余孽 幕府军在溃败过程中 只有海军得以保存完整 在末代将军德川庆喜投降后,各地仍有不少幕府军在继续抵抗。有些人选择在山野进行游击,有的人则隐姓埋名躲避新追捕。但还有很大一批士兵,在幕府海军副总裁榎本武杨率领下,搭乘战舰向北逃亡。 榎本的舰队共有8艘船,其中包括当时全日本最强的木壳蒸汽巡洋舰--回天号。这艘从英国购买的二手船,搭载了18门克虏伯160毫米舰炮,并具有12节航速。随舰队逃亡的大部分人,是幕府军各部中的顽固分子。其中就包括了人所熟知的江户特务警察组织--新选组。此外,还有伏见鸟羽之战后新成立的彰义队一部,担任幕府军军事教导任务的陆军传习队和幕府军的冲锋队,人数约在2000左右。在北上途中,又陆续加入了作战失利的仙台藩和会津藩残部,总数扩大到4000余人。 德川幕府从英国购买的蒸汽巡洋舰 回天号 起初,榎本的目的只是以海军支援仍那些还在抵抗的东北区大名。但随着倒幕军的节节胜利,这个设想很快就宣告破灭。榎本武杨只能继续率军北宋,将目标瞄准了兵力最薄弱的北海道。 原是幕府直辖领地的北海道,在明治政府成立后就设置了行政机构箱馆府。当地没有常住兵力,只是依靠本州东北的几个强藩派兵驻守。1868年10月,箱馆府知事得知榎本舰队来袭,匆忙派人前往本州求救。本州弘前和福山各藩,前后派出救兵约900人。但就这么点人马,不可能阻挡已是困兽的幕府残军。 幕府后期的近代化新式陆军 10月21日,3000名幕府士兵在箱馆的治所五棱郭以北登陆。原幕府陆军奉行大鸟圭介和新选组副组长土方岁三,各率一部兵力向五棱郭前进。受到两面夹击的守军见寡不敌众,迅速放弃城墎,随即乘船逃往本州。幕府军占据五棱郭后,又出兵进攻松前藩在松前城,迫使藩主和家人都连夜乘船逃跑。到11月末,整个北海道已落入幕府残军的掌控。 根据现代历史学家的资料考证,幕府军其实从未自称独立的虾夷共和国。他们在北海道发布的各种文书和信函,都自称「 ”虾夷政权”。声称本军只是在建立了一个代替德川幕府执政的临时政权,等末代幕府将军到来后再大举反攻本州。所谓的虾夷共和国称呼,出自曾作为书记官参加幕府军的英国外交官威廉-亚当斯。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将虾夷政权翻译成了虾夷共和国。 幕府虾夷政权的印章 靠着海军的努力 幕府将北海道变成自己的最后阵地 倒幕军的征讨 幕府虾夷政权的旗帜 无论如何,这个代表幕府势力的新生政权,必然是明治政府的头号攻击目标。接到箱馆被占领的消息后,马上以还在本州东北部执行军事任务的奥羽远征军为核心,组建了超过8000人的北海道远征军。 全军先锋和精锐,是800长州藩兵和300萨摩藩兵。由于萨长两藩奉行少而精的练兵原则,士兵素质普遍较高,且装备了先进的施耐德后膛装弹步枪。在此前的几次交锋中,他们已经证明自己远胜幕府末年培养出来的新式军队。 日本倒幕战争中大量装备的 施耐德步枪 海军方面,明治政府为对抗幕府舰队的旗舰回天,咬牙从美国买下了新式铁甲舰。这艘刚刚经历南北战争的石墙号,标准排水量1358吨,装有1门300毫米的阿姆斯特朗舰炮。和传统木壳舰不同,石墙号的舷侧和上甲板被厚厚铁甲包裹,很难被当时的舰炮毁伤。明治政府在引进石墙号后,将其改名为甲铁号。同时还采购来7艘蒸汽船,组成自己的军舰队。这些兵力确保他们对北海道的幕府舰队保有优势。 虾夷共和国也不是两手空空,他们占据的五棱郭就被认为是可以抵挡强敌猛攻。这是一座在东亚极为罕见的西洋式星形要塞。其特点是城墙伸出很多可以互相掩护的棱角,让守军可以从各个方向射击进到城墙下的敌军步兵,并利用倾斜的墙面减弱炮弹的杀伤力。 明治政府海军的 铁甲号 在《日美签订的通商条约》签订后,北海道的箱馆就被确定为开放港口。德川幕府考虑到行政机构距离港口和外国人社区太近,便在靠近内陆的地方重筑堡垒。日本工匠武田斐三郎从停留在箱馆的法国技师那里,获取了新式大炮和星形要塞的设计图纸。但由于修建星形要塞比传统城墙费耗费更多人力物力,所以在幕府倒台时还没有完工。 虾夷政权占据当地后,立即将防御工事完善。他们在护城河外修建堤坝,建造胸墙,还在城头放置了9门24磅加农炮、13门4磅轻型火炮和13门臼炮。幕府军也得知明治政府采购了铁甲舰,曾尝试研制新式穿甲弹来对付,但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成功。 位于箱馆附近的 五棱郭平面图 为了保住北海道的最后地盘,幕府军冒险采用接舷跳帮战术,企图夺取对方的铁甲舰。1869年3月23日, 3艘蒸汽船趁风雨大作,向甲铁号猛冲过去,并成功与之发生了接触。但甲铁号上装备了加特林手动机关炮配,合步兵的步枪齐射火力,很快将登船士兵挨个打倒。幕府军就这样失去了制海权和主动性。 宫古湾海战胜利后,政府军陆续在箱馆西侧的乙部登陆。兵力单薄的幕府残军,屡次派出300-500人不等的阻击小队,试图延缓对手的前进步伐。最后双方在五棱郭的西北方展开决战。倒幕军用1600人从正面进攻,同时从附近的高地使用火炮支援。已经控制海峡的舰队,也在海上用舰炮猛轰幕府军阵地。即使有榎本武扬和大鸟圭介等高级将领督战,也不能阻止幕府士兵的全线溃败。因此,幕府军完全丧失了出城作战的勇气,只能龟缩在五棱郭中等待末日到来。 早期明治陆军中的头牌 长州与萨摩步兵 在陆战进行之际,宫古湾方向也再次发生海战。击溃幕府舰队的明治海军,乘胜追击冲入了箱馆的舰船停泊地。包括主力舰回天在内的幕府残余舰船,尽管拼死还击,都不能对铁甲舰构成任何实质性的损伤。到5月7日,回天舰的蒸汽锅炉被打坏,就基本丧失战斗力。其余舰船也都被击沉或被虏,幕府军的海上退路被完全切断。此后,明治政府军也利用水路作起了文章。 5月11日晚上,700人趁天色昏暗,悄悄在五棱郭南侧的箱馆山山脚登陆,并在夜色消退前就爬上了山顶。天亮后,登陆部队居高临下的对箱馆街市发起攻击。幕府军原本重点防御敌军聚集的西侧和北侧,所以在南侧只部署了很少的兵力。当政府军突然出现在自己背后,守军几乎完全陷入了混乱。只能一面向五棱郭撤退,同时放火拖延对方攻势。进攻者则在海军舰炮的掩护下,沿着街道从南侧向五棱郭前进。同时七重浜方向的政府军主力也开始协同进攻。 明治海军的压倒性优势 确保了战争胜利 幕府势力的烟消云散 幕府的残余部队 根本经不起大规模战斗的考验 最终,幕府军被压缩到五棱郭附近的一小块区域内。土方岁三率领少数士兵出击,试图在最后险的要一本木关口进行阻击,却无法抵挡潮水般涌来的敌人。混战中,有1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腹部,为这位幕末传奇人物画上了历史句号。 在大佬战死的同时,五棱郭里的旧幕府军也已完全陷入绝境。到了这个时候,双方都在寻找和平结束战斗的时机。政府军在箱馆的废墟中,找到榎本武扬遗失的一本精装本《海律全书》。借着还书的机会,双方进行了初步,接着又在5月17日正式进行了和谈。 日本浮世绘上的 箱馆之战 幕府军希望以高级军官接受惩处为条件,赦免所有基层士兵。但明治方面的立场却异常强硬,认为幕府军已山穷水尽,必须无条件投降。次日,五棱郭开城投降,大约1000名旧幕府军士兵放下了武器。五棱郭的陷落,也宣告了倒幕运动的彻底胜利,所有德川幕府的残存军都走向灭亡。 作为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明治政府对战败者做了宽大处理。所有普通士兵都被送往临近箱馆的弘前藩关押一年。许多所谓虾夷共和国的首领也赦免,其中有些人还被新的日本政府重新聘用,成为活跃一时的上层人物。比如虾夷共和国总裁榎本武扬,后来陆续担任过海军大臣、外交大臣和商务大臣等要职。副总裁大鸟圭介,后来也成为明治时期著名的外交家。 幕府虾夷政权的主要领导者 在军事上,仓促成军的明治武装也首次认识到海陆军协同的巨大威力。从此,用海军掩护部分兵力在敌后登陆,成为日军惯用的标准战术。无论是甲午战争,还是后来的太平洋战场,都少不了这样的作战部署。

相关参考

日本战国时代——德川幕府

  德川幕府  TokugawaBakufu  “江户幕府”又称“德川幕府”。日本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德川氏以江户为政治根据地,开幕府以统制天下,故亦称

日本 试论德川幕府末期日本商人资本的扩充

15世纪末至17世纪下半叶,随着海道大通,在追求利润和扩张市场的驱使下,西欧各国盛行重商主义政策,商人和贸易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迅速扩充了自己的商业资本,大大加速了西欧传统农耕世界之退出历史舞台,为近代

简述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一、历史背景1、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的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

日本内战后,明治政府为何未对幕府人员斩草除根

大正二年,1913年11月22日,德川庆喜因肺炎去世。享年,77岁。他是德川幕府在位最短的将军,却是最长寿的。比开创者德川家康,还多活了2年。比他的前任,德川家茂,多活了56年。他本来在1869年就可

历史人物 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茂与皇女和宫的“公武合体”政治联姻 对于他来说是怎么样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茂与皇女和宫的“公武合体”政治联姻,对于这对年轻人来说,到底是不幸还是幸福?>家茂生于弘化三年(1846)闰五月,是纪伊藩藩主德川齐顺(家齐的七子)的长子,从小

江户幕府的 ”安全气囊”,分封的谱代大名为何如此维护德川家

德川家康日本江户时期似乎学习了中国先秦的分封制,不仅分封了德川家打天下时的一众亲族功臣,甚至连投降的敌对势力都有分封。乍一看这似乎和中国西周的分封很像,可是后来的发展上,先秦分封走向了「”然后属疏远,

历史人物 郑成功曾向日本幕府借兵 共谋反清复明

  南明永历十二年,即顺治十五年、万治元年(1658)六月间,派遣桂梧、如昔和尚东渡长崎,递交了致德川幕府等四代将军德川家纲的书信。在书信中首先称赞颂了幕府将军,接着结合自身经历,说:「成功生于日出,

日本历史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1541—1616),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  德川家康,(とくがわいえやす)(天文11年12月26日——元和2

世界历史 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

德川家康,日本战国时期、江户时代的一名武将,是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同时也是战国时期三英杰之一,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德川家康逝世后,朝廷封他为「东照大权现」,在日本东照宫进行供奉,后来被世人称之

日本德川家康遗训被嫡传后代质疑为伪作

日本德川家康遗训被嫡传后代质疑为伪作  德川家康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他结束了大、小领主长期混战的动乱局面,使日本获得将近200年的和平安定时期,对日本社会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