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设计的14万人大阵,成军事史上一朵奇葩,其真实目的是什么

Posted 骑兵

篇首语: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太宗设计的14万人大阵,成军事史上一朵奇葩,其真实目的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太宗设计的14万人大阵,成军事史上一朵奇葩,其真实目的是什么

宋朝是在五代的战争焦土上建立起来的,而宋太祖得国,更是采用了拥兵自立的方式,因此,终宋一朝,对武将的压制,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而「 ”皇帝赐阵图”这一现象,更是成为军事史上的奇葩一景。在宋朝众多的阵图之中,尤其又以宋太宗赵光义所创的「 ”平戎万全阵”最为有名。 被契丹人两次打得大败亏输的赵光义,以「 ”平戎万全”命名自己的得意之作,寄托了他靠此阵来应付宋朝边患的美好愿望。 就连北宋官修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也夸赞「 ”平戎万全阵”为:「 ”所以挫驰突之锐,明坚重之威,循明摘实,知神谋之有在矣”。 这里的「 ”驰突之锐”,很显然指的是摧枯拉朽的契丹铁骑,而「 ”坚重之威”指的则是宋太宗的「 ”平戎万全阵”。宋人夸得如此天花乱坠,这套阵法在历史上真的如此神奇吗? 宋太宗 一、「 ”平戎万全阵”是什么? 要了解「 ”平戎万全阵”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还要求助于上面提到的《武经总要》。 《武经总要》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官修军事著作。它成书于公元1085年,由当时北宋两位文臣曾公亮和丁度共同编辑而成。这部鸿篇巨制,集合了340多部我国古代经典兵书中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是一部经典军事教材汇编。 而里面除了介绍如何选将用兵、如何行军露营、如何攻城略地之外,更多的是介绍各式各样的阵图,而其中最为闪光的,当然是宋太宗亲自设计的「 ”平戎万全阵”了。 平戎万全阵 根据《武经总要》的记载,「 ”平戎万全阵”由5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前锋、殿后、中军、左翼和右翼,总共14万余人。而这5个部分,又是按照如下方式分布的: 1、中军:中军是该阵的主力,由3个方阵组成,每个方阵长宽均为5里;3个方阵之间的间隔均为1里。这样,3个方阵加起来,其宽度一共是17里。 在三个方阵中,每隔500步,设置战车一部,每部战车分配士兵22人。这样每个方阵共计设有战车1440部,另外再多配备士兵5000人。除了战车以外,阵中士兵还拥有拒马(一种木制可移动障碍物)、长枪、床子弩、盾牌、弓弩、刀剑等各种武器装备,并配有可移动式的瞭望楼(望楼车)8座,每楼可乘坐80名士兵。 综合算起来,中军三个方阵,共设有战车4320部,士兵110040人。 北宋军队 2、左翼和右翼:左右翼是阵中的骑兵方队,每翼均分为两列,前列125队,每队50骑兵,计6250骑兵;后列125队,每队30名骑兵,计3750名骑兵。两列合起来成为一翼,共计1万名骑兵。这样,左右两翼合计2万名骑兵,另配有探马650名。 3、前锋和殿后:这两部分各设两列骑兵,其中前列62队,每队50名骑兵,共计3100名骑兵;后列62队,每队30名骑兵,共计1860名骑兵,再加上探马40名,前后两列合计5000名骑兵。这样,前锋、殿后两部分合计10000名骑兵。 综上,「 ”平戎万全阵”的中军是由11万人的「 ”步兵+战车”大阵组成,其前后左右则均由骑兵护卫,共计3万名,共计约14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阵中所使用的战车,并非春秋战国时期那种由马匹拉动的冲锋式战车,而是一种配备了拒马等装备、有防御功能的运载工具,主要是用来阻击敌军骑兵的冲击。 古代骑兵 二、「 ”平戎万全阵”的主要缺陷 「 ”平戎万全阵”足足有14万人之巨,规模浩大,气势非凡,既有担当阻挡契丹铁骑冲击的步兵方阵,也有灵活机动、适于冲击和迂回包抄的骑兵方阵。按照赵光义的设想,如果契丹人敢于直接向「 ”平戎万全阵”发起冲锋,定能让其有去无回! 可是,事实果真如宋太宗想象的那样吗?他这套「 ”以静制动”的阵法,真得能将契丹人斩于马下吗?答案恐怕是不能,而且,我们还可以用形容赵括的那个成语,来形容这位「 ”权术内行、军事外行”的皇帝——「 ”纸上谈兵”! 1、「 ”平戎万全阵”对地形要求严格。该阵仅中军三个步兵方阵的宽度就达到了17里,如果再摆上左右翼骑兵,起码需要20里以上的空间。试问,契丹人会给他这样的空间,摆出如此豪阵吗?而土地平坦的中原地区也就罢了,如果是到了崇山峻岭之中燕云十六州,会有如此合适的地方让他舒舒服服的摆阵吗? 古代军阵 2、摆出「 ”平戎万全阵”非一时之事。「 ”平戎万全阵”构造及其繁琐,光是三个步兵方阵中的4320部战车,起码需要摆放到位,方才能显示出其威力所在。而14万人各就各位,「 ”一个萝卜一个坑”,更是要按照规定位置站位,一点也不能马虎。其中的指挥调度、分工配合,岂是一时之事?试问,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契丹人会给他这么充裕的时间,大大咧咧的摆阵吗? 3、让契丹人主动钻到阵里来是个问题。假设宋军既具备了摆放「 ”平戎万全阵”的空间,也具备了充足的时间。可是,刚刚摆好大阵,问题又来了:如何让契丹人从大阵的前部进去,然后乖乖往里钻呢? 契丹铁骑纵横驰骋、机动性强、进退自如,面对这种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呆板大阵,完全可以从侧翼或者后部迂回,一旦这些防备松懈的地方被突破,宋军必定全阵大乱,完全陷入混乱,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契丹铁骑 三、宋太宗要制作如此荒唐的阵法? 既然「 ”平戎万全阵”缺陷如此之多,可以说是漏洞百出,为何宋太宗在位期间,不仅要亲自制作,而且还要常常御赐阵图,以支配前线将帅的指挥权呢?这不是严重违背用兵原则的事情吗?要解释这个问题,还要从「 ”平戎万全阵”的形成以及宋太宗心态的转变说起。 1、「 ”平戎万全阵”的形成时间 《宋史》中关于宋太宗第一次「 ”赐阵图”的记载,是在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这时是他第一次北伐失败后不久,契丹南下反攻北宋,宋辽双方在满城对峙。 按照《宋史·赵延进传》的记载:宋太宗「 ”赐阵图,分为八阵”,然而宋军按图布阵以后,结果是「 ”士众疑惧,略无斗志”。最后,将领赵延进认为「 ”我师星布,其势悬绝”,主张放弃「 ”八阵”,合力出击。结果,在赵延进主动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宋军放弃阵图,取得大胜。 古代游牧骑兵 我们看到,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宋太宗赐的阵图是「 ”八阵”,它可以看做是「 ”平戎万全阵”的雏形。 《宋史·李处耘传》记载,在第二次北伐失利以后的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宋太宗再次授阵图予诸将,「 ”出御制平戎万全阵图......,亲授以进退攻击之略。” 这一次,宋太宗的「 ”平戎万全阵”正式出炉,而且时间恰好也是在北伐失利以后。 2、宋太宗为何选择在北伐失利后御制阵图? 宋太宗继位后,延续了宋太祖开国时期「 ”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 在灭掉北汉之后,宋太宗决定乘胜伐辽,以收回燕云十六州。然而,因为太过仓促,最后宋军在高粱河一战中以惨败而告终,宋太宗本人也一度在战场上中箭失踪,狼狈乘坐驴车逃走。 宋军北伐 在此战中,不仅宋太宗本人几乎丧命,还发生了一件让他心有余悸之事:那就是在宋太宗本人「 ”失踪”期间,有人以为他已身故,便提出要立宋太祖之子赵德昭为帝。直到宋太宗再次现身后,此事才不了了之。 据《续资治长编》记载,宋太宗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战后,他用一句「 ”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将自己的亲侄儿赵德昭逼死。 但这还不算完,为了节制那些妄图废立皇帝的将领们,宋太宗就祭出了「 ”平戎万全阵”的初级版,以便操纵前线将领,不要擅自行动。 而在雍熙三年,第二次北伐失利后,北宋开国的精锐之师几乎损失殆尽,于是宋太宗彻底终止了北伐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宋军从主动进攻转为了全面防御,北宋由此正式形成了「 ”守内虚外”的国防政策。在这种背景之下,对将领的钳制就成为了皇帝的首要任务。 北宋守内虚外 所以,皇帝向一线将领授予御制阵图,就成为了他们控制将帅们的重要手段,而以「 ”平戎万全阵”为代表的「 ”超级阵法”也就应运而生了。 深受箭伤困扰的宋太宗,再也不能亲临前线,所以他在深宫之中,精心炮制这些纸上谈兵的阵图,授予千里之外的将帅,以此来剥夺他们的指挥权,这种闭门造车的行为,当然也受到了许多臣子的批评。 然而,在「 ”效率”与「 ”稳定”面前,宋太宗选择的是后者,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面对质疑,他还用一句话道出了自己的帝王心术: 「 ”外优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在他看来,内部的所谓看不见的「 ”奸邪”,是比「 ”外优”更为可怕的事情。 小结:宋太宗制定的「 ”平戎万全阵”,给北宋一朝在军事上的无所作为,埋下了伏笔。后世的北宋帝王,依然乐此不疲的御赐阵法,而前线主将为了免责,也「 ”死守战法”,宁可损兵折将,也不敢违背上意。这不得不说是中央集权下封建王朝的一种悲哀。 参考资料:《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

相关参考

13人大破万人,成一代名将,却因不识字吓得叛逃,被百姓砍死

唐代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特别是初唐,更是在乱世中诞生了许多战功赫赫的名将。在初唐众多名将中,有一个人堪称异类,他反复无常,简直就是唐代版的吕布,却有着令人艳羨的战功,最后的结局,也是以一种奇葩的方式

最奇葩皇帝,亲政一年,被贬为 ”王”再度贬为 ”侯”,最后惨死

公元252年孙权病逝,太子孙亮继位,史称吴少帝。这位吴少帝可以称得上是史上一朵奇葩皇帝,他在位6年里,仅亲政一年就被废除了帝号,还被贬为会稽王。那咱们今天就来看看这位奇葩皇帝的故事!孙亮其实是孙权最小

最奇葩皇帝,亲政一年,被贬为 ”王”再度贬为 ”侯”,最后惨死

公元252年孙权病逝,太子孙亮继位,史称吴少帝。这位吴少帝可以称得上是史上一朵奇葩皇帝,他在位6年里,仅亲政一年就被废除了帝号,还被贬为会稽王。那咱们今天就来看看这位奇葩皇帝的故事!孙亮其实是孙权最小

全球最大面額貨幣,無本國貨幣流通,人類貨幣史上的一朵奇葩

辛巴威共和國(RepublicofZimbabwe),簡稱辛巴威,是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家,1980年4月18日獨立建國。建國之前原本稱為羅得西亞,源自於替英國在這地區建立殖民地的塞西爾·羅茲。國土面積3

全球最大面額貨幣,無本國貨幣流通,人類貨幣史上的一朵奇葩

辛巴威共和國(RepublicofZimbabwe),簡稱辛巴威,是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家,1980年4月18日獨立建國。建國之前原本稱為羅得西亞,源自於替英國在這地區建立殖民地的塞西爾·羅茲。國土面積3

北岳区军民粉碎敌万人大扫荡

本文作者张宪文,蜚声国际的中国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季我努学社荣誉社长,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1943年9月16日至12月15日,敌华北方面军第63师团及第110、第26、第62师团及独立混

这支军阀10万人没一个叛徒,机枪阵成日军噩梦,军长甚至刺刀上阵

自清政府灭亡后,北洋军阀分裂成好多派系,他们之间常年进行混战。即便到了抗战时期,国府政府并没有真正控制各个地方的派系军阀。这些不同的地方军阀占着自己的地盘,各自佣兵为政。1937年8月,日军策划了八一

没有扩音器 古代将军是如何对着万人大军训话的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期间经过了许多朝代的更替。通常情况下,一个旧的朝代灭亡之时便是一个新的朝代诞生之日。那么在这个期间,战争肯定是无法避免的,新朝与旧朝的

大龄女青年万贵妃如何让明宪宗成了阿姨控?

...进奉奇技异物皆归之”,甚至还为了她废掉了皇后。这种奇葩的姐弟恋情,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其实,朱见深智商并无问题,且颇

大龄女青年万贵妃如何让明宪宗成了阿姨控?

...进奉奇技异物皆归之”,甚至还为了她废掉了皇后。这种奇葩的姐弟恋情,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其实,朱见深智商并无问题,且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