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名将邓愈的故事 邓愈最后是怎么死的?
Posted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开国名将邓愈的故事 邓愈最后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开国名将邓愈的故事 邓愈最后是怎么死的?
邓愈是明朝开国名将,安徽虹县人,原名邓友德,字伯颜。邓愈是领兵打仗的熟手,早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领兵抗敌了。
1333年农历2月15,一个小男婴在虹县龙须里出生,他的父亲邓顺兴为其取名邓友德。邓顺兴是一个重气节,讲义气的人。元朝末年,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乡人们通常会自发组织起来进行团练,以取得自保能力。
邓顺兴被乡人推为团练,率领人马,保境安民。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中,对邓友德的影响极大,使他小小年纪就有了平定天下的志向。
1353年,邓顺兴在一场反抗元军的战争中,不幸中箭身亡。他去世后,有邓友德的哥哥邓有隆接管兵权。没有多久,邓友隆因病去世。带兵抗元的重任,就这样落在了当时年仅十六岁的邓友德手上。
邓友德年少读书,通军事,尽管年轻但是却有不符合他年龄的成熟气质。他每次领兵打仗,总是冲锋在前,因此引得了军中之人的佩服和信任。势力发展到后来,包括泗州、灵璧、盱眙等地的人民纷纷来靠,寻求保护。
1355年,在起义大潮越发汹涌的时候,邓友德看中了朱元璋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于是在这一年,带着自己将近一万人的部下,投靠了朱元璋。朱元璋封邓友德为管军总管,并赐名邓愈,此后邓友德便以邓愈之名活动。
在统一江南的战争中,邓愈和大将常遇春各自领兵从巢湖南下进攻,先后定太平、溧阳、溧水、芜湖等地。当时元朝水军将领海牙,率领水师集结在采石矶,准备进攻太平,阻挡明军继续南下的步伐。
邓愈看准实际,采取偷袭的方式,将海牙一部大寨攻破。随后又以小船装填各种易燃物体,点燃大火之后充入元军水师之中,给元军造成了难以想象的伤害。元军大败,明军取得了无可争议的胜利。随后进攻金陵,因为邓愈的浴血奋战,成功攻克金陵,杀死福寿。
邓愈累功升广兴翼元帅,不久又提为枢密院圆盘。
1357年,朱元璋任命邓愈为征南大将军,率副将胡大海继续南下进攻,攻占江南镇徽州。占领城池还没有多久,苗帅杨完者便率兵前来夺取。
刚经历一场血战的徽州,城池破败,而胡大海又率兵前往攻打婺源。相当于这个时候,邓愈无兵可守,也没有非常明显的守城优势。
为了保住徽州,邓愈鼓励士兵,并打开徽州城西门,以疑兵之计拖延时间。最终等到胡大海率兵来援,保住了刚刚攻下的徽州。
邓愈在江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使得敌人闻风丧当,最终成功消灭了陈友谅一部和元朝的参与势力,先后平定江西南安、南雄、韶州赣州诸郡。
1365年,朱元璋称吴王后,邓愈因功被封为右御史大夫。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定年号洪武,是为洪武元年,邓愈被封为太子谕德。
随后不久,邓愈奉命进攻山东,河南等地,平定中原。随后又率兵平定江淮一带,尚未正式归附明朝之地。
洪武三年,邓愈为征虏左副将军,协同徐达远征甘肃,大败北元残军王保保部,追击北元豫王至西黄河,在黑松林斩杀元大将阿撒秃。因为邓愈的一路追击前行,将河州以西全部纳入明朝版图。
班师回京之后,邓愈受到朱元璋重赏,良田美宅,金银钱财。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之职,封爵卫国公,参与军国大事。
洪武十年,面对蠢蠢欲动的吐鲁番,邓愈再次出师。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在胜利回师的途中,邓愈不幸患病。还没有回到京师,刚刚到达寿春便去世了。
朱元璋闻讯悲痛不已,停止上朝三天,亲迎灵柩祭奠,追封其为宁河王,上谥号武顺,配享太庙,将其事迹记入《洪武功臣录》中。
相关参考
中文名:邓愈别名:邓友德,邓伯颜国籍:中国(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虹县龙须里(今泗县大路口乡)职业:名将www.cha138.com信仰:道教主要成就:明朝开国功臣 招降吐蕃、乌斯藏诸部追封:宁河
邓愈,字伯颜,原名邓友德(公元1337~公元1377年),泗州虹县人士(今安徽省泗县)人。明朝时期开国名将,天生魁梧,勇武过人,朱元璋赐其名为邓愈。起兵反元>1337年(至元三年)农历二月十五,邓友德
明朝开国元勋邓愈 邓愈(1338年2月15日——1378年11月9日)初名友德,字伯颜。汉族,虹县龙宿里(今属泗县大路口级)人。明朝开国元勋之一,追封为宁河王,谥
在历史长河中,邓愈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邓愈作为朱元璋最看重的一位武将,也被赐予了免死的丹书铁券,但是他的女儿却被皇帝赐死。邓愈家中的许多人是武将出身,他
大明北伐56.兰州,黄河第一河之将军柱,明代,邓愈建明军前锋大营负责守御南营的是襄阳卫指挥使王遇成,说起这个王遇成,可真是邓愈的嫡系部属。早在1357年,邓愈、胡大海受命夺取皖南徽州后,朱元璋在这里设
大明北伐56.兰州,黄河第一河之将军柱,明代,邓愈建明军前锋大营负责守御南营的是襄阳卫指挥使王遇成,说起这个王遇成,可真是邓愈的嫡系部属。早在1357年,邓愈、胡大海受命夺取皖南徽州后,朱元璋在这里设
大明北伐52.夜间明军大营让我们使用时光倒流之镜,重现1370年三月十九日凌晨的战事——三月十八日晚,邓愈安排的四队夜探骑士,自大营四门而出,分别离营十里之外,负责侦察敌情。一旦有警,这些夜探骑士得马
历史人物 此人为明末猛将,令敌人闻风丧胆,最后不幸被人设计害死
明朝名将辈出。初期就不说了,徐达、常遇春、蓝玉、李文忠、邓愈、汤和、沫英等,无一不是枪林弹雨中闯出的百战之将。就算到了明朝末期,依旧涌现了许多英勇善战的名将,如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孙承宗等人,为世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建立功臣庙,并亲自确定功臣的位次,以徐达为第一,下面依次是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等人。徐达能够成为明朝开国功臣第一人,不只是因为他是朱元
康茂才生于公元1313年,去世于公元1370年,字寿卿,蕲春县人。康茂才原本是元朝的将领,后来投降朱元璋,受到朱元璋重用,担任水军元帅。后来他在与陈友谅的战役中,立下大功,朱元璋对其十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