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部《三国志》,被裴松之喷得最惨的就是这位绝世谋臣了
Posted 《三国志》
篇首语: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这样我们会生不如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纵观整部《三国志》,被裴松之喷得最惨的就是这位绝世谋臣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纵观整部《三国志》,被裴松之喷得最惨的就是这位绝世谋臣了
三国时期,英雄无数。一部《三国志》,以纪传体的形式,记载了许多英雄的事迹。 陈寿作《三国志》,惜墨如金,篇幅非常短。为了记载更详实的历史,南朝人裴松之为《三国志》做了注。这个注不仅包含了他在其他史料里收集的历史记载,也加入了一部分自己的观点。如果没有裴松之的注,我们现在看的《三国志》将会少一半内容。 在整部《三国志》里,裴松之的注可以说非常公正。对于人物的评价,裴松之一般也是以客观的角度来评说。唯一对于一个人,裴松之用了非常激烈的言辞进行了评说,甚至可以说骂得狗血喷头。而被骂的这个人,我们还都熟悉,那就是谋臣贾诩。 那么,裴松之为何如此凶狠地喷贾诩呢? 其实,对三国历史比较熟悉的朋友都知道,贾诩一生中确实有一个污点,而且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污点,那就是带李傕、郭汜入长安。 在公元192年,汉末奸臣董卓被杀。杀死董卓的主谋,一个是王允,另一个就是吕布。 由于董卓的西凉军作恶多端,十分可恶,在董卓死后,王允并不肯饶恕西凉军,誓要一网打尽。在当时就有人劝王允网开一面,彼此都有退路。可是王允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绝不肯饶恕任何一个人。 西凉军大惧,狼奔逃窜。董卓女婿牛辅的部将李傕、郭汜同样惊慌失措,潜装出逃,想跑回西凉老窝。 就在此时,贾诩站了出来,对他们说:「 ”你们现在逃回西凉,万一运气不好,一个亭长(类似于现在的村书记)号召农夫都能把你们活捉。为何不打起为董卓报仇的旗号,募集散兵,杀回长安呢?就算失败了,到时候再逃也不迟啊!” 李傕、郭汜恍然大悟,果然杀回长安。他们不仅杀到了长安,还逼死了王允,劫持了汉献帝。从此,长安百姓又过上了水深火热的生活。李傕、郭汜上欺天子,下压群臣,西凉军在长安烧杀掳掠,老百姓苦不堪言。 他们之所以能够杀回长安,老百姓之所以重新过上水深火热的生活,皆是出自于贾诩的一句话。因此,贾诩的这一次献计可以说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污点。 因此,裴松之在做注时怒骂:「 ”古人云:‘仁人之言,必为万民带来福祉’。那么,不仁之人的话,自然与此相反。仁人的功业难以建立,但祸乱却容易形成。当时罪魁祸首董卓已经死掉,万象更新。然而天下重归生灵涂炭,国家遭受苦难,不正是贾诩的一句话吗!贾诩的罪过,岂止可以用‘大’来形容!自古导致祸乱的,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 这样的评价,几乎可以说是低得不能更低了。 裴松之甚至还在《贾诩传》最后又评论说,陈寿把贾诩和荀彧、荀攸合为一传,简直是对二荀的侮辱。 那么,裴松之究竟为何如此鄙夷贾诩呢? 首先,贾诩这一句话所带来的后果,的确是非常非常可怕。纵观中国历史,也很难找到同样有杀伤力的一句话。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裴松之言辞激烈,但并不偏颇。 同时,裴松之生活在南朝宋,当时的华夏大地正经历着五胡乱华的洗礼,人民同样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裴松之就是一个亲身见证者。 而恰好,李傕和郭汜所带领的西凉兵,也是地处汉人和羌人的边界,也被看做是外族。因此,贾诩导致的这次祸乱,让裴松之产生了深深的振动,才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一句话,让贾诩成为了三国乃至整个中华历史上最矛盾的谋臣,也是最让人捉摸不透的谋臣。对于他给李傕、郭汜这次献计的原因,史学家们也颇有争议(小编有机会将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看法)。 没有人知道贾诩在这次献计中有什么获利,也没有人知道贾诩一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样的谜团,让贾诩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过了一千八百年后,依旧让人捉摸不透……相关参考
三国战争基本不杀降,一般都是打跑了拉倒,多以像刘备不是被打成光杆司令,就是战败后投靠别人,实在不投降的,也就是关进大牢了事。只有关羽杀了庞德,结下了血海深仇,以至于庞德的儿子庞会后来灭了关羽满门。庞会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并没有被曹操锁于铜雀台中。事实上,小乔与曹操素未谋面,也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并没有被曹操锁于铜雀台中。事实上,小乔与曹操素未谋面,也
金兵直逼汴京(今开封市)时,北宋徽宗赵佶又气又急,身子一曰不如一曰,于是把皇位传给太子。继位的太子就是宋钦宗。宋钦宗和宋徽宗一样,也是苟且偷安、不思自强之辈,结果断送了大宋江山,自己也做了俘虏。被俘的
其实《铜雀台赋》中的“二乔”通“二桥”,指的就是两座桥,诸葛亮耍了个小聪明,硬是生生地把曹操和江东二乔扯一块了。“既生瑜,何生亮”,在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周瑜永远都处于下风,而只有在一件事情上他彻底地赢
历史人物 裴松之简介_裴松之南朝宋著名史学家_裴松之注三国志_裴松之是谁
中文名:裴松之别名:裴世期国籍:南朝宋民族:汉族出生地: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职业:史学家主要成就:为《三国志》做注代表作品:《三国志注》朝代:南朝宋裴松之–南朝宋著名史学家 裴松之为士族官僚家庭出
中共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十大叛徒 向忠发(1880-1931),又名向仲发,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国民党“二大”,任湖北省总工会委员长、
中共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十大叛徒 向忠发(1880-1931),又名向仲发,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国民党“二大”,任湖北省总工会委员长、
中国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八大人物中国历史上死得惨的人成千上万,比如被活埋在秦始皇陵墓中的能工巧匠,比如垒在万里长城下的皑皑白骨。然而,历史中没有、也无法将他们一一记载,他们等同于秦始皇陵墓中的一杯土,等同
金兵直逼汴京(今开封市)时,北宋徽宗赵佶又气又急,身子一曰不如一曰,于是把皇位传给太子。继位的太子就是宋钦宗。宋钦宗和宋徽宗一样,也是苟且偷安、不思自强之辈,结果断送了大宋江山,自己也做了俘虏。被俘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