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皇撤离北京后,山西成为李自成和多尔衮主战场,可山西全境叛变
Posted 大将
篇首语: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仓皇撤离北京后,山西成为李自成和多尔衮主战场,可山西全境叛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仓皇撤离北京后,山西成为李自成和多尔衮主战场,可山西全境叛变
李自成并没有打算长期留守北京,所以他在山海关战败后,匆匆登基做了皇帝,便带着无数财宝西逃。多尔衮的命令是一路追击到山西,所以当大顺军逃入山西以后,多尔衮的军队便停止了进攻。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自成包括刘宗敏在内的核心军事领袖,全都没有留在山西,而是直接渡过了黄河,逃回了陕西西安。陕西全境虽然都有重兵把守,而且兵力上跟满清比起来是有优势的。可是没有一个指挥全局的帅才坐镇山西,这是后来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 当时李自成对山西全境的部署大致是这样的。 晋东南地区吩咐大将刘忠把守,山西大同、阳和两地则让制将军张天琳负责当地业务,而大将马重禧把守固关。这种安排看似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再看看他对山西其他地区的安排,则显得有些尴尬。尤其是山西省会太原,李自成居然留给了明朝降将刘永福,倒不是说刘永福是降将所以不靠谱,而是太原的重要性李自成并没有了解。 再看晋西北保德地区,则是明朝降将唐通来镇守,难道李自成手下就没有嫡系将领了吗?这种安排实在让人有些匪夷所思。因为不全是大顺嫡系,所以根本无法统一指挥。而且最富有军事才能的帅才刘宗敏,在这个时候也没有留在山西。 原本打算将山西作为决战地点的李自成,做梦也没有想到,山西内部居然率先出现了危机。 原来大明朝的大同总兵姜瓖是投降大顺政权的,可是他发现大顺军队在山海关大战的时候,表现太一般了,所以他认为大顺政权应该不是满清的对手,所以姜瓖便在五月初十的时候发动叛乱。他将在大同镇守的大将张天琳杀掉,宣布大同独立,依旧属于大明王朝。但是为了增加政治筹码,他没有立刻投降满清,而是选择了枣强王朱鼎登基为帝,延续大明的香火。到了六月十六日这一天,姜瓖就已经投降了满清。 看到姜瓖在大同起兵成功后,反复无常的小人唐通也想要趁机捞一笔。他在保德州发动叛乱,也跟姜瓖学习,沿用明朝番号,自认为自己还是崇祯皇帝的军队。为了争取一些投降的资本,所以唐通利用自己在陕西和山西交界处的优势,向陕西的大顺军发起了进攻。击败了大顺军的陕北大将李过,并且占领了十几个州县。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自然是向唐通递出了橄榄枝。而唐通的爵位也因此上升一级,从大明朝的定西伯提升为大清朝的定西侯。 因为姜瓖和唐通的叛变,直接导致山西全境不战而降,大顺军残余部队为了自保,纷纷退回到了陕西境内。唐通的做法更加过分,他已经越过黄河,占领了陕西部分州县,所以为后来多尔衮夺取陕西提供了强有力的据点。李自成得知这个消息以后,立刻将握在手里的唐通母亲和儿子全部杀掉,就像当年杀掉吴三桂全家一样。其实他从来没有好好考虑过一件事,为什么人家投降了你,又立刻反叛你呢?而且降将反叛为什么会对李自成大军造成如此大的危难呢? 李自成对这些降将的部署,本身就有很大问题。 李自成在收容这些降将的时候,完全当成自己人来任用。 所以这些人到了李自成这里,也没有得到多大提升,连个侯爵都舍不得给人家。这是这些降将心里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因为他们缺乏安全感,只有爵位高了,他们才能真正为大顺政权卖命,这一点多尔衮做的十分到位,他舍得给官,反正都是嘴巴动一动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李自成对降将过于放纵,将他们安插在各路重要位置。 这是非常忌讳的一件事,本身降将的忠诚程度,就必须要先考察一番。可是李自成对这些降将十分有信心,他连官爵都没有给人家增加多少,就如此信任人家会为你卖命。这些降将占据山西境内各路要塞,而且都是统领自己原来的人马,一旦反叛,那对山西地区的战局是致命的。 结局:从1644年到1645年,仅仅一年时间内,从大明朝投降大顺的将领们,几乎没有一个例外地反叛大顺,投降了满清政府。 所以满清政府压根就没有出兵,便轻而易举地夺取了山西。李自成在部署山西军务的过程中,负有绝对的责任。墙倒众人推,在山西全境被满清攻占以后,在南方投降大顺军的那些官绅们,也蠢蠢欲动,相继发生了各种叛乱。 南方战事也处于一片混乱之中,这些官绅甚至认为北方的吴三桂是拥立崇祯的太子朱慈烺为帝,所以他们才会选择反顺复明。到了这种生死关头,李自成真正所能掌握的,其实就只有陕西这一块发源地了。相关参考
1644年4月,李自成攻克北京没多久,因镇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迟迟不降,遂亲率大军于一片石大战吴三桂,后清军加入,李自成迅速溃败。4月13日李自成发兵,月底即退出北京。经此一战,明朝剩下的精锐——吴三桂部归...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多尔衮赶走李自成进北京后为何没称帝?有4个原因让他暂时放弃,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顺治离开孝庄的怀抱,被抱到龙椅上坐定,这时江湖上传来好消息: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
李自成山海关兵败后,退至北京。点击查看:1644年6月3日,李自成在武英殿登极称帝。6月4日,李自成下令焚毁紫禁城宫殿和各门城楼,率领大顺农民军撤出北京。6月5日,清朝八旗军在睿亲王多尔衮的统领下到达
李自成失败是否因为失民心?从撤离北京时百姓的举动可以看出,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李自成在占领北京后,似乎已经成了天下的主人,但是后来的事情我们也都知道,吴三桂降而复叛,
多尔衮定鼎北京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三十日晨,李自成退出北京。五月二日清军顺利占领北京,明朝文武降臣皆出城五里之外欢迎多尔衮。五月三日多尔衮由朝阳门进紫禁城登武英殿,接受朝贺。这标志清王朝取代明王
清朝对中国的贡献清朝时期中国版图:我们现在来假设,李自成在攻克北京后,吴三桂投降了李自成,从而堵塞了多尔衮入关的道路,同时,李自成有国际视野和大战略,科学地预见到满清是头号大敌,并且将自宣大路线入寇(
李自成在1644年率领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逼死了明崇祯皇帝,建立了大顺政权,但不久农民起义军就在吴三桂和满清军队的联合夹击下败亡,李自成也死于非命。因此,有人说李自成和崇祯的两败俱伤,是因为互断了对
历史人物 灭亡明朝的不是李自成和多尔衮,瘟疫才是大明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1644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多秋之年,这一年的北京城换了三个朝代,所以既是崇祯17年,也是大顺永昌元年和大清顺治元年,张献忠的大西大顺元年,这年的中国一共出现了四个皇帝。历史舞台上有三位主角:明朝皇帝朱由
史可法坚守扬州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皇太极病逝,多尔衮拥立皇太极年仅6岁的幼子福临继位。他就是顺治帝。多尔衮以摄政王的身份总揽朝政。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后,斗争形势十分复杂。当时,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多尔衮。1644年四月,李自成亲率大军征讨吴三桂,双方在山海关展开激战,结果吴三桂引导清军入关,导致农民军全面溃败。清朝入关后,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北京周围地区。这时候,明朝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