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竹书纪年》为啥分古、今两个版本
Posted 纪年
篇首语: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告诉你《竹书纪年》为啥分古、今两个版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告诉你《竹书纪年》为啥分古、今两个版本
原创:唐封叶 想了解中国上古史,就不能不提一本极其重要的古代史书——《竹书纪年》,它躲过了秦始皇焚书之火,记载了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 说起《竹书纪年》的来历,那还是古代「 ”考古学”的一项伟大成就。 话说西晋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今河南汲县)有一个叫不(biāo)准的盗墓贼,盗挖了一座战国时期的魏国大墓。这座大墓的主人,有的说是魏襄王,也有人说是魏安僖王,现代史学家多认为是魏国的一位史官。 这座大墓里面,除了青铜钟、鼎等各种珍宝,还埋有数十车用战国古文写的竹简书和帛书。当然这个不准是个没文化的盗墓贼,只认财宝,不把竹简书和帛书当回事儿,他在昏暗的墓里看不清东西时,就顺手拿起竹简点起来当火把照明,折断、烧掉不少记载珍贵文献的竹简,然后盗鼎而去。好在这个盗墓贼很快被当地官府抓获了,当地官府的书吏一看古墓里有那么多古书,敏锐感觉到其中的巨大价值,立即收拢起来,上交朝廷。晋武帝于是命令当时的著名学者荀勗(xù)、束皙、和峤等人去整理这些珍贵的古代文献。 荀勗、束皙、和峤等人不愧博学多才的名声,把这些用战国古文所写的散乱残缺的竹简整理成七十五篇(卷)文章,并转写成西晋通行的隶书。这七十五篇文章,内容庞杂,有《易经》、《琐语》等占卜解梦书,有《缴书》这样教人射鸟的书,也有《图诗》这样的图画书,以及《周食田法》、《论楚事》等杂书,当然还有不少历史方面的书籍。在历史类书籍中,有十二卷是属于纪年体史书,类似传世的鲁国史书《春秋》,记载上起五帝、下到战国晚期的两千多年历史。这十二卷纪年体的史书本没有名字,后来被整理者起名为《纪年》。因这《纪年》是写在竹简上,出土于汲郡古墓中的,所以又名《竹书纪年》或《汲冢纪年》。这《竹书纪年》,写作于战国晚期,据认为出自魏国史官的手笔,比太史公的《史记》早了两百年,而且躲过秦始皇焚书之火的摧残,保留了很多珍贵的中华上古史,所以价值无法估量。 不过如果有历史爱好者想去买《竹书记年》这本书来看看,会发现市场上有《古本竹书纪年》和《今本竹书纪年》两种版本,还有把两个版本合在一起的合订版,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西晋出土的《竹书纪年》上面的记载,很多不符合传统的说法,尤其不符合儒家的正统史观,如《竹书纪年》说夏代的时间多于商代,舜武力逼迫尧让位给他,太甲杀伊尹,等等,因此受到一些正统儒家学者的抵制,传习的人不多。再加上唐末五代,战火频仍,导致这部记载很多珍贵史料的出土文献,到北宋的时候居然失传了。不过至明代嘉靖年间,一个两卷本的《竹书纪年》突然又横空出世,重返人间。但是人们发现,重新出世的《竹书纪年》,好像有些问题。比如,按晋代人记载,《竹书纪年》记载东周以后的史事时,最初是用的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又用的魏国纪年,但明代重出的《竹书纪年》,用的却都是周天子纪年。尤其重要的是,明代以后重出的《竹书纪年》,很多条目内容与晋唐以来书籍所征引的《竹书纪年》条目不同。到了清代以后,经过很多学者反复考证,多数人认为明代新出的两卷本《竹书纪年》不是西晋整理的《竹书纪年》原本,而是好事者辑录自古至明代的各种靠谱或不靠谱史书资料而编造的「 ”伪书”。 近现代很多历史大家,为寻求晋代《竹书纪年》的原貌,试着辑录自晋朝至宋代的古书中所摘引过的原本《竹书纪年》零散文句,像缝掇「 ”百衲衣”一样,又辑成一本《竹书纪年》,通称《古本竹书纪年》。为了区别,于是现在人们就把明代出现的那个版本的伪《竹书纪年》称为《今本竹书纪年》。所以出于严谨的考虑,我们在学习、研究和考证古史时最好使用《古本竹书纪年》上的史料。不过《今本竹书纪年》虽证实是伪书,但也是元明文人辑录各种古文献加上年月凑成,亦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不能一棍子打死。但是要强调的是,《今本竹书纪年》上的很多史事虽然取自很多古籍,但是不少条目前的年月,却是它擅自加上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它上面的很多年月太当真。 (摘录自唐封叶著《简说西周史》) 简说西周史以丰富史料和考证文物写成的一部极具说服力的断代史通俗读物先秦史中国历史文化 华文出版社 ¥53.6 购买相关参考
文/平沙无垠「”二王并立”乃是两周之交的一件大事,惜乎太史公手头史料不够丰富,致使此事于《史记》失载。然而,《左传》《竹书纪年》(无论今本古本)与新近发现的《清华简·系年》均交代了此事件的许多材料。尤
如今,你若问任何一个人,沙和尚脖项上挂的是什么,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佛念珠呀!”其实,在吴承恩的小说中,沙僧脖颈上起初戴的并不是什么念珠,而是用九颗人头骷髅穿起来的项链。小说第二十二回对此有清楚
如今,你若问任何一个人,沙和尚脖项上挂的是什么,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佛念珠呀!”其实,在吴承恩的小说中,沙僧脖颈上起初戴的并不是什么念珠,而是用九颗人头骷髅穿起来的项链。小说第二十二回对此有清楚
曹操和刘备在历史上都是一直充满着争议的两个人物。到底谁好谁坏,争议很大,双方都有很多粉丝。其实一件事物抑或一个人,都会有两面性。你认同曹操,看他的优点就多于缺点,这是可以理解的,同样,你认同刘备,你就
管仲年少的时候,就和鲍叔牙是朋友。当时管仲贫困,鲍叔牙时常接济他,没有任何抱怨的话。后来鲍叔牙辅佐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齐公子纠。两个公子争夺齐国王位过程中,小白获胜而立为齐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因为辅佐
公元546年中国北方并立的两个政权东魏与西魏,围绕着一座名叫「”玉璧”的小城,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战争,而这场战争中两方统帅东魏权臣高欢和西魏名将韦孝宽也上演了一出「”矛与盾”的精彩对决。说起这场战争就不
毛泽东赞彭德怀的六言诗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收录在《毛泽东诗词集》中、在军中久已流传的版本,一个是1962年彭德怀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凭记忆写出的版本。这首六言诗的两个版本大体相同,但在字词使用上有很大差
后金扩张势力时期,在满蒙政治联姻下,皇太极的后宫地位尊贵的妃子大多是蒙古女子,而其中两个女人最为特殊,她们都是众蒙古部落之主察哈尔林丹汗的妻子,在林丹汗死后,率所属部众来归,先后在天聪八年和天聪九年,
在古代,无论每个朝代,总会有几个罪大恶极的犯人被发配到边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古人要把犯人花大功夫发配到边疆,而不是直接关在监狱里等死呢,这不是更费力费事吗?想必很多人都和千趣君有同样的疑问,今
在古代,无论每个朝代,总会有几个罪大恶极的犯人被发配到边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古人要把犯人花大功夫发配到边疆,而不是直接关在监狱里等死呢,这不是更费力费事吗?想必很多人都和千趣君有同样的疑问,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