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工艺贵到皇帝都用不起
Posted 漆器
篇首语:人如果没有知识,无异于行尸走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什么工艺贵到皇帝都用不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什么工艺贵到皇帝都用不起
请点击右上角「 ”关注”,每天获取艺术知识 论奢华,历史上恐怕没有哪个朝代赶得上大唐盛世,如果唐朝有颜色,那一定是bling bling的土豪金。 唐鸳鸯莲瓣纹金碗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论奢侈,也没有哪个人能比得上皇帝,除了长生不老药,没有什么是皇帝一句话搞不到的。 但是,还就有那么一种工艺,贵到连唐代的皇帝们都吃伐消,觉得「 ”妈鸭,这玩意儿搞多了怕是要亡国”,于是几次三番下令禁止生产。 什么工艺这么厉害? 金银平脱喽~~ 金银平脱是啥? 要说有什么是从古至今都没变的,那人们对黄金毫无保留的爱绝对排得上名号。 早在青铜时代,人们就开始用黄金来制作饰品,距今约3500—4000年前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就曾经出土过金耳环。 夏家店下层文化出土的玛瑙环和金耳环 由于黄金太难得,不能放肆打造纯金制品,人们还学会了用它来装饰器物表面,即节省又能达到同样亮闪闪的效果(贴金是不是就这么来的)。 金银平脱,就是用金(银)来装饰漆器的一种工艺。 用金银装饰漆器,早在汉代就非常流行。当时人们把金银捶打成特别薄的金银箔片,再剪裁成各种图形,粘贴在漆器表面。深色的漆器上装点着亮闪闪的图案,颜值和逼格瞬间up。 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出土七子奁局部 遗憾的是,这种金银箔贴花工艺有个缺点,就是用的时间长了箔片容易磨损、脱落。 于是,人们对金银箔贴花进行了升级换代,2.0版本的金银平脱工艺横空出世。 唐四鸾衔绶纹金银平脱镜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首先,将之前金银箔贴花用的0.009—0.017毫米厚的金银箔,改为0.25—0.5毫米厚,厚度足足增加了几十倍。 其次,增加两道工序:把金银片粘贴在漆器上之后,一层层上漆把图案遮盖住;再打磨推光,让金银箔纹样脱露出来,与漆面平齐。 金银平脱正是因此得名。 唐四鸾衔绶纹金银平脱镜局部 2.0版本相较于初代目有很多优点,比如说,由于金银箔的厚度增加,工匠们可以直接在上面雕刻纹饰,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用画的,使得图案更为生动精美。 唐金银平脱羽人飞凤花鸟纹铜镜局部 再比如,金银箔不再仅仅黏贴在漆器表面,而是镶嵌在漆层里,比金银箔贴花装饰更为牢固。 皇帝真的用不起吗? 唐代国力兴盛,尤其是到唐玄宗时更是迎来了开元盛世,所以这个用不起的皇帝自然不包括唐玄宗。 事实上,金银平脱工艺最流行、最火爆的时代恰恰是在开元、天宝年间。 从历史记载来看,当时金银平脱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含卧具、酒具、炊具、装具、食器、盛器、陈设用品等。 金银平脱皮箱 日本正仓院藏 银平脱盒子 日本正仓院藏 金银平文琴 日本正仓院藏 器物质地也极为丰富,除了最常见的漆木胎,还有铁胎、犀角胎、玉胎、玛瑙胎……法门寺地宫更是出土了瓷胎的金银平脱秘色瓷碗。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是目前仅见的瓷胎金银平脱器物 这些器物,不仅仅供唐玄宗使用,还经常被他拿来赏赐贵族宠臣,其中就包括认杨玉环当了干妈的安禄山,《杨太真外传》《酉阳杂俎》等对此都有记载。 「 ”妃又常遗禄山金平脱装具、玉盒、金平脱铁面椀。”——《杨太真外传》 然后,经过唐玄宗不遗余力的败家,大唐盛世终于给折腾没了,唐玄宗的儿子、孙子就再也用不起金银平脱这么奢华的工艺了。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日渐衰弱,唐肃宗和唐代宗时期曾多次下令禁止金银平脱器的制造,风靡唐代金银平脱遂逐渐走向衰落。 五代时,工艺虽还未失传,但已经出现用铜代替金银的现象,金银平脱变成「 ”铜平脱”。五代之后,金银平脱终成绝唱,如今能看到的金银平脱器,基本都是唐代遗存。 唐金银平脱宝相花纹铜镜 金银平脱贵在哪里? 按理说,金银平脱只用金银薄片,用到的金银数量远远比不上金银器,为什么就成了被皇帝下令禁止的奢华工艺了呢? 金银平脱的奢华不在用料,而在于过程的复杂繁琐、困难苛刻。 制作平脱器物大致分4步: 01 制造素胎或素色漆器 02 将金银捶揲或辗压成0.25—0.5毫米厚的薄片,并裁剪、雕刻出花草、飞禽、走兽、人物等图形,按照图案布局贴于漆器预先设计好的位置。 03 在贴好图形的漆器上髹漆,阴干后,再次上漆,反复多次直至漆层淹盖住金银图形。 04 待漆干到一定程度,反复进行压磨,使金银图形完全露出。 文字描述起来简单,但真正制作起来每一步都极为繁琐。 比如雕刻纹样,为了更好地表现物体的细部特征,比如动物的鬃毛、皮毛、羽毛,花卉的花蕊、花瓣、叶脉,人物的眉目、佩件、衣褶……金银平脱花纹之上,常常雕刻有纤细的纹饰线条。 这些线条细微而繁密,又不能将金银片刻透,称为毛雕,如何下刀、下刀的步骤都有讲究,极需耐心和技巧。 唐金银平脱羽人飞凤花鸟纹铜镜局部 金银平文琴局部 再比如髹漆,上过漆的胎体晾干时,为了避免灰尘粘着,必须在密封的荫室内进行,对温湿度都有严格的要求。 晾干过程中,如果漆液还没干,那就得正着、倒着反复置放,防止漆液流动聚积。而这个髹漆、晾干的过程还要多次重复。 再再比如磨显抛光,磨的不够、磨的太过、或磨石中有沙砾产生划痕,都达不到光洁莹润的要求。 漆背金银平脱八角镜 日本正仓院藏 总之一句话,金银平脱制作过程之复杂,工艺技术之精细超出我们的想象,是皇帝都承受不来之重。 好在,我们今天不用承担这份沉重,去一趟博物馆就能看到这么美丽奢侈的金银平脱,很幸福没错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 ”宝库” 本文为「 ”宝库”原创,转载请私信「 ”宝库”相关参考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历史,出了许多皇帝。有像李煜这样才情无限的艺术家皇帝,也有像汉武帝这般开拓疆土的雄伟帝王,亦或是像康熙一般少年明主的皇帝。 不管是何种帝王,皇帝作为封建社会地位最
如今有许多穿越题材的影视作品,而在里面的古人们总是光鲜亮丽,尤其是那些贵族们,生活条件十分优越。不过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没有谈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代皇室用什么擦屁股。影视作品不提及这个好理解,毕竟不是
还不知道:隋文帝杨坚是怎么反腐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在他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中国有着数百年的分裂,一直都是战争不断,而自从他坐上了皇位
步入仕途幾乎是每一位古代讀書人的理想,尤其是古代農家子弟改變命運最有效的途徑。像我們所熟知「”鑿壁偷光”的主人公匡衡,祖上世代種田窮困潦倒,但匡衡自小愛學習,家里用不起燭燈,為了讀書就從家里鑿一個
步入仕途幾乎是每一位古代讀書人的理想,尤其是古代農家子弟改變命運最有效的途徑。像我們所熟知「”鑿壁偷光”的主人公匡衡,祖上世代種田窮困潦倒,但匡衡自小愛學習,家里用不起燭燈,為了讀書就從家里鑿一個
步入仕途幾乎是每一位古代讀書人的理想,尤其是古代農家子弟改變命運最有效的途徑。像我們所熟知「”鑿壁偷光”的主人公匡衡,祖上世代種田窮困潦倒,但匡衡自小愛學習,家里用不起燭燈,為了讀書就從家里鑿一個
吴用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他外貌儒雅,是当时典型的书生模样。被称为智多星的吴用在民间的声望很高,直到现在都还流传着关于吴用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较为有名的便是吴用考科举的故事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吴用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他外貌儒雅,是当时典型的书生模样。被称为智多星的吴用在民间的声望很高,直到现在都还流传着关于吴用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较为有名的便是吴用考科举的故事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若说刘备仁义,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点头同意,的确,在《三国演义》里面,刘备的形象就是一个仁义的典范楷模。尽管有不少人质疑,认为那是假仁义,但就算是假的,至少他也能做得出来。然而,刘备手下却有一个人
扎染工艺扎染古称“绞洁染”,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初见于魏晋南北朝,盛行于唐代,至北宋仁宗皇帝时,因扎染服装奢侈费工,下令禁绝,使扎染工艺一度失传。扎染分扎绞和逢绞两大类。扎绞又称“鱼子结”,用线在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