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独掌贵州军政十多年,却被亲外甥赶下台,最后老蒋渔翁得利
Posted 多年
篇首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独掌贵州军政十多年,却被亲外甥赶下台,最后老蒋渔翁得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他独掌贵州军政十多年,却被亲外甥赶下台,最后老蒋渔翁得利
辛亥革命之后,贵州的军政大权被兴义系军阀独揽手中,而兴义系的领头羊名叫刘显世,此后刘显世控制贵州长达十多年,但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刘显世的倒台竟然祸起自己的亲外甥。 刘显世的外甥名叫王文华,不得不承认,刘显世能登上贵州王的宝座,他的外甥居功甚伟,当初刘显世带兵进入贵州的时候,革命党早已拿下贵阳,而且建立了「 ”大汉贵州军政府”。这时候的刘显世进退两难,是王文华与革命党领袖张百麟斡旋良久,才最终接纳了刘显世。 刘显世入城后,引唐继尧入黔剿杀革命党,这才有了他取得贵州军政大权的局面。刘显世没忘记当初王文华的大功,将军事大权分割给王文华,让王文华一步步步入贵州军界。刘显世这么做其实无可厚非,毕竟王文华是他的亲外甥,只是他没想到王文华的野心如此之大罢了。 后来在护国战争中王文华大获全胜,以此获得军心,并成长为贵州军界的领袖。他深感黔军军队素质堪忧,也是为了摆脱对滇系的依赖,王文华大搞军事学校,重用何应钦,随着日本士官生、保定军官、云南讲武军官簇拥而来,兴义系新派力量日渐强大。 此消彼长之下,老派和新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加上王文华掌权欲望强烈,他和刘显世之间也心生嫌隙,暗地里开始你争我夺。在双方的较量中,刘显世大多数时间里都棋差一着,随着王文华渐渐将军事、经济上的主动权全部攥在自己手里,刘显世才发现自己想扳倒王文华已经绝非易事了。 在王文华的威逼利诱下,刘显世最核心的心腹要么倒戈,要么自杀,要么逃跑。刘显世变成了光杆司令,走投无路之下,刘显世倾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进行武力讨伐,但他并不是王文华的对手,种种伎俩都被看穿,他的下台已经无可避免了。 但此时王文华却犯了错误,因为不想背负「 ”以下犯上、以甥逼舅”之名,自己跑到上海养病,把部队交给手下人打理。结果就是虽然成功逼刘显世下台,但王文华自己也没能回到贵州,他的部下暴露了野心,将王文华暗杀于返回贵州的路上。 这场源自家庭内部的闹剧终于画上了句号,兴义系从此风光不再,新派也因动荡势力大减,真正偷着乐的恐怕只有蒋介石了吧。相关参考
今天全榜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政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时期最厉害的女子莫过于王政君了,她掌握着西汉所有的政治运动。但她还年轻的时候,遭受的事情让人心疼。因她命硬克死了两个丈夫
历史人物 历史上因为怕老婆而没有守孝道的皇帝 最后却被奶奶给赶下台
因为怕老婆而被赶下台的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说起宫廷政变,人们可能第一时间想到血腥与冷酷,为了争夺皇位,兄弟、父子之间反目成仇,手足相残
历史人物 历史上因为怕老婆而没有守孝道的皇帝 最后却被奶奶给赶下台
因为怕老婆而被赶下台的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说起宫廷政变,人们可能第一时间想到血腥与冷酷,为了争夺皇位,兄弟、父子之间反目成仇,手足相残
西晋灭亡之后,中国北方迅速陷入了混乱之中,这期间涌现出了多个昙花一现的小国家,因此也被称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在五胡十六国后期,后燕「”战神”慕容垂基本统一了黄河流域,眼看就要成就霸业,却在公元39
战国时期,兵马混乱,战火不断,各种奇葩事情也是不断在上演。早有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因为不听管仲临终前的谏言,被佞臣害死,而儿子们忙着抢王位,最后死后七八十天都没有人给他收尸。到了战国时间,又有一代英王
说到咸丰帝和慈禧,想必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咸丰就是清朝的第九位皇帝,慈禧就是后来独掌大权的「”老佛爷”,很多人一提到慈禧太后基本上都是破口大骂,因为慈禧在执政期间做出了很多出卖国家的事情,而且处理宫内的
李诵 李诵(761—806),唐德宗长子。大历十四年(779)十二月,唐德宗诏立李诵为太子。 李诵颇具文采,喜欢各种技艺学术,擅长隶书,每逢唐德宗做诗赐给臣属,必由李诵书写。李诵的武功不错,而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兰陵公主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她就是兰陵公主,公主出身高贵,她的父亲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母亲则是大名鼎鼎的独孤皇后。身为皇宫中最年幼的一位公主,她自幼就是父母心中最疼爱的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温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咱们传统中国人最注重的品质无非就是四个字:忠孝两全。忠与孝之间,最为统治者所看重的,还是一个忠字,因为天子为君,君上为父,因此一个人
民国后期,贵州传出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一个三十出头的女子当上了县长。翻检中国历史,女子当皇帝者有之,如唐之武则天;握兵权者有之,如明末起兵勤王的秦良玉;当状元者亦有之,如太平天国时期的傅善祥。但独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