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中国海军——民国海军
Posted 海军
篇首语: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的中国海军——民国海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的中国海军——民国海军
经历过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晚清海军毁于一旦,战后清廷并没有放弃对海军的建设。虽然再也没有恢复北洋舰队曾经的辉煌,但是晚清海军依然在努力恢复元气,而民国海军正是在承袭这支重建的晚清海军的基础上建立的。 旧式民国海军舰船 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中华民国建立,民国政府内部专门设立了海军部,负责全国海军的建设事务。但是未能统一的民国,根本没有足够的财力和精力去发展了建设海军,海军建设的计划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所增添的军舰大部分还是当初清朝定制的军舰。更为严重的是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能力尤其是重工业生产能力非常薄弱,所有的军舰只能依靠进口,就像今天的印度一样!而西方列强为了限制中国的发展而共同缔结了《禁止援助中国海军协定》,中国的海军建设遭到了巨大的打击。整个北洋政府期间,中国海军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在倒退,中国与西方国家海上军事力量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甚至在西方国家面前,那个时候的中国海军力量根本不值得一提! 中华民国海军部 在袁世凯死后,原属北洋政府的舰队,大部分归属了曹锟和吴佩孚的直系。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张作霖获胜,直系舰队大部被东北海军收编,其中一部分跑到了广东,投奔了当时的广州国民政府。1928年,国民政府二次北伐胜利,并名义上统一全国之后,《禁止援助中国海军协定》被废除,同时,壮志昂扬的国民政府也重启了建设海军计划。但此时的中国海军分为中央、东北、广东、电雷系统四个派系,各自独立,互不统属,且彼此之间矛盾重重,这种和而不同的状态注定了民国海军难有很好的发展。 当时的民国海军总长陈绍宽甚至先见性的提出了建造中国自己航母的计划。但是陈绍宽的提议并没有引起当时人们的重视,蒋介石本人也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计划,百般推诿。蒋介石既不想出钱,又不想失掉人心,就给陈绍宽画了一个大大的饼,声称要把原来打算在15年内建造60万吨舰艇的计划缩短为5年内完成,其中包括建造3艘航空母舰。一直到抗战,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航母也只是一个新鲜名词而已!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弱小的中国海军依然全力投入了对日寇作战,并在封锁江阴和对日作战的过程中,几乎损失殆尽。中国的制海权再次被日本所控制,团结抗战的中国军人也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从而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民国海军总长陈绍宽及其影视形象 抗战胜利后,中国作为战胜国,获得了日本海军的部分军舰。同时,美英两国也赠送给中国一些军舰,使中国有实力组建一支相对强大的海军,从而维护盟军在西太平洋的利益。甚至经过美英两国的衡量,英国曾计划赠送过民国政府一艘航母,但是因为航母本身昂贵的维护费用和1946年内战的爆发,这个计划最终还是被搁置了。 民国海军军舰模拟图 纵观这个民国时期中国海军的发展史,充满了太多的艰辛与波折,也充满了太多的壮志未酬和无可奈何。这令人无限的感慨,也给了今天我们很多的启示,国家的贫弱和动荡难以给中国海军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受制于人最终还是被动挨打!要想中国海军有长足的发展,我们还是主要靠自身力量的强大,自力更生,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创新。以史为鉴,今天的中国正在吸取这样惨痛的历史教训,正在实现中国海军发展质的突破,以完成前人未完成之举!相关参考
陈绍宽(1889.10.07-1969.07.30),字厚甫。前国民党陆军、海军一级上将。汉族,闽侯县城门乡(今福州郊区城门镇胪雷村)人。1889年生于福建省闽县,他的父亲原先是一名箍匠,后加入晚清海
清末即有海军雏形 清宣统元年(1909年)上谕:「着派郡王衔贝勒载洵、提督萨镇冰充筹办海军大臣。」7月,清廷选海军学堂学生廖景方、巴玉藻、王助、王孝丰、曾诒经、徐祖善等23名随海军大臣载洵、提督
1937年,随着中日战争的爆发,孱弱的民国海军也被拖入了残酷的战场。他们惊恐的发现,自己的武器与水平可能还不如小小的泰国。而所要面对的敌人,却是世界第三规模的庞大舰队。在不长的时间内,民国海军就在青岛
盐仓桥广场附近有座造型独特的牌楼,颇引人注目。牌楼呈圆弧形,圆弧状的立面均匀分布着10根装饰门柱。在牌楼正中顶部设有斜向两侧的层层退台,共有五层,其上装饰有具有动感的曲线旋涡花纹,这在西方建筑史上称作
盐仓桥广场附近有座造型独特的牌楼,颇引人注目。牌楼呈圆弧形,圆弧状的立面均匀分布着10根装饰门柱。在牌楼正中顶部设有斜向两侧的层层退台,共有五层,其上装饰有具有动感的曲线旋涡花纹,这在西方建筑史上称作
世界历史 中国最强海军基地,日本占了3年英国霸占43年,现在这里富得流油
从我国古代历史来看,虽然一直都有水军的存在,而且水军的战斗力在几千年时间都领先于世界。尤其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更是古代水军作战的最高峰。而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海军,还是诞生在清末时代,而且还建设
他是北洋海军名将,曾参加甲午海战。民国成立后,长期担任海军总长一职。抗日战争期间,他到南洋和后方川、黔、湘、滇、桂、陕、甘等省宣传抗日,为中国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位经历三个时代的传奇人物就是海
福州市中心安泰河沿,榕荫遮蔽的朱紫坊22号,大门口高挂三块牌子:萨镇冰故居、萨本栋故居、萨师俊故居,告诉人们萨家名人们的辉煌传奇。> 他们中,萨镇冰早抗击外侮,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由晚清入民国后
华夏立国数千载,虽然一直视为陆地上的天朝上国,但是海战上也是威风八面,所向披靡。明朝时,中国的海军公认世界最强,在与葡萄牙、日本、西班牙、荷兰的海战中,大明海军都获得了全胜,实力碾压这些国家。就是到了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第一支近现代意义上的海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关于这支舰队的评价在百年后仍然争论不休。其中有一则著名的“主炮晾衣”故事,称北洋舰队在访日期间被日方军官东乡平八郎看到主炮上晾晒了衣物,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