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记者足以消灭二百五十名日军|大象公会
Posted 海军
篇首语: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名记者足以消灭二百五十名日军|大象公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名记者足以消灭二百五十名日军|大象公会
他叫新名丈夫,其他的那250名士兵,全都是因为他而来。他更不敢告诉战友:我们这次其实是去送死的。 文|C70 人生的低谷,莫过于明明说好了不服兵役了,一眨眼又变了卦要把你送上战场去。 1944年,251名日本丸龟联队的士兵,就在彼此的同一个人生低谷中,一起往冲绳和硫磺岛方向进发。这些生于世纪初的中年叔叔,本来因为年龄原因已经被免除兵役。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日本陆军突然又命令他们紧急入伍,而且派往战争最激烈的冲绳和硫磺岛前线部队。 里面有一名1906年生的中年人,不仅年届38而且高度近视,早在征兵检查时就已经被免除兵役,但这次却成了日本陆军的重点关照对象。陆军部从上到下,都对他这次上战场寄予了极大的关注:谁都可以不去,但不能没有你。 他叫新名丈夫。只有他才知道,其他的那250名士兵,全都是因为他而来。他更不敢告诉战友:我们这次其实是去送死的。 ※ ※ ※ 早在三年前珍珠港事件之时,日本的新闻媒体就受到了日本军方大本营和陆军部海军部的严格控制管理。日本军方高层号召新闻界:以报纸为武器报效天皇。关于战事的报道,必须一切听军方的事前审查。军方叫你报什么,就必须报什么。敢违抗?有26部关于言论审查的日本法律法规在等着你。 所以日本国民看到的,大多都是这样一些消息:有鼓舞士气的,「国民奋起吧!前进吧!照耀我们的是三千年国体的精华!」有痛击对方的,「美国自己不知反省,反而把矛头对准我帝国。」有自我吹嘘的,比如在日本媒体的报道中,自己的航母数量比实际暴涨6倍、飞机是7倍、巡洋舰是10倍。还有遭遇空袭报道的固定句式:「市街民户虽然发生了一定规模的火灾,但都被勇敢的市民们在黎明前迅速扑灭了。」 总之,当时的日本报纸和新闻广播,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真相透露的。即便在日本已经节节败退的时候,日本国民还天真地惊叹美国敌人的坚韧:被我大日本压在地上摩擦了这么久,居然还挺得住不投降。 但纸总有包不住火的一天。1944年2月23日,日本大报《每日新闻》在头条隆重报道了首相东条英机在内阁会议上所作的《非常时期宣言》的内容,其中提出「皇国正处在存亡的关键时刻」,强调了勇猛无比的「竹枪精神」。就是号召全体人民,如果美敌胆敢侵入日本,就是用竹子做枪,全日本的男女老幼也要跟他拼到底。 这本来是一篇壮志豪情热血沸腾的报道,但东条英机做梦也想不到的是,《每日新闻》的头版居然在正中刊登了五栏大标题的报道《胜利还是灭亡?战局已经到此地步,竹枪已经用不上了!要用飞机!要用海军航空兵!》,严厉批评了东条英机提出的在本土作战中、男女老少一起用竹枪准备全部战死的「一亿玉碎」主张。 如果敌军攻击到了本土沿岸就已经没有希望了。对开着飞机来的敌军使用竹枪是不管用的。决定我帝国存亡的关键在于我国海军航空兵力飞速增长的同时,战斗力如何集中。 东条英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读的是自己治下的报纸,这不是赤裸裸地打脸是什么?全国上下现在都知道了:他东条说的话没那么重要,报纸可以当面指责。 东条英机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他开会狂喷陆军报道部部长松村透逸少将:「为什么还不做出处分!刊登了嘲笑军部作战的反战报道你还打算不管吗?你这也算是报道部部长吗!」 首相暴怒之下,松村不敢怠慢,马上把《每日新闻》的最高负责人叫来背书,要求报社处分相关责任人。结果《每日新闻》的编辑总长高田表示,他来承担责任,不能惩罚报道作者。 反对东条英机「本土作战」相关报道的执笔记者,正是新名丈夫,他是《每日新闻》政经部的黑潮会首领。黑潮会,是海军建立的记者俱乐部。 ※ ※ ※ 跟被愚弄的日本民众不同,新名丈夫成为海军记者之后半年里一直跟随日本的主力战舰,亲自见证了日本在太平洋上与美国对战从高歌猛进到节节败退的战况,也熟知日本海军陆军之间存在的对立,以及陆军为了本土作战考虑、擅自扣押了生产飞机用的30万吨硬铝中的大部分而不交付海军的内幕。 马绍尔群岛陷落后20天,军方大本营才发布了相关消息,从而引发了相当程度的骚乱。新名丈夫觉得没法忍了,他向上级请求开展大规模的报道,「日本的灭亡就在眼前了,可国民却不知道海陆军之间丑陋的内争。现在正是言论机关站出来的时候了。」 如此跟首相一贯讲话精神相悖的敏感报道,每日新闻负责人本想找外人来执笔,遭到拒绝后决定还是新名丈夫来操作。本来计划用一周时间来写作,但在东条英机发布《非常时期宣言》的当天,报纸高层要求新名立即写出来。 虽然新闻报道要接受新闻审查,但是负责海军的记者只需要接受海军报道部的审查就可以,不用管陆军。更关键的是,黑潮会首领写的可以不用审查,这是新闻界与日本海军之间不成文的君子协定。身为黑潮会首领的新名丈夫,正是利用了这一便利条件。 新名丈夫很清楚,这样的报道发出来东条会暴怒、报纸可能被关、自己可能被杀。但他还是把文章写了出来,报纸还是发表了。 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东条英机和日本陆军暴跳如雷,海军在私下里却一致表示同意。而全国绝大多数的读者,发来报社的都是表示赞扬和支持的信件。报道打了陆军和东条的脸,却让海军觉得扬眉吐气。 东条英机虽然是宰相,肚里却容不下反对者。东海大学的创立者松前重义,就是因为接近东条的反对派,而在42岁的时候突然被征召入伍,送到南方扛电线杆子去了。对于更过分的新名丈夫,东条英机只有一条路留给他。 他要这个记者死。 ※ ※ ※ 《每日新闻》这篇报道的相关责任人纷纷引咎辞职,但东条英机不满足。他命令情报局次长村田五郎:「让《每日新闻》给我停刊!」 村田回答道:「不给他们印刷用纸,明天《每日新闻》的报纸就出不来了。但好好想想吧,现在《每日新闻》和《朝日新闻》代表着日本的社会舆论,如果其中一家只是因为一篇文章就被停刊,国民和国外会笑话我们的吧?」 不知是不是东条为了顾全大局,忍着火撤回了停刊的命令。但此时陆军部却坚持:一定要征召新名丈夫入伍。原因?没有原因。是你,是你,一定必须是你。 每日新闻的负责人想找东条英机求情,东条连见一面的机会都不给。 但新名算得上是海军的代言人,海军在这时出来斡旋了,对陆军提议说:「新名记者作为报道组成员已经被决定送往帕劳群岛了,对他的征兵延期吧?」陆军干净利落地拒绝了。海军也没有放弃努力,一再上下运作,结果征兵决定一度被取消了。 惹了那么大的漏子,你海军说不去就不去了,那以后还会有人怕我们陆军吗?最终日本陆军总部下了死命令:绝对不可以让新名逃脱被征召!结果作为一名中年二等兵,他被单独召入丸龟联队。 海军仍然没有放弃努力,仍然在抗议:你陆军这样是不符合规定的,摆明了是针对个人、公报私仇! 陆军听了一声冷笑:来,再给他找250个战友! 于是250名日本中年人,就因为日本陆军对于新名丈夫一个人的惩罚性征兵,而糊里糊涂地被派往了前线。陆军总部命令这批士兵调往战斗最激烈的冲绳、硫磺岛前线部队,根本就是摆明了不打算让新名活着回来。 结果陆军的算盘还是落了空。仅仅三个月后,新名就和其他一些士兵一起退伍了。丸龟联队方面是这样说的:「这次征召入伍是东条大将的命令,让新名不得生还,并苛以繁重的劳动。但从海军和军令部来了好几批人为他说情,我们就用自己觉得正确的方式来对待他,反正师团司令部对此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一退伍,海军马上就把新名作为报道组成员送去了菲律宾,以防止陆军再次征召。从菲律宾平安回来之后,新名记者一直活到了1981年。 但他的250名战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新名去了菲律宾不久,这250人就一如之前计划地那样被送往硫磺岛,在美军的炮火下一个也没能活着回来,统统玉碎了事。 这两百多人直到死,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冤。 参考:前坂俊之《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谈资有营养」(ID:tanzifeed)授权转载。相关参考
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古代的普通人,受了委屈蒙了冤,为了保住身家性命,最好还是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尽量和官府、司法程序乃至那些青天大老爷保持距离。文|闻韶在通俗文学中,怎样表现一个古代官员的品格与能力?理民
历史人物 抗战中他击毙制造摩擦的国军军长,随后和粟裕一战俘虏三十名日军
原标题:抗战中他击毙制造摩擦的国军军长,随后和粟裕一战俘虏三十名日军开国将军里,除了不少汉族将军,还有不少少数民族的将军。不过,你是否知道在我军序列中,还曾经有一名华侨上将?他就是叶飞。叶飞祖籍在福建
大象战争是古罗马想要消灭希腊城邦而发动的一场战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象战争简介。大象战争发生在公元前280年到公元前275年,当时皮洛士的大王派出了大象上战场,因此这场战争就被叫做大象战争。除了大象战
大象战争是古罗马想要消灭希腊城邦而发动的一场战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象战争简介。大象战争发生在公元前280年到公元前275年,当时皮洛士的大王派出了大象上战场,因此这场战争就被叫做大象战争。除了大象战
公认第一抗日名将,创神奇战法消灭十万日军,晚年被逼无奈住平房
军迷中心中都有一杆秤,就是在评价抗战名将时,总会提到一个人的名字,而且是公认的抗日第一名将。这个人就是薛岳将军。薛岳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力压李宗仁、张灵甫等人呢?我们说薛岳是抗日第一名将,最大的原因薛
大象战争是古罗马想要消灭希腊城邦而发动的一场战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象战争简介。大象战争发生在公元前280年到公元前275年,当时皮洛士的大王派出了大象上战场,因此这场战争就被叫做大象战争。除了大象战
梁山伯和祝英台 NO.10不过如此,祝英台梁祝的故事中,也就祝英台一人在唱,梁山伯更像是配角,跳舞男伴,起着烘托他人的作用。可能是祝英台演技太好,或许就是梁山伯太过愚笨。三年来,对于祝英台的性取
作者:慎独声明:“兵说”原创稿件,抄袭必究著名摄影作品《中国娃娃》,一名婴儿在废墟上哭泣,此图常被误认作是南京大屠杀场面。实际拍摄于1937年8月28日,上海南火车站,由著名华裔抗战摄影记者王小亭所摄
从日本女记者手下揭开日军731部队的成立内幕 日军731部队在二战期间犯下了滔天罪行,该部头目石井四郎中将却在战后逃脱了惩罚,将许多秘密带入坟墓。日本女作家青木富贵子以石井的笔记为线索,寻访了一批了
从日本女记者手下揭开日军731部队的成立内幕 日军731部队在二战期间犯下了滔天罪行,该部头目石井四郎中将却在战后逃脱了惩罚,将许多秘密带入坟墓。日本女作家青木富贵子以石井的笔记为线索,寻访了一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