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馆主”溥侗为什么要戏骂辫子军张勋?

Posted 红豆 张勋 溥侗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红豆馆主”溥侗为什么要戏骂辫子军张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红豆馆主”溥侗为什么要戏骂辫子军张勋?

1917年张勋复辟,不久一帮想拍张勋马屁的人知道张勋爱听戏就找到了红豆馆主,希望他在江西会馆唱一出大戏,歌颂一下张勋的“丰功伟绩”。溥侗见这帮人自然很是不爽,怎能让复辟后贵为皇亲重臣的人物给他个将军在戏院唱戏,但转念一想,反正自己也不赞同复辟这种事,还不如趁这个机会唱一出戏折辱一下张勋也好,所以就答应了下来。

当晚即约袁克文与他共演《千忠戮》“惨睹”一折,袁克文本来就对父亲袁世凯称帝很不满,如今张勋复辟更是很气愤,听了溥侗要邀他合演《千忠戮》马上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原来这出《千忠戮》是出了名的悲剧、惨剧,说的是明朝朱棣攻克南京,建文帝君臣化装一僧一道,逃出南京奔襄阳的故事。先人是由僧而帝,建文帝是由帝而僧,江山易主,腥风血雨,一路见忠臣被戮,百姓遭殃,生灵涂炭,惨绝人寰……尤其以二人的身份,一个没落贵族、一个皇儿子,演出这一折戏是再好不过,溥侗、袁克文在台上忘形地演,淋漓尽致地唱。台下却有人如坐针毡,该唱《大登殿》才对,怎么……张勋更是兴冲冲而来,怒冲冲而去。

不过张勋很快就完蛋了,也没能拿他怎么样。很快,民国复建,出于对清廷皇室退位后应有的优待政策,也出于维护满蒙藏回各族关系的需要,1933年溥侗被聘为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的委员,都是个虚名,反正溥侗也无心于官场,见生活条件开始拮据,反正只挂个名,不用上班,还能拿工资,就答应了下来。

说起来,溥侗是个很有气节的人,他去当国民政府的蒙藏委员会委员,也是因为看不惯溥仪甘当日本帝国主义的傀儡。伪满洲国刚成立时,溥侗就发表言论:“我反对!你溥仪在东北当儿皇帝,我誓不去东北,而且要携家往南。”他的这一言论,只是表明他的立场,是不是真的举家南迁,并不好说。但此时在南京的国民政府听说此事后,认为溥侗深明大义,气节可嘉,于是就聘任他到南京做官,以此表明和伪满洲国的势不两立。

相关参考

“红豆馆主”溥侗是第一首法定国歌作曲人?

溥侗,字厚斋,号西园,别号红豆馆主,因他行五,人称“侗五爷”,是溥仪的族兄。溥侗的出身一听名字就知道非常好了,其父载治是乾隆帝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之曾孙,过继给道光帝长子隐志郡王奕纬为子嗣。光绪七年,载

“红豆馆主”溥侗是第一首法定国歌作曲人?

溥侗,字厚斋,号西园,别号红豆馆主,因他行五,人称“侗五爷”,是溥仪的族兄。溥侗的出身一听名字就知道非常好了,其父载治是乾隆帝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之曾孙,过继给道光帝长子隐志郡王奕纬为子嗣。光绪七年,载

晚年生活艰难 民国四公子溥侗

民国时期南京著名律师王炳钧与记者文中提到的南京昆曲社创办人之一“红豆馆主”相识,而王正铨至今还留着父亲与“红豆馆主”互通的书信、“红豆馆主”送的折扇等物品,并讲述了“红豆馆主”与其父亲相识的故事。“红

晚年生活艰难 民国四公子溥侗

民国时期南京著名律师王炳钧与记者文中提到的南京昆曲社创办人之一“红豆馆主”相识,而王正铨至今还留着父亲与“红豆馆主”互通的书信、“红豆馆主”送的折扇等物品,并讲述了“红豆馆主”与其父亲相识的故事。“红

票界大王溥侗 末代贵胄:能诗善画通晓音律

爱新觉罗·溥侗,京剧名票。即红豆馆主。清代贵族,字后斋(一作厚斋),号西园。因排行老五,内外行尊称其为“侗五爷”而不呼其名。溥侗从小酷爱昆曲与京剧,因是清室宗亲家中富有,又兼常接触一些当时的京昆著名艺

票界大王溥侗 末代贵胄:能诗善画通晓音律

爱新觉罗·溥侗,京剧名票。即红豆馆主。清代贵族,字后斋(一作厚斋),号西园。因排行老五,内外行尊称其为“侗五爷”而不呼其名。溥侗从小酷爱昆曲与京剧,因是清室宗亲家中富有,又兼常接触一些当时的京昆著名艺

历史人物 能诗善画通晓音律 票界大王溥侗

爱新觉罗·溥侗,京剧名票。即红豆馆主。清代贵族,字后斋(一作厚斋),号西园。因排行老五,内外行尊称其为“侗五爷”而不呼其名。溥侗从小酷爱昆曲与京剧,因是清室宗亲家中富有,又兼常接触一些当时的京昆著名艺

民国四公子之一溥侗简介与人生结局 溥侗怎么读

...遍访名师,终于达到了文武昆乱不挡,六场通透的化境。红豆馆主精于昆曲、京剧,对于京剧则生、旦、净、丑全能,且皆为名家亲授,《群英会》一剧能演周瑜、鲁肃、蒋干、曹操、黄盖五个角色,且都技艺精妙,出神入化。...

历史秘闻 民国都六年了,张勋还禁止部下剪辫子,原来另有妙用

作者:金满楼都是外服话说辛亥革命后,年轻人喜穿洋装。遗老樊樊山仍穿袍子,有人问他为何要穿前清的衣裳。樊反问:「”你穿的是何服饰?”来人答曰:「”我穿的是外国服。”樊樊山说:「”我穿的也是外国服。”国服

历史人物 张勋复辟康有为欲当宰相,因没胡子被拒,买生须水狂抹

张勋复辟是一场闹剧,同时也是一场笑剧。>在复辟的季节里,最宝贵的莫过于脑后的那条辫子。众所皆知,张勋不但自己留辫子,他的军队也全留辫子,“辫子军”实乃名至实归。据说,张勋在去见清帝的时候,太保世续说辫